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相关肝损伤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曹瑛 栾正刚 +3 位作者 王亮 刘一娜 胡博 马晓春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相关肝损伤(SRLI)的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基本信息、导致脓毒症的感染部位、是否急诊手术、住ICU时间、入ICU首个24 h ... 目的分析脓毒症相关肝损伤(SRLI)的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基本信息、导致脓毒症的感染部位、是否急诊手术、住ICU时间、入ICU首个24 h APACHEⅡ和SOFA评分、是否接受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营养支持方式、住ICU期间血清总胆红素及氨基转移酶、肝功能异常的发生时间及肝功能异常持续时间。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患者来源、手术类型、是否MODS、营养支持的方式等计数资料;死亡相关性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341例脓毒症患者,其中SRLI 96例。以氨基转移酶升高为主要表现17例(17.71%),总胆红素升高为主要表现31例(32.29%),总胆红素及氨基转移酶均升高48例(50%);脓毒症患者平均在入ICU 3.22 d (1~40 d)时开始出现肝损伤,肝损伤发生在1~3 d内的患者66例(68.75%)。SRLI患者MODS发生率为70.83%,病死率为33.33%;SRLI的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与非肝功能损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预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和MOD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伴MODS是此类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不同严重程度SRLI患者的持续时间、住ICU时间、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RLI发病率较高,且多数发生于脓毒症早期,男性更易患病,腹腔为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多数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特点,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及发生MODS是患者发生SRL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 预后
原文传递
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林慧 梁琦强 +1 位作者 蔡旗旗 黄曼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出现肝损伤的高危因素和临床特点,为临床早识别、早诊断、早干预,以提高患者存活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20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综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出现肝损伤的高危因素和临床特点,为临床早识别、早诊断、早干预,以提高患者存活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20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综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急性肝损伤将脓毒症患者分为肝损伤组和无肝损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既往史、基础疾病史、入院后首次实验室指标、治疗情况、病情严重程度等指标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的高危因素。结果共纳入527例脓毒症患者,其中合并急性肝损伤129例,发生率为24.48%。与无肝损伤组比较,肝损伤组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脑利钠肽前体(pro-BNP)、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总胆汁酸(TB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乳酸(Lac)、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明显升高〔APACHEⅡ(分):23.00±10.40比16.10±8.10,SOFA(分):9.17±4.29比5.90±3.12,pro-BNP(ng/L):5500.0(1166.0,16865.0)比1377.2(448.8,6136.5),CK-MB(U/L):23.0(13.0,55.0)比18.0(13.0,31.0),TBA(μmol/L):5.0(2.4,12.9)比2.6(1.4,4.9),SCr(μmol/L):146.0(75.0,222.0)比71.0(52.0,125.8),BUN(mmol/L):13.4(8.8,20.2)比7.9(4.9,11.6),Lac(mmol/L):2.0(1.4,4.4)比1.4(1.0,2.2),LDH(μmol·s^(-1)·L^(-1)):6.43(3.76,11.99)比4.55(3.38,6.63),CRP(mg/L):113.0(61.8,201.0)比95.0(37.3,170.1),PCT(μg/L):3.8(1.0,23.3)比0.8(0.2,6.4)〕,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PT(s):19.4±7.6比16.0±4.0,INR:1.7±1.0比1.3±0.5,APTT(s):54.0±25.8比44.1±15.1〕,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ALB)、胆固醇(CHOL)降低〔FIB(g/L):4.2±2.3比4.9±1.8,PLT(×10^(9)/L):116.3±74.3比182.7±108.6,ALB(g/L):25.4±5.5比27.6±5.5,CHOL(mmol/L):2.5±1.2比3.2±1.3〕,发生休克的概率明显升高(91.47%比5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 高危因素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血清miRNA-122a和降钙素原对脓毒症相关肝损伤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3
作者 桑珍珍 高杰 +1 位作者 贾春梅 李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611-2614,共4页
目的探讨miRNA-122a、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脓毒症相关肝损伤(sepsis related liver injury,SRLI)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52例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患者和同期46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脓毒症相关肝损伤... 目的探讨miRNA-122a、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脓毒症相关肝损伤(sepsis related liver injury,SRLI)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52例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患者和同期46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组按肝损伤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肝损伤组。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T-PCR测定血清miRNA-122a表达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NA-122a、PCT对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相关肝损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和肝损伤组患者的血清PCT浓度、miRNA-122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NA-122a、PCT诊断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AUC分别为:0.788(95%CI:0.695~0.863)、0.756(95%CI:0.693~0.832),当两者联合时AUC为0.868(95%CI:0.786~0.928)。(2)肝损伤三组患者血清miRNA-122a、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损伤组血清miRNA-122a、PCT显著高于无肝损组(P<0.01)。(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肝损伤严重程度、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miRNA-122a是影响脓毒症相关肝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miRNA-122a联合PCT检测对评估脓毒症相关肝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miRNA-122a对脓毒症相关肝损伤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22a 降钙素原 脓毒症相关肝损伤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感染部位与发生脓毒症肝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黄飞 祁玮 +1 位作者 何健 徐洋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653-65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感染部位与发生脓毒症相关肝损伤(SRLI)的相关性,为尽早识别SRLI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入住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SRLI组和对照组。比较两... 目的:研究不同感染部位与发生脓毒症相关肝损伤(SRLI)的相关性,为尽早识别SRLI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入住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SRLI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入科时的SOFA评分、乳酸及MELD评分。计算不同感染部位对SRLI发生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住EICU时间、住EICU费用、28 d病死率及180 d累积生存率。结果:共纳入1126例脓毒症患者,SRLI组155例(13.8%),对照组971例(86.2%)。SRLI组血液培养(14.4%vs.9.5%,P<0.001),腹水培养(10.4%vs.5.9%,P<0.001)和胆汁培养(9.0%vs.4.1%,P<0.00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胆系感染(OR=6.340,95%CI:4.842~9.032,P<0.001)、腹腔感染(OR=4.391,95%CI:3.098~5.390,P=0.012)和血流感染(OR=2.494,95%CI:1.874~2.933,P<0.001)与SRLI的发生密切相关。SRLI组患者的住EICU时间(12.2 d vs.9.4 d,P<0.001)及费用(13.6万元vs.10.8万元,P=0.031)均高于对照组,且SRLI组患者具有较高的28 d病死率(38.1%vs.18.9%,P<0.001)。对照组180 d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SRLI组(Log Rank=13.629;P<0.001)。结论:当脓毒症患者的感染部位为胆道系统、腹腔或血液时,应警惕SRLI的发生。当脓毒症患者发生SRLI时,应首先考虑上述部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肝损伤 感染部位 相关性 预后
原文传递
脓毒症相关肝损伤与肠-肝轴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杰 李小悦 +1 位作者 黄家华 韩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5-798,共4页
脓毒症(sepsis)是急危重症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相关肝损伤(sepsis-related liver injury)发病机制复杂,与微循环功能障碍、氧自由基损伤、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炎症因子过度产生等有关,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目前认为肠-... 脓毒症(sepsis)是急危重症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相关肝损伤(sepsis-related liver injury)发病机制复杂,与微循环功能障碍、氧自由基损伤、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炎症因子过度产生等有关,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目前认为肠-肝轴参与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发生发展。深入探讨肠-肝轴在脓毒症相关肝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有助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脓毒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肝损伤 肠-肝轴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肝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致病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锦鑫 沈括 +1 位作者 李俊杰 尹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3-209,共7页
目的通过收集脓毒症患者继发急性肝损伤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和高危因素并根据测序结果探讨脓毒症急性肝损伤的致病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88例脓毒症患者,... 目的通过收集脓毒症患者继发急性肝损伤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和高危因素并根据测序结果探讨脓毒症急性肝损伤的致病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88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急性肝损伤分为脓毒症肝损伤组(44例)和脓毒症无肝损伤组(24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科时的一般资料、血液学指标、病情严重程度等指标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的高危因素。并选取8例脓毒症肝损伤患者、4例脓毒症非肝损伤患者,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组织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采用RNA-seq进行检测,并对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并分析。结果与脓毒症无肝损伤组相比,肝损伤组患者罹患高血压更少(11.4%vs.30.3%)、慢性肾功能不全相对更多(40.9%vs.12.1%);因肾脏疾病入住急诊科的比例更多(43.2%vs.24.6%)、入院时贯序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更高[SOFA(分)(9.86±3.59)vs.(5.41±3.13),APACHEⅡ(分)(16.07±4.41)vs.(14.46±3.77)]、住院天数更多[d:8(4.75,13.75)vs.6(2,9)];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更易发生感染(70.5%vs.18.0%);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几率更大(9.1%vs.2.0%);实验室指标[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均明显升高[PCT(μg/L)(23.90±33.22)vs.(10.95±20.18),LDH(U/L)540.00(370.50,1177.00)vs.168.00(98.65,875.18),APTT(s)(41.50±3.13)vs.(36.23±5.27),DBIL(μmol/L)18.50(10.10,58.85)vs.10.30(7.60,16.85),ALT(U/L)67.00(41.25,164.00)vs.29.00(18.00,51.25),AST(U/L),101.00(51.25,174.75)vs.35.00(25.00,65.50)],而血小板(PLT)、白蛋白(Alb)较脓毒症无肝损伤组明显降低[PLT(×109/L)62.5(38.50,164.25)vs.90.50(66.25,165.50),Alb(g/L)(30.17±7.16)vs.(34.20±6.50)](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金黄色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肝损伤 流行病学特点 致病因素 预后 生物标志物 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脓毒症相关肝损伤发生机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辛培源 周楚昕 +3 位作者 杨振宇 包国强 袁利娟 剌生亮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9期1690-1694,共5页
脓毒症常由外源性感染引起,具有发病率高、可引起器官损伤等特点,多见于重症医学。近年来随着对脓毒症研究的深入,脓毒症相关肝损伤(SRLI)也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关注。肝脏在脓毒症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参与免疫防御,也... 脓毒症常由外源性感染引起,具有发病率高、可引起器官损伤等特点,多见于重症医学。近年来随着对脓毒症研究的深入,脓毒症相关肝损伤(SRLI)也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关注。肝脏在脓毒症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参与免疫防御,也可引起免疫炎症风暴,加剧感染,同时炎症也会造成肝脏损伤,进而导致SRLI。目前临床上缺乏SRLI明确的诊断标准,对于SRLI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对SRLI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价值,有助于临床上尽早展开治疗,从而改善SRLI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肝损伤 肝损伤 发生机制 炎症
下载PDF
APRI联合血小板计数短期变化率对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蔡稳 刘通 +1 位作者 马广宇 赵文静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6期67-71,77,共6页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spartate transamin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联合血小板计数短期变化率预测脓毒症相关肝损伤(sepsis-related liver injury,SRLI)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8月~2021年1...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spartate transamin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联合血小板计数短期变化率预测脓毒症相关肝损伤(sepsis-related liver injury,SRLI)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8月~2021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住ICU28天内是否发生肝损伤分为SRLI组和脓毒症非肝损伤组,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SRL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PRI联合血小板计数短期变化率对SRLI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共入组222例脓毒症患者,其中SRLI组102例,脓毒症非肝损伤组120例;SRLI组男性患者更多、体重指数更大,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更高,ICU住院时长、机械通气时间更长,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更多,28天病死率更高;SRLI组患者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乳酸水平上明显高于脓毒症非肝损伤组,SRLI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较脓毒症非肝损伤组更低(P均<0.05),SRLI组患者的APRI及血小板计数短期变化率较脓毒症非肝损伤组患者更大(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APRI、血小板计数短期变化率为预测SRL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APRI预测SRLI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95%CI:0.788~0.894),血小板计数短期变化率的AUC为0.787(95%CI:0.728~0.847);而APRI联合血小板计数短期变化率预测SRLI发生的AUC为0.905,当取最佳截断值0.44时,敏感度为82.4%,特异性为88.2%,优于单一指标对SRLI的诊断预测价值。结论APRI及血小板计数短期变化率可很好的预测SRLI的发生,当两者联合时,对SRLI发生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血小板计数 变化率 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