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早期的“适度”思想及适用范围的扩展——从人间伦理到生态伦理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中江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20,126,共7页
此文从中西“中道”和“中庸”的翻译和理解入手,进而讨论和比较了中西“中道”和“适度”思想的一些相近内涵和意义层面,主张把主要是作为人间伦理的“适度”观念引用到生态伦理之中,以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 中西 适度 人间伦理 生态伦理
原文传递
王安忆与淮河文化 被引量:3
2
作者 袁媛 《蚌埠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王安忆创作了一系列淮河风情小说,这类创作因其迥异于上海的乡土特色而引起人们的兴趣,且因与淮河流域关联紧密,因此传递出鲜明的淮河文化气息。淮河生活触发了王安忆的创作,淮河文化中殷实的世俗伦理、生命哲学丰富了王安忆对日常生活... 王安忆创作了一系列淮河风情小说,这类创作因其迥异于上海的乡土特色而引起人们的兴趣,且因与淮河流域关联紧密,因此传递出鲜明的淮河文化气息。淮河生活触发了王安忆的创作,淮河文化中殷实的世俗伦理、生命哲学丰富了王安忆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发现,促发她对城乡生活方式的思考,艺术观念进一步成熟。同时,这种文学记忆又切实地提高了这一地域的审美格调,并成为淮河文化的当代构成。她的这段淮河地域生活经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文本与淮河文化的关系入手来研究王安忆创作的可行的路径,能够更加细致探入她的个性世界,在更深广的背景中还原出她的文化图谱,探寻其文学风格形成的来龙去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淮河文化 审美 日常生活 生命哲学
下载PDF
宗教道德与现代社会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劲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83-84,共2页
世俗伦理与宗教道德是两个各具独立特色的道德规范体系。随着宗教世俗化现象的出现 ,两者的关系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世俗伦理与宗教道德的相互关系的分析 。
关键词 宗教道德 世俗伦理 现代 社会伦理 社会影响
下载PDF
新闻暗访:伦理困境下的两难选择 被引量:1
4
作者 章银燕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第S1期49-51,共3页
新闻暗访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还处于摸索阶段,使用暗访不当无疑将降低公众对于媒介的信任和尊重。在我国法制、道德环境正趋于完善的制度背景下,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正确运用暗访,扬长避短,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发挥作用,对暗访既规范又保护,使... 新闻暗访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还处于摸索阶段,使用暗访不当无疑将降低公众对于媒介的信任和尊重。在我国法制、道德环境正趋于完善的制度背景下,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正确运用暗访,扬长避短,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发挥作用,对暗访既规范又保护,使其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暗访 新闻价值 职业道德 世俗伦理
下载PDF
全球生命伦理学:共识的瓦解(上)——对全球性道德的探求:生命伦理学,文化战争和道德多样性 被引量:1
5
作者 H. Tristram Engelhardt 郭玉宇(译) +11 位作者 万旭(译) 包玉颖(译) 鲁琳(译) 马晶(译) 刘璟洁(译) 许启斌(译) 陈劲红(译) 周煜(译) 岳正伟(译) 钟文娜(译) 孙慕义(校) 张志斌(校)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9,共5页
探究道德差异的核心问题以及哪种道德意见被我们采纳,比如为了建立医疗保健伦理模式与决策方法比较传统与后传统、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的关系。考虑到以道德多元化定义当代人类处境,关于卫生保健政策和生命法则的反思是明智的。这个... 探究道德差异的核心问题以及哪种道德意见被我们采纳,比如为了建立医疗保健伦理模式与决策方法比较传统与后传统、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的关系。考虑到以道德多元化定义当代人类处境,关于卫生保健政策和生命法则的反思是明智的。这个反思强调了俗世伦理学的道德多元化和为对自由和责任进行俗世化思考的结论之间分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道德 道德多元化 道德差异 俗世伦理学
下载PDF
电影《芙蓉镇》中的食物叙事与20世纪80年代的世俗伦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宇静 《文学与文化》 2022年第3期99-106,共8页
谢晋执导的电影《芙蓉镇》是20世纪80年代引发大众关注与学者热议的影片,它内隐着80年代思想文化变革的复杂性。从电影中米豆腐、米、酒等食物角度切入,可以梳理出电影蕴含着的内在文化逻辑,即用一种世俗生活伦理的叙事方式,肯定乡土秩... 谢晋执导的电影《芙蓉镇》是20世纪80年代引发大众关注与学者热议的影片,它内隐着80年代思想文化变革的复杂性。从电影中米豆腐、米、酒等食物角度切入,可以梳理出电影蕴含着的内在文化逻辑,即用一种世俗生活伦理的叙事方式,肯定乡土秩序的美好、生存权利的至上、情感欲望的正义,以实现对历史的反思,并提供调整当下秩序、酝酿新的伦理合法性的意识形态话语。同时,这个过程与新时期拉开序幕后物质欲望的崛起、对“活着”的生存哲学的重视,以及对私人生活的关注等都存在着潜在的历史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镇》 食物叙事 世俗伦理
下载PDF
世俗伦理的民间特征与水浒英雄的群体选择——浅论《水浒传》的“义”
7
作者 张连义 《菏泽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53-55,共3页
水浒英雄从聚义梁山到归顺招安有着一条内在的线索,这就是制约着众好汉的以"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世俗伦理。它是介于江湖义气和政治伦理之间的一种具有多重含义的伦理规范。它不仅使梁山英雄从分散到聚集于水泊,而且最终导致... 水浒英雄从聚义梁山到归顺招安有着一条内在的线索,这就是制约着众好汉的以"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世俗伦理。它是介于江湖义气和政治伦理之间的一种具有多重含义的伦理规范。它不仅使梁山英雄从分散到聚集于水泊,而且最终导致众好汉的悲剧命运。它的形成,不仅在于梁山好汉的背景,更在于故事流传过程中人为的加工。这种伦理,带有浓郁的民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世俗伦理 “义” 招安
下载PDF
传统蒙学德育思想渊源探赜
8
作者 李明高 《教育史研究》 2022年第2期75-83,共9页
传统蒙学主要承担着道德教化和识字教育两大功能。汉代以降,道德教化在传统蒙学中被进一步强化,儒家伦理道德被奉为绝对的正统和核心。整体而言,传统蒙学中的德育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多元和动态的过程。除了儒家正统伦理道德思想这... 传统蒙学主要承担着道德教化和识字教育两大功能。汉代以降,道德教化在传统蒙学中被进一步强化,儒家伦理道德被奉为绝对的正统和核心。整体而言,传统蒙学中的德育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多元和动态的过程。除了儒家正统伦理道德思想这一核心和主体外,蒙学发展过程中还直接吸纳了道教、佛教等宗教伦理思想,以及以家训为代表的家族伦理思想以及世俗文学作品中反映的社会伦理思想。实践中,市井庶人的世俗伦理思想也对传统蒙学的德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上这些因素不仅构成了我国古代蒙学德育的内容体系,而且对蒙学德育的方法体系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蒙学 德育思想 儒家思想 世俗伦理
下载PDF
俄罗斯“世俗伦理学基础”一课述评
9
作者 王烨姝 许适琳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70-173,共4页
"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ОРКСЭ)是2012年12月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决定在联邦主体初等普通教育阶段开设的一门德育联邦必修课程。"世俗伦理学基础"是该课程的六大选择模块之一,其教育目标在于基于了解与尊重... "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ОРКСЭ)是2012年12月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决定在联邦主体初等普通教育阶段开设的一门德育联邦必修课程。"世俗伦理学基础"是该课程的六大选择模块之一,其教育目标在于基于了解与尊重俄罗斯多民族人民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及行为,并与其他文化和世界观进行友好对话。本文以俄罗斯"道德的黄金法则"一课为例,详细介绍了其授课过程,分析了课堂教学特点,以进一步了解近年来俄罗斯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 俄罗斯民族精神道德文化基础 世俗伦理学基础
下载PDF
俄罗斯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课程透视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适琳 王烨姝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3-79,共7页
2012年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决定在全部联邦主体小学推广新课程"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其目的是为了将"民族德育典范"和"基本民族价值"作为青少年德育主题的目标。为此,俄联邦明确规定了课程内容和实施... 2012年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决定在全部联邦主体小学推广新课程"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其目的是为了将"民族德育典范"和"基本民族价值"作为青少年德育主题的目标。为此,俄联邦明确规定了课程内容和实施办法。至2015年,三轮实验的成果表明,俄政府的这一重大举措得到了俄罗斯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并在重建俄罗斯民族精神道德、恢复俄罗斯文化传统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 俄罗斯 精神道德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