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TiO_2薄膜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46
1
作者 崔晓莉 江志裕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25-331,共7页
本文对纳米 Ti O2 薄膜的各种制备方法 ,包括基于溶胶 -凝胶的涂层方法、电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自组装制膜 ,以及喷雾热分解等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评述 ,对今后 Ti O2
关键词 TIO2薄膜 溶胶-凝胶方法 电沉积 化学气相沉积 物理镀膜 自组装制膜 喷雾热分解 二氧化钛 纳米薄膜
下载PDF
自组装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邢丽 张复实 +1 位作者 向军辉 杨镜奎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7年第3期39-44,共6页
本文介绍了自组装的特点、驱动力及自组装技术的应用状况,并讨论了自组装技术的前景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自组装技术 表面修饰 自组装材料 自组装器件
下载PDF
纳米材料与自组装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余海湖 周灵德 姜德生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纳米科技在本世纪将引导一轮新的技术革命 ,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的重要分支 ,自组装技术在纳米科技、纳米材料的发展与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采用自组装技术开展有机薄膜及器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纳米科技 纳米材料 自组装技术 制造
下载PDF
紫苏油多层乳液的制备及乳液油脂体外消化特性 被引量:7
4
作者 廖一 孙禹凡 +7 位作者 彭新辉 王琪 武利春 闫世长 刘冠男 朱华平 齐宝坤 李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8-65,共8页
针对紫苏油在贮藏过程中极易氧化的特点,以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乳化剂,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对紫苏油进行包封,使紫苏油保持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并能达到油脂缓释的目的。分别对紫苏油单层乳液、双层乳液和三层乳液微观形... 针对紫苏油在贮藏过程中极易氧化的特点,以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乳化剂,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对紫苏油进行包封,使紫苏油保持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并能达到油脂缓释的目的。分别对紫苏油单层乳液、双层乳液和三层乳液微观形态和稳定性进行考察,建立体外模拟消化模型,通过气相色谱测定3种乳液消化前后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壁材质量分数为大豆分离蛋白1.0%、壳聚糖2.0%、海藻酸钠1.5%时制备的3种乳液粒径较小、电位较高,具有良好的理化稳定性。在酸性条件下的多层乳液能够更好保护多不饱和脂肪酸,随着包埋层数的增加,紫苏油的氧化速率越慢。体外模拟消化结果表明三层乳液较单层和双层乳液具有更好的缓释效果,多层乳液可以保证油脂中脂肪酸有效释放。本实验阐明不同界面层对紫苏油消化和脂肪酸释放特性的影响,为指导油脂缓释体系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油 乳液 静电吸附 自组装技术 脂肪酸缓释
下载PDF
超分子前驱体制备磷掺杂三维g-C_(3)N_(4)及其光催化性能
5
作者 刘京津 赵华 +1 位作者 李会鹏 蔡天凤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1569,共9页
以三聚氰胺、三聚氰酸为原料,磷酸铵为P掺杂剂,采用超分子自组装法和化学沉淀法制备了P掺杂三维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MNP-x[x为三聚氰胺用量0.01 mol时磷酸铵的添加质量(g),下同]。通过XRD、FTIR、XPS、SEM、UV-Vis和光致发光(PL)... 以三聚氰胺、三聚氰酸为原料,磷酸铵为P掺杂剂,采用超分子自组装法和化学沉淀法制备了P掺杂三维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MNP-x[x为三聚氰胺用量0.01 mol时磷酸铵的添加质量(g),下同]。通过XRD、FTIR、XPS、SEM、UV-Vis和光致发光(PL)对MNP-x进行了表征,评价了其对罗丹明B(Rh 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使用自由基捕获剂验证了光催化反应中起作用的活性基团,并推测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制备的MNP-0.08形貌由g-C_(3)N_(4)(MN)的一维管状变为三维花束状;P原子取代部分C原子掺杂到g-C_(3)N_(4)结构单元;MNP-0.08提高了电子-空穴对(e^(–)-h^(+))的分离能力,改变了能带结构,价带(VB)从1.96 eV(三聚氰胺制备的纯g-C_(3)N_(4)记作CN,下同)升至2.00 eV,导带(CB)从–0.70 eV(CN)降至–0.75 eV,能带间隙(E_(g))从2.66eV(CN)升至2.75eV。·O_(2)^(–)作为主要的活性基团使MNP-0.08光催化降解Rh B能力得到提高,反应速率常数(k)为0.02816 min^(–1),是MN(k=0.00955 min^(–1))的2.95倍。能带结构改变、P作为富电子中心促进载流子分离和P掺杂诱导高电荷转移并使受激电子局部化的协同效应使MNP比MN具备更高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超分子自组装 光催化 催化剂 催化技术
下载PDF
自组装低负载量Pd/γ-Al2O3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奔 周贝 +1 位作者 李思汉 严新焕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55-1561,共7页
以PdCl2和Pd2(dba)3[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为前驱体,通过浸渍法、沉积沉淀法和自组装法分别制备了负载量(质量分数,下同)为0.03%的Pd/γ-Al203-IM、Pd/γ-Al203-DP和Pd/γ-Al203-SA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甲苯。在甲苯体积分... 以PdCl2和Pd2(dba)3[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为前驱体,通过浸渍法、沉积沉淀法和自组装法分别制备了负载量(质量分数,下同)为0.03%的Pd/γ-Al203-IM、Pd/γ-Al203-DP和Pd/γ-Al203-SA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甲苯。在甲苯体积分数为0.1%、空速(sv)为18000mL/(g.h)条件下,Pd/γ-Al203-SA催化剂上甲苯实现98%转化率的温度(T98)为220℃,比Pd/γ-Al203-DP和Pd/γ-Al203-IM分别降低了40和75℃。通过N2吸附-脱附、XRD、TEM、XPS和H2.TP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自组装法制备的Pd/γ-Al203-SA催化剂的比表面积(345m2/g)和孔体积(0.52cm3/g)最大,Pd纳米粒子(PdNPs)平均粒径最小(5.0nm),活性物种主要以PdO的形式高度分散于载体y-Al203表面。此外,PdO与载体γ-Al203之间的强相互作用(SMSI)促进了其催化氧化甲苯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Pd/γ-Al203 催化氧化 甲苯 挥发性有机物 催化技术
下载PDF
DNA自组装技术的研究进展及难点(英文) 被引量:5
7
作者 杨静 张成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38-2148,共11页
近年来,DNA自组装成为DNA计算及纳米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它关系着DNA计算机的发展.DNA分子如何组装已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为此,文中主要围绕着DNA分子组装成的初级元件的类型:一条长的DNA单链、多条短寡核苷酸链和自组装单元... 近年来,DNA自组装成为DNA计算及纳米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它关系着DNA计算机的发展.DNA分子如何组装已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为此,文中主要围绕着DNA分子组装成的初级元件的类型:一条长的DNA单链、多条短寡核苷酸链和自组装单元,重点从自组装的初级元件形成的一维、二维及三维结构上讨论DNA自组装技术与方法.文中讨论了这些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的研究进展,并且分析了DNA自组装应用于DNA计算的主要难点及解决方案.首先,编码的好坏决定着实验是否能实施;其次,DNA单链之间组装的角度及初级原件之间的连接是影响自组装体产量的关键因素;从具体的实验操作上看,每条DNA单链的浓度比例及退火温度则决定着自组装的成败.随着学科之间的高度交叉,DNA自组装将是材料学、信息学、生物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推动DNA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自组装 初级元件 组装技术 二维平面 三维立体结构
下载PDF
自组装及其表征技术在金属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瑾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61-565,569,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自组装及其表征技术在金属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自组装表征技术,概述了几种主要的自组装膜体系,并对自组装技术在金属防护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自组装 表征技术 金属腐蚀 金属防护
下载PDF
自组装技术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兰扣 董江庆 徐晓燕 《河北化工》 2009年第7期52-53,56,共3页
构造高度有序性和重复性的生物分子薄膜是提高生物传感器检测性能的关键,自组装膜以其原位自发形成、热力学稳定、制作方便简单、对基底材料形状要求低、可人为地通过合成来设计分子结构和进行分子剪裁等特点,应用于构筑电化学酶传感器... 构造高度有序性和重复性的生物分子薄膜是提高生物传感器检测性能的关键,自组装膜以其原位自发形成、热力学稳定、制作方便简单、对基底材料形状要求低、可人为地通过合成来设计分子结构和进行分子剪裁等特点,应用于构筑电化学酶传感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分析了自组装膜形成的原理,介绍了自组装技术在电极表面固定酶的方法,综述了自组装技术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展望了自组装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技术 生物传感器 应用
下载PDF
液体毛细力驱动的微纳组装技术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高羡明 楚亚龙 +3 位作者 朱朝飞 宋龙刚 董亮 徐磊磊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51-1563,共13页
液体毛细力驱动下的微纳组装技术可以实现胶体颗粒、纤维、薄膜和芯片等微型结构的定向运输与自组装。基于毛细力的自组装技术研究涉及多学科交叉,对微纳芯片装配、纳米材料制备和大分子聚合物制备等领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从理论和实... 液体毛细力驱动下的微纳组装技术可以实现胶体颗粒、纤维、薄膜和芯片等微型结构的定向运输与自组装。基于毛细力的自组装技术研究涉及多学科交叉,对微纳芯片装配、纳米材料制备和大分子聚合物制备等领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毛细力自组装技术的研究重点,介绍了毛细力和液气界面形态学的研究模型;从组装对象的结构维度、材料的刚柔特性方面分析了毛细力自组装技术的特点和组装方法,并指出结构间距、材料性质、三相接触线形状、接触角、润湿性差异和液体体积等因素对自组装的影响。最后总结了毛细力自组装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微纳组装技术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力 自组装技术 微纳组装 胶体颗粒 纳米材料 大分子聚合物
下载PDF
核壳型铁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飚 官建国 +1 位作者 王琦 张清杰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共3页
采用多元醇还原工艺和自组装技术,在微米级Fe粉表面包覆纳米Co粒子,一步法制备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磁性微球,用SEM表征了其相组成和形貌,用VSM测试了磁滞回线,初步研究了磁学性能。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核壳型Fe/Co纳米复合材料... 采用多元醇还原工艺和自组装技术,在微米级Fe粉表面包覆纳米Co粒子,一步法制备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磁性微球,用SEM表征了其相组成和形貌,用VSM测试了磁滞回线,初步研究了磁学性能。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核壳型Fe/Co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包覆致密,其比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介于微米铁粉和纳米钴粉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多元醇还原工艺 自组装技术 核壳结构 磁学性能
下载PDF
形状记忆聚合物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润 薛平 +1 位作者 王苏炜 陈轲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109,共10页
介绍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在各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电子器件、智能纺织品及自组装领域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探讨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展望了形状记忆聚合物... 介绍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在各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电子器件、智能纺织品及自组装领域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探讨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展望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 航空航天 生物医疗 电子器件 智能纺织品 自组装技术
下载PDF
基于自组装技术的EGCG多层乳液的制备及其微胶囊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左小博 孔俊豪 +2 位作者 苏小琴 谭蓉 杨秀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8-43,共6页
针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Epigallocatechin gallate)稳定性差、易氧化降解的问题,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对其进行包载,建立EGCG稳态体系的制备工艺,并对产品微观形态及离心稳定性进行考察,进而通过喷雾干燥对其微胶囊化包埋,得... 针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Epigallocatechin gallate)稳定性差、易氧化降解的问题,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对其进行包载,建立EGCG稳态体系的制备工艺,并对产品微观形态及离心稳定性进行考察,进而通过喷雾干燥对其微胶囊化包埋,得到了粒径均一、稳定性较好的EGCG微胶囊。结果表明: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SOS,sodium starch octenyl succinate)添加量70.0 g、水相油相比8∶1 (g/g),剪切速率9000 r/min,剪切时间3 min条件下制备EGCG单层乳液,其离心稳定性系数可达0.138;在阿拉伯胶浓度15%,9000 r/min剪切3 min条件下,进一步制备而得的EGCG多层乳液稳定性较高。经喷雾干燥所得微胶囊的粒径在1~10μm,其包封率达53.5%±0.5%,呈表面有褶皱无裂痕的椭球状,具有较好热力学稳定性。本研究为提高茶多酚稳定性,拓宽茶多酚产品应用领域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技术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乳液 喷雾干燥 微胶囊
下载PDF
有序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制备的研究发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欣 蒋彩云 +1 位作者 丁涛 王玉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67-1176,共10页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是一种振动光谱技术,可直接识别目标分析物。在分析应用中,SERS信号的重现性极其重要,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SERS基底结构的均匀性。目前,SERS基底的重现性一直是制约该技术...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是一种振动光谱技术,可直接识别目标分析物。在分析应用中,SERS信号的重现性极其重要,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SERS基底结构的均匀性。目前,SERS基底的重现性一直是制约该技术在分析测试中广泛应用的瓶颈,规则排列的纳米结构构成的有序化SERS基底的可控制备是该领域发展的前沿和趋势。本文就SERS基底的有序化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自组装法、光刻技术和模板辅助法所制备的有序SERS基底的特征、有序性形成原理和在分析测试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拓展SERS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有序基底 自组装法 光刻技术 模板辅助法
下载PDF
偏振响应纳米狭缝阵列制备与光学性质 被引量:1
15
作者 平安 倪海彬 +1 位作者 成建新 常建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70-175,共6页
提出一种利用微球自组装技术制备具有偏振依赖特性的金属纳米狭缝阵列的方法,该阵列以聚苯乙烯微球薄膜为掩模版,通过倾斜蒸镀银膜获得。对纳米狭缝阵列透射光谱与入射偏振角度的关系进行测量,纳米狭缝阵列具备用于光开关的偏振响应特... 提出一种利用微球自组装技术制备具有偏振依赖特性的金属纳米狭缝阵列的方法,该阵列以聚苯乙烯微球薄膜为掩模版,通过倾斜蒸镀银膜获得。对纳米狭缝阵列透射光谱与入射偏振角度的关系进行测量,纳米狭缝阵列具备用于光开关的偏振响应特性。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该结构的透射光谱和共振波长处的电场强度分布进行仿真计算,并分析结构中存在的表面等离激元模式以及结构参数对透射光谱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可得该结构的折射率灵敏度可达992 nm/R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光学 表面等离激元 自组装技术 偏振响应特性 纳米狭缝阵列 光开关
原文传递
聚合物基表面微结构的逐面式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延成 刘佳薇 +1 位作者 盘何旻 梅德庆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20-233,共14页
聚合物基表面微结构在软体机器人、柔性电子器件、仿生机械、生物医学、组织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将逐面式制造技术应用于聚合物基表面微结构的制造过程可解决传统微压印、光刻、逐点和逐线式制造方法加工周期长、效率低、大面积... 聚合物基表面微结构在软体机器人、柔性电子器件、仿生机械、生物医学、组织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将逐面式制造技术应用于聚合物基表面微结构的制造过程可解决传统微压印、光刻、逐点和逐线式制造方法加工周期长、效率低、大面积表面微结构制造脱模难等问题。发展聚合物基表面微结构的逐面式制造技术是当前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在阐述了常见的聚合物基表面微结构设计及其制造材料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光刻、纳米压印、数字光投影式3D打印、能场辅助制造、自组装制造等五类逐面式成形制造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制造技术的制造原理、工艺特点及表面微结构的典型应用等。最后,总结预测了聚合物基表面微结构设计、制造及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并对聚合物基表面微结构的逐面式成形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微结构 逐面式 投影式3D打印 能场辅助制造 自组装技术
原文传递
自组装膜技术及其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洪誉鹏 刘倞 +1 位作者 唐科忠 胡吉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2-76,100,共6页
自组装膜技术能在分子水平上设计膜的结构,获得特殊的性能和功能,在电分析领域得到了巨大的应用,成为近年来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随着自组装膜应用领域的拓展,对膜的表征方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基于此目的,综述了分子自组装膜技术的成... 自组装膜技术能在分子水平上设计膜的结构,获得特殊的性能和功能,在电分析领域得到了巨大的应用,成为近年来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随着自组装膜应用领域的拓展,对膜的表征方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基于此目的,综述了分子自组装膜技术的成膜方法,并从形貌、元素与结构、质量以及电化学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自组装膜的表征方法研究进展情况。着重介绍了自组装膜技术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膜技术 成膜方法 表征 电化学分析
下载PDF
织物上二氧化硅/聚乙烯亚胺光子晶体生色结构的制备
18
作者 赵钰卓 王宇琦 +3 位作者 龙格凤 王宁宁 周凝宇 张明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共6页
与传统染料的化学色相比,结构色不依靠色素着色,具有高饱和度、清洁环保、不褪色等特点,因而成为研究热点。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球,应用静电和垂直沉积自组装法在织物表面构建光子晶体生色结构薄膜。为保证薄膜与织物... 与传统染料的化学色相比,结构色不依靠色素着色,具有高饱和度、清洁环保、不褪色等特点,因而成为研究热点。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球,应用静电和垂直沉积自组装法在织物表面构建光子晶体生色结构薄膜。为保证薄膜与织物界面的牢固性,利用水溶性胶黏剂进行处理。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红外光谱仪、摩擦实验等对不同处理的织物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氨水用量的增加,二氧化硅纳米球粒径增大;经过二氧化硅/聚乙烯亚胺自组装和水溶性胶黏剂处理后,二氧化硅纳米球可以有序、牢固地黏附于织物表面形成光子晶体结构;织物发生颜色变化,在不同角度下呈现着明显的颜色差异,具有高亲水性与耐摩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色 二氧化硅纳米球 自组装技术 光子晶体 角度依赖性
下载PDF
纳米粒子自组装无机硅/有机硅复合功能膜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金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15,共4页
采用自组装法对纳米粒子表面进行修饰,修饰效果表明:控制了纳米粒子的表面态,使纳米粒子稳定化;赋予纳米粒子无机硅/有机硅复合功能膜,使纳米粒子适用性广、高性能、多功能;不仅扩大了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范围,而且还可作为纳米结构的结... 采用自组装法对纳米粒子表面进行修饰,修饰效果表明:控制了纳米粒子的表面态,使纳米粒子稳定化;赋予纳米粒子无机硅/有机硅复合功能膜,使纳米粒子适用性广、高性能、多功能;不仅扩大了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范围,而且还可作为纳米结构的结构单元,用于自组装纳米功能器件等纳米结构材料。文中介绍了这一技术的原理、工艺、修饰效果以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自组装 无机硅/有机硅复合功能膜 技术
下载PDF
金纳米棒自组装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20
作者 方英 王康锐 黄承洪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15,共6页
金纳米棒(GNRs)由于其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质而备受关注,这些性质取决于其形状、大小和长径比,通过有序的自组装,具有特殊形态的GNRs将表现出更优异的功能化应用。以驱动GNRs自组装的作用力角度出发,综述了过去十几年在GNRs的可控组装方... 金纳米棒(GNRs)由于其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质而备受关注,这些性质取决于其形状、大小和长径比,通过有序的自组装,具有特殊形态的GNRs将表现出更优异的功能化应用。以驱动GNRs自组装的作用力角度出发,综述了过去十几年在GNRs的可控组装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这些经自组装后的纳米材料表现出了更丰富的形态和更优异的光电特性,使其更适用于各种分析物的传感及纳米材料科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棒 自组装技术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生物医学传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