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李小军
陈苏
+3 位作者
任治坤
吕悦军
童华炜
温增平
《地震科学进展》
2020年第1期2-19,共18页
中国位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陆域和海域地区的地质构造活动均非常强。随着沿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滨海、近海及海洋工程的抗震设防成为地震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
中国位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陆域和海域地区的地质构造活动均非常强。随着沿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滨海、近海及海洋工程的抗震设防成为地震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海域地震区划为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依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以海域地震区划的基本原则、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为研究目标,提出海域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原则,形成区划方法与技术系统,并通过典型海域地震区划的示范应用,为中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提供技术支撑。经过两年的项目研究,编制完成了中国东部和南部海域活动构造框架图和3个典型海域(位于黄海、台湾海峡、南海内)地震构造简图,获得了中国海域及邻区俯冲带地震构造模型;建立了中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给出了中国近海大陆架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方案和参数;统计分析了海域与陆域场地上地震动以及内陆与俯冲带的不同震源类型地震的地震动特性差异,提出了基于地震动观测记录和地震模拟数据的地震动衰减模型构建方案;建立了中国海域及邻区海底地形及海床场地模型,给出了初步的海域场地地震动调整方法;分别开展了海上风力发电、桥梁及海底管道等海域工程及珊瑚岛礁的地震反应模拟分析,初步给出了海洋工程结构和岛礁对不同的地震动参数的敏感性特征;提出了典型示范区的地震区带及潜在震源区方案,形成了海域地震区划的原则与方法,完成了海域地震区划技术系统架构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地震区划
地震构造
俯冲带
地震活动性
潜在震源区
地震动衰减
场地条件
海洋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周围地震构造带的前兆异常分布与震情趋势估计的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郑文俊
邵永新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38,共6页
借鉴已有研究成果 ,进一步对渤海周围地区地震构造带的分布、区域构造背景及其活动性做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张北 6.2级地震前至目前 ,华北北部前兆异常的总体数量及其沿地震构造带分布的变化 ,以及该区主要地震构造带的地震危险趋势...
借鉴已有研究成果 ,进一步对渤海周围地区地震构造带的分布、区域构造背景及其活动性做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张北 6.2级地震前至目前 ,华北北部前兆异常的总体数量及其沿地震构造带分布的变化 ,以及该区主要地震构造带的地震危险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构造带
前兆异常分析
震情估计
渤海地区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学报在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
4
3
作者
徐杰
《华南地震》
2011年第4期23-28,共6页
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学报作为学校学术交流的平台,要在营造学校科研氛围、引导教师科研意识、促进应用性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和促进学科发展等方面起积极推动作用;坚持办刊原则和宗旨,结合地方特色,推进特色栏目建设,注重打造品牌与突出应...
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学报作为学校学术交流的平台,要在营造学校科研氛围、引导教师科研意识、促进应用性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和促进学科发展等方面起积极推动作用;坚持办刊原则和宗旨,结合地方特色,推进特色栏目建设,注重打造品牌与突出应用性,注重培养作者队伍,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报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学报
学科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山-河间-磁县地震构造带浅层地震勘探
4
作者
冉志杰
彭远黔
+1 位作者
张建智
朱坤静
《华北地震科学》
2022年第1期25-33,共9页
鉴于唐山-河间-磁县地震构造带东边界断裂的位置、断错层位与上断点的埋深尚不明确,在临西、临清附近布设了4条浅层地震勘探测线,获得了4条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勘探剖面,DZ1、DZ2测线探测馆陶西断裂,断层上断点埋深300 m,馆陶西断裂最新...
鉴于唐山-河间-磁县地震构造带东边界断裂的位置、断错层位与上断点的埋深尚不明确,在临西、临清附近布设了4条浅层地震勘探测线,获得了4条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勘探剖面,DZ1、DZ2测线探测馆陶西断裂,断层上断点埋深300 m,馆陶西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DZ3、DZ4测线探测沧东断裂,断层上断点埋深270 m,沧东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河间-磁县地震构造带
浅层地震勘探
馆陶西断裂
沧东断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北地震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与孕震环境
5
作者
彭远黔
孙翔宇
+4 位作者
詹艳
赵凌强
刘雪华
冉志杰
王莉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64-3480,共17页
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张渤带)是中国著名的强震集中带,地震以强度大、频次高、破坏严重为特点,1998年1月在张渤带西段发生了张北6.2级地震,造成了极强的破坏性,2021年以来该区域中小地震频繁发生,显示出张渤带张北地震区可能进入了...
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张渤带)是中国著名的强震集中带,地震以强度大、频次高、破坏严重为特点,1998年1月在张渤带西段发生了张北6.2级地震,造成了极强的破坏性,2021年以来该区域中小地震频繁发生,显示出张渤带张北地震区可能进入了又一轮的地震活跃态势.2020年8—9月期间,以张北地震震中区为中心,完成了阵列状的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工作.本文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三维反演计算获得了该区域精细三维地壳电性结构,获得了如下认识:整体上看,张北地震区上地壳电性结构以高阻体为主,部分断裂带分布区域存在着高阻、低阻相互交替的现象,而中下地壳以规模较大、横向不连续性的低阻层为主.电性结构特征与地表地质构造格局相对应,大满—前黑沙土断裂(F1)和赤城—尚义断裂(F4)以及张家口断裂(F5)在电性结构上均表现为明显的电性差异带.针对地震学方法对1998年张北地震震源深度的多种定位结果,大地电磁探测结果支持震源深度位于12~15 km之间;发震断裂可能为隐伏在汉诺坝玄武岩区下方的大河镇—海流图断裂(F3).通过此次获得的三维电性结构信息,结合张北地震震源参数、震源机制解以及前人地震地质和地球物理探测结果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的上地壳高阻体代表着刚性较强的汉诺坝玄武岩区,汉诺坝玄武岩区下方的低阻体代表着地幔岩浆热物质,这些地幔热物质持续的向上侵入和上涌作用可能会削弱汉诺坝玄武岩区内发育的断层稳定性,直到累积足够的应力,产生了非均匀应力积累和变形并弱化了断层强度,导致了张北地震的发生.鉴于张北地震区深部具有的特殊构造环境,该地区仍然是张渤带未来应该长期关注的地震危险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北M6.2地震
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
大地电磁
深部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海域地震区划及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李小军
李娜
陈苏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已实施3年,进入项目结题阶段,已形成海域地震区划方法与技术体系,研究成果为即将开展的中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项目组分析和探讨了海域地震区划研究基础与存在的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已实施3年,进入项目结题阶段,已形成海域地震区划方法与技术体系,研究成果为即将开展的中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项目组分析和探讨了海域地震区划研究基础与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关注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介绍和分析了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包括海域断裂活动性探测和地震构造、中国海域与邻区地震目录及地震活动特征、海域地震动特性及衰减模型、海域场地条件及对地震动的影响、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方法与技术等;编制了一系列相关图件、数据库和计算软件,包括中国东部和南部海域活动构造框架图、3个典型海域(位于黄海、台湾海峡、南海内)地震构造图、中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中国海域潜在震源区划分图与考虑不确定性的对比方案及考虑三维潜源模型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软件;建立了中国海域及邻区俯冲带地震构造模型、基于地震动观测记录和地震模拟数据的南海俯冲带板内地震动衰减关系、利用强震动加速度记录结合宽频带速度记录的俯冲带板缘与板内地震的地震动长周期反应谱衰减关系,提出了以场地覆盖土层厚度及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指标的大陆架场地分类方法及相应的场地地震动参数调整方案;最后形成了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原则、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法体系,完成了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规程(初稿)的编制工作,基本完成了3个典型海域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地震区划
地震构造
俯冲带
地震活动性
潜在震源区
地震动衰减
场地分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PS观测的天津地区形变应变场与构造活动
被引量:
1
7
作者
纪静
郭良迁
张文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4-619,共6页
2006~2015年天津地区GPS连续观测站形变和应变计算结果显示,天津地区形变场和应变率场变化复杂,存在南北分带和东西分带特征。天津地区形变场和应变场主要受控于唐山-磁县地震构造带和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等多组活动断裂的切割作用。
关键词
GPS
形变场
应变场
主应变率
剪应变率
地震构造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李小军
陈苏
任治坤
吕悦军
童华炜
温增平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地震科学进展》
2020年第1期2-19,共1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0400)资助。
文摘
中国位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陆域和海域地区的地质构造活动均非常强。随着沿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滨海、近海及海洋工程的抗震设防成为地震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海域地震区划为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依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以海域地震区划的基本原则、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为研究目标,提出海域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原则,形成区划方法与技术系统,并通过典型海域地震区划的示范应用,为中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提供技术支撑。经过两年的项目研究,编制完成了中国东部和南部海域活动构造框架图和3个典型海域(位于黄海、台湾海峡、南海内)地震构造简图,获得了中国海域及邻区俯冲带地震构造模型;建立了中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给出了中国近海大陆架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方案和参数;统计分析了海域与陆域场地上地震动以及内陆与俯冲带的不同震源类型地震的地震动特性差异,提出了基于地震动观测记录和地震模拟数据的地震动衰减模型构建方案;建立了中国海域及邻区海底地形及海床场地模型,给出了初步的海域场地地震动调整方法;分别开展了海上风力发电、桥梁及海底管道等海域工程及珊瑚岛礁的地震反应模拟分析,初步给出了海洋工程结构和岛礁对不同的地震动参数的敏感性特征;提出了典型示范区的地震区带及潜在震源区方案,形成了海域地震区划的原则与方法,完成了海域地震区划技术系统架构的设计。
关键词
海域地震区划
地震构造
俯冲带
地震活动性
潜在震源区
地震动衰减
场地条件
海洋工程
Keywords
seismic
zoning
in
sea
areas
seismic
tectonic
model
subduction
zone
seismic
ity
potential
seismic
source
zone
ground
motion
attenuation
site
condition
marine
engineering
分类号
P315.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周围地震构造带的前兆异常分布与震情趋势估计的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郑文俊
邵永新
机构
天津市地震局
出处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38,共6页
文摘
借鉴已有研究成果 ,进一步对渤海周围地区地震构造带的分布、区域构造背景及其活动性做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张北 6.2级地震前至目前 ,华北北部前兆异常的总体数量及其沿地震构造带分布的变化 ,以及该区主要地震构造带的地震危险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地震构造带
前兆异常分析
震情估计
渤海地区
地震活动性
Keywords
seismic
tectonic
zone
Distribution
of
precursory
anomalies
Evaluation
for
the
tendency
of
seismic
risk
Bohai
Sea
area
分类号
P315.72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学报在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
4
3
作者
徐杰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出处
《华南地震》
2011年第4期23-28,共6页
文摘
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学报作为学校学术交流的平台,要在营造学校科研氛围、引导教师科研意识、促进应用性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和促进学科发展等方面起积极推动作用;坚持办刊原则和宗旨,结合地方特色,推进特色栏目建设,注重打造品牌与突出应用性,注重培养作者队伍,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报共同发展。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学报
学科建设
Keywords
New
tectonic
era
Different
dynamic
conditions
Inheritance
and
nascence
Cenozoic
seismic
tectonic
zone
分类号
P315.22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山-河间-磁县地震构造带浅层地震勘探
4
作者
冉志杰
彭远黔
张建智
朱坤静
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
北京中煤地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分公司
邯郸市地震监测中心
出处
《华北地震科学》
2022年第1期25-33,共9页
基金
河北省地震科技星火计划(DZ20200323026)。
文摘
鉴于唐山-河间-磁县地震构造带东边界断裂的位置、断错层位与上断点的埋深尚不明确,在临西、临清附近布设了4条浅层地震勘探测线,获得了4条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勘探剖面,DZ1、DZ2测线探测馆陶西断裂,断层上断点埋深300 m,馆陶西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DZ3、DZ4测线探测沧东断裂,断层上断点埋深270 m,沧东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
关键词
唐山-河间-磁县地震构造带
浅层地震勘探
馆陶西断裂
沧东断裂
Keywords
Tangshan-Hejian-Cixian
seismic
tectonic
zone
shallow
seismic
exploration
Guantaoxi
fault
Cangdong
fault
分类号
P315.242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北地震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与孕震环境
5
作者
彭远黔
孙翔宇
詹艳
赵凌强
刘雪华
冉志杰
王莉森
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山西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64-3480,共1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0103)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2215)
+1 种基金
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19975412D)
山西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资助项目(NORSTY20-07)共同资助。
文摘
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张渤带)是中国著名的强震集中带,地震以强度大、频次高、破坏严重为特点,1998年1月在张渤带西段发生了张北6.2级地震,造成了极强的破坏性,2021年以来该区域中小地震频繁发生,显示出张渤带张北地震区可能进入了又一轮的地震活跃态势.2020年8—9月期间,以张北地震震中区为中心,完成了阵列状的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工作.本文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三维反演计算获得了该区域精细三维地壳电性结构,获得了如下认识:整体上看,张北地震区上地壳电性结构以高阻体为主,部分断裂带分布区域存在着高阻、低阻相互交替的现象,而中下地壳以规模较大、横向不连续性的低阻层为主.电性结构特征与地表地质构造格局相对应,大满—前黑沙土断裂(F1)和赤城—尚义断裂(F4)以及张家口断裂(F5)在电性结构上均表现为明显的电性差异带.针对地震学方法对1998年张北地震震源深度的多种定位结果,大地电磁探测结果支持震源深度位于12~15 km之间;发震断裂可能为隐伏在汉诺坝玄武岩区下方的大河镇—海流图断裂(F3).通过此次获得的三维电性结构信息,结合张北地震震源参数、震源机制解以及前人地震地质和地球物理探测结果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的上地壳高阻体代表着刚性较强的汉诺坝玄武岩区,汉诺坝玄武岩区下方的低阻体代表着地幔岩浆热物质,这些地幔热物质持续的向上侵入和上涌作用可能会削弱汉诺坝玄武岩区内发育的断层稳定性,直到累积足够的应力,产生了非均匀应力积累和变形并弱化了断层强度,导致了张北地震的发生.鉴于张北地震区深部具有的特殊构造环境,该地区仍然是张渤带未来应该长期关注的地震危险重点区域.
关键词
张北M6.2地震
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
大地电磁
深部结构
Keywords
Zhangbei
M6.2
earthquake
Zhangjiakou-Bohai
seismic
tectonic
zone
Magnetotelluric
Deep
structure
分类号
P319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P315 [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海域地震区划及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李小军
李娜
陈苏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0400)。
文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已实施3年,进入项目结题阶段,已形成海域地震区划方法与技术体系,研究成果为即将开展的中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项目组分析和探讨了海域地震区划研究基础与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关注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介绍和分析了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包括海域断裂活动性探测和地震构造、中国海域与邻区地震目录及地震活动特征、海域地震动特性及衰减模型、海域场地条件及对地震动的影响、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方法与技术等;编制了一系列相关图件、数据库和计算软件,包括中国东部和南部海域活动构造框架图、3个典型海域(位于黄海、台湾海峡、南海内)地震构造图、中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中国海域潜在震源区划分图与考虑不确定性的对比方案及考虑三维潜源模型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软件;建立了中国海域及邻区俯冲带地震构造模型、基于地震动观测记录和地震模拟数据的南海俯冲带板内地震动衰减关系、利用强震动加速度记录结合宽频带速度记录的俯冲带板缘与板内地震的地震动长周期反应谱衰减关系,提出了以场地覆盖土层厚度及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指标的大陆架场地分类方法及相应的场地地震动参数调整方案;最后形成了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原则、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法体系,完成了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规程(初稿)的编制工作,基本完成了3个典型海域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工作。
关键词
海域地震区划
地震构造
俯冲带
地震活动性
潜在震源区
地震动衰减
场地分类
Keywords
seismic
zoning
in
sea
areas
seismic
tectonic
s
model
Subduction
zone
seismic
ity
Potential
seismic
source
zone
Ground
motion
attenuation
Site
classification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PS观测的天津地区形变应变场与构造活动
被引量:
1
7
作者
纪静
郭良迁
张文朋
机构
天津市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4-619,共6页
基金
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
天津市地震局青年基金(yb201803)
中国地震局老专家科研基金(201730)~~
文摘
2006~2015年天津地区GPS连续观测站形变和应变计算结果显示,天津地区形变场和应变率场变化复杂,存在南北分带和东西分带特征。天津地区形变场和应变场主要受控于唐山-磁县地震构造带和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等多组活动断裂的切割作用。
关键词
GPS
形变场
应变场
主应变率
剪应变率
地震构造带
Keywords
deformation
field
strain
field
principal
strain
rate
shear
strain
rate
seismic
-
tectonic
zone
分类号
P313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P315 [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及研究进展
李小军
陈苏
任治坤
吕悦军
童华炜
温增平
《地震科学进展》
2020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渤海周围地震构造带的前兆异常分布与震情趋势估计的研究
郑文俊
邵永新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学报在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徐杰
《华南地震》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唐山-河间-磁县地震构造带浅层地震勘探
冉志杰
彭远黔
张建智
朱坤静
《华北地震科学》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张北地震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与孕震环境
彭远黔
孙翔宇
詹艳
赵凌强
刘雪华
冉志杰
王莉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海域地震区划及关键问题研究
李小军
李娜
陈苏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GPS观测的天津地区形变应变场与构造活动
纪静
郭良迁
张文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