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子大小和播种深度对种苗建植的影响 被引量:43
1
作者 黄双全 刘桂霞 韩建国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4-49,共6页
一般在种内或种间比较,大种子相对于小种子具有以下优势:大种子具有相对较高的萌发率和出苗率;在种苗生长过程中具有相对较强的竞争力;种苗较大,具有较强的存活能力;在整个植物生长阶段中都表现出优势来。大种子存在这些优势的主要原因... 一般在种内或种间比较,大种子相对于小种子具有以下优势:大种子具有相对较高的萌发率和出苗率;在种苗生长过程中具有相对较强的竞争力;种苗较大,具有较强的存活能力;在整个植物生长阶段中都表现出优势来。大种子存在这些优势的主要原因有:种子本身存储了较多的能量物质,种子的形态特征能够克服萌发、生长环境中的一些不良因素等。同时也有观测显示大种子存在某些方面的劣势。对于任何一种植物种子来说,播种深度对于种子的萌发、出苗和种苗的生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种子萌发具有最适的播种深度,超过这一深度或不足这样的深度都会给种子的萌发、出苗和种苗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大小 播种深度 种苗建植 出苗率
下载PDF
早稻叠盘出苗育秧机插的秧苗质量及产量研究
2
作者 邵美红 朱德峰 +3 位作者 程思明 程楚 徐群英 胡潮水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9-232,共4页
针对早稻机插育秧的出苗不整齐、成秧率低及秧苗质量差等问题,研究早稻机插叠盘出苗育秧(T)与传统育秧(不叠盘,NT)的秧苗质量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与NT处理相比,T处理出苗提前4~6 d,出苗率提高22.8%。T处理的秧苗成秧率为75.0%,较NT处... 针对早稻机插育秧的出苗不整齐、成秧率低及秧苗质量差等问题,研究早稻机插叠盘出苗育秧(T)与传统育秧(不叠盘,NT)的秧苗质量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与NT处理相比,T处理出苗提前4~6 d,出苗率提高22.8%。T处理的秧苗成秧率为75.0%,较NT处理(61.7%)显著提高13.3个百分点。与NT处理相比,T处理的秧苗株高降低1.4 cm,叶龄和绿叶数分别增加0.26和0.27;株高、叶龄及绿叶数均匀度分别提高7.9、9.2和3.3个百分点;产量提高10.7%,产量提高主要是有效穗数和穗总粒数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机插秧 叠盘出苗 育秧 成秧率 产量
原文传递
地被物处理及补苗对华南退化荒坡乡土树种定居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孙中宇 常斌 +2 位作者 杨龙 陈燕乔 王俊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6-963,共8页
为了人工辅助华南地区退化荒坡的早期恢复,合理利用地表覆被物及补苗方式加速乡土种在退化荒坡的定居进程,本研究采用3×2析因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系统研究了荒坡地表植被和凋落物去除、播种和幼苗移栽对乡土树种锥栗(Castanea henr... 为了人工辅助华南地区退化荒坡的早期恢复,合理利用地表覆被物及补苗方式加速乡土种在退化荒坡的定居进程,本研究采用3×2析因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系统研究了荒坡地表植被和凋落物去除、播种和幼苗移栽对乡土树种锥栗(Castanea henryi)和九节(Psychotria rubra)幼苗定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补苗方式(P=0.013)、物种和补苗方式的交互作用(P=0.029)以及物种和林下植被和凋落物管理间的交互作用(P=0.013)均显著影响了幼苗的生物量积累。具体表现为:退化荒坡地表植被和凋落物的去除显著促进了九节幼苗的生物量累积,其中实生苗由1.31 g增加至8.44 g,移栽苗由6.75 g增加至13.54 g。地表植被和凋落物的去除导致锥栗和九节实生苗和移栽苗的生物量均由叶向根和茎部分转移,其中锥栗转移了9%,九节转移了5%。幼苗通过增加根茎重比,强化生物体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运输,从而适应地表植被和凋落物去除。移栽幼苗的方式可显著提高九节幼苗定居的成功率并促进幼苗生物量的积累。因此,在华南地区退化荒坡的植被恢复过程中,可通过移栽幼苗的补苗方式并辅以地表植被和凋落物去除的管理,来促进乡土树种九节的定居;就锥栗而言,可采取人工播种的方式来辅助乡土树种的引入和幼苗定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苗更新 定居限制 成活率 锥栗 九节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预覆膜起垄的生态效应及对棉花苗期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谦 冯国艺 +5 位作者 雷晓鹏 祁虹 王树林 王燕 梁青龙 林永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79,共6页
为提高滨海盐碱棉田在雨养旱作条件下的棉花出苗成苗率,以常规的播后覆膜为对照,在河北滨海盐碱地进行预覆膜起垄试验,研究预覆膜及不同预覆膜起垄方式对耕层水热盐及棉花苗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前预覆膜能够有效降低耕层含盐量,在... 为提高滨海盐碱棉田在雨养旱作条件下的棉花出苗成苗率,以常规的播后覆膜为对照,在河北滨海盐碱地进行预覆膜起垄试验,研究预覆膜及不同预覆膜起垄方式对耕层水热盐及棉花苗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前预覆膜能够有效降低耕层含盐量,在轻度和中度盐碱土耕层中,平铺覆膜分别降低6.99%、7.55%,预覆膜的同时起垄会加速耕层降盐,中间高垄处理播种行内含盐量分别降低2.3%和17.62%,两侧低垄分别降低9.11%和30.72%,两侧低垄对盐分在垄上和播种行内的差异化分布影响大于中间高垄处理,且在中度盐碱土效果更明显;(2)预覆膜可以增加耕层土壤含水量,有明显的保墒作用,中间高垄、两侧低垄和平铺覆膜播种行耕层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9.92%、20.42%和19.94%,均显著高于未覆膜对照;(3)预覆膜还可以增加耕层地温,膜下0、5、10、15 cm土层日平均温度分别比膜外提高3.7、3.6、3.1、2.8℃,两侧低垄在5、10、15 cm土层处地温比中间高垄分别高1.3、1.2、0.7℃,有利于促进种子萌发;(4)预覆膜起垄对耕层微生态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了棉花的苗期生长,轻度盐碱土中,各预覆膜起垄处理的出苗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模式,成苗率方面,预覆膜同时两侧低垄最高,比常规模式提高了34.8%;中度盐碱土中,预覆膜同时两侧低垄的出苗率、成苗率、单株干重均表现最高,比对照模式分别提高了45.9%、70.7%和44.4%,预覆膜且两侧低垄处理的出苗保苗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预覆膜 起垄 耕层 生态效应 棉花 出苗率 成苗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