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滨海滩涂种植海水稻与白骨壤的适宜区及综合效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锋 王冼民 +2 位作者 赵海清 王春颖 叶碧丽 《热带林业》 2021年第4期4-8,共5页
种植海水稻和白骨壤是利用滨海滩涂化解粮食危机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比二者适宜区范围及综合效益的研究表明:海水稻和白骨壤的人工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技术均趋成熟;白骨壤除在温度适宜区范围广度上不及海水稻以外,在盐度、耐淹抗浪适宜区... 种植海水稻和白骨壤是利用滨海滩涂化解粮食危机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比二者适宜区范围及综合效益的研究表明:海水稻和白骨壤的人工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技术均趋成熟;白骨壤除在温度适宜区范围广度上不及海水稻以外,在盐度、耐淹抗浪适宜区范围,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等多方面,其优势均远超海水稻,为中国南方滨海滩涂加快推广白骨壤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滩涂 海水稻 白骨壤 综合效益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基于加权因素法的东营市海水稻种植发展探究
2
作者 王佳蕊 赵玉娥 《广东蚕业》 2022年第1期28-30,共3页
文章介绍了东营市海水稻种植的基本情况,对影响海水稻种植地区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利用加权因素法对东营市海水稻种植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对东营市海水稻种植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海水稻 加权因素法 合理性
下载PDF
海红米米糠对慢性应激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和异常肠道微生物及神经递质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晓红 Rabia Parveen +5 位作者 杨志友 张永平 周鸿凯 刘文超 苏伟明 宋采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0,共6页
“微生物-肠-脑轴”失常在抑郁症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节肠道菌群失衡成为最新的治疗方向。海红米米糠可发挥益生元作用调控肠道微生物。为探究海红米米糠改善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对照和暴露于... “微生物-肠-脑轴”失常在抑郁症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节肠道菌群失衡成为最新的治疗方向。海红米米糠可发挥益生元作用调控肠道微生物。为探究海红米米糠改善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对照和暴露于CUMS的小鼠接受正常或含5%海红米米糠饮食喂养9周,通过糖水偏好实验和悬尾实验分析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内容物菌群的数量,HPLC测定前额皮层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应激使小鼠糖水偏好度、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数量、去甲肾上腺素(NE)与其代谢产物、五羟色胺(5-HT)与其代谢产物、多巴胺(DA)与其代谢产物的含量都显著下降,悬尾不动时间和梭菌属的数量都显著升高;海红米米糠干预后提高了小鼠的糖水偏好度、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数量、5-HT与其代谢产物和NE的含量,降低了悬尾不动时间。海红米米糠改善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失衡及神经递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海红米米糠 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 肠道菌群 单胺类神经递质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对海红米糠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曾锐 汪卓 +5 位作者 陈菁 宋兵兵 李瑞 陈建平 张杰良 钟赛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9-124,共6页
该研究用乳酸菌对海红米糠(sea red rice bran,SRRB)进行发酵处理,并分析比较发酵前后SRRB的微观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海红米糠(fermented sea red rice bran,FSRRB)营养成分得到改善,表面结构变得更加松散,颗粒更小。... 该研究用乳酸菌对海红米糠(sea red rice bran,SRRB)进行发酵处理,并分析比较发酵前后SRRB的微观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海红米糠(fermented sea red rice bran,FSRRB)营养成分得到改善,表面结构变得更加松散,颗粒更小。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发酵前后SRRB主要官能团未发生明显变化,特征吸收峰的整体峰型和位置不变,但发酵后部分吸收峰强度有所减弱,可能与多糖降解有关。其次,发酵后SRRB的持水性和溶解性显著增加。此外,FSRRB的胆固醇吸附能力显著增强,由发酵前的0.03 mg/g(pH_(2).0)和0.10 mg/g(pH 7.0)增加到0.22 mg/g(pH_(2).0)和0.20 mg/g(pH 7.0),均显著高于SRRB。综上所述,SRRB经乳酸菌发酵处理后结构得到改善,功能特性得以增强,采用乳酸菌发酵方式可为提高海红米的综合利用率,促进特色稻全谷物的利用发展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发酵 海红米糠 功能特性 结构
下载PDF
番石榴海红米复合营养粉的研制 被引量:4
5
作者 马丽华 王英俊 周浓 《食品工业》 CAS 2022年第5期51-55,共5页
选用番石榴和海红米为原料,旨在研制番石榴海红米复合营养粉。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法优化复合营养粉配方。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复合营养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番石榴果浆85 g、海红米粉6 g、麦芽糊精12 g;最佳... 选用番石榴和海红米为原料,旨在研制番石榴海红米复合营养粉。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法优化复合营养粉配方。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复合营养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番石榴果浆85 g、海红米粉6 g、麦芽糊精12 g;最佳工艺参数为干燥温度80℃、干燥时间12 h、冲调水温75℃、复合营养粉4倍的冲调水量。研制的产品呈浅黄色,口感细腻,酸甜适中,香味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海红米 复合营养粉 研制
原文传递
海红米花色苷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降糖作用研究
6
作者 钟凯翠 刘思炜 +4 位作者 巫雨桐 陈忠琴 秦小明 谢汉刚 陈明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97-103,共7页
该文旨在研究海红米花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及体外降糖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海红米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利用p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含量,分析花色苷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能力,并采用酶抑制动力学模型研究其酶抑制... 该文旨在研究海红米花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及体外降糖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海红米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利用p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含量,分析花色苷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能力,并采用酶抑制动力学模型研究其酶抑制方式。海红米花色苷的最优提取工艺是:pH 0.75,乙醇体积分数85%,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物中花色苷含量为1.66 mg/mL。海红米花色苷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均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其IC_(50)分别为0.11、0.05 mg/mL,且酶抑制动力学分析表明,海红米花色苷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方式包括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抑制。该研究提供了一种超声辅助提取海红米花色苷的简便方法,且提取的花色苷能够以混合型抑制方式发挥体外降糖作用,研究为海红米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米 花色苷 Α-葡萄糖苷酶 Α-淀粉酶 酶抑制动力学
下载PDF
海红米糠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构表征及抑制HepG2细胞增殖研究
7
作者 陈岑 陈建平 +6 位作者 黄文浩 陈博文 钟赛意 李瑞 刘晓菲 宋兵兵 汪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7-54,共8页
该文主要考察了海红米糠多糖(sea red rice bran polysaccharide,SRBP)的提取工艺、结构表征及其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情况。以海红米皮糠为原料,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对SRBP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SRBP的最佳提... 该文主要考察了海红米糠多糖(sea red rice bran polysaccharide,SRBP)的提取工艺、结构表征及其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情况。以海红米皮糠为原料,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对SRBP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SRBP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间羟基联苯比色法测定其化学组成,液相色谱法测定分子质量及单糖组成,并用紫外、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e tetrazolium,MTT)法测定SRBP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RBP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61 min,料液比(g∶mL)1∶33,酶解温度59℃。经测定,SRBP是一种纯度较高的甘露糖吡喃型杂多糖,不含蛋白及核酸物质,表面粗糙、呈片状结构。MTT实验表明,SRBP在800μg/mL下对HepG2细胞作用24 h的存活率仅为(9.77±0.81)%,表明其具有抑制HepG2增殖的能力。综上可知,提取得到的SRBP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为其在饮食干预肝癌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米糠 多糖 提取工艺 结构表征 HEPG2细胞
下载PDF
海红米淀粉的提取工艺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英俊 周浓 +1 位作者 郭汉文 周芸璐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2期34-37,45,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海红米淀粉提取工艺条件,并对提取淀粉的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红米淀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60℃,料液比1∶5(g∶mL),超声时间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海红米淀粉含量达到69.71%。海红米淀粉透明度为39.5%,...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海红米淀粉提取工艺条件,并对提取淀粉的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红米淀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60℃,料液比1∶5(g∶mL),超声时间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海红米淀粉含量达到69.71%。海红米淀粉透明度为39.5%,凝沉性为19.33%,溶解度为1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米淀粉 超声波 正交法优化 性质研究
下载PDF
固态酶解协同挤压膨化制备富硒速食粥的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威 杜玉杰 +4 位作者 卢波 程妮妮 梁海娣 张迪 孙力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6-163,共8页
以富硒海红米为实验原料,利用固态酶解协同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制备富硒营养速食粥。通过单因素实验响应面设计优化富硒速食粥的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固态酶解协同挤压膨化法制备富硒速食粥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酶解时间为4.3 h、酶添加量为... 以富硒海红米为实验原料,利用固态酶解协同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制备富硒营养速食粥。通过单因素实验响应面设计优化富硒速食粥的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固态酶解协同挤压膨化法制备富硒速食粥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酶解时间为4.3 h、酶添加量为1200 U/g、酶解温度为52℃,在此条件下产品的感官评价最高,得分为7.27。与挤压膨化的富硒速食粥对比,固态酶解协同挤压膨化的富硒速食粥的米汤固形物含量下降了33.02%,复水时间减少了12.07%,复水率提高了6.37%,粗脂肪含量提高了37.68%,总糖含量提高了9.21%,而粗纤维和粗蛋白基本不变,生物利用度和感官评价也显著提高,但伴随少量的硒损失。以未酶解的产品为对照,酶解后的产品硬度提高了30.34%,胶着度提高了21.65%,耐咀性提高了4.23%。2种富硒速食粥的弹性、黏聚性和回复性无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采用固态酶解协同挤压膨化制备富硒速食粥的品质质构和风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该研究可为富硒海红米的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海红米 速食粥 固态酶解 挤压膨化 品质
原文传递
海红米糠油的提取、组成成分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10
作者 王子甄 危莹璐 +3 位作者 曾莹淇 王嘉怡 钟赛意 陈建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83,共5页
以海红米糠为原料,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海红米糠油(SRRBO)。以SRRBO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分析SRRBO的组成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58℃、浸提时间1.6 h、料液比1∶... 以海红米糠为原料,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海红米糠油(SRRBO)。以SRRBO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分析SRRBO的组成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58℃、浸提时间1.6 h、料液比1∶6(g/mL),在此条件下SRRBO得率为6.29%。经GC-MS分析表明,SRRBO主要由棕榈酸(9.12%)、油酸(85.80%)、角鲨烯(1.65%)和β-谷甾醇(3.31%)组成。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SRRBO对·OH和DPPH·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米糠油 提取工艺 组成成分 体外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海红米司康饼的研制
11
作者 林倩敏 刘海立 +2 位作者 吴文龙 苏伟明 钟赛意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16期1-5,共5页
以低筋面粉为主,辅以海红米粉,研制独具海红米香味、色泽和营养的新型司康饼。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低筋面粉和海红米粉的混合比例、黄油和淡奶油的用量、烘烤温度和时间对司康饼感官品质的影响,最终确定产... 以低筋面粉为主,辅以海红米粉,研制独具海红米香味、色泽和营养的新型司康饼。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低筋面粉和海红米粉的混合比例、黄油和淡奶油的用量、烘烤温度和时间对司康饼感官品质的影响,最终确定产品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海红米司康饼的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75 g,海红米粉25 g,黄油29 g,淡奶油40 g,糖粉25 g,鸡蛋20 g,泡打粉2.5g,食盐1.6 g;烘烤条件为烘烤温度170℃,烘烤时间34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米 司康饼 配方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盐胁迫下海水稻抗逆生理响应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旭明 赵夏夏 +7 位作者 陈景阳 许江环 周柏霖 王盼盼 莫素 莫俊杰 谢平 周鸿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7-756,共10页
以海水稻品种‘FL478’‘JX99’‘Pokkali’和盐敏感品种‘IR29’为材料,设置6 个土壤含盐量(0 g·kg^-1、1 g·kg^-1、2 g·kg^-1、3 g·kg^-1、4 g·kg^-1、5 g·kg^-1),在防雨大棚下进行盆栽试验,孕穗期测... 以海水稻品种‘FL478’‘JX99’‘Pokkali’和盐敏感品种‘IR29’为材料,设置6 个土壤含盐量(0 g·kg^-1、1 g·kg^-1、2 g·kg^-1、3 g·kg^-1、4 g·kg^-1、5 g·kg^-1),在防雨大棚下进行盆栽试验,孕穗期测定水稻叶片的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Δ^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鸟氨酸-δ-氨基转移酶(δ-O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旨在探讨盐胁迫下海水稻渗透调节物质、抗逆酶与海水稻耐盐性的关系,为海水稻耐盐基因的发掘和耐盐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1)盐胁迫抑制了海水稻叶绿素的合成与积累,表现为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盐胁迫梯度的增加而减少,但其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盐敏感水稻品种。2)海水稻和盐敏感水稻的可溶性糖对盐胁迫的响应差异显著,其中土壤含盐量0~3 g·kg^-1 胁迫下,盐敏感水稻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显著高于海水稻,但是在土壤含盐量4~5 g·kg^-1 下,海水稻叶片的可溶性糖积累量显著高于盐敏感水稻品种。3)随盐胁迫加剧海水稻和盐敏感水稻叶片的丙二醛积累,造成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但是海水稻品种丙二醛的积累量显著低于盐敏感对照,这表明海水稻叶片细胞膜损伤较小。4)盐胁迫下, 4 个水稻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和P5CS、δ-OAT、SOD 活性随盐胁迫浓度增加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的趋势,海水稻和盐敏感水稻分别在3 g·kg?1、2 g·kg^-1 盐浓度达到峰值,而海水稻植株的游离脯氨酸积累量、P5CS、δ-OAT 和SOD 活性显著高于盐敏感水稻。5)盐胁迫下海水稻可溶性糖、脯氨酸和P5CS 之间呈极显著正的简单相关和偏相关性。因此,海水稻的抗盐性为生理性耐盐:在盐胁迫下,植株脯氨酸合成酶P5CS 和δ-OAT 均被激活,脯氨酸合成的两个途径(谷氨酸→脯氨酸和鸟氨酸→脯氨酸)同时增强,促使植株游离脯氨酸的快速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稻 盐胁迫 抗逆生理 渗透调节 抗逆酶活性
下载PDF
盐碱地种稻有关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20
13
作者 凌启鸿 《中国稻米》 2018年第4期1-2,共2页
文章针对近年提出的"海水稻"问题,从生产和育种实践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引淡水灌溉洗盐的沿海盐土地种稻成功的经验,以及我国水稻耐盐育种取得的突破性创新发展,提出"海水稻"尚不能改变在盐碱地种稻还必须靠淡水灌溉... 文章针对近年提出的"海水稻"问题,从生产和育种实践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引淡水灌溉洗盐的沿海盐土地种稻成功的经验,以及我国水稻耐盐育种取得的突破性创新发展,提出"海水稻"尚不能改变在盐碱地种稻还必须靠淡水灌溉洗盐的基本规律。研究结果为盐碱地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碱地 海水稻 耐盐育种
下载PDF
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HPLC-UV法测定海稻米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 被引量:12
14
作者 段智红 黄永梅 +4 位作者 吕应年 梁力中 黄燕霞 叶华 叶盛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7-261,270,共6页
为建立海水稻活性成分γ-氨基丁酸(GABA)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FDNB)为衍生化试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精白米、玉米、海稻米、发芽海稻米24 h、发芽海稻米48 h、发芽海稻米72 h的γ-氨基丁酸(G... 为建立海水稻活性成分γ-氨基丁酸(GABA)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FDNB)为衍生化试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精白米、玉米、海稻米、发芽海稻米24 h、发芽海稻米48 h、发芽海稻米72 h的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研究了FDNB的投量,醋酸铵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以及样品的pH对GABA衍生物保留时间的影响,并考察了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及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发芽海稻米24 h中GABA的含量最高,为34.35μg/mg,玉米、未发芽海稻米、发芽海稻米48 h、发芽海稻米72 h中GABA的含量分别为为3.74、3.63、17.03、9.54μg/mg,而精白米中GABA含量几乎为零; FDNB投量为0.3 m L时,可确保反应完全;用0.5%醋酸铵水溶液∶乙腈(V∶V)=85∶15作流动相克服了泵压不稳定的现象;用硼酸盐缓冲液对衍生化后的样品进行稀释(1、5、10、15、20、40倍)后,样品的pH在9.0左右,GABA衍生物的保留时间几乎不漂移,在15.8 min左右;该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相对标准偏差值分别是0.08%、0.66%和0.60%;样品在24 h内稳定,回收率在99.29%~101.35%。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高含量GABA功能性食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稻 Γ-氨基丁酸 含量 衍生化
下载PDF
低盐胁迫对5个海水稻种质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旭明 赵夏夏 +4 位作者 陈景阳 李震 陈佳媚 许江环 周鸿凯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24-29,共6页
以HH11、R15A14、Pokkali、FL478、 IR29为材料,设0、2.5 g/kg NaCl两种盐胁迫处理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盐浓度对水稻叶片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以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盐胁迫条... 以HH11、R15A14、Pokkali、FL478、 IR29为材料,设0、2.5 g/kg NaCl两种盐胁迫处理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盐浓度对水稻叶片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以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盐胁迫条件下,HH11、R15A14与耐盐基因型(Pokkali和FL478)和盐敏感基因型(IR29)水稻相比:⑴5个海水稻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HH11低于pokkali而高于FL478耐盐品种;海水稻在低盐胁迫下光合速率变化较小,并且维持在较高水平;⑵不同海水稻体内的游离脯氨酸维持在较高水平,而HH11游离脯氨酸含量达到最大值;⑶HH11、R15A14和FL478丙二醛含量相近;相比其他种质,R15A14和Pokkali细胞膜透破坏程度相对较小,细胞膜透性仍处于稳定状态;⑷低盐胁迫下植株细胞聚集大量的丙二醛,细胞膜透性受伤害程度加剧,从而造成光合速率下降;而脯氨酸作为小分子渗透调节物质,以缓解细胞渗透压,维持细胞膜结构稳定,从而维持水稻植株叶片可以进行正常光合速率,植株保持正常生命活动;⑸HH11和R15A14这2份海水稻种质在盐胁迫下仍能进行正常生长并且具有显著抗盐胁迫能力,表现了较好的耐盐碱性,可作为耐盐碱籼稻资源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稻 低盐胁迫 耐盐性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海水稻育种推广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雨生 吉明 冯昕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3-171,共9页
海水稻研究目前已取得重大科研突破,其中以袁隆平和陈日胜为代表,为海水稻育种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别以二者所在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和武汉海稻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展开独立研究,探究海水稻育种和... 海水稻研究目前已取得重大科研突破,其中以袁隆平和陈日胜为代表,为海水稻育种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别以二者所在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和武汉海稻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展开独立研究,探究海水稻育种和推广机制。由此识别出一种"地方政府+育种机构+农业企业"多方协同的产业化推广机制:政府、育种机构和农业企业协同合作,通过优化育种、技术创新和整合多方资源等方式,开展海水稻研发和海水稻推广工作,推动海水稻实现产业化发展。本文对丰富扎根理论研究、推进海水稻育种推广机制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稻 育种推广机制 扎根理论 产业化 粮食安全
下载PDF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的我国海水稻技术创新多主体协同扩散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少坚 程赛楠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9-116,共8页
基于协同学理论对海水稻技术扩散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在传统推广系统中加入农业企业主体变量并建立以其为核心的多主体协同扩散模型,发现新的扩散系统具有稳定性和鲁棒性。进一步通过研究多主体协同扩散的动力机制,提出构建中国情境下,海... 基于协同学理论对海水稻技术扩散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在传统推广系统中加入农业企业主体变量并建立以其为核心的多主体协同扩散模型,发现新的扩散系统具有稳定性和鲁棒性。进一步通过研究多主体协同扩散的动力机制,提出构建中国情境下,海水稻技术创新扩散的战略驱动力和市场拉动力"双轮驱动"模型,以解决我国海水稻持续扩散的动力机制问题,为我国政府制定海水稻技术创新扩散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海水稻 技术创新 协同扩散 动力机制
下载PDF
加工精度对海水稻米蒸煮特性及食用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张浩竞 徐振岗 +6 位作者 李泳娴 陈天鸽 贺天懿 许敏 庹晓军 刘磊 赵喜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4-110,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加工精度对海水稻米食用品质的影响,对不同加工精度的海水稻米蒸煮品质、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进行测定。通过控制碾磨时间制备不同加工精度的海水稻米(0%、7.20%、9.62%、10.85%和11.86%),采用快速粘度仪、质构仪、感官评... 本研究旨在探究加工精度对海水稻米食用品质的影响,对不同加工精度的海水稻米蒸煮品质、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进行测定。通过控制碾磨时间制备不同加工精度的海水稻米(0%、7.20%、9.62%、10.85%和11.86%),采用快速粘度仪、质构仪、感官评价等方法对海水稻米饭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当加工精度从0%增加到11.86%时,海水稻米中总膳食纤维含量减少了86.07%,蛋白质含量减少了31.84%,脂肪含量减少了77.18%,而淀粉含量提升了7.12%;海水稻米吸水性、膨胀率、碘蓝值和水溶性指数(65~85℃)显著了129.66%、178.45%、114.63%和46.79%~103.89%(P<0.05);峰值粘度、最低粘度和最终粘度分别提升35.22%、18.38%和8.07%,糊化温度下降为88.85℃,并且最适蒸煮时间减少了43.01%。同时,对海水稻米饭质构特性的分析显示,随着加工精度的提高,海水稻米饭的硬度、胶粘性和咀嚼性显著下降,粘附性显著提升(P<0.05),弹性则无显著变化(P>0.05),米饭感官评价得分提升19.30%。通过提高海水稻米的加工精度,可改善其蒸煮、糊化、质构及整体感官特性,从而提升其食用品质。本研究结果可为海水稻米的适度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稻米 加工精度 食用品质 质构特性
下载PDF
“一境到底”的“可遗传的变异”专题复习教学
19
作者 李苗苗 张秀珍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4,共3页
在高中生物学复习课中基于社会热点等真实情境进行深度学习,并将一个大情境分解为多个小情境,通过问题链层层递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可遗传的变异”专题复习为例,通过创设“一境到底”的情境线和知识链,... 在高中生物学复习课中基于社会热点等真实情境进行深度学习,并将一个大情境分解为多个小情境,通过问题链层层递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可遗传的变异”专题复习为例,通过创设“一境到底”的情境线和知识链,分解情境线层层深入,再汇总情境线建构概念模型并延伸情境线,凸显学科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境到底 海水稻 可遗传的变异 深度学习
下载PDF
种植海水稻对滨海盐土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慧君 张伟健 +6 位作者 吴伟健 李高洋 陈艺杰 黄枫城 黄永相 蔺中 甄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7-156,共10页
为研究种植海水稻对滨海盐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以不种植海水稻的含盐0.2%(CK1)和0.6%(CK2)的土壤为对照组,以在0.2%和0.6%盐度种植‘海稻86’的土壤为处理组(S1、S2),研究不同处理下土壤的化学性质、养分含量和... 为研究种植海水稻对滨海盐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以不种植海水稻的含盐0.2%(CK1)和0.6%(CK2)的土壤为对照组,以在0.2%和0.6%盐度种植‘海稻86’的土壤为处理组(S1、S2),研究不同处理下土壤的化学性质、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种植海水稻后,土壤腐殖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升,在抽穗期,S1和S2处理分别为19.26 g·kg^(−1)、40.61 mg·kg^(−1)、98.33 mg·kg^(−1)和17.42 g·kg^(−1)、34.79 mg·kg^(−1)、88.69 mg·kg^(−1);同时,种植海水稻提升了土壤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含量,且均在抽穗期时含量最高。种植海水稻后,处理组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MBN)含量及微生物呼吸活性(microbial respiratory activity,MR)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在抽穗期,S1处理较CK1显著增加190.42%、234.13%和93.33%;S2处理较CK2显著增加195.33%、184.26%和108.14%。同时种植海水稻对滨海盐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影响显著,S1处理对微生物群落优势菌相对丰度的提高显著优于S2处理。S1处理中,伯克氏菌科(Burkholderiaceae)、噬几丁质菌科(Chitinophagaceae)、嗜甲基菌科(Methylophilaceae)、吡啶单胞菌科(Pyrinomonadaceae)、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芽囊藻科(Blastocatellaceae)、亚硝化单胞菌科(Nitrosomonadaceae)的相对丰度较CK1分别显著提升75.63%、4.01%、54.67%、65.03%、99.11%、49.93%、119.75%。S2处理中,伯克氏菌科(Burkholderiaceae)、嗜甲基菌科(Methylophilaceae)、芽囊藻科(Blastocatellaceae)、亚硝化单胞菌科(Nitrosomonadaceae)相对丰度较CK2分别显著29.83%、28.17%、148.84%、44.81%。相关性表明土壤pH与伯克氏菌科和嗜甲基菌科的相对丰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腐殖质、碱解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与吡啶单胞菌科和芽囊藻科的相对丰度呈极显著正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稻 盐土 土壤化学性质 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