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遵义早寒武黑色岩系底部Se的超常富集 被引量:40
1
作者 罗泰义 宁兴贤 +3 位作者 罗远良 李晓彪 凌荣祥 姚林波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5-282,共8页
对遵义松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部分样品的对比分析表明,应用不同光度法测定的硒和应用ICP-MS分析的硒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表明应用ICP-MS可以快速批量分析黑色岩系样品中的硒,提出用于推导硒含量的经验公式。利用该经验公式对... 对遵义松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部分样品的对比分析表明,应用不同光度法测定的硒和应用ICP-MS分析的硒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表明应用ICP-MS可以快速批量分析黑色岩系样品中的硒,提出用于推导硒含量的经验公式。利用该经验公式对遵义松林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底部钾质斑脱岩段和中部镍钼金属层段的硒进行了计算,表明在这两个岩性段存在硒的超常富集,局部都达到了工业品位。钾质斑脱岩中硒与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表明硒可能存在于含铜硫化物中;在镍钼层中硒与镍、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硒主要存在于镍和铜的硫化物中。根据硒的亲硫性,进一步揭示了遵义钾质斑脱岩的原始岩浆可能为含黝方石和(或)钙霞石的粗安岩、粗面岩、响岩;在镍钼富集层中铜镍、铜硒及镍硒之间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表明镍、铜、硒富集的原始物源与超基性岩浆铜镍硫化物的分离富集有关;根据钾质斑脱岩层与多金属富集层的空间相关性及微量元素组合特征,认为在遵义松林地区早寒武世时期深部存在碱性-超基性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的超常富集 碱性-超基性岩浆活动 早寒武世 遵义
下载PDF
富硒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32
2
作者 曾议霆 郭溪浪 +2 位作者 周康 刘书亮 韩新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8-182,共5页
对5 种15 株乳酸菌的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并对亚硒酸钠添加质量浓度、耐硒和富硒能力进行比较,筛选出了富硒优势乳酸菌,并进行了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适宜的加硒时间为培养后的第6小时,培养时间为24 h。通过对9 株菌株比较,确... 对5 种15 株乳酸菌的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并对亚硒酸钠添加质量浓度、耐硒和富硒能力进行比较,筛选出了富硒优势乳酸菌,并进行了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适宜的加硒时间为培养后的第6小时,培养时间为24 h。通过对9 株菌株比较,确定了较适宜的亚硒酸钠添加质量浓度为6 μg/mL。最终筛选出BC-25为富硒优势菌株,富硒量425.79 μg/g,硒转化率达27.00%,经16S rDNA分析鉴定其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富硒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金针菇子实体富硒栽培特性及HPLC-ICP-MS法对硒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华为 铁梅 +2 位作者 张崴 张莹 赵迪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91,共6页
以金针菇子实体为富硒载体,比较研究其富硒及生长特性,同时采用高灵敏度分离和超痕量元素分析技术(HPLC-ICP-MS)分离检测其含硒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确定其分子量及硒含量。结果表明:金针菇子实体对硒的富集能力与培养基中硒浓度有关。样... 以金针菇子实体为富硒载体,比较研究其富硒及生长特性,同时采用高灵敏度分离和超痕量元素分析技术(HPLC-ICP-MS)分离检测其含硒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确定其分子量及硒含量。结果表明:金针菇子实体对硒的富集能力与培养基中硒浓度有关。样品中的硒浓度与培养基中硒浓度呈正相关性,同一培养基子实体中硒的分布为:菌冠>菌柄>菌根;培养基中硒浓度小于30mg/kg时对金针菇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富硒系数在2.8-9.9之间;培养基中硒浓度在40-200mg/kg范围时,对金针菇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高于200mg/kg时,不适于富硒金针菇的培养。对富硒金针菇子实体以Tris-HCl浸提,采用体积排阻色谱法(SEC-HPLC)根据蛋白分子量标样检测浸提液中可溶性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在25kDa以下;同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机(SEC-HPLC-ICP-MS)将不同分子量的含硒化合物中的硒进行高温电离检测各形态硒化合物中硒的含量在68.74-2,986.00μg/kg之间,占浸提液中硒含量的71.87%;其中硒蛋白含硒量占4.88%。因此,以金针菇为载体进行硒的生物有机化不仅成本低,含硒量高,而且硒的主要存在形态安全无毒、人体利用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子实体 富硒 HPLC-ICP-MS 形态分布
原文传递
富硒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孙协平 谢永红 +3 位作者 胡佳羽 陈元平 王武 史文景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146-148,共3页
硒元素具有保健作用,因而富硒农产品备受人们关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导致富硒地区可能存在重金属威胁。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土壤硒含量、农田重金属含量以及富硒地区硒与重金属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研究,土壤硒含量>0.4 mg/k... 硒元素具有保健作用,因而富硒农产品备受人们关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导致富硒地区可能存在重金属威胁。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土壤硒含量、农田重金属含量以及富硒地区硒与重金属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研究,土壤硒含量>0.4 mg/kg为富硒地区;我国富硒地区主要集中在南方和西北地区;低浓度硒可以抑制重金属的吸收、起到拮抗作用,而高浓度硒则可促进重金属的吸收、起到协同作用,导致作物吸收重金属超标而危及农产品安全。针对富硒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提出了富硒地区应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研究,并采取少施农药、化肥等措施防止土壤恶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 土壤 重金属 综述
下载PDF
青海东部土壤及生物体中硒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5
5
作者 马强 姬丙艳 +3 位作者 张亚峰 任文恺 代璐 黄秉雄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48-1152,共5页
以青海东部富硒土壤为对象,研究了该区土壤及生物体中硒元素的含量、分布及迁移转化等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土壤硒含量受古近系西宁群控制,土壤处于富硒水平,土壤呈碱性,且Se6+占总硒比例较高,土壤有效硒高,利于植物、动物及人... 以青海东部富硒土壤为对象,研究了该区土壤及生物体中硒元素的含量、分布及迁移转化等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土壤硒含量受古近系西宁群控制,土壤处于富硒水平,土壤呈碱性,且Se6+占总硒比例较高,土壤有效硒高,利于植物、动物及人体吸收。发现大蒜、小麦、油菜、牧草等作物对硒吸收能力较强,处于富硒土壤区的人群头发和家畜毛羽硒含量均较高。这一研究结果对该地区富硒土壤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东部 土壤硒 地球化学特征 富集系数
原文传递
有色稻与常规稻富硒能力比较及其机理初探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秋香 施卫明 王校常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4,共7页
利用根袋盆栽试验,初步比较了有色稻(龙晴四号和黑米120)和常规稻(秀水48和S.Andrea)苗期富Se能力的差异,并分析了富Se能力与根际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植株富Se能力与稻种颜色无直接关系,而与茎叶Se转运能力关系更为密切。无论土壤... 利用根袋盆栽试验,初步比较了有色稻(龙晴四号和黑米120)和常规稻(秀水48和S.Andrea)苗期富Se能力的差异,并分析了富Se能力与根际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植株富Se能力与稻种颜色无直接关系,而与茎叶Se转运能力关系更为密切。无论土壤施Se与否,富Se品种均表现出较强的茎叶Se转运能力,但与有色稻相比常规品种显示出较高的Se肥效应。富Se品种在植株N、P养分的吸收利用上同样表现出强的能力,其累积顺序与Se累积顺序一致:秀水48>龙晴四号>黑米120>S.Andrea;相关分析表明,4个水稻品种茎叶Se含量与茎叶N、P含量及根际速效P亏缺率显著相关,而与根际K和pH值无关。无论有色稻还是常规稻,较高的茎叶Se转运能力可能是其富Se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富硒 水稻 土壤施硒
下载PDF
富硒藻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显 杨宇峰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微量元素硒不仅是人和动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硒酸盐在水体中溶解度高于其他环境介质,导致水生生物对无机硒(硒酸盐)有更高的利用率。藻类能吸收无机硒,可将无机硒有效地转化为有机形态。藻体内的硒主要... 微量元素硒不仅是人和动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硒酸盐在水体中溶解度高于其他环境介质,导致水生生物对无机硒(硒酸盐)有更高的利用率。藻类能吸收无机硒,可将无机硒有效地转化为有机形态。藻体内的硒主要以硒蛋白、硒核酸、硒多糖等生物大分子以及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等生物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存在。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是硒的主要吸收者。富硒藻类通过食物链将硒传递至浮游动物、贝和鱼等动物体内,能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从而导致其对重金属耐受性增强。本文综述了藻类在自然界硒生物有机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藻类对硒的富集方式及代谢途径,硒在藻类中的生物学效应,富硒藻类的开发利用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较全面地综述了富硒藻类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富硒
下载PDF
硒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杭白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程丹 张红 +5 位作者 郭子雨 张建军 王志玲 牛颜冰 张春来 吕晋慧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49-1457,共9页
以纳米硒为外源硒处理杭白菊,分别采用土壤施硒(T)、叶面喷施硒肥(Y)以及土壤与叶面相结合施硒肥(T+Y)3种施硒方式,以不施硒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施硒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杭白菊营养成分、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 以纳米硒为外源硒处理杭白菊,分别采用土壤施硒(T)、叶面喷施硒肥(Y)以及土壤与叶面相结合施硒肥(T+Y)3种施硒方式,以不施硒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施硒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杭白菊营养成分、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与CK无显著差异。T、Y、T+Y处理下土壤脲酶活性显著低于CK,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CK,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CK差异不显著。CK处理下菊花花序中V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Y、T+Y处理下黄酮和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CK。T、Y和T+Y处理下花序中硒含量极显著高于CK。T+Y处理下杭白菊单株开花量和单产量显著高于CK。T、Y、T+Y三种施硒方式相比,T+Y处理下杭白菊富硒效果最佳。综合分析比较三种施硒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杭白菊营养成分、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确定以土壤与叶面相结合施硒肥(T+Y)效果最佳。这一结果可为富硒杭白菊生产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土壤施硒 叶面喷硒 杭白菊 富硒 产量
下载PDF
硒对植物的双重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晓红 句荣辉 +1 位作者 李振星 邓志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13,共5页
综述了硒对植物的有益作用,包括提高营养价值、增强抗氧化能力、调节光和作用、增强抗逆性、延缓衰老等;硒对植物的毒性作用,主要是形成畸形硒蛋白和诱导氧化损伤;以及硒的富集调控等。以期为富硒产品研发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抗氧化 硒蛋白 富集
下载PDF
Catalytic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race selenium in microemulsion after separation and enrichment by SDG 被引量:6
10
作者 LI Huizhi ZHAI Diantang FAN Yingju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81-286,共6页
A new catalytic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 of Se(Ⅳ) in microemulsion medium.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catalytic effect of traces of Se(Ⅳ) on the oxidation of ... A new catalytic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 of Se(Ⅳ) in microemulsion medium.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catalytic effect of traces of Se(Ⅳ) on the oxidation of 2',4'-dichlorophenylfluomne (p-CPF) by potassium bromate with HNO3 as an activator in the presence of nonionic microemulsion medium. Under optimum conditions, the calibration graph is linear in the range of 0.4-15 μg·L^-1 of Se(Ⅳ) at 480 nm. The detection limit achieved is 9.86 × 10^-10μg·L^-1. Samples were dissolved and the obtained trace Se(Ⅳ) was separated and enriched by sulphydryl dextrane gel (SDG).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for determination of trace selenium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ytical chemistry se(Ⅳ) catalytic spectrophotometric microemulsion medium sePARATION enrichment
下载PDF
Nano-selenium controlled cadmium accumulation and improved photosynthesis in indica rice cultivated in lead and cadmium combined paddy soils 被引量:7
11
作者 Chengrun Wang Tingting Cheng +6 位作者 Haitao Liu Fangyun Zhou JifengZhang Min Zhang Xinya Liu Wenjun Shi Tong Ca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336-346,共11页
Selenium nanoparticles(Se NPs) are less toxic and more biocompatible than selenite or selenate. However, studies involving spraying with Se NPs for reducing accumulation of cadmium(Cd) and lead(Pb) in rice grains have... Selenium nanoparticles(Se NPs) are less toxic and more biocompatible than selenite or selenate. However, studies involving spraying with Se NPs for reducing accumulation of cadmium(Cd) and lead(Pb) in rice grains have been rarely reported as yet. Herein, indica rice seedlings cultivated in Cd + Pb-spiked paddy soils(denoted as positive control) were sprayed with Se NPs sols for four times from tillering to booting stage. Compared to positive control, 50–100 μmol/L Se NPs downregulated Cd transporters-related genes such as Os LCT 1, OsH MA 2 and Os CCX2 in leaves and OsLCT1, Os PCR1 and Os CCX2 genes in node I at filling stage. Meanwhile, Se-binding protein 1 was distinctly elevated, involving the repression of Cd and Pb transportation to rice grains. Se NPs also differentially improved RuBP carboxylase and chlorophylls especially some key genes and proteins involving photosynthetic system. Besides, 25–50 μmol/L Se NPs diminish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overproduction from NADPH oxidases whereas booste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reducing protein carbonylation in rice seedlings. However, the antioxidant isozymes and oxidatively modified proteins were slightly rebounded at 100 μmol/L. Se contents were noticeably elevated and confirmed to exist as selenomethionine in the rice grains following all the treatments by Se NPs. Thus, the optimal dosage of Se NPs for foliar application is 50 μmol/L, which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d accumulation, improved photosynthesis and Se enrichment whereas caused no distinct reduction of Pb in the grains. Thus, an appropriate dosage of Se NPs can be conducted to decrease Cd accumulation, improve photosynthesis, and organic Se contents in rice g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enium nanoparticles(se NPs) Heavy metals Oryza sativa L. selenium enrichment and cadmium reduction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原文传递
东天山小热泉子铜锌矿床伴生硒富集机制
12
作者 陈浩男 邓小华 +1 位作者 何西恒 阿卜力米提·艾白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399,共16页
小热泉子矿床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西段,是赋存于石炭纪火山-沉积建造中的火山块状硫化物(VMS)矿床。小热泉子矿床伴生硒等关键金属,但硒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研究较为薄弱,制约了硒的综合利用。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对不... 小热泉子矿床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西段,是赋存于石炭纪火山-沉积建造中的火山块状硫化物(VMS)矿床。小热泉子矿床伴生硒等关键金属,但硒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研究较为薄弱,制约了硒的综合利用。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对不同成矿期次的矿石中硫化物开展全自动综合矿物分析、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探索小热泉子矿床中硒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结果表明:小热泉子矿床中硒主要呈硒独立矿物硒方铅矿或赋存于硫化物的晶格中。硒方铅矿呈半自形—他形产出,粒径多小于30μm,包裹于喷流沉积期和热液叠加期的黄铜矿中,其Se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20.25%~23.87%,平均值为22.15%,S含量为1.11%~2.61%,平均值为1.92%,Pb含量为72.49%~76.57%,平均值为74.51%,平均化学式为Pb(Se_(0.78)S_(0.17)),S/Se值为0.087。不同期次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硫化物中的Se含量分别为0.07%、0.15%和0.29%,S/Se平均值分别为716、222和110。其中,喷流沉积期硫化物的Se平均含量为0.20%,S/Se平均值为212,热液叠加期硫化物的Se平均含量为0.05%,S/Se平均值为938,显示Se含量具有下降趋势。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小热泉子矿床中硒富集机制归因于较高温、较高氧逸度的岩浆流体环境,硒富集伴随成矿系统温度和氧逸度的降低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金属 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 铜锌矿 赋存状态 富集机制 东天山
下载PDF
南渡河流域农田土壤-水稻系统硒与镉富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13
作者 沈琳丽 罗松英 +2 位作者 梁志鹏 梁晓琪 林千策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22-27,共6页
测定南渡河流域农田表土和水稻共80份样品的硒(Se)和镉(Cd)含量,采用生物富集系数分析土壤-水稻系统中Se与Cd的富集特征,并结合Pearson系数分析表土与稻米Se含量、Cd含量、pH以及有机碳含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达到了足... 测定南渡河流域农田表土和水稻共80份样品的硒(Se)和镉(Cd)含量,采用生物富集系数分析土壤-水稻系统中Se与Cd的富集特征,并结合Pearson系数分析表土与稻米Se含量、Cd含量、pH以及有机碳含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达到了足硒-富硒标准,且有40%稻米样品达到富Se大米标准;土壤中Cd含量均未超出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0.300 mg/kg),稻米Cd含量均小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值(0.200 mg/kg),未发现有Cd污染。研究区土壤-水稻系统中Se含量呈正态分布,有明显的分段现象;Cd含量受外源干扰强,空间分布较不均衡。Se与Cd在水稻中都达到中等富集,其中稻米对Cd的富集能力强于对Se的富集能力。研究区的富Se土壤与当地酸性土壤环境以及高有机碳含量有着密切联系。综上,南渡河流域农田土壤Se资源丰富,不存在“富硒镉米”现象,可加以开发利用生产绿色富Se农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稻系统 富集特征 原子荧光光谱仪(AF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南渡河流域
下载PDF
富硒秀珍菇菌粉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安全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俐 沈恒胜 +2 位作者 陈君琛 翁敏劼 杨艺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67,共5页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和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模型试验研究富硒秀珍菇菌粉的急性毒性和对D-半乳糖致氧化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富硒秀珍菇菌粉对雌雄小鼠经口最大耐受量(MTD)均大于20.0g·kg-1,初步评价认为,富...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和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模型试验研究富硒秀珍菇菌粉的急性毒性和对D-半乳糖致氧化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富硒秀珍菇菌粉对雌雄小鼠经口最大耐受量(MTD)均大于20.0g·kg-1,初步评价认为,富硒秀珍菇菌粉不存在急性毒性风险。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模型试验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富硒秀珍菇菌粉三组的丙二醛(MDA)和蛋白质羰基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低、中、高剂量组的MDA分别降低20.08%、22.19%、39.26%,蛋白质羰基分别降低38.31%、44.16%和25.32%;富硒秀珍菇菌粉3个剂量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与模型对照组比均提高,其中,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显著提高18.50%左右(P<0.05)。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与空白对照比,富硒秀珍菇菌粉3个剂量组的MDA、蛋白质羰基、GSH-Px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富硒秀珍菇菌粉对氧化损伤的修复效果基本达到空白对照小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 秀珍菇 D-半乳糖氧化损伤模型 急性毒性 抗氧化
下载PDF
贵州晴隆丁头山铅锌矿床硒超常富集新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家喜 安芸林 +2 位作者 杨智谋 罗开 孙国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8-578,共11页
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的川滇黔接壤区,处于全球特提斯成矿域和环太平洋成矿域交汇部位、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成矿背景极其特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势紧缺矿产(铅锌)、战略性关键矿产(稀散元素)为代表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及相关的成矿系统。... 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的川滇黔接壤区,处于全球特提斯成矿域和环太平洋成矿域交汇部位、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成矿背景极其特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势紧缺矿产(铅锌)、战略性关键矿产(稀散元素)为代表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及相关的成矿系统。黔西北地区是川滇黔富稀散元素铅锌特色成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找矿不断取得重要突破。位于黔西北成矿区南部的丁头山铅锌矿床,是近期找矿突破的一个代表。通过对丁头山矿床闪锌矿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分析,发现了该矿床Se显著超常富集现象,所测试的90个测点中w(Se)介于19.7×10^-6~172×10^-6,平均含量81.0×10^-6,显著高于Se的地壳丰度(0.05×10^-6)和整个扬子板块周缘同类型矿床硫化物的w(Se)(通常<50×10^-6),暗示其成矿环境极为特殊,很可能与研究区成矿背景有关。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丁头山矿床闪锌矿中Se并非直接替代Zn,而是很可能与Cd、In和Fe一起联合置换Zn,即Fe+Cd+Se+In↔4Zn,是一种新的替代方式。丁头山矿床Se超常富集新发现,对理解稀散元素共生分异与超常富集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表明丁头山矿区及外围具有良好的Se资源潜力,应加强系统勘查和深入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闪锌矿 se 超常富集 丁头山矿床 黔西北富稀散元素铅锌成矿区
下载PDF
十红滩铀矿床层间氧化带尖灭区Se,Re,Mo的富集特征与机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武正乾 王居里 +1 位作者 周伟 曹雷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以十红滩铀矿床为例,阐述了层间氧化带尖灭区伴生元素Se,Re,Mo的含量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伴生元素Se,Re,Mo在空间上与砂岩U矿体密切共生,层间氧化作用可以促使伴生元素Re,Se,Mo超常富集。Se,Mo与U在还原环境下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 以十红滩铀矿床为例,阐述了层间氧化带尖灭区伴生元素Se,Re,Mo的含量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伴生元素Se,Re,Mo在空间上与砂岩U矿体密切共生,层间氧化作用可以促使伴生元素Re,Se,Mo超常富集。Se,Mo与U在还原环境下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而在氧化环境下地球化学行为不同;Re与U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层间氧化分带剖面中地球化学介质Eh值逐步降低的位置,可清楚看出成矿元素有下列顺序:Se-U-Re-Mo。因此,层间氧化成矿作用是一种成矿的新机制,十红滩铀矿床不单是一个铀矿床,而且是一个与层间氧化成矿作用有关的多元素聚集的复合砂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 RE MO 富集机理 层间氧化 砂岩型铀矿 十红滩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Selenium-rich Passion Fruit Industry in Guangxi 被引量:4
17
作者 Xinhui SU Jun TAN +4 位作者 Xiu LAN Yiyuan YANG Liping PAN Qiong ZHOU Yongxian LIU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3期38-41,共4页
Accord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Guangxi selenium-containing passion fruit products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elated product markets,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plans were propos... Accord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Guangxi selenium-containing passion fruit products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elated product markets,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plans were proposed for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products and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data support for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creasing the market share of selenium-rich passion fruit in Guangx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 enrichment PASSION FRUIT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下载PDF
提高作物硒含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协平 王武 +3 位作者 罗友进 伊洪伟 谢永红 谢德体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144-147,共4页
硒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丰富和发展富硒作物对全民补硒有着积极的作用。针对缺硒中国,综述了影响土壤硒含量的因素、硒存在形态、植物对硒的吸收和转运方式,并阐述了通过施肥、接种微生物、改良土壤、筛选合适的富硒作物品种... 硒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丰富和发展富硒作物对全民补硒有着积极的作用。针对缺硒中国,综述了影响土壤硒含量的因素、硒存在形态、植物对硒的吸收和转运方式,并阐述了通过施肥、接种微生物、改良土壤、筛选合适的富硒作物品种等增加作物硒含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土壤 富硒 吸收
下载PDF
亚硒酸钠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硒富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秀启 尹国红 +1 位作者 贾宝华 郝浩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小麦富硒性能和萌发特性。[方法]研究不同亚硒酸钠浓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特性及硒富集量的影响,分析不同小麦品种的硒富集能力差异。[结果]高浓度亚硒酸钠胁迫小麦种子的萌发,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着... [目的]探讨小麦富硒性能和萌发特性。[方法]研究不同亚硒酸钠浓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特性及硒富集量的影响,分析不同小麦品种的硒富集能力差异。[结果]高浓度亚硒酸钠胁迫小麦种子的萌发,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着Na2SeO3浓度的升高,小麦的含硒量升高。综合考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有机硒的转化比率等指标,以Na2SeO3浓度200 mg/L处理比较适合富硒麦芽的生产;不同品种小麦对硒的富集转化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更有利于硒的吸收和转化。[结论]该研究为硒营养强化小麦芽的应用和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小麦 萌发 硒富集
下载PDF
富硒麦芽的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丽彩 王亚婷 +1 位作者 赵建宏 王留成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7,共4页
以大麦为原料,利用种子的发芽对亚硒酸钠中的硒进行吸收和转化,制备富硒大麦产品。工艺研究了不同浸泡温度、亚硒酸钠浓度、浸泡时间、萌芽时间条件下麦芽的生长情况及其对硒的富集能力。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得到了最有利于大麦生长及... 以大麦为原料,利用种子的发芽对亚硒酸钠中的硒进行吸收和转化,制备富硒大麦产品。工艺研究了不同浸泡温度、亚硒酸钠浓度、浸泡时间、萌芽时间条件下麦芽的生长情况及其对硒的富集能力。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得到了最有利于大麦生长及硒富集的工艺参数。对浸泡后溶液进行回收利用,减少了亚硒酸钠的损失,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富硒 工艺 回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