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恒定流作用下丁坝局部冲刷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喻涛 王平义 +1 位作者 陈里 李红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36,共6页
丁坝水毁现象普遍存在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关于丁坝水毁的研究成果多是在恒定流条件下得到的,没能很好地解决丁坝水毁的实际问题。因此,通过水槽概化模型试验,在天然河流日均流量过程作用下,分别对比了相同重现期时年最大洪峰流量和... 丁坝水毁现象普遍存在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关于丁坝水毁的研究成果多是在恒定流条件下得到的,没能很好地解决丁坝水毁的实际问题。因此,通过水槽概化模型试验,在天然河流日均流量过程作用下,分别对比了相同重现期时年最大洪峰流量和有效洪水周期遭遇、年最大洪峰流量和半月最大洪水总量遭遇丁坝局部冲刷的程度,指出洪峰流量对冲刷深度起主导作用,洪水总量对坝头冲刷坑范围起主导作用,有效洪水周期对冲刷坑范围及冲刷深度均起主导作用;并对非恒定流作用下坝头冲刷坑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认为随着冲刷坑下游沙垄形成与消亡的变化,冲刷坑范围并非随时间延长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恒定流 丁坝 局部冲刷 敏感因素 冲刷过程
下载PDF
丁坝工程冲刷与防护措施研究综述 被引量:9
2
作者 武永新 王建家 苑希民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丁坝是一种典型的河道整治建筑物,在控导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实际工程中对于丁坝冲刷与防护的研究尤为重要,关系到丁坝的稳定与安全。本文系统的回顾了国内外丁坝工程冲刷与防护安全的研究进展,重点从机理研究、原型观测、物理模型、数值... 丁坝是一种典型的河道整治建筑物,在控导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实际工程中对于丁坝冲刷与防护的研究尤为重要,关系到丁坝的稳定与安全。本文系统的回顾了国内外丁坝工程冲刷与防护安全的研究进展,重点从机理研究、原型观测、物理模型、数值模拟和防护措施等五个方面对丁坝冲刷及防护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分析了国内外丁坝冲刷的理论研究动态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大致的研究思路以期为后续的丁坝冲刷与防护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坝 控导工程 冲刷机理 冲刷过程 防护措施 研究综述
下载PDF
高坝挑流冲刷深度计算 被引量:5
3
作者 明宗富 刘建军 詹义正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1-56,共6页
本文在整理分析大量挑流冲刷原型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不同岩性条件下计算冲坑平衡深度的经验关系式(5)。为了估算冲坑发展过程及平衡年限,作者建立了冲坑发展过程物理模式,并据此导出了描述冲坑发展过程的无因次数学方程式(11... 本文在整理分析大量挑流冲刷原型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不同岩性条件下计算冲坑平衡深度的经验关系式(5)。为了估算冲坑发展过程及平衡年限,作者建立了冲坑发展过程物理模式,并据此导出了描述冲坑发展过程的无因次数学方程式(11)。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上述公式能较好地反映工程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挑流鼻坎 冲刷 水垫 深度
下载PDF
Sacrificial piles as a countermeasure against local scour around underwater pipelines
4
作者 Forough Raeisi Seyed Mohammad Ali Zomorodiann +1 位作者 Masih Zolghadr Hazi Mohammad Azamathulla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7-196,共10页
Local scour around pipelines crossing rivers or in marine environments is a significant concern.It can lead to failure of the pipelines resulting in environmental side effects and economic losses.This study developed ... Local scour around pipelines crossing rivers or in marine environments is a significant concern.It can lead to failure of the pipelines resulting in environmental side effects and economic losses.This study developed an experimental method to reduce local scour around pipelines with a steady flow of clear water by installing cylindrical and cubical sacrificial piles.Three sizes of sacrificial piles were examined in a linear arrangement.Sacrificial piles were installed on the upstream side of the pipeline at three distances.Maximum scour depth reduction rates below the pipeline were compu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acrificial piles could protect a pipeline from local scour.A portion of scoured sediment around the sacrificial piles was deposited beneath the pipeline.This sediment accumulation reduced the scour depth beneath the pipeline.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ize of piles(d),the spacing between piles,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ipe and piles(Xp)were the variables that reduced the maximum scour beneath the pipeline with a diameter of D.For the piles with d=0.40D and 0.64D,X_(p)=4OD was the optimal distance to install a group of piles,and cubical piles could mitigate scour more effectively than cylindrical piles under similar conditions.For the piles with d=D,the greatest reduction in scour depth was achieved at X_(p)=50D with any desired spacings between piles,and cylindrical piles in this dimension could protect the pipeline against scour more effectively than cubical pi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ear water River crossing pipeline Local scour Self-burial process Sediment transport
下载PDF
ML and CFD Simulation of Flow Structure around Tandem Bridge Piers in Pressurized Flow
5
作者 Aliasghar Azma Ramin Kiyanfar +4 位作者 Yakun Liu Masoumeh Azma Di Zhang Ze Cao Zhuoyue Li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3年第4期1711-1733,共23页
Various regio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vulnerable to the increased frequency of floods due to the recent changes in climate and precipitation patterns throughout the world.As a result,specific infrastructures,notab... Various regio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vulnerable to the increased frequency of floods due to the recent changes in climate and precipitation patterns throughout the world.As a result,specific infrastructures,notably bridges,would experience significant flooding for which they were not intended and would be submerged.The flow field and shear stress distribution around tandem bridge piers under pressurized flow conditions for various bridge deck widths are examined using a series of three-dimensional(3D)simulations.It is indicated that scenarios with a deck width to pier diameter(Ld/p)ratio of 3 experience the highest levels of turbulent disturbance.In addition,maximum velocity and shear stresses occur in cases with Ld/p equal to 6.Results indicate that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piers from 1 to 2 and 3 results in the increase of bed shear stress by 24%and 20%respectively.Finally,five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including Decision Trees(DT),Feed Forward Neural Networks(FFNN),and three Ensemble models,are implemented to estimate the flow field and the turbulent structure.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ighest accuracy for estimation of U,and W,were obtained using AdaBoost ensemble with R2=0.946 and 0.951,respectively.Besides,the Random Forest algorithm outperformed AdaBoost slightly in the estimation of V and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TKE)with R2=0.894 and 0.951,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dge pier scour process deck width machine learning turbulent structure
下载PDF
丁坝冲刷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苏德慧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B12期631-635,共5页
本文通过长历时冲刷过程试验,探讨了丁坝冲刷随时间发展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有关因素如床沙粒径、丁坝大小与水流条件对冲刷过程的影响,建立了清水稳定流条件下描述冲刷过程的表达式。研究表明,不同条件下的冲刷过程仅仅与时间无量... 本文通过长历时冲刷过程试验,探讨了丁坝冲刷随时间发展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有关因素如床沙粒径、丁坝大小与水流条件对冲刷过程的影响,建立了清水稳定流条件下描述冲刷过程的表达式。研究表明,不同条件下的冲刷过程仅仅与时间无量纲数τ有关,冲刷初期,冲坑发展很快,并达到冲深的绝大部分,以后逐渐趋于冲刷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坝 冲刷过程 水力学
下载PDF
Variability of Sand Mobility Surrounding Cylinder Object Freely Resting on the Seabed under the Action of Typhoon 被引量:1
7
作者 Chongguang Pang Liqian L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4年第7期690-699,共10页
In sandy sediments, scour and fill is the key process contributed to mine burial. The scour processes surrounding the cylinder mines freely resting on the sandy seabed under the 12-hr combined action of tidal currents... In sandy sediments, scour and fill is the key process contributed to mine burial. The scour processes surrounding the cylinder mines freely resting on the sandy seabed under the 12-hr combined action of tidal currents and wind-generated waves, especially over typhoon events are numerically simulated using the DRAMBUIE model. The East China Sea is a good case study due to the dominant impact of summer typhoon events on sediment transport and scour.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our depth generally increases with time under the combined current and wave stresses exerted on the seabed, while the depth of the scour pit depends on infill once the currents subside. There i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our depth and the bottom orbital velocity after experiencing 12-hr wave action including storm waves, while the relation is not linea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display an elevated trend for scour depth with the increase of orbital velocity. The numerical results reveal a surprising phenomenon: the mobility of sand altering with the increasing bed shear stress larger than the certain threshold, which is also manifested as the curves of scour depth with the different grain size might cross each other. For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he variability of sand mobility does not occur, likely because typhoon storm waves cannot be reproduced in the flume. More numerical tests indicate that the intersection will be triggered by the division of critical Shields parameter.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phenomenon never documented is likely generated from the error of empirical formul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ur process Sediment Grain Size Bottom Orbital Velocity TYPHOON Events VARIABILITY of SAND MOBILITY DRAMBUIE Model
下载PDF
丁坝的平衡冲刷及冲刷计算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义青 杜小婷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6-59,共4页
在完成长历时丁坝清水平衡冲刷试验的基础上,对丁坝周围局部冲刷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根据试验资料,由量纲分析原理,提出了丁坝局部平衡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丁坝局部平衡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丁坝与水流夹... 在完成长历时丁坝清水平衡冲刷试验的基础上,对丁坝周围局部冲刷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根据试验资料,由量纲分析原理,提出了丁坝局部平衡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丁坝局部平衡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丁坝与水流夹角、丁坝边坡对丁坝局部冲深的折减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坝 平衡冲刷 冲刷深度 计算公式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洪水冲淤临界水沙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梁志勇 刘继祥 张厚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46-150,155,共6页
本文总结了以往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临界条件的研究情况,根据非饱和输沙理论导出了河段排沙比与水沙系数关系,通过1960~1999年422场次洪水资料的统计分析,建立了黄河下游各河段的冲淤临界水沙条件,该水沙条件包括了洪水平均流量、含沙量... 本文总结了以往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临界条件的研究情况,根据非饱和输沙理论导出了河段排沙比与水沙系数关系,通过1960~1999年422场次洪水资料的统计分析,建立了黄河下游各河段的冲淤临界水沙条件,该水沙条件包括了洪水平均流量、含沙量,给出了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上、花园口~高村、高村~艾山、艾山~利津4个河段在不同三黑小(三门峡、黑石关和小董3站)水沙组合情况下的冲淤关系,该临界水沙条件可为小浪底水库调度决策以及黄河下游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洪水冲淤 河床演变 水库调度 水沙组合
下载PDF
东洞庭湖近期冲淤演变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晓群 易放辉 +1 位作者 栾震宇 王大宇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2,共8页
东洞庭湖洲滩水域存在较明显的动态变化,在长江与洞庭湖关系不断变化的影响下,洞庭湖出口七里山站的年水沙总量呈不断衰减趋势,三峡工程运用后,东洞庭湖水位、流量、含沙量等基本水文特征出现了明显下降或减小的变化。自1973年荆江裁弯... 东洞庭湖洲滩水域存在较明显的动态变化,在长江与洞庭湖关系不断变化的影响下,洞庭湖出口七里山站的年水沙总量呈不断衰减趋势,三峡工程运用后,东洞庭湖水位、流量、含沙量等基本水文特征出现了明显下降或减小的变化。自1973年荆江裁弯完成后的45年,多年平均汛期4-8月径流量在年内占比61.2%~66.4%、输沙量占比56.4%~56.7%之间,变幅不大,相对稳定。根据地形冲淤与输水输沙量分析,2003年以来东洞庭湖呈冲刷状态。计算分析表明,三峡工程运用后,磊石山的水体年平均含沙量介于0.035~0.048 kg/m^3之间,东洞庭湖计算冲刷量与实际冲刷量的误差在50%以上,因地形变化较大,在东、南洞庭湖交界的磊石山进行水沙监测已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洞庭湖 泥沙冲淤 演变分析
下载PDF
从水沙条件探讨黄河下游上下河段冲淤调整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梁志勇 刘继祥 张厚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19,共5页
在以往对黄河下游河道上段 (高村以上 )和下段 (高村到利津 )冲淤调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 196 0~1999年 4 2 2场次洪水资料的统计分析 ,按三门峡水库不同运用期分析了上下段的冲淤关系 ,建立了上下段排沙比与水沙系数的关系 ,认为... 在以往对黄河下游河道上段 (高村以上 )和下段 (高村到利津 )冲淤调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 196 0~1999年 4 2 2场次洪水资料的统计分析 ,按三门峡水库不同运用期分析了上下段的冲淤关系 ,建立了上下段排沙比与水沙系数的关系 ,认为上下段冲淤关系随水沙搭配条件而变 :水流严重不饱和时上下段冲淤性质一致 ;轻度不饱和情况下上下段冲淤性质相反 ;水沙搭配基本平衡时上下段冲淤变化不大。根据上下段冲淤临界水沙系数关系绘制了上下段冲淤关系图 ,并首次按三黑小 (三门峡、黑石关、小董三站 )水沙搭配进行了定量分区 :上冲下淤、上淤下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系数 排沙比 黄河下游 泥沙运动 河床演变
下载PDF
冲刷坑冲刷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艳富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5期1176-1180,共5页
为了探索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模拟冲刷坑形成过程及预测冲刷深度的可行性,在贴体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中,采用控制体积法对二维散粒体河床的冲刷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冲刷过程中坑底动水压强和冲刷深度之间的平衡关系,来控制坑底边界网格移动... 为了探索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模拟冲刷坑形成过程及预测冲刷深度的可行性,在贴体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中,采用控制体积法对二维散粒体河床的冲刷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冲刷过程中坑底动水压强和冲刷深度之间的平衡关系,来控制坑底边界网格移动进而模拟冲刷坑的冲刷过程及流场变化过程,实现了对冲坑底边界动态发展过程的自动模拟。计算得到的控制参数变化规律,表明用此方法模拟冲坑发展过程的可行性;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说明本方法可以有效地用来模拟冲坑发展过程,并能正确的反映挑流冲刷中流场结构和速度、压力等参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坑 冲刷过程 动边界 动网格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对洪水水沙搭配的要求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志勇 刘继祥 张厚军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27-29,64,共4页
本文总结了以往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临界条件的研究情况,分析了下游河道淤积严重的水沙搭配情况;利用1960~1999年422场洪水资料建立了黄河下游4个河段洪水排沙比与综合水沙与边界系数的关系,该系数包括流量、含沙量、洪峰流量变幅、洪... 本文总结了以往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临界条件的研究情况,分析了下游河道淤积严重的水沙搭配情况;利用1960~1999年422场洪水资料建立了黄河下游4个河段洪水排沙比与综合水沙与边界系数的关系,该系数包括流量、含沙量、洪峰流量变幅、洪水沿程衰减系数、洪水历时、平滩流量、前期累积淤积量等因素;利用4个河段的冲淤临界条件勾画出了4个河段洪水冲淤调整与来水来沙搭配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可为小浪底水库调度决策以及黄河下游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防洪 减淤 洪水 泥沙运动 河床演变 边界系数 水沙搭配
下载PDF
黄河干支流洪水冲刷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志勇 王兆印 +2 位作者 刘玉忠 隋忠诚 候国柱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30,共6页
本文在对高含沙洪水冲刷规律探讨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黄河干支流洪水冲刷河床的力学机理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非恒定水流冲刷深度与来水来沙与河道边界条件的关系 ,并用黄河干支流资料进行了讨论与验证。该公式为无量纲形式 ,考虑因素简单 ... 本文在对高含沙洪水冲刷规律探讨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黄河干支流洪水冲刷河床的力学机理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非恒定水流冲刷深度与来水来沙与河道边界条件的关系 ,并用黄河干支流资料进行了讨论与验证。该公式为无量纲形式 ,考虑因素简单 ,计算方便 ,适用于所讨论区域的低含沙与高含沙洪水主槽的冲刷问题 ,可以估算洪水时主槽的最大冲刷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冲刷 非恒定水流 黄河 河床演变
下载PDF
MDEA脱碳系统运行问题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成才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6期10-11,16,共3页
详细列举了中石化扬子石化芳烃厂CO装置中MDEA脱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为MDEA溶液中热稳态盐聚集及MDEA空冷管束中流体冲刷。
关键词 MDEA脱碳 冲刷腐蚀 热稳态盐(HSS) 胺净化工艺
下载PDF
土壤抗冲系数测时标准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景小元 张淑莉 张爱国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1-93,共3页
鉴于目前国内外在次冲刷过程中土壤抗冲系数测时标准问题的空白研究现状,本文从土壤抗冲系数的概念出发,以实验测试数据为基础,采用过程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建立了次冲刷过程中土壤抗冲系数历时变化的计算模型,并作为确定... 鉴于目前国内外在次冲刷过程中土壤抗冲系数测时标准问题的空白研究现状,本文从土壤抗冲系数的概念出发,以实验测试数据为基础,采用过程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建立了次冲刷过程中土壤抗冲系数历时变化的计算模型,并作为确定土壤抗冲系数测时标准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抗冲中值与中值历时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并作为各地各类土样抗冲系数测时选择的标准与分析对比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抗冲系数 测时标准 次冲刷过程 历时变化
下载PDF
水煤浆气化工艺灰水单元 真空闪蒸及冷凝系统问题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卫锋 陈罗刚 马超 《大氮肥》 CAS 2021年第5期297-300,共4页
介绍水煤浆气化装置灰水单元在运行中出现的外排废水带灰渣进入污水场等问题,通过对灰水工艺系统进行优化,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大大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单周期运行时间,较大程度上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安全环... 介绍水煤浆气化装置灰水单元在运行中出现的外排废水带灰渣进入污水场等问题,通过对灰水工艺系统进行优化,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大大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单周期运行时间,较大程度上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安全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气化 黑水 闪蒸 积渣 冲刷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