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缘海构造旋回:南海演化的新模式 被引量:80
1
作者 张功成 王璞珺 +2 位作者 吴景富 刘世翔 谢晓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7,共11页
南海边缘海构造旋回包括古南海形成与萎缩及新南海形成与萎缩两个构造旋回,形成中央洋壳、大陆坡和大陆架。古南海扩张前南海具有统一拼合基底"古南海陆块",古南海白垩纪末—始新世为扩张期,渐新世—第四纪为萎缩期,现今洋壳... 南海边缘海构造旋回包括古南海形成与萎缩及新南海形成与萎缩两个构造旋回,形成中央洋壳、大陆坡和大陆架。古南海扩张前南海具有统一拼合基底"古南海陆块",古南海白垩纪末—始新世为扩张期,渐新世—第四纪为萎缩期,现今洋壳已基本消减殆尽。新南海古—始新世为陆内裂谷期,渐新世晚期—中中新世为洋壳扩张期,中中新世至今为萎缩期,表现为南北向扩张停滞,菲律宾岛弧向西仰冲,但处于萎缩期早期。上述两个旋回叠加控制了南海区域构造格局的形成。边缘海构造旋回控制了南海各大陆边缘及地块性质。北部大陆边缘为被动大陆边缘;南沙地块具有漂移性质;南部大陆边缘为多期叠加型活动大陆边缘,西部具有转换特征,东部为挤压岛架型大陆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海构造旋回 海底扩张 古边缘海消亡 南海
下载PDF
新疆甘肃交界红柳河蛇绿岩中伸展构造与古洋盆演化过程 被引量:63
2
作者 郭召杰 史宏宇 +1 位作者 张志诚 张进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102,共8页
红柳河蛇绿岩中保存了大量伸展特征构造,如堆晶辉长岩层中发育丰富的辉长质糜棱面理、伸展褶劈理、小型韧性低角度正断层、韧-脆性共轭正断层和脆性正断层等伸展变形构造。蛇绿岩中伸展变形构造经历了完整的变形序列:从韧性变形、经... 红柳河蛇绿岩中保存了大量伸展特征构造,如堆晶辉长岩层中发育丰富的辉长质糜棱面理、伸展褶劈理、小型韧性低角度正断层、韧-脆性共轭正断层和脆性正断层等伸展变形构造。蛇绿岩中伸展变形构造经历了完整的变形序列:从韧性变形、经韧脆性变形到脆性变形。构造几何学关系表明这些构造形成于红柳河古洋盆闭合之前洋壳扩张过程中。^40Ar/^39Ar年代学的研究确定了红柳河古洋盆演化的过程:洋盆扩张发育在462Ma之前,并在412Ma前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伸展构造 ^40AR/^39AR年代学 洋壳扩张 红柳河
下载PDF
地球的多圈层相互作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马宗晋 杜品仁 卢苗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8,共6页
地球科学的发展已逐渐进入对地球进行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的新阶段。如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剧变的天然原因何在 ;海水缺氧、厄尔尼诺和成烃极盛期由什么引起 ;什么因素导致生物的俱生与俱灭等人类社会和地学发展所需解决的一些难题 ,只有... 地球科学的发展已逐渐进入对地球进行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的新阶段。如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剧变的天然原因何在 ;海水缺氧、厄尔尼诺和成烃极盛期由什么引起 ;什么因素导致生物的俱生与俱灭等人类社会和地学发展所需解决的一些难题 ,只有开展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才能深入解决。在白垩纪中期发生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地学现象 ,可以作为研究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切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中期 地磁极反转 海底扩张 超级地幔柱 地球 多圈层相互作用 温室气体 海平面
下载PDF
南海新生代碳酸盐台地淹没事件记录的海底扩张 被引量:28
4
作者 吕炳全 徐国强 +1 位作者 王红罡 赵会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5-414,共10页
本文通过对南海 4个碳酸盐台地及其淹没事件的分析来阐明南海海底扩张的演化史。南海碳酸盐台地出现在最大海底扩张期 ,淹没事件出现在海底扩张和地壳下降速率进一步加快时期 ,因而它记录了海底扩张的阶段性和不均一性。南海共经历了早... 本文通过对南海 4个碳酸盐台地及其淹没事件的分析来阐明南海海底扩张的演化史。南海碳酸盐台地出现在最大海底扩张期 ,淹没事件出现在海底扩张和地壳下降速率进一步加快时期 ,因而它记录了海底扩张的阶段性和不均一性。南海共经历了早中新世晚期(距今 1 7± 0 5Ma)、晚中新世早期 (距今 1 0 0~ 8 2Ma)和上新世早期 (距今 3 4~ 3 0Ma)等 3次大的淹没事件 ,表明南海经历了 3次大的海底扩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碳酸盐台地 淹没事件 海底扩张 南海 海平面变化
下载PDF
南海西南海盆的海底扩张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4
5
作者 姚伯初 《南海地质研究》 1997年第9期20-36,共17页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南海西南海盆及其邻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对比了海盆中的磁异常条带。将观测的地磁异常进行高通滤波,去掉层2A下洋壳磁性体的影响,然后利用国际地磁年表中的地磁倒转极性事件,采用半扩张速率2.2 ̄2.5cm/...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南海西南海盆及其邻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对比了海盆中的磁异常条带。将观测的地磁异常进行高通滤波,去掉层2A下洋壳磁性体的影响,然后利用国际地磁年表中的地磁倒转极性事件,采用半扩张速率2.2 ̄2.5cm/a,在西南海盆对比出18-13号磁异常条带,对应的地质年龄为42-35Ma。据此认定西南海盆是在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通过海底扩张形成的。作者基于地震剖面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海盆 海底扩张 构造意义 海洋地质
原文传递
寻找消失的大陆 被引量:19
6
作者 任纪舜 徐芹芹 +1 位作者 赵磊 朱俊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9-989,共21页
已发表的大量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和海底钻探文献资料表明,现今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不同部位——海底高原、深海平原、海沟、转换断层以至大洋中脊都可以找到大陆残块或大陆壳的痕迹。值得注意的是,大洋盆地中已经发现的大陆残... 已发表的大量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和海底钻探文献资料表明,现今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不同部位——海底高原、深海平原、海沟、转换断层以至大洋中脊都可以找到大陆残块或大陆壳的痕迹。值得注意的是,大洋盆地中已经发现的大陆残块,在全球磁异常图上,大多位于南美洲、非洲、欧洲、南极洲、大洋洲的大陆磁异常带向相邻大洋盆地延伸部分,二者互相印证。这说明,具有大陆磁异常特征的这部分大洋盆地的基底具有大陆壳的性质,这是否意味着现代大洋的相当一部分深海盆地并不是以典型的大洋地壳,而是以大陆属性的地壳为基底的。然而,在世界地质图上,这些深海盆地的底多被以海底磁异常条带为基础的海底扩张模型解释为白垩纪的大洋地壳。这就不得不使我们对根据Vine—Matthews假说建立的海底扩张模型产生质疑。基于上述事实,我们认为,在大地构造研究中,不仅要在各时代的造山带中寻找消失的大洋,而且要在各个时期的海洋中寻找消失的大陆,才能更准确地进行古构造一古地理再造,还原各地史时期大地构造的真实面貌。我们认为,大陆经裂谷作用转化为大洋,大洋经造山作用转化为大陆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地球各层圈之间,特别是壳幔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因此,大地构造研究必须从全球整体出发,注意物质水平运动的同时,还要更加注意研究壳与幔、幔与核,以及壳、幔、核的不同层次之间能量的转换和物质转化过程,才能对大陆与大洋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作出正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 大洋 磁异常 海底扩张 海底高原 消失的大陆
下载PDF
地震研究新方法——洋壳流理论简介 被引量:9
7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吴奇良 《华南地震》 2007年第2期62-68,共7页
根据交换平衡力学原理[1],简要地介绍了洋壳流的概念及其运动特点。根据运行区域和方向的不同,把三大洋的海底扩张运动划分为不同的洋壳流,并绘出运行路线图。提出洋壳流运动方向、路线及力作用大小的判断方法,通过不同区域洋壳流相互... 根据交换平衡力学原理[1],简要地介绍了洋壳流的概念及其运动特点。根据运行区域和方向的不同,把三大洋的海底扩张运动划分为不同的洋壳流,并绘出运行路线图。提出洋壳流运动方向、路线及力作用大小的判断方法,通过不同区域洋壳流相互力作用的对比,分析海底扩张运动对地震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扩张 洋壳流 地震时空分布
下载PDF
被动大陆边缘:从大陆张裂到海底扩张 被引量:9
8
作者 曹洁冰 周祖翼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30-736,共7页
被动边缘是研究大陆张裂、破裂到海底扩张的关键。ODP103、149、173航次对伊比利亚—纽芬兰非火山型共轭边缘的研究,证实了洋陆过渡带和低角度拆离断层的存在,其中洋陆过渡带中广泛出现蛇纹岩化地幔橄榄岩,钻探结果支持不对称单剪模式。... 被动边缘是研究大陆张裂、破裂到海底扩张的关键。ODP103、149、173航次对伊比利亚—纽芬兰非火山型共轭边缘的研究,证实了洋陆过渡带和低角度拆离断层的存在,其中洋陆过渡带中广泛出现蛇纹岩化地幔橄榄岩,钻探结果支持不对称单剪模式。ODP104、152、163航次对挪威—格陵兰东南火山型共轭边缘的调查,揭示了典型的向海倾斜反射层(SDRS)的特征,反映了岩浆活动在边缘形成中的主导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大陆从张裂到破裂到洋底扩张过程的一系列学术问题,需要在IODP阶段继续对共轭被动边缘以及包括冲绳海槽和南海在内的典型地区,通过钻探、采样和观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型被动边缘 非火山型被动张裂 大陆张裂 海底扩张
下载PDF
南海西北次海盆构造演化的沉积响应 被引量:6
9
作者 钱星 张莉 +3 位作者 吴时国 易海 林珍 杨振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8-257,共10页
通过对南海西北次海盆新获得的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和层序地层分析,揭示了海盆中的沉积对构造演化阶段的响应。始新世-早渐新世陆缘裂陷期,盆地以对称裂谷形式,发育地堑裂谷层序,沉积以近物源为特征,相变大,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湖... 通过对南海西北次海盆新获得的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和层序地层分析,揭示了海盆中的沉积对构造演化阶段的响应。始新世-早渐新世陆缘裂陷期,盆地以对称裂谷形式,发育地堑裂谷层序,沉积以近物源为特征,相变大,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湖相沉积,沉积体系的配置受同沉积断裂控制明显,快速沉降和充分的物源供给决定了沉积体系的构成特征。晚渐新世海底扩张期,岩石圈破裂,陆缘进一步拉开并开始海底扩张,出现海相沉积,来自陆坡的陆架边缘三角洲越过陆坡进入海盆,在海盆内沉积了一套向海盆中部逐渐减薄的楔状地层,并伴有大量的火山碎屑沉积物。早-中新世以来热沉降期,随着构造沉降增大,相对海平面总体不断上升,进入深水盆地,形成陆架陆坡体系,大量的碎屑物质以重力流、深水底流等深水作用方式进入海盆;沉降晚期陆架-陆坡物源供应减弱,琼东南中央峡谷成为其主要的物质供应来源通道,在此期间二次海平面下降、回升的综合作用下,海盆内发育了多期以下切水道为特征的低水位域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北次海盆 层序地层 海底扩张 沉积响应
下载PDF
岩石圈南北逆时针大回旋与青藏高原成因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第2期179-186,共8页
反驳了传统的青藏高原隆起“印度板块碰撞成因说”。洋壳流力学认为,持续不断的海底扩张运动至今推动亚欧大陆作自南向北的漂移,但在北半球遇到大陆漂移极限带后,不能继续北进。由于不同区域的海底扩张力大小不一致,太平洋、印度洋、大... 反驳了传统的青藏高原隆起“印度板块碰撞成因说”。洋壳流力学认为,持续不断的海底扩张运动至今推动亚欧大陆作自南向北的漂移,但在北半球遇到大陆漂移极限带后,不能继续北进。由于不同区域的海底扩张力大小不一致,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壳流相互形成力差,扩张力作用最大的太平洋洋壳流推动不能继续北进的亚欧大陆,以印度板块北端为支点,向力作用较小的方向作转向运动,使岩石圈物质形成自东向西的南北大回旋运动;在大回旋运动中形成堵点和拐点,产生全球地质运动力作用最大的区域,导致青藏高原的隆起。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并非否认印度板块在青藏高原隆升中的重大作用,只是指出:仅仅靠印度板块的碰撞力量并不足以产生如此雄伟的青藏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扩张 漂移极限带 板块 参考架 洋壳流力差 堵点 拐点
下载PDF
冲绳海槽宫古段中央地堑的形态与分布 被引量:5
11
作者 栾锡武 高金耀 +1 位作者 梁瑞才 秦蕴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49-1155,T0003,共8页
采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1号”调查船及国家海洋局“向阳红9号”调查船最近几年在冲绳海槽宫古段进行海底地形及反射地震调查所取得的数据,首次详细展示了冲绳海槽宫古段南北长约200km区域内中央地堑的形态及空间展布特征。本文... 采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1号”调查船及国家海洋局“向阳红9号”调查船最近几年在冲绳海槽宫古段进行海底地形及反射地震调查所取得的数据,首次详细展示了冲绳海槽宫古段南北长约200km区域内中央地堑的形态及空间展布特征。本文给出的成果大大加深了关于冲绳海槽中央地堑各种变化的认识。指出,按照形态,中央地堑分为U型、V型和半地堑三种。其中大部分中央地堑为U型地堑。地堑的深度40~250m,宽度6~14km,长度17~33km。冲绳海槽宫古段的最大水深为2244.4m,位于中央地堑城阳段北端底部靠东的一侧(125°19.3′E,25°49.8′N)。本研究区的中央地堑可分为断续的9段,从东北向西南大致呈右旋雁行排列。但黄岛段相对于崂山段,城阳段相对于莱西段,李仓段相对于城阳段又稍微向西偏出,呈现为左旋雁行排列。地堑的走向一般为N60°E左右,相对于冲绳海槽的走向更偏向于东西方向,偏角在15°左右。各段中央地堑是被NW向断裂错开的。这些断裂在海底表现为明显的海底断崖地貌和陡沟地貌,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明显的地层错位,其错位的幅度往往老地层比新地层要大。根据地震剖面分析,这些NW向的断裂应该是走滑性质的。本文展示的中央地堑在形态上和空间展布形式上都和扩张洋脊类似。莱西段和城阳段中央地堑之间重叠地堑,在形式上也类似于扩张洋脊的重叠扩张中心。从地堑深度较浅并发育重叠地堑来分析,冲绳海槽的扩张速率应当介于慢速扩张和中速扩张之间。本研究区莱西段、即墨段和平度段海底地形相对较高,中央地堑深度变浅,并发育重叠中央地堑,应该相当于快速扩张大洋中脊的轴高,可能是正在孕育岩浆活动的位置。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中央地堑的错断和有规律的排列说明海槽的主体演化过程已经在拉张盆地和断陷盆地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宫古段 中央地堑 形态分布 海底扩张
下载PDF
印度大陆板块北漂的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梁光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1-220,共10页
印度大陆板块是一个活化的克拉通板块,其向北漂移并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其北漂的动力机制则很少被关注。传统上认为是海底扩张造成了印度大陆板块的北漂,但最新的地球物理观测结果却与此相悖。基于地磁场异常特征、古... 印度大陆板块是一个活化的克拉通板块,其向北漂移并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其北漂的动力机制则很少被关注。传统上认为是海底扩张造成了印度大陆板块的北漂,但最新的地球物理观测结果却与此相悖。基于地磁场异常特征、古地磁测量和地震勘探剖面等诸多证据的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印度大陆板块厚度大约40km,其北漂的动力机制与印度板块南侧深部的岩浆上涌密切相关,大陆板块的漂移是自发驱动的。通过新建立的大陆漂移模型可以合理解释印度大陆板块漂移的动力来源,并合理地解释了印度大陆板块北漂中伴随左旋的深层次动力机制。最后探讨了印度大陆板块在80~40 Ma期间异常高速漂移的根源和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本研究为大陆漂移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大陆板块 大陆漂移 动力机制 东非裂谷 海底扩张
下载PDF
冲绳海槽宫古段中央地堑中的火山分布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栾锡武 岳保静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6-271,共6页
采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1号”调查船及国家海洋局“向阳红9号”调查船,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冲绳海槽宫古段进行海底地形及反射地震调查,所取得的数据,首次详细展示了冲绳海槽宫古段南北长约200km区域内海底火山的形态及其空间... 采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1号”调查船及国家海洋局“向阳红9号”调查船,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冲绳海槽宫古段进行海底地形及反射地震调查,所取得的数据,首次详细展示了冲绳海槽宫古段南北长约200km区域内海底火山的形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在本段冲绳海槽发育的中轴火山和岛弧火山,分别位于中央地堑和海槽盆地东部边缘紧靠琉球岛弧的西侧。岛弧火山连续性强,总体上自东北而西南都有分布;中轴火山不如岛弧火山的连续性强,只在崂山段、黄岛段、胶南段、莱西段、城阳段和李沧段分布。中轴火山是在中央地堑之后发育的。中轴火山的发育不仅改变了原来中央地堑的位置,也改变了原来中央地堑的形态。中央地堑的左旋雁行排列,以及其形态的改变都是由于中轴火山发育的结果。中央地堑的右旋展布以及海底火山对中央地堑的改造,标志着冲绳海槽的演化已经在拉张和沉降的基础上进入到一个更高级的演化阶段(海底扩张),在岩浆供应不太充足的条件下,海底火山活动是冲绳海槽低速扩张的一种形式,海底扩张沿中央地堑正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宫古段 中央地堑 形态分布 海底火山 海底扩张
下载PDF
热点作用背景下的洋中脊跃迁和扩展作用:印度洋盆地张开过程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江海 张华添 +1 位作者 李洪林 刘仲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80,共7页
在《印度洋底大地构造图》的基础上,分析了印度洋盆构造格局和洋盆演化重大事件序列,并从印度洋盆初始裂解机制、扩张中心跃迁与热点作用、洋中脊扩展作用等方面讨论了印度洋盆的张开过程,提出以下几点认识:(1)现今印度洋洋中脊可分为... 在《印度洋底大地构造图》的基础上,分析了印度洋盆构造格局和洋盆演化重大事件序列,并从印度洋盆初始裂解机制、扩张中心跃迁与热点作用、洋中脊扩展作用等方面讨论了印度洋盆的张开过程,提出以下几点认识:(1)现今印度洋洋中脊可分为两个系统:东南印度洋中脊-中印度洋中脊-卡斯伯格洋脊系统(东支)和西南印度洋中脊系统(西支),前者是太平洋洋中脊扩展作用的产物,后者是太平洋-东南印度洋中脊与大西洋中脊之间构造调节的产物;(2)印度洋盆最初裂解受地幔柱垂向挤压-水平伸展作用控制,沿前寒武造山带等地壳薄弱带发育;(3)印度洋盆经历两次扩张中心的跃迁,其趋向性跃迁方向与热点相对板块的运动方向具有一致性,显示两者存在内在联系。(4)大西洋和太平洋洋中脊在印度洋交汇,于古近纪连通,末端伴随陆块持续发生碎裂化、裂解化,可称为鱼尾构造模式,表明印度洋盆衔接和调节了三大洋盆的发育和演化过程,具有全球洋盆枢纽的关键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 洋盆张开 洋中脊跃迁 洋中脊扩展 热点作用 构造格局 构造演化 鱼尾构造模式
下载PDF
Masirah-the other Oman ophiolite:A better analogue for mid-ocean ridge processes? 被引量:2
15
作者 Hugh Rollinson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253-1262,共10页
Oman has two ophiolites-the better known late Cretaceous northern Oman(or Semail)ophiolite and the lesser known and smaller,Jurassic Masirah ophiolite located on the eastern coast of the country adjacent to the Indian... Oman has two ophiolites-the better known late Cretaceous northern Oman(or Semail)ophiolite and the lesser known and smaller,Jurassic Masirah ophiolite located on the eastern coast of the country adjacent to the Indian Ocean.A number of geological,geochron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lines of evidence strongly suggest that the northern Oman ophiolite did not form at a mid-ocean ridge but rather in a supra-subduction zone setting by fast spreading during subduction initiation.In contrast the Masirah ophiolite is structurally part of a series of ophiolite nappes which are rooted in the Indian Ocean floor.There are significant geochem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asirah and northern Oman ophiolites and none of the supra-subduction features typical of the northern Oman ophiolite are found at Masirah.Geochemically Masirah is MORB,although in detail it contains both enriched and depleted MORB reflecting a complex source for the lavas and dykes.The enrichment of this source preda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ophiolite.The condensed crustal section on Masirah(ca.2 km)contains a very thin gabbro sequence and is thought to reflect its genesis from a cool mantle source associated with the early stages of sea-floor spreading during the early separa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Gondwana.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Masirah ophiolite is a suitable analogue for an ophiolite created at a mid-ocean ridge,whereas the northern Oman ophiolite is not.The stratigraphic history of the Masirah ophiolite shows that it remained a part of the oceanic crust for ca.80 Ma.The chemical variability and enrichment of the Masirah lavas is similar to that found elsewhere in Indian Ocean basalts and may simply reflect a similar provenance rather than a feature fundamental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ophiol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an OPHIOLITE Suprasubduction sea-floor spreading Masirah
下载PDF
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研究进展:从陆缘裂解到海底扩张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子华 丁巍伟 +1 位作者 方银霞 唐勇 《海洋地质前沿》 2013年第1期1-10,共10页
南海处于印度—澳大利亚、欧亚和太平洋三大板块汇聚中心,地理位置独特,地质作用复杂,是研究大陆裂解—海底扩张过程以及大陆边缘动力学的天然地质实验室。通过总结近年来对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认为:①南海北部陆缘为非火... 南海处于印度—澳大利亚、欧亚和太平洋三大板块汇聚中心,地理位置独特,地质作用复杂,是研究大陆裂解—海底扩张过程以及大陆边缘动力学的天然地质实验室。通过总结近年来对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认为:①南海北部陆缘为非火山型被动陆缘,其东段虽有岩浆底侵活动,但其为海底扩张结束后的产物,南部陆缘未发现下地壳高速层,也为非火山型陆缘;②南海陆缘上下地壳的拉张因子存在差异,表明陆缘的张裂变形在纵向上并非是均一的,而具有随深度变化的特点;③南海海盆是通过2期扩张形成的,具有由NE向SW渐进式扩张的特点,其东侧表现为成熟的洋盆,而西侧保留了更多陆缘裂谷的特征;④南海海盆形成的动力学模型存在碰撞挤出模型和古南海拖曳模型2种争论,2种模型各有优缺点,需要今后进一步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扩张 陆缘裂解 构造演化模式 南海
下载PDF
海底扩张的潮汐模式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学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2期77-80,共4页
20 0 0年 6月底 ,东京以南的伊豆岛开始发生火山与地震活动。此后 ,在伊豆岛观测到异常的地壳变形 ,8月底 ,火山与地震活动达到高潮。对潮汐与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认为 :地壳变形是由伊豆岛的岩脉侵入引起的 ,并且与强潮... 20 0 0年 6月底 ,东京以南的伊豆岛开始发生火山与地震活动。此后 ,在伊豆岛观测到异常的地壳变形 ,8月底 ,火山与地震活动达到高潮。对潮汐与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认为 :地壳变形是由伊豆岛的岩脉侵入引起的 ,并且与强潮汐天文条件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海底扩张 太平洋地壳 跷跷板运动 火山 地震
下载PDF
星地碰撞的板块构造效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广润 张宏泰 唐辉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1-388,共8页
板块构造是一种全球大地构造理论.它以洋底扩张、洋壳边缘俯冲及转换断层为主要构造活动形式,配以地幔对流为原动力,建立一套颇具魅力的板块构造机制理论,被受到广泛认同.但也存在一些重要问题,主要是其地幔对流理念难以令人信服和对海... 板块构造是一种全球大地构造理论.它以洋底扩张、洋壳边缘俯冲及转换断层为主要构造活动形式,配以地幔对流为原动力,建立一套颇具魅力的板块构造机制理论,被受到广泛认同.但也存在一些重要问题,主要是其地幔对流理念难以令人信服和对海陆格局变迁问题没提出明确的动力机制.在阐明造成板块构造理论这两方面困难问题的主要理由之后,介绍了星地碰撞事件的存在状况及其动力作用,着重论述了大规模星地碰撞的动力作用强大,对全球地质构造活动都有重要影响,板块构造也难以避免;星地碰撞的强烈冲击作用,有能力造成洋底开裂或使大陆裂解.据此设想,可用“星地撞击成缝,减压诱发岩浆上侵”的模式,取代与地球内部层圈结构相抵触的“地幔对流”模式来解释洋底扩张;并以星地碰撞发生地点的随机变化性作为大规模海陆格局变迁的主控原因.如此,则可有助于上述板块构造理论中存在的两大难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碰撞 板块构造 洋底扩张 海陆变迁
下载PDF
软流圈气体压力和洋板自重驱动海底扩张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智培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5年第1期86-93,共8页
基于地幔软流圈不断产生高温气体的事实和气体压力随密度和温度而变的特性,提出:洋板(海洋岩石圈部分)随其下高温气体积聚增压而逐渐上隆,最后会从弯张应力最大的中部断裂并弹性回缩;熔岩随气体喷出楔入裂缝,使洋板保持拱隆状并... 基于地幔软流圈不断产生高温气体的事实和气体压力随密度和温度而变的特性,提出:洋板(海洋岩石圈部分)随其下高温气体积聚增压而逐渐上隆,最后会从弯张应力最大的中部断裂并弹性回缩;熔岩随气体喷出楔入裂缝,使洋板保持拱隆状并使其下气体压力骤降;洋板因自重下沉并产生巨大推力,使相邻大陆向两旁分离或将洋板边缘推入软流圈而熔融;楔入的熔岩形成新洋板和密闭条件使高能气体又重新积聚,旧洋板向两旁推移。这一过程的往复进行即形成海底扩张和大陆漂移。并认为陆板(大陆岩石圈部分)薄化是使其分裂而开始海底扩张的原因。由概化力学模型进行验算所得的洋脊隆起高度、洋脊隆起形状、洋脊在水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和海底扩张的运动规律等,都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流圈 海底扩张 大陆漂移 气体压力 洋板
全文增补中
地球的历史:核-幔磨理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逸昆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51-462,共12页
论述了一个旨在统一板块构造学说和地幔柱学说的地球动力学理论。尽管这个理论基于两个不寻常的假设 ,它也许揭示了一个系统的地球演化动力学模型。该理论认为 :地球的内核是一磁铁 ,内核的铁磁性已被观察到的地震波速度各向异性所证实... 论述了一个旨在统一板块构造学说和地幔柱学说的地球动力学理论。尽管这个理论基于两个不寻常的假设 ,它也许揭示了一个系统的地球演化动力学模型。该理论认为 :地球的内核是一磁铁 ,内核的铁磁性已被观察到的地震波速度各向异性所证实。因为由地球和类木行星之间的磁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扭力矩始终作用于地球的内核 ,内核象一个旋转发动机 ,每时每刻趋于改变地球的自转速度和自转轴位置 ,而地幔的惯性试图阻止地球自转的变化。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流体外核的形成、玄武岩浆的产生、洋壳的形成、以及内核和地幔之间的差异旋转运动。由于核 -幔差异旋转运动 ,位于核 -幔边界的岩石被逐步研磨成玄武岩岩浆。洋中脊系统被解释成巨大的岩墙系统 ,生根于核 -幔边界层中某些主岩浆房。该理论认为 :全球构造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外部空间 ,无论是洋壳或陆壳中的构造运动均是地球表面的扩散现象 ,它受地球的背景辐射和地壳中的物质分布两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地球两极方向的差异背景辐射决定了洋中脊系统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样式和全球构造运动模式。目前 ,地球遭受着较强的向南极之上的背景辐射和相对较弱的向北极之上的背景辐射。由这种极向的差异背景辐射所引起的吹力驱动着大陆朝北漂移 ,并导致了地球的梨状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幔磨 海底扩张 大陆漂移 地幔柱 玄武岩 背景辐射 表面扩散 吹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