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巩膜隧道切口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瑞莲 孙占昆 郭玉霞 《海军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切口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诊治的白内障患者130例(130眼),根据信封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2组都给予超声乳... 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切口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诊治的白内障患者130例(130眼),根据信封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2组都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组采用上方角巩膜隧道切口,对照组采用右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观察与记录术后角膜散光与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出现严重并发症; 2组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 <0. 05),同时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超声乳化时间与累积释放能量分别为(91. 71±46. 21) s和(53. 31±11. 14)%;而对照组分别为(92. 59±39. 68) s和(37. 21±12. 40)%,观察组的累积释放能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对比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也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与术前的角膜散光度分别为1. 04°±0. 56°和1. 03°±0. 45°,而对照组分别为1. 65°±0. 53°与0. 98°±0. 64°,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散光比较常见,巩膜隧道切口的应用能减少术后角膜散光度,且不增加手术难度,从而促进视力的改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维持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隧道切口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角膜散光 角膜内皮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