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马腾 《系统医学》 2018年第19期34-36,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7年1—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胸痛后疑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患者有60例,设为分析组,其余的6...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7年1—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胸痛后疑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患者有60例,设为分析组,其余的60例急性胸痛且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的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统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0~8 h的各项指标的灵敏度、8~16 h的各项指标的灵敏度、16~72 h的各项指标的灵敏度,评价两组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之间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 (1)分析组患者在0~8 h时间段中血清cTnI的灵敏度最高,其次是CK—MB、CK、AST、LDH;8~16h时间段中血清cTnI的灵敏度最高,其次是CK—MB、CK、AST和LDH并列;16~72 h时间阶段中血清cTnI的灵敏度最高,其次是CK—MB、CK和AST并列、LDH。血清cTnI的敏感度与心肌酶谱四项检测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患者血清cTnI和CK—MB特异性均为100.0%,表现为正常。CK的特异性为91.7%,AST的特异性为86.7%,LDH的特异性为76.7%。血清c Tn I的特异性与心肌酶谱四项检测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14,P<0.05)。(3)分析组患者的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检测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02,P<0.05)。结论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tni 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下载PDF
血清肌钙蛋白I质控物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施英娟 王建新 +2 位作者 王超 施秀英 王惠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4期1969-1970,共2页
目的评价自制血清肌钙蛋白I(cTnI)质控物均匀性和稳定性。方法按实验设计收集混合血清,分装-20℃贮存。参照CNAS-GL03《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对质控物的均匀性进行评价;运用恒温加速试验研究稳定性。结果质控物均匀性... 目的评价自制血清肌钙蛋白I(cTnI)质控物均匀性和稳定性。方法按实验设计收集混合血清,分装-20℃贮存。参照CNAS-GL03《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对质控物的均匀性进行评价;运用恒温加速试验研究稳定性。结果质控物均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恒温加速试验显示,血清cTnI降解随时间变化符合化学动力学一级反应,根据Arrhenius方程推测4℃贮存7d,-20℃贮存有效期为19个月;监测质控物9个月,与恒温加速试验结果一致。结论自制血清cTnI质控物均匀性、稳定性良好,可用于临床室内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肌钙蛋白 质控物 均匀性 稳定性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峰浓度与心电图Q波、ST段相关性的比较
3
作者 张铸 叶萍 +1 位作者 陈叶芳 张寄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 分析血清肌钙蛋白I(cTnI)峰浓度与心电图Q波、ST段的相关性 ,以了解它们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情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1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系列采血测定血清cTnI峰浓度 ,检查标准 18导联心电图 ,统计出现... 目的 分析血清肌钙蛋白I(cTnI)峰浓度与心电图Q波、ST段的相关性 ,以了解它们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情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1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系列采血测定血清cTnI峰浓度 ,检查标准 18导联心电图 ,统计出现病理性Q波的导联数 ,病理性Q波总幅度 ,最大病理性Q波 ,ST段抬高的导联数 ,并与血清cTnI峰浓度比较。同时考虑对冠脉再灌注的影响。结果 不论再通与否 ,AMI(包括前壁、下壁 )患者标准 18导联心电图病理性Q波的总幅度、最大病理性Q波幅度、出现病理性Q波的导联数目以及急性前壁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导联数目与血清cTnI峰浓度有明显的等级相关性。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I峰浓度与心电图病理性Q波的总幅度、最大病理性Q波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肌钙蛋白I 峰浓度 Q波 ST段 AMI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肌钙蛋白Ⅰ对7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廖传德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5期860-860,862,共2页
目的:探讨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中血清肌钙蛋白Ⅰ的价值。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共70例,测定血清肌钙蛋白Ⅰ和CK-MB的水平,采用维护重要脏器、对症治疗、营养心肌以及抗病毒治疗后,再次测定... 目的:探讨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中血清肌钙蛋白Ⅰ的价值。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共70例,测定血清肌钙蛋白Ⅰ和CK-MB的水平,采用维护重要脏器、对症治疗、营养心肌以及抗病毒治疗后,再次测定血清肌钙蛋白Ⅰ和CK-MB水平,对比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的CK-MB和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在评价心肌损伤的敏感度、特异性方面,CK-MB不如血清肌钙蛋白Ⅰ。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肌损伤程度可通过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体现,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病毒性心肌炎 血清肌钙蛋白I 诊断
下载PDF
血清cTnI、CK-MB、Mb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田海涛 朱智明 +1 位作者 李军 李田昌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cTnI、CK-MB、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MI患者36例(观察组)与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分析观察组血清cTnI、CK-MB、Mb水平的动态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在AMI发病的不同时间段,观... 目的分析血清cTnI、CK-MB、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MI患者36例(观察组)与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分析观察组血清cTnI、CK-MB、Mb水平的动态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在AMI发病的不同时间段,观察组血清cTnI、CK-MB、Mb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观察组发病6-12h、12-18h和18h-24h的cTnI、CK-MB、Mb动态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05,P〈0.01);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均优于单一检查(P〈0.05或P〈0.01),且血清cTrd特异性最高。结论血清cTnI、CK.MB、Mb可作为AMI的早期诊断指标,动态检测可提示AMI的发生、发展;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陛均优于单一检查的敏感眭,而特异眭以cTnI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tni血清CK-MB 血清Mb 急性心肌梗死 动态变化
下载PDF
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悦 周鑫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15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临床50例已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血清心肌钙蛋白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方法的特点,为临床急性心... 目的:探讨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临床50例已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血清心肌钙蛋白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方法的特点,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通过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均呈阳性,其中41例血清cTnI呈阳性,9例为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呈阳性,根据两项检测指标联合判定为急性心肌梗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迫、一旦发病则现危象,如患者能得到及早诊断,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和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覆盖了患者的整个发作周期,是临床较为精准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ctni 心肌酶谱 联合 诊断 治疗 预防
原文传递
热毒宁联合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血清cTnI和CK-MB水平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戴莎莎 夏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血清cTnI和CK-MB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86例,采用随机分为两组各143例。对照组给予五维赖氨酸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对比两组临床疗...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血清cTnI和CK-MB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86例,采用随机分为两组各143例。对照组给予五维赖氨酸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炎性因子、IgA、IgM、IgG水平、细胞免疫因子水平及血清cTnI和CK-MB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显效65例,有效51例,无效27例,治疗有效率为81.12%(116/143);观察组:显效77例,有效60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95.80%(139/14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退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体温、口腔疱疹数和进食情况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IL-6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和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TnI和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TnI和CK-MB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CD_(3)^(+)、CD_(4)^(+)和CD_(4)^(+)/CD_(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_(3)^(+)、CD_(4)^(+)和CD_(4)^(+)/CD_(8)^(+)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较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IgA、IgM、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A、IgM、Ig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较明显(P<0.05)。结论采用热毒宁联合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手足口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血清cTnI和CK-MB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五维赖氨酸颗粒 手足口病 临床疗效 血清ctni和CK-MB水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