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模型置换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修复下颌末端游离缺失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闫慧鑫 呼海燕 +1 位作者 刘继华 孟文霞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3063-3066,共4页
目的比较数字化模型置换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用于修复下颌末端游离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修复下颌末端游离缺失的患者6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比较数字化模型置换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用于修复下颌末端游离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修复下颌末端游离缺失的患者6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实施数字化模型置换印模法进行印模制取,对照组实施选择性压力印模法进行印模制取,比较两组患者初戴义齿时的义齿黏膜压痛情况、使用3个月后的义齿基托边缘的伸展情况、咀嚼效率以及使用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义齿基托边缘的伸展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义齿的黏膜压痛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84.85%、9.09%、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52%、36.36%、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义齿使用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义齿咀嚼效率为1.35±0.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制模方法均可以用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游离端牙列缺损,但是在黏膜压痛、义齿的咀嚼效率方面,数字化模型置换印模优于选择性压力印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模型置换印模 选择性压力印模 下颌末端游离缺失 伸展情况 黏膜压痛 咀嚼效率
下载PDF
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下颌牙列缺损游离端黏膜形态差异分析
2
作者 龚志成 彭艳 +2 位作者 钟群 邬雪颖 房硕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06-311,共6页
目的:比较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技术制取的下颌牙列缺损模型游离端黏膜组织形态的差异。方法:纳入下颌Kennedy第一、二类牙列缺损患者17例,共23个游离端,分别使用口内数字印模和选择性压力印模为同一患者制取2个下颌模型。使用... 目的:比较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技术制取的下颌牙列缺损模型游离端黏膜组织形态的差异。方法:纳入下颌Kennedy第一、二类牙列缺损患者17例,共23个游离端,分别使用口内数字印模和选择性压力印模为同一患者制取2个下颌模型。使用模型扫描仪获取选择性压力印模石膏模型的三维图像,作为参照模型。在Geomagic Control 2014软件中将同一患者的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进行三维偏差分析,得到均方根误差,测量游离端牙槽嵴顶距末端基牙5、10、15 mm处的2.5 mm半径圆形区域形态差异。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偏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技术制取的游离端黏膜平均形态差异为(0.37±0.12)mm,最小形态差异为0.26 mm,最大形态差异为0.55 mm。区域形态差异与末端基牙距离呈正相关(P<0.05),其中,距末端基牙5 mm处区域形态差异为(0.14±0.11)mm,距末端基牙10 mm处区域形态差异为(0.22±0.13)mm,距末端基牙15 mm处区域形态差异为(0.39±0.16)mm。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对下颌游离端缺牙区黏膜组织形态差异整体为0.26~0.55 mm,形态差异大小与距离末端基牙的距离呈正相关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数字印模 选择性压力印模 牙列缺损 末端游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