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驾驶汽车致人损害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陈晓林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9-85,共7页
无人驾驶汽车是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其具有高度的安全性,但发生损害事故也是必然的。由于无人驾驶汽车具有运行的自主性、驾驶模式的多样性等特征,在现行法律制度下,当其导致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时,相关主体的行为与交通肇事罪... 无人驾驶汽车是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其具有高度的安全性,但发生损害事故也是必然的。由于无人驾驶汽车具有运行的自主性、驾驶模式的多样性等特征,在现行法律制度下,当其导致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时,相关主体的行为与交通肇事罪之间存在诸多龃龉,使其不具备课以交通肇事罪的相关要件,这意味着对此类事故无法适用该刑罚。并且导致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其认定也存在较大的困难。对于这一疑难问题,我们应当采取科学技术与各类制度相结合的方式予以应对,理性地解决该疑难问题,为中国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和运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汽车 特性 交通肇事罪 冲突 应对
下载PDF
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无人驾驶汽车横向控制方法 被引量:54
2
作者 田涛涛 侯忠生 +1 位作者 刘世达 邓志东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31-1940,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无人驾驶汽车横向控制方案.首先,将无人驾驶汽车循迹跟踪控制问题转化成预瞄偏差角跟踪问题,然后基于无人驾驶汽车横向控制系统的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设计出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伪梯度估计算法和伪...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无人驾驶汽车横向控制方案.首先,将无人驾驶汽车循迹跟踪控制问题转化成预瞄偏差角跟踪问题,然后基于无人驾驶汽车横向控制系统的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设计出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伪梯度估计算法和伪梯度重置算法,进而实现了自主车辆的无人驾驶.该方法的实现仅用到无人驾驶汽车运行时的输入输出数据,避免了对无人驾驶汽车进行复杂机理建模的难题,对于复杂的无人驾驶汽车运行过程具有很好的自适应性,对不同的无人驾驶车辆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该方案已实际应用于清华大学无人驾驶汽车实验平台,在北京市丰台区的实地测试实验、在江苏省常熟市高速路的测试以及2015年"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的现场应用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无人驾驶汽车 横向控制 预瞄偏差角
下载PDF
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的立法论与解释论——以民法典相关内容为视角 被引量:30
3
作者 郑志峰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6-170,共15页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引发的侵权责任难题,学界起码达成了当前不宜赋予自动驾驶汽车法律主体地位、生产者一方需要承担产品责任、责任保险配套至关重要三项共识,但对于使用人一方是否需要以及如何承担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则存在诸多分歧。在...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引发的侵权责任难题,学界起码达成了当前不宜赋予自动驾驶汽车法律主体地位、生产者一方需要承担产品责任、责任保险配套至关重要三项共识,但对于使用人一方是否需要以及如何承担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则存在诸多分歧。在民法典有意“留白”的情况下,存在立法论与解释论两种规制路径。立法论有助于从根本上配套适应自动驾驶汽车的责任规则,同时民法典第1208条也为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预留了“补白”空间,未来可以构建本土化的无过错保有人责任,以保有行为取代驾驶行为作为归责依据,顺应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从维护民法典权威以及制度延续性的角度来看,解释论路径也有其必要性,可以引入“理性车”标准来丰富“机动车一方”过错的判断,克服自动驾驶取代人工驾驶带来的归责窘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民法典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保有人责任 理性车 侵权责任
下载PDF
旅行社与汽车俱乐部经营自驾车旅游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赵鹏 李享 刘磊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80,共5页
在国内自驾车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旅行社和汽车俱乐部作为该领域中两大类主要经营实体,在组织自驾车旅游时,凭借着各自的优势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它们所属行业特点等原因,二者在许多方面尚存在问题。本文从不同角度,将... 在国内自驾车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旅行社和汽车俱乐部作为该领域中两大类主要经营实体,在组织自驾车旅游时,凭借着各自的优势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它们所属行业特点等原因,二者在许多方面尚存在问题。本文从不同角度,将旅行社与汽车俱乐部所经营的自驾车旅游进行了比较研究,因此对相关企业、行业乃至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驾车旅游 旅行社 汽车俱乐部
下载PDF
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技术产业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伟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18年第8期40-44,共5页
自动驾驶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最终方向,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等传感器是实现自动驾驶的硬件基础。我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激光二极管、雪崩二极管、高端CMOS图像传感芯片、DSP芯片、77GH... 自动驾驶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最终方向,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等传感器是实现自动驾驶的硬件基础。我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激光二极管、雪崩二极管、高端CMOS图像传感芯片、DSP芯片、77GHz雷达等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自动化设计、试验仿真、软件算法等关键配套技术仍有待进一步突破。未来应从传感器设计制造技术攻关、多传感器融合、完善产业链布局、加强产业协同等方面着手布局,提高我国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产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激光雷达 摄像头 毫米波雷达 超声波传感器
下载PDF
人工智能应用“责任鸿沟”的造世伦理跨越——以自动驾驶汽车为典型案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天恩 《哲学分析》 CSSCI 2022年第1期15-30,196,共17页
以自动驾驶汽车为典型,人工智能应用的“责任鸿沟”成了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责任鸿沟实质上是机器智能体在自主性不断增强但又尚未获得责任主体地位阶段的一种责任无着落现象。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它所带来的责任鸿沟是实践领... 以自动驾驶汽车为典型,人工智能应用的“责任鸿沟”成了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责任鸿沟实质上是机器智能体在自主性不断增强但又尚未获得责任主体地位阶段的一种责任无着落现象。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它所带来的责任鸿沟是实践领域亟待取得突破的理论课题。人工智能的应用将给人类带来目前所能想象到的最大红利,而责任鸿沟则可能构成人工智能应用的瓶颈。在期待人工智能发展带来巨大红利的同时,应对随之而来的归责困境,已是当务之急。跨越人工智能应用的责任鸿沟,关系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从而关系到人工智能发展前所未有红利的顺利兑现。人工智能应用中的责任鸿沟,在传统范式中不可能获得合理应对的理论和方法;必须在规则和规律一体化的造世伦理层次,这一鸿沟才可能真正意义上被跨越。造世伦理最基本的特征是整体性、类特性和共同性。以自动驾驶汽车为典型案例,相关责任和义务主要涉及智能设备的设计、使用责任和类群受益者伦理义务两类。如果自动驾驶汽车所发生的事故没有人事行为责任主体,只存在受益者义务问题,相关损失应由自动驾驶汽车受益者以义务的方式承担。人工智能应用责任鸿沟的造世伦理跨越,将使人工智能的应用和相应红利的兑现构成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责任鸿沟 造世伦理 自动驾驶汽车
下载PDF
民用无人驾驶技术的伦理反思——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谢惠媛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9-43,共5页
民用无人驾驶技术以程序设计的方式,使得原应借助个体本能加以解决的问题具有更多的伦理意味,使得以往的理论争议在实践中更直观、更真实地呈现出来。相较于其他科学技术,与之相关的伦理难题在问题实质、抉择性质和行为属性等方面都有... 民用无人驾驶技术以程序设计的方式,使得原应借助个体本能加以解决的问题具有更多的伦理意味,使得以往的理论争议在实践中更直观、更真实地呈现出来。相较于其他科学技术,与之相关的伦理难题在问题实质、抉择性质和行为属性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在评价过程中,理应充分考虑情感等因素的重要作用。就其影响而言,被程序化的价值抉择不仅有可能使伦理判断和生活理念趋于同质化和平整化,而且会对现行的道德体系产生颠覆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无人驾驶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 伦理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人工势场的自动驾驶汽车弯道超车动态路径规划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志勇 邱国梁 +2 位作者 黄彩霞 吴悠 杜荣华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68-278,共11页
动态路径规划是自动驾驶汽车避障控制的关键技术。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弯道超车工况,建立基于改进人工势场(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APF)的动态路径规划方法。为使基于APF的动态路径规划方法能运用于包含弯曲道路的复杂交通环境,将已... 动态路径规划是自动驾驶汽车避障控制的关键技术。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弯道超车工况,建立基于改进人工势场(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APF)的动态路径规划方法。为使基于APF的动态路径规划方法能运用于包含弯曲道路的复杂交通环境,将已在直道环境验证过的道路APF函数通过极坐标系与笛卡尔坐标系的相互转换,建立考虑道路曲率的弯曲道路APF函数。针对根据车辆质心位置判断车辆碰撞风险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考虑车辆体积的碰撞风险预判方法,建立综合考虑车辆位置、速度和体积的障碍车辆APF函数。基于弯曲道路APF和改进障碍车辆APF,建立道路环境综合APF,引导车辆实现弯道超车。为避免目标函数中子目标相互干涉,提高弯道超车安全性,提出根据本车与障碍车辆相对位置关系自适应调整权重矩阵的方法。基于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分别在静态障碍车辆和动态障碍车辆2种工况下,验证自动驾驶汽车弯道超车动态路径规划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弯曲道路APF能引导车辆转弯行驶,避免冲出车道;目标函数权重自适应调整方法能根据超车过程动态调整子目标的权重,规划出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路径,避免车辆超车时提前折返原车道,提高了超车安全性;考虑车辆体积的障碍车辆APF提高了车辆碰撞风险的预判精度,有效避免碰撞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动态路径规划 人工势场 自动驾驶汽车 模型预测控制 弯道超车
原文传递
无人驾驶汽车及其法律规制 被引量:8
9
作者 田喜清 韩伟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24-31,共8页
无人驾驶汽车是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相较于传统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具有汽车行驶的自主性、驾驶人员的不特定性、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道路设施的特殊性等特征。无人驾驶汽车的具体应用,在... 无人驾驶汽车是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相较于传统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具有汽车行驶的自主性、驾驶人员的不特定性、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道路设施的特殊性等特征。无人驾驶汽车的具体应用,在给人们日常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对当前的交通秩序、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领域带来了一定风险。为研究无人驾驶汽车法律规制问题,梳理了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研发态势,总结了他们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规则和政策引导经验。研究认为,无人驾驶汽车作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要立足国情、防范风险,积极探索无人驾驶汽车法律规制的有效路径: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赋予无人驾驶汽车的道路测试权限,进一步完善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标准、无人驾驶系统的网络安全、无人驾驶汽车的侵权责任和保护无人驾驶汽车的消费者隐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汽车 法律规制 人工智能 安全标准 侵权责任 消费者隐私
下载PDF
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安全制度分析:中日立法的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韬略 《科技与法律》 CSSCI 2019年第4期73-82,共10页
随着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孕育,各国陆续开放了自动驾驶汽车的道路测试,因此引发了技术创新和道路安全之间的紧张关系。为了确保道路安全,目前中日两国立法都围绕“人、车和道路”,构建起较为完善的自动驾驶路测安全制度,具... 随着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孕育,各国陆续开放了自动驾驶汽车的道路测试,因此引发了技术创新和道路安全之间的紧张关系。为了确保道路安全,目前中日两国立法都围绕“人、车和道路”,构建起较为完善的自动驾驶路测安全制度,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两国在路测道路类型上都较为保守,尚未开放高速道路测试,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自动驾驶测试的需求。不过日本已经允许无人驾驶的测试,并采取新的安全规则来取代传统安全标准。我国应更加积极主动地改革传统道路安全制度,以适应技术革新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道路测试 道路安全 路测主体 路测车辆
下载PDF
美国政府《联邦自动驾驶汽车政策》解读与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燕申 陈思凯 《大数据时代》 2018年第1期25-30,共6页
自动驾驶汽车是当前最热门的技术,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也受到政府、企业、消费者等相关各方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美国政府发布的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汽车政策文件——《联邦自动驾驶汽车政策》,其内容包括:政策目的、自动驾驶等级定义,政策组... 自动驾驶汽车是当前最热门的技术,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也受到政府、企业、消费者等相关各方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美国政府发布的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汽车政策文件——《联邦自动驾驶汽车政策》,其内容包括:政策目的、自动驾驶等级定义,政策组成包括了自动驾驶汽车性能指南、统一的州政策、现行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监管法规工具、将来可采用的新监管工具,以及政策下一步工作。总结了政策成果,包括将安全监管作为核心,鼓励创新、建立规范的决策程序,以及政策困难。认为美国的政策相关内容值得中国不断地跟踪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政策 法规 自动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
下载PDF
多传感器融合的自动驾驶汽车制动主动控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明杰 刘小飞 张跃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0-173,177,共5页
针对目前方法进行汽车制动主动控制时,存在控制时间长、丢包率高以及控制的误差大的问题,提出多传感器融合的自动驾驶汽车制动主动控制。该方法首先建立了数据的支撑裕矩阵,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对汽车的传感器监测信息进行融合处理。... 针对目前方法进行汽车制动主动控制时,存在控制时间长、丢包率高以及控制的误差大的问题,提出多传感器融合的自动驾驶汽车制动主动控制。该方法首先建立了数据的支撑裕矩阵,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对汽车的传感器监测信息进行融合处理。依据融合后的信息设计控制器,使用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最后将监测信息输入优化的控制器中实现汽车制动主动控制。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主动控制自动驾驶汽车进行制动的时间较短且丢包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融合算法 自动驾驶汽车 制动主动控制
下载PDF
我国自驾车旅游发展瓶颈以及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巍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71-72,共2页
文章探讨了自驾车旅游在中国兴起与发展的原因,并根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供给保障设施不完善、信息不对称、产品匮乏等问题提出了政府主导优化市场环境、完善旅游信息系统、健全景区景点设施等措施。
关键词 自驾车旅游 汽车租赁 休闲观念
下载PDF
自动驾驶汽车模块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明阳 《工业设计》 2019年第9期47-48,共2页
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已经逐步进入运营阶段。自动驾驶汽车的设计重点从以技术突破为主,开始更多地转向用户的安全性与体验性。本文在分析了自动驾驶汽车模块化设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动驾驶汽车模块化设... 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已经逐步进入运营阶段。自动驾驶汽车的设计重点从以技术突破为主,开始更多地转向用户的安全性与体验性。本文在分析了自动驾驶汽车模块化设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动驾驶汽车模块化设计的原则及方法。最后,通过对目前市场出现的自动驾驶模块化概念车的案例进行分析,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乘员群体的外延性,提出整车方舱模块设计和局部安全模块设计的优化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智能汽车 模块化设计 安全模块 3D打印技术
下载PDF
自动驾驶汽车的交通事故责任分析及规则应对 被引量:4
15
作者 时怡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72-78,共7页
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行驶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因其人工智能的特殊属性,需对传统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采取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产品责任”传统处理模式进行重新审视。以事故是否为生产者可控的系统缺陷所致,将其分为两种情况:可控... 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行驶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因其人工智能的特殊属性,需对传统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采取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产品责任”传统处理模式进行重新审视。以事故是否为生产者可控的系统缺陷所致,将其分为两种情况:可控时以传统处理模式解释;不可控时以生产者的高度危险责任解释。此外,为了适应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需添加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承担、危险源控制及责任认定的法律新措施,设置强制保险、制定安全标准并强制配备黑匣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人工智能 高度危险责任 强制保险
下载PDF
论我国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体系的构建——德国《道路交通法》的修订及其借鉴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坦 《时代法学》 2021年第1期46-58,共13页
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可能带来的法律问题,德国立法者在坚持既有的机动车侵权责任框架和归责传统的同时,还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准入以及驾驶人的权利义务等问题,对德国《道路交通法》进行了修订。按照我国侵权责任理论框架来处理自动驾驶汽... 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可能带来的法律问题,德国立法者在坚持既有的机动车侵权责任框架和归责传统的同时,还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准入以及驾驶人的权利义务等问题,对德国《道路交通法》进行了修订。按照我国侵权责任理论框架来处理自动驾驶汽车侵权问题,会出现责任主体认定模糊、过错判断标准滞后、归责原则混杂等困境。通过对德国理论的分析与借鉴,针对我国自动驾驶汽车侵权问题,有必要重新解读相关规定、明确缺陷认定标准、尽快制定专门的法律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机动车责任 产品责任 危险责任 过失相抵
下载PDF
纯电动自动驾驶观光车的制动防抱死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泊静 陈刚 +1 位作者 陈标 李治国 《装备制造技术》 2018年第3期54-57,共4页
为了提高制动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一款纯电动自动驾驶观光车的制动防抱死系统进行设计与研究。在实施方案前,首先要对该方案进行建模仿真。通过仿真试验,验证该车的制动防抱死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为后续的制动系统改造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自动驾驶 观光车 制动防抱死系统 模拟仿真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动驾驶汽车车道检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国荣 戚金凤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34-37,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车道线宽度的边缘检测方法。首先将道路图像转换为鸟瞰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像灰度化处理,并选择图像中包含车道线信息的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域;利用车道线有固定宽度的特征,检测感兴趣区域内的图像像素值跳变的间隔宽度,并与... 提出一种基于车道线宽度的边缘检测方法。首先将道路图像转换为鸟瞰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像灰度化处理,并选择图像中包含车道线信息的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域;利用车道线有固定宽度的特征,检测感兴趣区域内的图像像素值跳变的间隔宽度,并与车道线的固定宽度相比较,得到车道像素点;通过抛物线车道模型,利用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拟合图像上的像素点,得到实际的车道线;利用Matlab及其自动驾驶工具进行仿真试验。试验证明:上述车道检测跟踪方法能对车道线进行有效跟踪,为自动驾驶汽车的横向控制提供了导航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车道跟踪 图像识别 车道检测 计算机视觉
下载PDF
Small-scale self-driving cars: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19
作者 Felipe Caleffi Lauren da Silva Rodrigues +1 位作者 Joice da Silva Stamboroski Brenda Medeiros Pereira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24年第2期271-292,共22页
The autonomous vehicle(AV)techn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industry.Full-scale AV testing is limited by time,space,and cost,while simulati... The autonomous vehicle(AV)techn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industry.Full-scale AV testing is limited by time,space,and cost,while simulation-based testing often lacks the necessary accuracy of AV and environmental modeling.In recent years,several initiatives have emerged to test autonomous software and hardware on scaled vehicles.This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literature surrounding small-scale self-driving cars,summarizing the current autonomous platforms deployed and focusing on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velopments in this field.The studies published in English-language journals or conference papers that present small-scale testing of self-driving cars were included.Web of Science,Scopus,Springer Link,Wiley,ACM Digital Library,and TRID databases were used for the literature search.The systematic literature search found 38 eligible studies.Research gaps in the reviewed papers were identifie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future research.Some key takeaway emerging from this manuscript are:(i)there is a need to improve the models and neural network architectures used in 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s,as most papers present only preliminary results;(ii)increasing datasets and sharing databases can help in developing more reliable control policies and reducing bias and variance in the training process;(iii)small-scaled vehicles to ensure safety is a major benefit,and incorporating data about unsafe driving behaviors and infrastructure problems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ve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driving car Autonomous vehicle Small-scale vehicle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原文传递
自动驾驶汽车事故中主动旋转座椅规避儿童乘员的损伤风险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武和全 张凯 +1 位作者 胡林 刘瑾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286,共14页
为了提高儿童乘员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碰撞安全性,提出在正面碰撞发生前主动将不同座椅朝向的乘员旋转至背向碰撞方向(180°方向)的策略,通过改变人体受力方向,将不同座椅朝向乘员的正面碰撞形式转化为标准的追尾碰撞形式,从而提高... 为了提高儿童乘员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碰撞安全性,提出在正面碰撞发生前主动将不同座椅朝向的乘员旋转至背向碰撞方向(180°方向)的策略,通过改变人体受力方向,将不同座椅朝向乘员的正面碰撞形式转化为标准的追尾碰撞形式,从而提高自动驾驶车辆中儿童乘员的碰撞安全性。首先,通过正面碰撞假人试验对THUMS 10岁儿童乘员台车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然后,基于4种不同座椅朝向(0°、90°、135°和180°),利用THUMS 10岁儿童乘员模型进行正面碰撞仿真试验,发现180°座椅朝向儿童乘员损伤风险最小,因此,180°座椅朝向被确定为相对安全的座椅朝向;最后,模拟200 ms内将座椅旋转±45°和300 ms内将座椅旋转±90°以及分别在0 ms和100 ms时间延迟后引入碰撞的试验过程,研究座椅旋转过程本身以及先旋转后碰撞策略下的乘员损伤风险。研究结果表明:200 ms内将儿童乘员旋转±45°和300 ms内将儿童乘员旋转±90°,不引起额外人体损伤;碰撞时刻的延迟所造成的儿童乘员姿态的变化,会导致儿童乘员在碰撞过程中产生不同的运动学响应和损伤风险;在无碰撞时刻延时的情况下,先旋转后碰撞的策略可有效降低儿童乘员的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旋转座椅 碰撞仿真试验 儿童乘员损伤风险 座椅朝向 自动驾驶汽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