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组装膜技术在金属防腐蚀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崔晓莉 江志裕 《腐蚀与防护》 CAS 2001年第8期335-338,共4页
简要介绍了自组装技术的研究历史 ,对其在金属防腐蚀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指出了自组装技术在这一领域研究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自组装单分子层膜 SAM 腐蚀 防护 金属防腐
下载PDF
基于巯基自组装单层膜的日本血吸虫石英晶体微天平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20
2
作者 吴朝阳 何春萍湖南大学化学计量学与化学传感器技术研究所 +2 位作者 汪世平 沈国励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2-546,共5页
应用自组装膜技术在压电石英晶振金电极表面自组装一带羧基的巯基丙酸单层膜 ,通过盐酸 1 -乙基 -3 -(3 -二甲基氨基丙基 )碳二亚胺及 N -羟基琥珀酰亚胺共价固定 3 2 KD的日本血吸虫分子抗原 (Sj Ag3 2 ) ,设计了石英晶振微天平免疫传... 应用自组装膜技术在压电石英晶振金电极表面自组装一带羧基的巯基丙酸单层膜 ,通过盐酸 1 -乙基 -3 -(3 -二甲基氨基丙基 )碳二亚胺及 N -羟基琥珀酰亚胺共价固定 3 2 KD的日本血吸虫分子抗原 (Sj Ag3 2 ) ,设计了石英晶振微天平免疫传感器 ,用于测定日本血吸虫抗体 .比较了巯基自组装单层膜与 HEMA-MMA共聚物涂层修饰的石英晶振在溶液中的振荡行为 ,发现巯基自组装单层膜修饰的石英晶振稳定快 ,且稳定性好 .在优化条件下 ,测得 IRS(4 9-2 0 0 0 )的滴度为 1∶ 1 50 0 .此外 ,对不同程度血吸虫感染的兔血清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石英晶振 自组装单层膜 巯基丙酸 日本血吸虫 抗体测定 石英晶体微天平免疫传感器
下载PDF
OTS自组装单分子膜在玻璃表面形成过程的AFM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徐国华 HigashitaniKo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257-1260,共4页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在玻璃表面自组装形成单分子膜的过程 .通过对样品表面的显微图像、表面平均粗糙度及前进接触角的测量分析 ,揭示了自组装单分子膜在玻璃表面的生长规律 。
关键词 自组装单分子膜 原子力显微镜 OTS 玻璃表面
下载PDF
自组装抗-HBs膜免疫电极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邱建丁 梁汝萍 +2 位作者 邹小勇 蔡沛祥 张宝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05-708,共4页
用硫脲在金电极表面自组装单分子层 ,然后通过戊二醛耦联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抗 -HBs) ,得到电位型的乙型肝炎抗体膜免疫电极 ,用于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 Ag) .叙述了该免疫电极的制备方法、性能特点和临床应用 .对 HBs Ag检测的线... 用硫脲在金电极表面自组装单分子层 ,然后通过戊二醛耦联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抗 -HBs) ,得到电位型的乙型肝炎抗体膜免疫电极 ,用于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 Ag) .叙述了该免疫电极的制备方法、性能特点和临床应用 .对 HBs Ag检测的线性范围是 6~ 3 2 0 μg/L,线性相关系数为 0 .998,检出下限 4μg/L.对40例临床血清检测结果 ,与现行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ELISA)的结果比较 ,符合率 87.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膜免疫电极 自组装单分子层 硫脲 临床检验 血清
下载PDF
金表面抗原抗体的固定及其荧光法的测定 被引量:4
5
作者 姜雄平 许丹科 +1 位作者 刘耀清 马立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664-1666,共3页
A Gold surface was modified with N acetylcysteine to produce a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 and then a single layer film of rabbit IgG was immmobilized on modified gold surface covalently using 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 A Gold surface was modified with N acetylcysteine to produce a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 and then a single layer film of rabbit IgG was immmobilized on modified gold surface covalently using 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EDC) and N hydroxysuccinimide(NHS). The competitive method(Ⅰ), the sandwich method(Ⅱ) and the surplus method(Ⅲ) were developed to determine rabbit IgG or goat anti rabbit IgG, respectively. A luminescence analyzer connected with a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was employed to detect the light intensity of labeled sheep anti rabbit IgG. The results of sensitivity and dynamic range were obtained as 25 mg/L and 25—600 mg/L for method(Ⅰ), 1 0 mg/L and 1—200 mg/L for method(Ⅱ) and 25 mg/L and 25—500 mg/L for method(Ⅲ),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传感器 自组装 测定 兔IGG 山羊抗兔IgG
下载PDF
席夫碱自组装膜对铜的腐蚀保护 被引量:8
6
作者 崔维真 丁克强 +3 位作者 王庆飞 陈玉红 崔敏 童汝亭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81-383,共3页
首次用交流阻抗和稳态极化技术测试了带有巯基的席夫碱在 0 .5 mol/L Na 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作用 .初步结果显示 ,所研究的席夫碱可以在 HNO3处理的铜表面自组装成膜 ,该膜对铜有一定的腐蚀保护能力 .
关键词 腐蚀保护 席夫碱 自组装膜 缓蚀能力 缓蚀剂 抗腐蚀作用
下载PDF
金上硫醇自组装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俊新 崔晓丽 童汝亭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234-239,共6页
对硫醇类化合物在金上形成的自组装膜的自组装动力学、结构。
关键词 硫醇 自组装膜 动力学 渗透 电子传递机理
下载PDF
2-巯基乙醇自组装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修华 王升富 邹其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57-661,共5页
在裸 Au电极上制备了 2 -巯基乙醇自组装膜电极 (ME/Au SAMs) ,研究了该电极催化米吐尔和对苯二酚氧化的电化学行为 ,发现该膜加速了电子传递速率 ,测得米吐尔和对苯二酚的扩散系数分别为 D米2 .1× 1 0 -5cm2 /s、D对 2 .7× 1... 在裸 Au电极上制备了 2 -巯基乙醇自组装膜电极 (ME/Au SAMs) ,研究了该电极催化米吐尔和对苯二酚氧化的电化学行为 ,发现该膜加速了电子传递速率 ,测得米吐尔和对苯二酚的扩散系数分别为 D米2 .1× 1 0 -5cm2 /s、D对 2 .7× 1 0 -6cm2 /s,初步探讨了电催化机理 .采用水平衰减全反射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对 ME/Au SAMs进行了表征 ,示差脉冲伏安法 (DPV)同时测定米吐尔和对苯二酚 ,不产生干扰 ,其氧化峰电流与相应物质的浓度分别在 1 .0× 1 0 -7~ 1 .0× 1 0 -4mol/L 和 6.0× 1 0 -6~ 6.0×1 0 -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92和 0 .9996,检测限分别为 2 .0× 1 0 -8和 1 .2×1 0 -6mol/L .该电极用于黑白显影液中米吐尔和对苯二酚的同时测定 ,结果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巯基乙醇 膜电级 制备 电化学性质 自组装膜 示差脉冲伏安法 米吐尔 对苯二酚 黑白显影液 电化学分析
下载PDF
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电极上锌离子的电化学行为及分析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万其进 杨年俊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7-429,共3页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zinc(Ⅱ) ion at self assembled modified gold electrodes with L cysteine was investigated.Cys/SAM/Au showed excellent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reduction of zinc(Ⅱ) ion.In a B R...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zinc(Ⅱ) ion at self assembled modified gold electrodes with L cysteine was investigated.Cys/SAM/Au showed excellent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reduction of zinc(Ⅱ) ion.In a B R buffer solution(pH 7.45),a sensitive reduction peak of zinc(Ⅱ) ion was observed with Cys/SAM/Au.The peak potential was 0.02V(vs.SCE).The peak current of zinc(Ⅱ) ion on Cys/SAM/Au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zinc(Ⅱ) ion between 1.5×10 -9 and 1.5×10 -6 mol·L -1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1.5×10 -10 mol·L -1 .This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human hair samples with satisfied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膜电极 锌离子 电化学行为 分析 自组装膜 人发
下载PDF
Controlled crystallization of hydroxyapatite under hexadecylamine self-assembled monolayer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苏萍 周科朝 +1 位作者 刘咏 黄伯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3年第3期595-599,共5页
The role of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 in inducing the crystal growth was investigated by X ray diffractions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Results show that crystallization in the absence of monolayer r... The role of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 in inducing the crystal growth was investigated by X ray diffractions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Results show that crystallization in the absence of monolayer results in a mixture of poorly crystallized calcium phosphates, including hydroxyapatite (HAP) and octacalcium phosphate (OCP), while the presence of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 gives rise to oriented and well crystallized HAP crystals. Moreover, the HAP crystal grows very quickly under the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 whereas very little calcium phosphate crystals grow without the monolayer. It is rationalized that the hexadecylamine monolayer with high polarity and charged density leads to increase supersaturation and lower the interfacial energy, which attributes to the HAP crystals nucle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positive headgroups construct the ordered "recognized site" with distinct size and topology, which results in the oriented HAP crystals depos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磷灰石 晶体 结晶 可控结晶作用 晶体生长 自组装 单晶 SEM XRD
下载PDF
电流滴定法对自组装膜表面酸碱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立强 赵健伟 +2 位作者 杨秀荣 汪尔康 董绍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0-382,共3页
The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SAM) of 11 mercaptoundecanoic acid [HS(CH 2) 10 COOH] was formed on a gold electrode and the effect of the charge of end group on the electrochemical response of Fe(CN) 3- 6 at the SAM mod... The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SAM) of 11 mercaptoundecanoic acid [HS(CH 2) 10 COOH] was formed on a gold electrode and the effect of the charge of end group on the electrochemical response of Fe(CN) 3- 6 at the SAM modified electrode was studi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At high pH, when the —COOH groups are dissociated, the current of Fe(CN) 3- 6 is suppressed; as the solution pH is lowered, the current of Fe(CN) 3- 6 increases. The electrochemical titration curve was obtained by correlating the currents of Fe(CN) 3- 6 to the different pH values of electrolyte, from which the surface p K a was obtained to be 3.0±0.2. Furthermore, the reason of small p K a value was explained using SAMs of different surface cove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酸碱性 自组装膜 巯基十一酸 电流滴定法
下载PDF
B-et-B自组装膜对铜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玉红 王庆飞 +3 位作者 丁克强 崔敏 童汝亭 高政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77-379,共3页
首次合成了B et B ,用交流阻抗的方法探索了成膜条件对铜缓蚀效率的影响 .实验发现HNO3法处理铜电极能够提高膜的质量 ;随着成膜时间的增长、成膜液浓度的增大 ,缓蚀效率增大 .
关键词 铜缓蚀剂 缓蚀作用 缓蚀效率 B—et—B自组装膜 席夫碱 成膜条件 成膜时间 成膜液浓度
下载PDF
C_(60)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制备及其摩擦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任嗣利 赵亚溥 +2 位作者 杨生荣 孟永宏 王占会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7-510,共4页
利用胺基与C60 分子的加成反应 ,在 3 胺基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 (APS)的自组装单分子膜 (SAMs)表面上成功的制备了与基底化学键结合的C60 SAMs。其表面水接触角约为 76° ,膜厚约为 1.15nm ,AFM形貌像显示其表面光滑、均匀 ,基本不... 利用胺基与C60 分子的加成反应 ,在 3 胺基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 (APS)的自组装单分子膜 (SAMs)表面上成功的制备了与基底化学键结合的C60 SAMs。其表面水接触角约为 76° ,膜厚约为 1.15nm ,AFM形貌像显示其表面光滑、均匀 ,基本不含缺陷。摩擦学结果表明 ,APS自组装单分子膜由于其分子链短 ,膜的有序性差 ,表面颗粒聚集物及“针孔”等缺陷多 ,而不具有润滑作用。当在其上形成C60 单分子层膜后 ,表现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 ,摩擦系数约为 0 .0 9~ 0 .13,在给定实验条件下抗磨损寿命大于 10 0 0 0次 ,有望作为微型机械的边界润滑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 自组装单分子膜 磨擦特性 润滑 磨擦
下载PDF
利用化学力显微技术直接测定化学键的强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会新 陈海峰 +2 位作者 张华 陈泳 刘忠范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5-68,共4页
本文提出了利用化学力显微镜直接测量化学键强度的实验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设法使待测化学键形成于探针与样品之间,这可以通过适当的分子设计并对探针和基底进行修饰来实现。然后在成键的环境下(如液相、气相或光照等)测量探针与样品... 本文提出了利用化学力显微镜直接测量化学键强度的实验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设法使待测化学键形成于探针与样品之间,这可以通过适当的分子设计并对探针和基底进行修饰来实现。然后在成键的环境下(如液相、气相或光照等)测量探针与样品间的粘附力,并对其进行统计处理,,即可计算出键能。本文模拟硫醇在金表面上自组装膜的成膜过程,即在无水乙醇溶液中现场检测镀金探针与巯基为末端的自组装膜间的粘附力。然后用JKR粘滞理论计算实际成键个数。由此测得Au-S键能为34±5kcal/mol,与理论推算值基本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力显微镜 键能 自组装膜 化学键
下载PDF
6-巯基嘌呤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表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翠凤 李红 李伟善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2-306,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计时库仑法研究了 6 -巯基嘌呤自组装膜的制备和电化学表征以及组装时间对 6 -巯基嘌呤自组装膜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6 -巯基嘌呤可以在金电极上形成自组装膜 ,并且随着组装时间的增长 ,[Fe(CN... 采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计时库仑法研究了 6 -巯基嘌呤自组装膜的制备和电化学表征以及组装时间对 6 -巯基嘌呤自组装膜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6 -巯基嘌呤可以在金电极上形成自组装膜 ,并且随着组装时间的增长 ,[Fe(CN) 6 ]3- / [Fe(CN ) 6 ]4 - 体系在 6 -巯基嘌呤修饰金电极上的反应峰电流增大 ,而反应的氧化还原电位和条件电位均发生负移 ;循环伏安和计时库仑数据分析得出 6 -巯基嘌呤修饰金电极在 0 .2 mol/ L KCl溶液中的双层电容随组装时间的增长而减小。当组装时间达到 12 0 min时 ,6 -巯基嘌呤自组装膜基本达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膜 6-巯基嘌呤 电化学行为
下载PDF
带有巯基的席夫碱在金电极表面的自组装成膜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克强 贾振斌 +4 位作者 王庆飞 田娜 童汝亭 王心葵 邵会波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5-549,共5页
利用自组装技术 ,将带有巯基的席夫碱成功地自组装到Au电极表面 ,并利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电化学技术 ,对自组装膜的性质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 ,单独用席夫碱成膜 ,由于分子结构的不规则性 ,形成的膜较疏松 ;采用二次成膜的方法 ,制备... 利用自组装技术 ,将带有巯基的席夫碱成功地自组装到Au电极表面 ,并利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电化学技术 ,对自组装膜的性质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 ,单独用席夫碱成膜 ,由于分子结构的不规则性 ,形成的膜较疏松 ;采用二次成膜的方法 ,制备了由席夫碱和十八硫醇构成致密的复合膜 ,并通过实验和计算证明复合膜中的席夫碱呈线形方式排列 ,并且未被十八硫醇所取代 .通过自组装膜 ,用电化学方法深入地研究了席夫碱中的电子传输机理、席夫碱与金属离子的络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自组装膜 电化学响应 金电极 二次成膜方法 电子传输机理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作用下谷胱甘肽单分子膜的离子门响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俊 曾百肇 +1 位作者 方程 周性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552-1554,共3页
将谷胱甘肽自组装在金电极表面 ,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 ,以铁氰化钾及苯醌作为探针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修饰在金电极表面的谷胱甘肽单分子膜的电化学行为 .实验发现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下 ,谷胱甘肽膜存在离子门行为 ,修饰电极表面的... 将谷胱甘肽自组装在金电极表面 ,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 ,以铁氰化钾及苯醌作为探针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修饰在金电极表面的谷胱甘肽单分子膜的电化学行为 .实验发现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下 ,谷胱甘肽膜存在离子门行为 ,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子传输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自组装单分子层膜 离子门效应 电化学
下载PDF
金/硫醇-卵磷脂双层膜制备中金/硫醇单层膜的重复使用
18
作者 郭敏 王昕 +1 位作者 刁鹏 童汝亭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485-488,共4页
将实验后的金 /正 1 8硫醇 -卵磷脂 ( Au supported octadecanethiol-phosphatidylcholine,Au/ODT-PC)双层膜用无水乙醇冲洗并浸泡数小时后以除去卵磷脂 ( phosphatidylcholine,PC)层 .电化学研究表明 ,这样重新得到的金 /硫醇 ( Au sup... 将实验后的金 /正 1 8硫醇 -卵磷脂 ( Au supported octadecanethiol-phosphatidylcholine,Au/ODT-PC)双层膜用无水乙醇冲洗并浸泡数小时后以除去卵磷脂 ( phosphatidylcholine,PC)层 .电化学研究表明 ,这样重新得到的金 /硫醇 ( Au supported octadecanethiol,Au/ODT)单层膜与用自组装法新制备的 Au/ODT单层膜具有相同的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性质 ,而且仍保持着其原来的完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单分子层膜 双层类脂膜 交流阻抗谱 循环伏安 金/硫醇-卵磷脂 金/硫醇 生物膜 制备
下载PDF
硅表面有机单层膜:微印章、微加工与微阵列(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晓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55-864,共10页
总结了作者的实验室在将有机物结合到硅表面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并发展了将有机单层膜组装到硅、氧化硅和相关材料表面的新方法.这些方法简单、可重复,并可得到物理、化学性能良好的致密单层膜.这些单层膜在许多方面有令人鼓舞的应用,包... 总结了作者的实验室在将有机物结合到硅表面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并发展了将有机单层膜组装到硅、氧化硅和相关材料表面的新方法.这些方法简单、可重复,并可得到物理、化学性能良好的致密单层膜.这些单层膜在许多方面有令人鼓舞的应用,包括(a)应用于软印刷术,特别是微接触印章法;(b)用作硅的微加工(微机电系统,MEMS)的单层膜润滑剂;(c)用作DNA和蛋白质微阵列功能分子固定的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单层膜 微加工 微阵列 硅表面 自组装单层膜 微接触印章法 微机电系统 DNA芯片 蛋白质芯片
下载PDF
金电极上自组装L-cy/SOD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胤 何晓英 +1 位作者 宋桃 范向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6-339,共4页
采用自组装方法制备了N-乙酰-L-半胱氨酸SAM-SOD修饰电极,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该电极上的反应是一个受吸附控制的准可逆过程,并发现该修饰电极能够催化H2O2的电还原,还原峰电流随H2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在2.4×... 采用自组装方法制备了N-乙酰-L-半胱氨酸SAM-SOD修饰电极,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该电极上的反应是一个受吸附控制的准可逆过程,并发现该修饰电极能够催化H2O2的电还原,还原峰电流随H2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在2.4×10-6~2.0×10-4mol/L范围内与H2O2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0×10-7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自组装 过氧化氢 电化学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