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D-氨基半乳糖肝损伤后肝细胞几种组织化学定量分析及血清学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金永三 贲长恩 王德福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81-86,145,共7页
本实验用国产D-氨基半乳糖诱发大鼠肝损伤后对肝细胞的DNA、RNA和肝糖原含量及葡萄糖—6—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的含量用4种不同类型的图象分析仪进行了原位定量分析,并观察和分析了血清学改变。实验结果表明,损伤组大鼠肝细胞的DNA、RN... 本实验用国产D-氨基半乳糖诱发大鼠肝损伤后对肝细胞的DNA、RNA和肝糖原含量及葡萄糖—6—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的含量用4种不同类型的图象分析仪进行了原位定量分析,并观察和分析了血清学改变。实验结果表明,损伤组大鼠肝细胞的DNA、RNA和肝糖原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明显下降,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硷性磷酸酶、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均升高,血糖下降。本文对D-氨基半乳糖诱发肝损伤的机理及用图象分析仪对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氨基半乳糖 组织化学 图象分析仪 大鼠肝脏 血清学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雌二醇与血清组分结合的影响
2
作者 朱娜 郭栋生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53-756,共4页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雌二醇 (E2 )与血清组分 3种物质间两两结合的二元体系和三元体系结合常数。结果表明 ,DBP、血清组分和 E2 三者之间能两两结合 ,其中以 E2 与血清组分的结合能力最强。当三者处于同...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雌二醇 (E2 )与血清组分 3种物质间两两结合的二元体系和三元体系结合常数。结果表明 ,DBP、血清组分和 E2 三者之间能两两结合 ,其中以 E2 与血清组分的结合能力最强。当三者处于同一体系中 ,随着 DBP浓度的增加 ,E2 与血清组分 - DBP二元体系间的结合常数也逐渐增加 ,其最大值高出正常 E2 与血清组分结合常数 (7.5 4× 10 4mol-1· L )近一个数量级。这表明 ,DBP的存在可能不会与 E2 对血清组分进行竞争结合 ,但由于本身的结合特点 ,会减少血液中游离E2 的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雌二醇 血清组分 紫外分光光度法 水质分析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放射损伤、烧伤及放烧复合伤血清成分对冠状动脉平滑肌K^+通道活动的影响
3
作者 叶本兰 程天民 +4 位作者 萧家思 曾晓荣 刘智飞 郭勇 谢华富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10-13,共4页
本实验研究了放射损伤、烧伤与放烧友合伤后血清低分子成份与血清脂质成分对培养的冠状动脉平滑肌r通道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伤后血清低分子与血清脂质使冠脉平滑肌钾离子通道开放活动加强,以复合伤血清作用最强,烧伤次之,放射损... 本实验研究了放射损伤、烧伤与放烧友合伤后血清低分子成份与血清脂质成分对培养的冠状动脉平滑肌r通道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伤后血清低分子与血清脂质使冠脉平滑肌钾离子通道开放活动加强,以复合伤血清作用最强,烧伤次之,放射损伤作用最弱。伤后血清成分激活平滑肌钾帘子通过的结果可能使血管舒张,提示:在复合伤后由冠状动脉收缩而加重心功能抑制的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烧伤 放烧复合伤 冠脉平滑肌 血清成分
下载PDF
我国牦牛血液生态的研究现状
4
作者 张习艺 蔡立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1993年第3期293-299,共7页
牦牛为适应高寒地区生态环境,形成了独有的生态特性。本文对近十多年来有关牦牛血液成分包括血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及多态性,LDH含量及同工酶、血清运铁蛋白多态型及其它血清蛋白成份、电解质和酶等的研究作一比较系统的综述和分析。牦... 牦牛为适应高寒地区生态环境,形成了独有的生态特性。本文对近十多年来有关牦牛血液成分包括血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及多态性,LDH含量及同工酶、血清运铁蛋白多态型及其它血清蛋白成份、电解质和酶等的研究作一比较系统的综述和分析。牦牛除有体形外貌、解剖结构的适应性外,还有独特的血液成分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适应性 血液
下载PDF
莱芜猪及其杂种猪血液指标与胴体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曹美花 孙玉民 吴淑娜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16,共3页
本试验分析测定了36头莱芜猪及其杂种猪的血液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血液指标与胴体品质性状存在着一定的相关,且宰前血液指标的测定可用为预测宰后的胴体品质。
关键词 莱芜猪 血液指标 胴体品质性状
下载PDF
放射损伤、烧伤及放烧复合伤后血清成分对培养心肌细胞内向整流性钾通道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叶本兰 程天民 +4 位作者 萧家思 曾晓荣 刘智飞 郭勇 谢华富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5-229,共5页
探讨放射损伤、烧伤与放烧复合伤后血清低分子成分与血清脂质成分对培养心肌细胞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通道活动的影响。方法膜片钳单通道方法测定离子通道活动的变化。结果伤后血清成分对正常培养心肌细胞内向整流性钾通道有激活作用。其中... 探讨放射损伤、烧伤与放烧复合伤后血清低分子成分与血清脂质成分对培养心肌细胞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通道活动的影响。方法膜片钳单通道方法测定离子通道活动的变化。结果伤后血清成分对正常培养心肌细胞内向整流性钾通道有激活作用。其中,复合伤血清成分的作用更显著,且与单一伤者在作用方式上有所不同。结论伤后血清成分对心肌内向整流性钾通道活动的影响在伤后心脏功能抑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烧伤 放射复合伤 心肌细胞
原文传递
甘肃红芪和黄芪血清移行成分对比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许京 叶迎 +4 位作者 王瑞海 苗青 王震 聂颖兰 刘丽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甘肃红芪、黄芪血清中可能的移行成分。方法:采用液相-离子肼质谱联用技术,根据质谱数据,通过与标准品对照或由分子离子峰、文献报道的多级质谱碎片信息比较,推测红芪、黄芪中可能含有的成分;通过EIC模式提取血清中红芪、... 目的:分析比较甘肃红芪、黄芪血清中可能的移行成分。方法:采用液相-离子肼质谱联用技术,根据质谱数据,通过与标准品对照或由分子离子峰、文献报道的多级质谱碎片信息比较,推测红芪、黄芪中可能含有的成分;通过EIC模式提取血清中红芪、黄芪相应成分,比较对照品和红芪、黄芪15、30、60、90、120、240、360、480、600 min总离子流指纹图谱,推测出红芪、黄芪吸收入血的可能成分。结果:鉴定红芪有18个成分,黄芪有22个成分,二者有相同的成分16个,不同成分8个,鉴定吸收入血成分红芪8个,黄芪13个。结论:红芪、黄芪血清中移行成分差异较大,不宜采用红芪代替黄芪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黄芪 血清移行成分
下载PDF
针刺结合耳穴贴压对经行头痛临床疗效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汪国翔 陈日兰 +1 位作者 朱英 廖子龙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63,共5页
为探究针刺结合耳穴贴压对经行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60例经行头痛患者,观测不同方法干预治疗前后头痛症状评分、VAS评分,评价疗效,检测血浆β-内啡肽(β-EP)、精氨酸升压素(AVP)、内皮素1 (ET-1)以及血清前列腺... 为探究针刺结合耳穴贴压对经行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60例经行头痛患者,观测不同方法干预治疗前后头痛症状评分、VAS评分,评价疗效,检测血浆β-内啡肽(β-EP)、精氨酸升压素(AVP)、内皮素1 (ET-1)以及血清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 (PGE2)、NO含量,并与20名健康妇女血浆指标比较。结果表明:两组均能有效降低经行头痛患者血浆AVP、ET-1和血清PGF2α含量及PGF2α/PGE2比值(P<0.05);提高血浆β-EP及血清PGF2/NO含量(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疗效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属于安全性评价Ⅰ级;对照组患者出现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价Ⅱ级、Ⅲ级各2例;两组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这一研究显示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经行头痛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经行头痛患者血浆AVP、ET-1和血清PGF2α含量及PGF2α/PGE2比值,提高血浆β-EP及血清PGE2/NO含量,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行头痛 针刺 耳穴 临床疗效 血液指标
下载PDF
血清化学与网络药理学关联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小鼠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6
9
作者 海丽娜 王佳敏 +3 位作者 赵婧 罗虹 王艳 王颖莉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7-172,共6页
目的:基于肝癌模型小鼠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的血清化学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血清化学和实验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液质联用技术,确定复方苦参注射液血清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应用网络药理... 目的:基于肝癌模型小鼠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的血清化学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血清化学和实验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液质联用技术,确定复方苦参注射液血清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应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思路,将成分-靶点网络与肝癌-靶点网络进行映射,构建成分-肝癌靶点网络。对网络中核心靶点进行代谢通路(KEGG)富集分析。采用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及复方苦参注射液与环磷酰胺协同给药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共鉴定出10个血清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如金雀花碱、N-甲基金雀花碱、苦参胺碱、槐胺碱、槐果碱、苦参碱、赝靛叶碱、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5α,9α-二羟基苦参碱,可能是通过直接作用于Wnt、Notch、JAK/STAT、PI3K-Akt、ERK等多条通路达到其治疗肝癌作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抑瘤作用,与环磷酰胺协同给药可提高环磷酰胺的肿瘤抑制率,并降低肿瘤组织两面神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STAT3)的蛋白表达。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的入血成分多为生物碱类成分,复方苦参注射液可能是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作用于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血清化学成分 生物碱 网络药理学 肝癌 作用机制 实验验证
原文传递
急性温度胁迫对虹鳟血细胞和血清生化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管标 温海深 +2 位作者 刘群 王金环 王庆龙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68,共6页
本文研究急性温度胁迫对虹鳟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将虹鳟放入高温24℃和低温6℃水中热应激2h,然后放入16℃水中饲养,检测血液三类细胞数量及血清生化组分。结果表明:温度胁迫后,血液红细胞(wBC)和血红蛋白都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本文研究急性温度胁迫对虹鳟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将虹鳟放入高温24℃和低温6℃水中热应激2h,然后放入16℃水中饲养,检测血液三类细胞数量及血清生化组分。结果表明:温度胁迫后,血液红细胞(wBC)和血红蛋白都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低温组在12h降至最低,高温组在6h降至最低;白细胞在0h有不显著升高,其余时间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温度胁迫后,2个处理组血糖(GLU)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P)在温度胁迫后都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低温组TP在6h达到最低值,ALP在12h达到最低值,高温组TP和ALP都在6h达到最低值;温度胁迫后,两处理组胆固醇(TC)都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24h达到最大值;两处理组甘油三酯(TG)胁迫后都低于对照组,但没有明显变化趋势;温度胁迫后,无机物钙离子(Ca^(2+))只有高温组在24h显著降低,磷(P)只在胁迫后0h显著升高,其余时间两者没有明显变化。急性温度胁迫对虹鳟血细胞和血清生化组分产生了不同程度影响,为虹鳟运输、养殖条件优化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胁迫 虹鳟 血细胞 血清生化组分
原文传递
山茱萸炮制前后血清中移行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瑞 牛江涛 +5 位作者 金辉 黄钰芳 余晓晖 司昕蕾 辛二旦 李越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0-774,826,共6页
目的:分析山茱萸炮制前后血清中移行成分的差异,从血清药物化学的角度揭示山茱萸炮制机理。方法:将山茱萸与制山茱萸水提液动物口服给药后制备含药血清,建立并分析比较空白组、山茱萸组和制山茱萸组大鼠血清HPLC特征图谱,确定山茱萸炮... 目的:分析山茱萸炮制前后血清中移行成分的差异,从血清药物化学的角度揭示山茱萸炮制机理。方法:将山茱萸与制山茱萸水提液动物口服给药后制备含药血清,建立并分析比较空白组、山茱萸组和制山茱萸组大鼠血清HPLC特征图谱,确定山茱萸炮制前后血清移行成分差异,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分析。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山茱萸组新增6个色谱峰,制山茱萸组新增5个色谱峰,两给药组共有色谱峰为11号、12号、13号色谱峰,其中11号和12号色谱峰峰面积存在显著性差异;S-1、S-2和S-3号色谱峰为山茱萸组特有,Z-1和Z-2号色谱峰为制山茱萸组特有。PCA和PLS-DA分析结果显示,山茱萸和制山茱萸组均出现明显的聚类,且两组间分离明显。结论:山茱萸炮制前后血清移行成分存在量与质的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炮制 血清移行成分 差异分析
原文传递
藏药短管兔耳草血中移行成分及其与XOD分子对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雄雄 谢晶 +8 位作者 曾金祥 张晨辉 李敏 梁健 朱继孝 钟国跃 罗光明 姚鹏程 桂雅琪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71-76,115,共7页
目的:研究藏药短管兔耳草(Lagotisbrevituba Maxim)血中移行成分及其潜在的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活性,为基于藏药短管兔耳草的降尿酸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Q-TOF/MS液质联用仪分析藏药短管兔耳草提取物灌胃后入血成分,得到... 目的:研究藏药短管兔耳草(Lagotisbrevituba Maxim)血中移行成分及其潜在的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活性,为基于藏药短管兔耳草的降尿酸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Q-TOF/MS液质联用仪分析藏药短管兔耳草提取物灌胃后入血成分,得到各成分的总离子流图和二级质谱图,结合对照品与文献,对各色谱峰进行鉴定。同时,应用分子对接软件研究各成分与XOD的亲和力,预测各成分潜在的XOD抑制活性,并测试了部分捕集成分活性。结果:共检测出14个入血成分,鉴定了11个成分,其中8个为原型成分,3个为代谢成分。这些成分均可与XOD自发结合,其中8个成分对XOD具有抑制活性。结论:UPLC-Q-TOF/MS联用分子对接技术可成功解析藏药短管兔耳草提取物血中移行成分及其潜在的XOD抑制剂,为短管兔耳草降尿酸新药的开发提供了一定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短管兔耳草 UPLC-Q-TOF/MS 血清移行成分 分子对接 XOD抑制剂
下载PDF
盐度骤降胁迫对大黄鱼血清生化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亮银 李进寿 +2 位作者 史晓丽 周逢芳 黄伟卿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38,共7页
以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急性低盐度胁迫对大黄鱼血清生化组分的影响,评估盐度骤降引起鱼体的应激反应。急性低盐度(15、8)胁迫下,在72 h的实验周期中,大黄鱼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整体显著下降(P<0.05);血... 以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急性低盐度胁迫对大黄鱼血清生化组分的影响,评估盐度骤降引起鱼体的应激反应。急性低盐度(15、8)胁迫下,在72 h的实验周期中,大黄鱼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整体显著下降(P<0.05);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球蛋白(GLB)含量在15盐度胁迫下呈波动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8盐度胁迫下,TP含量呈显著下降后逐渐升高趋势;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CHOL)含量在15盐度胁迫下均在初始阶段显著变化后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而8低盐胁迫后二者含量均在实验后期(48 h和72 h)大幅度显著升高;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在低盐胁迫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且呈现出盐度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急性低盐胁迫会引起鱼体应激反应,实际生产中应避免养殖环境盐度的剧烈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急性低盐胁迫 应激反应 血清生化组分
下载PDF
小儿支气管哮喘血清补体和总IgE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琳 黄达枢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3期146-150,共5页
对56例缓解期哮喘儿和35例正常儿血清补体和总IgE水平检测结果表明:哮喘组补体备解素B因子和补体C_4水平分别为43±11mg/dl(SD)和79±17mg/dl,对照组分别为31±6mg/dl和73±11mg/dl;两组B因子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 对56例缓解期哮喘儿和35例正常儿血清补体和总IgE水平检测结果表明:哮喘组补体备解素B因子和补体C_4水平分别为43±11mg/dl(SD)和79±17mg/dl,对照组分别为31±6mg/dl和73±11mg/dl;两组B因子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两组C_4和其它补体值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过敏性哮喘组C_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和对照组总IgE几何均数分别为564和262Iu/ml,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过敏性哮喘组总IgE高于非过敏性哮喘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 提示哮喘儿体内不发生补体激活,C_4增高提示过敏,可能参与过敏性哮喘发病;B因子增高可间接反映气道炎症;检测总IgE有助于哮喘的分型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补体 IGE 血清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