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CP-MS/MS测定中药白扁豆中18种无机元素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戚鹏飞 王月玲 +4 位作者 邵长春 李洁 张晓萍 季申 朱仁愿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3期248-253,共6页
目的:采用串联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MS)测定中药白扁豆中18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不同产地及性状差异白扁豆的质量情况。方法:采用超级微波消解处理样品后,采用串联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测定... 目的:采用串联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MS)测定中药白扁豆中18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不同产地及性状差异白扁豆的质量情况。方法:采用超级微波消解处理样品后,采用串联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测定的各无机元素线性关系良好;主成分分析得到6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3.959%;确定锰(Mn)、镍(Ni)、铜(Cu)、锶(Sr)、钴(Co)、硒(Se)、铷(Rb)、钡(Ba)、铬(Cr)、镉(Cd)、银(Ag)、锂(Li)、铍(Be)、钒(V)、铅(Pb)等15种元素为白扁豆的主要特征元素。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中药白扁豆中无机元素的测定,为进一步研究中药白扁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MS 白扁豆 无机元素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中药白扁豆基原考证及研究进展
2
作者 戚鹏飞 王月玲 +4 位作者 李运 邵长春 邱国玉 张倩 李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9期67-72,共6页
白扁豆是药食同原常用中药,用药历史悠久,本草类文献均有记载,历版中国药典均收载。但是,近年来市场流通白扁豆出现了性状差异品种,基于现有质量标准真伪鉴定及质量控制尚有欠缺,通过市场调研及样品收集,系统地查阅文献资料及现有研究... 白扁豆是药食同原常用中药,用药历史悠久,本草类文献均有记载,历版中国药典均收载。但是,近年来市场流通白扁豆出现了性状差异品种,基于现有质量标准真伪鉴定及质量控制尚有欠缺,通过市场调研及样品收集,系统地查阅文献资料及现有研究文献对白扁豆基原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其本草考证及进一步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宝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扁豆 本草考证 质量标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构建电化学适配体生物传感检测薏苡仁和白扁豆中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
3
作者 毛伟伟 胡奕津 +2 位作者 黄丽珊 范申 张红艳 《福建中医药》 2022年第5期15-19,共5页
目的构建一种电化学适配体传感检测方法用于薏苡仁和白扁豆中赭曲霉毒素A(OTA)的高灵敏检测,为中药质量控制和用药安全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一步电沉积法制备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和纳米金(NG)衬底的玻碳电极,通过π-π堆叠作用... 目的构建一种电化学适配体传感检测方法用于薏苡仁和白扁豆中赭曲霉毒素A(OTA)的高灵敏检测,为中药质量控制和用药安全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一步电沉积法制备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和纳米金(NG)衬底的玻碳电极,通过π-π堆叠作用将标记有亚甲基蓝(MB)的单链OTA适配体吸附在电极表面,OTA与适配体结合并使其脱离电极表面,导致MB信号电流发生改变,根据峰电流变化实现对OTA的定量检测。结果在0.05~10 ng/mL的浓度范围内,峰电流值(I_(p))与OTA浓度的对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38,检测限(3σ/S)为0.03 ng/mL,该方法用于中药饮片薏苡仁和白扁豆中OTA的加标回收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2.94%~105.17%,相对标准偏差(RSD)≤5.60%。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且经济便捷,操作简单,有望用于中药材中OTA污染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电化学 适配体 石墨烯 纳米金 薏苡仁 白扁豆
下载PDF
北京特色炮制饮片炒白扁豆仁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伟娜 赵颖 李铮 《河南中医》 2021年第2期289-293,共5页
目的:建立北京特色炮制饮片炒白扁豆仁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直观法描述炒白扁豆仁性状;薄层色谱(thin loyer chromatography,TLC)薄层鉴别法进行鉴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方法测定炒白扁豆仁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 目的:建立北京特色炮制饮片炒白扁豆仁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直观法描述炒白扁豆仁性状;薄层色谱(thin loyer chromatography,TLC)薄层鉴别法进行鉴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方法测定炒白扁豆仁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二氧化硫残留量。结果:炒白扁豆仁性状为2枚子叶多分离,完整者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表面微黄色至橙黄色,或偶见焦斑,具轻微独特焦豆香气;TLC薄层鉴别中炒白扁豆仁在与派可林酸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斑点清晰;同时检测出水分不得超过11.0%,总灰分不得超过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1%,30%乙醇浸出物不少于15%。初步拟定了炒白扁豆仁的质量标准。结论:该标准可为北京特色炮制饮片炒白扁豆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白扁豆仁 质量标准 派可林酸 浸出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