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后下腔静脉破裂修补术应用解剖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云建 张韧 +2 位作者 栾顺莲 陈强谱 汪谦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6期394-397,共4页
目的:为肝后下腔静脉破裂修补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50例成人尸体正常肝标本,从正后方剖开肝后下腔静脉,观测肝静脉入口的大小和位置,第二、三肝门之间的距离,第二肝门上方下腔静脉的长度及第二肝门、第三肝门的长度,第三肝门处静脉... 目的:为肝后下腔静脉破裂修补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50例成人尸体正常肝标本,从正后方剖开肝后下腔静脉,观测肝静脉入口的大小和位置,第二、三肝门之间的距离,第二肝门上方下腔静脉的长度及第二肝门、第三肝门的长度,第三肝门处静脉回流情况。结果:三条肝静脉主干入口分布于肝后下腔静脉上部,形成第二肝门;肝短静脉汇聚于肝后下腔静脉下部,形成第三肝门,静脉支数大多数在4~8支之间,开口下腔静脉右侧壁及前壁的大部分静脉均来自肝右叶,左侧壁静脉主要来自尾状叶;第二、三肝门之间存在一个稀疏间隙。下腔静脉的上口和最高1条肝静脉入口上缘的间距为(21.2±4.7)mm,第二肝门的高度为(21.4±6.3)mm,第三肝门的高度为(40.6±8.7)mm,第二、三肝门之间的距离为(21.9±5.8)mm。结论:第二、第三肝门组成及分布各有规律,二者之间存在间隙,对临床修补肝后下腔静脉破裂,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肝门 第三肝门 肝静脉 下腔静脉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第二三肝门解剖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春喜 黄志强 +1 位作者 韩丽娜 李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为手术治疗第二三肝门部外科疾病提供解剖学基础,尤其是球囊导管在第二三肝门之间进行血流分隔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31例成人尸体,用游标卡尺测量测定第二三肝门之间的距离,第二肝门上方下腔静脉的长度及第二肝门、第三肝门... 目的:为手术治疗第二三肝门部外科疾病提供解剖学基础,尤其是球囊导管在第二三肝门之间进行血流分隔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31例成人尸体,用游标卡尺测量测定第二三肝门之间的距离,第二肝门上方下腔静脉的长度及第二肝门、第三肝门的长度。结果:在二三肝门之间缺乏肝短血管,二者距离为(20.4±6.3)mm,第二肝门的高度为(20.3±7.1)mm,第三肝门的高度为(42.4±9.3)mm。结论:在第二三肝门之间存在一种解剖学空间间隔,在此间隔内缺乏肝短静脉,利用长度小于2cm的球囊导管在此阻断,可不遮盖第二三肝门的肝静脉或肝短静脉的开口,同时可将二者回心血流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肝门 肝静脉 解剖学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26例第二肝门区肝癌 被引量:4
3
作者 夏念信 翟博 +1 位作者 李小燕 刘晟 《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917-921,共5页
[目的]探讨第二肝门区肝癌射频消融的治疗结局。[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月26例第二肝门区肝癌患者的32个肿瘤接受了35次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结果]26例患者初次射频消融第二肝门区肿瘤30个,22例患者的25个肿瘤完全消融,完全... [目的]探讨第二肝门区肝癌射频消融的治疗结局。[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月26例第二肝门区肝癌患者的32个肿瘤接受了35次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结果]26例患者初次射频消融第二肝门区肿瘤30个,22例患者的25个肿瘤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84.6%。<3cm、3~4cm和>4cm的肿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1.3%、66.7%和0,差异有显著性(P=0.027)。26例中的9例因局部肿瘤残留、复发、新生等原因接受多次射频消融,26例患者共接受35次射频消融,32个肿瘤中完全消融29个,总体完全消融率90.6%(29/32)。无射频相关死亡发生,2例发生明显胸水,1例发生胆脂瘤并发肝内感染,3例发生局部复发。全组5例死亡,总体存活率80.8%。1年总体生存率86.7%,1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1.4%。[结论]在熟知第二肝门区解剖特征、射频消融操作水平较好的情况下,射频消融治疗第二肝门区肝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消融 第二肝门
原文传递
胸部正中切口布加氏综合征根治术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春喜 梁发启 +4 位作者 黄志强 李荣 陈凛 郭伟 刘小平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10期625-627,共3页
目的 观察胸部正中切口布加氏综合征根治手术的远期疗效 ,总结根治肝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  3 0例在不切开胸膜腔和腹腔的情况下 ,经胸部正中切口 ,仅行心包、下腔静脉切开 ,在膈下腹... 目的 观察胸部正中切口布加氏综合征根治手术的远期疗效 ,总结根治肝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  3 0例在不切开胸膜腔和腹腔的情况下 ,经胸部正中切口 ,仅行心包、下腔静脉切开 ,在膈下腹膜外间隙内显出下腔静脉或肝静脉病变 ,在停循环状态下进行局部病灶切除 ,恢复肝脏血液回流 ,当时即见肝脏张力减小、肝脏体积缩小。对存活病例每 6个月随访观察 ,进行肝脏及第二肝门血管彩超或核磁共振检查。结果  2 9例获得临床治愈 ,随访 1~ 10年 ,均健康存活 ,无并发症 ,无复发 ;1例术后 2周因黄疸、应急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 胸部正中切口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根治肝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手术入路 ,安全、有效、创伤小、远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氏综合征 胸部 切口 肝脏 根治 远期疗效观察 下腔静脉 肝静脉阻塞 切开 并发症
下载PDF
第二肝门附近肝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13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恩亮 邬林泉 +3 位作者 殷香保 周凡 罗志强 邵江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4-667,共4页
目的探讨第二肝门附近肝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3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病人的病例资料。手术方法为第二肝门附近肝实质切开取石术,部分病人联合... 目的探讨第二肝门附近肝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3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病人的病例资料。手术方法为第二肝门附近肝实质切开取石术,部分病人联合肝部分切除术。结石主要位于肝脏Ⅱ、Ⅳ、Ⅷ段。结果住院期间病人死亡1例,其他病人均康复出院。11例病人随访至今,1例结石残留,2例复发,其他病例应用B超或CT检查未见胆管炎及结石复发迹象。结论对于结石主要位于肝脏Ⅱ、Ⅳ、Ⅷ段,伴有病变周边部位肝脏代偿性肥大,无法耐受多肝段切除的病人,第二肝门附近肝实质切开取石术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肝门 肝实质切开 肝胆管结石
原文传递
第二肝门部肿瘤手术切除的经验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在国 林志强 +6 位作者 游志坚 郑惊雷 俞武生 胡夏荣 叶振伟 何润沛 刘光中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716-718,共3页
目的:总结第二肝门部肿瘤手术切除经验。方法:对手术切除的137例第二肝门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总结。结果:137例手术切除及术中止血均获得成功。出现术后并发症30例(21.9%),包括术后出血7例,上消化道... 目的:总结第二肝门部肿瘤手术切除经验。方法:对手术切除的137例第二肝门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总结。结果:137例手术切除及术中止血均获得成功。出现术后并发症30例(21.9%),包括术后出血7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胆汁瘘及膈下感染各3例,肝衰8例,肝性胸腔积液5例。因术后早期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各死亡1例,肝衰死亡2例,肺转移肺梗塞、脑及脊髓广泛转移而放弃治疗各1例,围手术期死亡率4.4%(6/137)。结论:第二肝门部肿瘤是可以安全切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肝脏切除 肝静脉损伤 第二肝门部 预防 治疗
原文传递
肝后下腔静脉的应用解剖
7
作者 徐旭东 王杰 +6 位作者 徐林钢 丰振 张苍旭 杨子帆 张也 李捷 任美峰 《解剖学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通过对肝后下腔静脉、第二肝门、第三肝门的详细观测,为肝脏外科手术的临床实践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随机选择40具成人尸体离体肝脏标本,从正后方剖开肝后下腔静脉,测量第二肝门处肝静脉的口径、长度、与下腔静脉的角度;观测第三肝... 目的通过对肝后下腔静脉、第二肝门、第三肝门的详细观测,为肝脏外科手术的临床实践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随机选择40具成人尸体离体肝脏标本,从正后方剖开肝后下腔静脉,测量第二肝门处肝静脉的口径、长度、与下腔静脉的角度;观测第三肝门处肝短静脉的数量及分布。结果肝左、中、右静脉的内径分别为(9.17±3.58)mm、(9.50±3.53)mm、(13.72±3.28)mm;长度分别为(11.66±7.63)mm、(12.90±8.22)mm、(9.18±7.63)mm;与下腔静脉的角度分别为(59.75±15.02)°、(72.73±37.36)°、(46.58±24.72)°。肝门间段的距离为(8.67±5.09)mm,此间段内部分标本可观察到孔径<1 mm的肝短静脉小开口。SHVs开口主要分布于下腔静脉左前壁(Ⅱ、Ⅵ、Ⅹ区)和右前壁(Ⅲ、Ⅶ、Ⅺ区);SHVs孔径≥1 mm的主要分布于左前壁(Ⅱ、Ⅵ区)、右前壁(Ⅶ、Ⅺ区)及右后壁Ⅻ区。IRHV主要分布于Ⅺ区、Ⅻ区,数量1~3支,内径为(5.48±2.53)mm。结论肝后下腔静脉的精细解剖,可为肝脏手术入路的选择、肝外伤、肝切除、肝移植以及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后下腔静脉 肝静脉 肝短静脉 第二肝门 第三肝门 应用解剖
下载PDF
手术治疗侵犯第二、三肝门肝肿瘤的初步经验
8
作者 张雅敏 崔子林 +4 位作者 李阳 王连江 侯建存 史瑞 刘子荣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总结手术切除侵犯第二、三肝门肝肿瘤的实施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肝切除手术的39例侵犯第二、三肝门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9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29例,肝血管瘤6例,肝局... 目的总结手术切除侵犯第二、三肝门肝肿瘤的实施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肝切除手术的39例侵犯第二、三肝门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9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29例,肝血管瘤6例,肝局灶性增生2例,结肠癌肝转移2例。行右半肝切除11例,左半肝切除7例,左外叶切除6例,右三叶切除5例,Ⅴ、Ⅷ段切除4例,Ⅶ、Ⅷ段切除4例,局部切除2例。切肝时完全不阻断入肝血流16例,间断阻断肝门部血流21例,全肝血流阻断2例。手术时间150~270 min,平均190 min;术中失血100~2 000 m L,平均680 m L。术后出现胆汁漏2例,出血1例,无围手术期肝功能衰竭死亡病例。31例肝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获访26例,随访时间3~40个月,中位数为8个月。随访期间,12例患者死亡,其中9例死于肿瘤复发,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8例良性肝病患者获访5例,随访时间7~18个月,中位数为9个月,随访期间均健康生存。结论侵犯第二、三肝门肝肿瘤手术切除的关键在于术前对有功能残肝体积的准确评估及术中对肝静脉主要属支的正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第二肝门 第三肝门 肝切除 初步经验
原文传递
改良式无血切肝术的动物实验研究
9
作者 李学军 周殿伦 +4 位作者 孙伟 王开友 李生德 黄焕生 张维栋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本实验采用健康杂种犬,使用不阻断腹主动脉的改良式无血切肝术的手术方法,行各种形式的肝叶切除手术。术中合并损伤下腔静脉并进行修复。术前、术中、术后肝、肾功能生化检查PTT,β2-MG,BUN无明显改变(P>0.05),... 本实验采用健康杂种犬,使用不阻断腹主动脉的改良式无血切肝术的手术方法,行各种形式的肝叶切除手术。术中合并损伤下腔静脉并进行修复。术前、术中、术后肝、肾功能生化检查PTT,β2-MG,BUN无明显改变(P>0.05),γ-GT及SGPT术后增高明显,120h均完全恢复正常。肝、肾功能恢复正常后的肝组织病理检查部分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证实健康杂种犬全肝血流阻断35min不引起肝、肾功能及肝脏组织学的不可逆性损害,且能在相对无血的情况下切除位于第二肝门和靠近下腔静脉的肝脏肿瘤,并能在无血条件下对下腔静脉损伤进行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血切肝术 肝叶 切除术 下腔静脉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改良式无血切肝术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李学军 周殿伦 孙伟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采用改良式无血切肝术成功地为10例肿瘤生长在第二肝门区的患者施行了肝叶切除手术。其中3例同时进行了下腔静脉壁损伤的修复。手术简便、实用,术后肝肾功能恢复较常规手术方法无明显差异,并就有关临床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无血切肝术 第二肝门 下腔静脉 肝肿瘤
下载PDF
肝脏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第二肝门区肿瘤手术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鹏鹏 刘辉 +6 位作者 傅思源 林川 潘泽亚 章琎 倪俊声 袁声贤 周伟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75-679,共5页
目的 探讨肝脏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第二肝门区复杂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第二肝门区肿瘤患者资料,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龄21~ 70岁,中位年龄52岁.肿瘤最大径... 目的 探讨肝脏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第二肝门区复杂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第二肝门区肿瘤患者资料,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龄21~ 70岁,中位年龄52岁.肿瘤最大径3.0 ~ 17.0 cm,中位数为7.6 cm.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合成肝脏三维图像,观察肝内血管与肿瘤关系,计算拟切除及剩余肝脏体积,规划手术方案.术中采用合适的肝血流阻断技术完成肝脏切除手术.观察患者肝内血管走行及变异、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肝血流阻断方式及时间、术中出血量、肝切除体积、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80例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后,23例改变了手术方式.肿瘤压迫1根主肝静脉44例,压迫2根主肝静脉32例,压迫3根主肝静脉4例,同时压迫下腔静脉58例;肝脏6、7段切除12例,肝脏2、3段切除14例,肝脏4、5、8段切除8例,右半肝切除9例,左半肝切除8例,右三叶切除3例,左三叶切除5例,局部肝段切除12例,行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9例.采用全肝血流阻断技术4例,采用选择性肝静脉阻断技术16例.中位手术时间132 min(80~24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580 ml(100~5 000 ml).中位肝切除体积为750 ml(30~2 000 ml).术后出现腹腔出血再手术止血患者1例,术后胆漏14例,需处理胸腔积液患者5例,需处理腹腔积液患者4例,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2例,胆道梗阻2例,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运用肝脏三维可视化技术规划手术方案可保障第二肝门区手术的安全,并能优化手术方案,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肝肿瘤 第二肝门区 三维可视化
原文传递
Hisense 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第二肝门区肿瘤手术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崔楷悦 董蒨 +7 位作者 苏南 朱呈瞻 赵静 周显军 张桓瑜 陈鑫 鹿洪亭 郝希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9-334,共6页
目的 对儿童肝脏肿瘤与肝静脉重要分支的位置关系、压迫、侵袭情况进行医学数字影像分析,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第二肝门区肿瘤手术切除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就诊的27例累及第二肝... 目的 对儿童肝脏肿瘤与肝静脉重要分支的位置关系、压迫、侵袭情况进行医学数字影像分析,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第二肝门区肿瘤手术切除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就诊的27例累及第二肝门区肿瘤患儿资料,男19例,女8例,年龄2个月至10岁,平均(2.3±2.9)岁.肿瘤最大径21.0 cm,中位数10.2cm.所有患儿术前均采用Hisense 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对肝脏进行三维重建,精准了解肝内血管与肿瘤关系,模拟肝切除,计算剩余肝脏体积,规划手术方案,观察患儿肝内血管走行及变异,评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根据术前三维重建,肿瘤累及一支主肝静脉5例,累及两支主肝静脉1例,累及三支主肝静脉1例,对主肝静脉形成压迫20例,其中1例压迫下腔静脉.右半肝切除11例,左半肝切除3例,肝左三叶切除3例,肝中叶切除7例,肝右前叶切除3例.肿瘤平均体积(10.67×8.57×6.48)cm3,平均手术时间162 min(60 min~260 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20 ml(2 ml~400 ml),术中平均输红细胞量为1.85 U(0.1 U~8 U),术后平均住院10.2 d(7 d~14 d).术后1例出现反应性胸腔积液,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可清晰准确显示小儿肝脏肿瘤与肝静脉的关系,可精准评估手术可行性,并能优化手术方案,对患儿第二肝门区肿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成像 三维 第二肝门区 肝肿瘤 肝静脉
原文传递
累及膈肌的第二肝门部肿瘤精准肝切除手术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文心 马作红 +3 位作者 王开宇 冯照强 傅熙博 华向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0期3659-3662,共4页
目的:总结累及膈肌的位于第二肝门处肝肿瘤手术切除经验体会。方法:对辽宁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实施的6例累及膈肌的第二肝门肝肿瘤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病例均取得满意的手术切除和成功的术中止血,... 目的:总结累及膈肌的位于第二肝门处肝肿瘤手术切除经验体会。方法:对辽宁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实施的6例累及膈肌的第二肝门肝肿瘤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病例均取得满意的手术切除和成功的术中止血,手术切除率为100%;术后出现膈下感染1例,胸腔积液3例,经穿刺治疗后痊愈;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结论:完善的手术前精准评估和科学的手术设计,依赖于手术中的精准操作可以达到对于累及膈肌的第二肝门部肿瘤的安全、整块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肝门部肿瘤 累及膈肌 精准肝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