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opuquinolone A,1种来源于柳珊瑚真菌Scopulariopsis sp.中的新萜类二氢喹啉酮生物碱(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邵长伦 晁蓉 +2 位作者 胥汝芳 曹飞 魏美燕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从1株来源于柳珊瑚的真菌Scopulariopsis sp.中分离获得1种新萜类二氢喹啉酮生物碱scopuquinolone A(1)。方法新化合物1的结构确定是通过广泛的波谱数据,包括二维核磁和高分辨质谱。1的绝对构型是通过CD以及计算旋光结合实验数据得... 目的从1株来源于柳珊瑚的真菌Scopulariopsis sp.中分离获得1种新萜类二氢喹啉酮生物碱scopuquinolone A(1)。方法新化合物1的结构确定是通过广泛的波谱数据,包括二维核磁和高分辨质谱。1的绝对构型是通过CD以及计算旋光结合实验数据得以确定的。结果化合物1鉴定为1种新萜类二氢喹啉酮生物碱。结论中国南海柳珊瑚来源的真菌是产生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次级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这是首次从Scopulariopsis属真菌中分离获得新的萜类二氢喹啉酮生物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puquinolone A 柳珊瑚 scopulariopsis sp. 萜类二氢喹啉酮生物碱
原文传递
一种金针菇新病害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肖静 石延霞 +1 位作者 谢学文 李宝聚 《食用菌》 2013年第5期57-58,61,共3页
从北京市金针菇出菇车间发现一种新寄主病害金针菇白色石膏霉病,将其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经柯赫氏法则验证,该病原菌为致病菌。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其为粪生帚霉Scopulariopsis fimicola(Cost.et.Ma... 从北京市金针菇出菇车间发现一种新寄主病害金针菇白色石膏霉病,将其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经柯赫氏法则验证,该病原菌为致病菌。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其为粪生帚霉Scopulariopsis fimicola(Cost.et.Ma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白色石膏霉病 粪生帚霉 scopulariopsis fimicola
下载PDF
On the diversity of fungi from soda soils 被引量:1
3
作者 Alexey A.Grum-Grzhimaylo Marina L.Georgieva +2 位作者 Sofiya A.Bondarenko Alfons J.M.Debets Elena N.Bilanenko 《Fungal Diversity》 SCIE 2016年第1期27-74,共48页
The diversity of filamentous fungi that can grow at high ambient pH values(i.e.,8–11)remains largely understudied.Here we study 100 alkalitolerant and alkaliphilic isolates from the soils around the basin of soda lak... The diversity of filamentous fungi that can grow at high ambient pH values(i.e.,8–11)remains largely understudied.Here we study 100 alkalitolerant and alkaliphilic isolates from the soils around the basin of soda lakes in Asia and Africa to assess the major evolutionary lineages and morphologies pertinent to the alkaliphilic trait in filamentous fungi.The Emericellopsis lineage(Hypocreales,Hypocreomycetidae),along with Plectosphaerellaceae(Hypocreomycetidae),Pleosporaceae(Dothideomycetes),Chaetomiaceae(Sordariomycetidae)families appeared to be overrepresented with strong alkalitolerants and effective alkaliphiles.In particular,Sodiomyces species(Plectosphaerellaceae),Acrostalagmus luteoalbus(Plectosphaerellaceae),Emericellopsis alkalina(Hypocreales),Thielavia sp.(Chaetomiaceae),and Alternaria sect.Soda(Pleosporaceae)grew best at high ambient pH.The pH tolerance of Chordomyces antarcticum,Acrostalagmus luteoalbus and some other species was largely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extra Na+in the growth medium.Moderate alkalitolerants included Scopulariopsis members(Microascales),Fusarium,Cladosporium,and many asexual acremonium-like species from Bionectriaceae.Weak alkalitolerants were represented by sporadic isolates of Penicillium,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and Alternaria alternata species,with the growth optimum at neutral or acidic pH.Weak alkalitolerants develop loose dry chains of spores easily dispersed by air.Their presence at low frequency with the growth optimum at neutral or acidic pH leads us to treat them as transient species in the alkaline soils,as those are also ubiquitous saprobes in normal soils.Our phylogenetic analyses show that the alkaliphilic trait in filamentous fungi has evolved several times.Several lineages harboring strong alkalitolerants derived from the known marine-borne fungi(Emericellopsis,Alternaria sect.Phragmosporae),or fall within the fungi associated with halophytic grasses(Pleosporaceae).Soda soils contain a diversity of fungi that range from weak alkalitolerant to alkaliphilic,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iphilic fungi pH Soda soils EXTREMOPHILE Sodiomyces Acrostalagmus Chordomyces VERTICILLIUM Emericellopsis Acremonium scopulariopsis Alternaria Thielavia Plectosphaerellaceae Pleosporaceae
原文传递
Surgical Removal of a Giant Vegetation on Permanent Endocavitary Pacemaker Wire and Lead
4
作者 Guo-tao Ma Qi Miao Chao-ji Zhang Li-hua Cao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51-253,共3页
PACEMAKER lead infections are rare.There are only about 0.4%-1.1% of the patients who have been implanted permanent pacemakers suffering from serious infections which lead to endocarditis.1 Generally,removal of the ... PACEMAKER lead infections are rare.There are only about 0.4%-1.1% of the patients who have been implanted permanent pacemakers suffering from serious infections which lead to endocarditis.1 Generally,removal of the infected pacemaker wire and lead,long-term anti-infection therapy,and implantation of a new pacemaker to another anatomic site are accepted approaches for thes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emaker lead VEGETATION scopulariopsis sp VORICONAZOLE
下载PDF
一株能强降解鸡毛的帚霉菌株的分离鉴定
5
作者 王玉荣 陈万浩 +2 位作者 王垚 韩燕峰 梁宗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4期295-298,共4页
从四川省成都市一受潮并完全分解的鸡毛帚上,分离到1株帚霉Scopulariopsis sp.ChengduA441。根据形态学和5.8S-ITS rDNA序列分析研究,鉴定其为短帚霉Scopulariopsis brevicaulis,称为ChengduA441菌株。本研究将为该属资源在角蛋白酶的... 从四川省成都市一受潮并完全分解的鸡毛帚上,分离到1株帚霉Scopulariopsis sp.ChengduA441。根据形态学和5.8S-ITS rDNA序列分析研究,鉴定其为短帚霉Scopulariopsis brevicaulis,称为ChengduA441菌株。本研究将为该属资源在角蛋白酶的开发上提供资料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帚霉 角蛋白 形态特征 系统发育
下载PDF
抑制油菜菌核萌发的真菌分离及其生防研究初报 被引量:5
6
作者 胡小加 张明海 +7 位作者 余常兵 谢立华 程雨贵 李银水 刘胜毅 方小平 张春雷 廖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7-570,576,共5页
从武汉地区种植油菜的灰潮土土壤中分离得到三种真菌,分别是短帚霉(Scopulariopsis brevicaulis)、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和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25℃共培养2周后发现,三种真菌的菌株对油菜核盘菌菌核的致死... 从武汉地区种植油菜的灰潮土土壤中分离得到三种真菌,分别是短帚霉(Scopulariopsis brevicaulis)、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和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25℃共培养2周后发现,三种真菌的菌株对油菜核盘菌菌核的致死率分别为95.6%、78.9%和83.3%。用哈茨木霉菌Tri-1和棘孢曲霉Asp-1制作而成的生防制剂用于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盆栽芝麻(旱地作物)和水稻(水田作物)种植60d后,土壤中埋植的菌核萌发率分别下降27.3%和38.0%;继而后作油菜60d后,重新埋植的菌核萌发率分别下降16.1%和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核盘菌 短帚霉 哈茨木霉菌 棘孢曲霉 生防
下载PDF
爱尔兰帚霉产低温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和发酵工艺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垚 韩燕峰 +1 位作者 虞泓 梁宗琦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32-1140,共9页
本文旨在对爱尔兰帚霉E71702M菌株产低温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并获得其最优发酵条件,为低温纤维素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温度、pH及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以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从8个培养条件... 本文旨在对爱尔兰帚霉E71702M菌株产低温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并获得其最优发酵条件,为低温纤维素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温度、pH及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以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从8个培养条件中筛选出影响产酶的3个主要因素,即麸皮含量、装瓶量和起始pH;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这3个主要因素的最优发酵条件。对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表明,该酶最适pH为3.0,最适反应温度为30℃,在0℃时残余酶活力为最适反应温度时的56.3%。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发酵条件为:麸皮含量8.79g/L、装瓶量40.93m L、初始pH 4.01。通过优化,纤维素酶活力由0.6338IU/m L提高到1.7386IU/m L,提高了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爱尔兰帚霉 纤维素酶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海藻内生真菌三个中国新记录种
8
作者 王蒙蒙 李长林 +2 位作者 孙开明 潘好芹 李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6-640,共5页
报道了分离自山东沿岸潮间带海藻的3个中国新记录种:石生束格孢霉Sarcinomyces petricola、鼠灰帚霉Scopulariopsis murina和球孢帚霉Scopulariopsis sphaerospora。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标本室(OUCMB)。
关键词 石生束格孢霉 鼠灰帚霉 球孢帚霉
原文传递
一株在低温条件下产纤维素酶的草生帚霉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垚 王玉荣 +3 位作者 罗韵 陈万浩 韩燕峰 梁宗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4年第3期50-54,共5页
从陕西合阳县葱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帚霉E71702M,根据形态学和5.8S-ITS rDNA序列分析研究,鉴定其为草生帚霉Scopulariopsis hibernica。通过CMC-刚果红染色法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产纤维素酶能力,发现E71702M菌株在低温条件下亦能够... 从陕西合阳县葱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帚霉E71702M,根据形态学和5.8S-ITS rDNA序列分析研究,鉴定其为草生帚霉Scopulariopsis hibernica。通过CMC-刚果红染色法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产纤维素酶能力,发现E71702M菌株在低温条件下亦能够分泌纤维素酶,具有一定的潜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纤维素酶 草生帚霉
下载PDF
短帚霉对小鼠致病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建勋 杨发枝 熊吉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52-453,共2页
目的研究短帚霉的致病性,探讨系统性真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给不同免疫状态的小鼠注射短帚霉菌悬液,对处死及自然死亡小鼠各脏器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和逆培养。结果在接种后早期即发生各脏器侵袭,免疫受损组小鼠坏死组织出现早,脾内多形核... 目的研究短帚霉的致病性,探讨系统性真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给不同免疫状态的小鼠注射短帚霉菌悬液,对处死及自然死亡小鼠各脏器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和逆培养。结果在接种后早期即发生各脏器侵袭,免疫受损组小鼠坏死组织出现早,脾内多形核白细胞减少。结论短帚霉是一种毒性较强的条件致病菌,真菌穿透宿主细胞的能力在感染的进程中起关键作用。多形核巨细胞在感染早期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帚霉 小鼠 致病性 动物实验 真菌病
原文传递
建立真菌透甲模型及红色毛癣菌和短帚霉透甲时间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卫凤莲 温海 +1 位作者 顾菊林 徐红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8年第1期8-11,14,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真菌透甲模型,观察真菌透甲时间,来探讨红色毛癣菌与短帚霉的相互作用。方法建立真菌透甲模型,分为红色毛癣菌组、短帚霉组、短帚霉-红色毛癣菌混合组,分析各组透甲时间。结果透甲模型中,红色毛癣菌的透甲时间为(9.46±... 目的通过建立真菌透甲模型,观察真菌透甲时间,来探讨红色毛癣菌与短帚霉的相互作用。方法建立真菌透甲模型,分为红色毛癣菌组、短帚霉组、短帚霉-红色毛癣菌混合组,分析各组透甲时间。结果透甲模型中,红色毛癣菌的透甲时间为(9.46±1.89)d,短帚霉的透甲时间为(2.62±0.96)d,混合组中短帚霉的透甲时间为(2.54±0.78)d。结论体外透甲模型中,短帚霉比红色毛癣菌先穿透甲板。混合组中,红色毛癣菌对短帚霉的透甲时间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模型 红色毛癣菌 短帚霉
下载PDF
急性肝衰竭肺部感染短帚霉的病原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鞠玲 袁媛 +2 位作者 王欢 鲍春梅 曲芬 《传染病信息》 2017年第5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肝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短帚霉的实验诊断特征,为临床诊治该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月收集1例药物性肝损伤导致急性肝衰竭并肺部感染短帚霉患者,对其标本进行痰真菌培养,通过观察菌落生长形态和光学显微镜下菌株形态... 目的探讨急性肝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短帚霉的实验诊断特征,为临床诊治该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月收集1例药物性肝损伤导致急性肝衰竭并肺部感染短帚霉患者,对其标本进行痰真菌培养,通过观察菌落生长形态和光学显微镜下菌株形态,质谱仪检测及扩增ITS序列对其进行鉴定确诊;采用E-test方法进行真菌体外药物敏感性(药敏)试验。结果结合不同温度、不同培养基下真菌生长的形态学特征,质谱仪分析及r DNA-ITS序列分析确定为短帚霉,该株短帚霉对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有较好的敏感性,最小抑菌浓度值分别为≥0.50μg/ml和≤0.75μg/ml。结论本例为急性肝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短帚霉的首例报道,短帚霉有其形态特征和药敏特点,临床应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短帚霉 肺部感染 诊断
下载PDF
短帚霉对小鼠致病性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万力 张国强 +1 位作者 汪贵娥 朱海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58-661,共4页
目的研究短帚霉的致病性,探讨系统性真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给不同免疫状态的小鼠经皮下、腹腔、静脉途径注射短帚霉菌悬液,对处死及自然死亡小鼠各脏器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和逆培养,观察小鼠生存率。结果正常皮下组和免疫抑制皮下组仅在... 目的研究短帚霉的致病性,探讨系统性真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给不同免疫状态的小鼠经皮下、腹腔、静脉途径注射短帚霉菌悬液,对处死及自然死亡小鼠各脏器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和逆培养,观察小鼠生存率。结果正常皮下组和免疫抑制皮下组仅在接种部位出现脓肿,不引起播散性损害;不同免疫状态的腹腔组和静脉组小鼠早期就出现各脏器的播散感染。组织病理学和逆培养均阳性。免疫抑制组小鼠有自然死亡。结论短帚霉是一种毒性较强的条件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帚霉 真菌病 动物实验 组织逆培养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病原物协同致病性对棉花黄萎病严重度的影响
14
作者 张帆 李晓林 +1 位作者 张敬泽 祝水金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8-196,共9页
大丽轮枝菌是1种土传的维管束病原菌,由其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我国棉花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而最近发现了1种土壤习居的机会病原真菌棉帚霉菌能通过伤口侵入寄主,并与大丽轮枝菌协同加重棉花黄萎病严重度。棉帚霉菌能在营养非常贫乏... 大丽轮枝菌是1种土传的维管束病原菌,由其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我国棉花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而最近发现了1种土壤习居的机会病原真菌棉帚霉菌能通过伤口侵入寄主,并与大丽轮枝菌协同加重棉花黄萎病严重度。棉帚霉菌能在营养非常贫乏的基质中产生分生孢子;超微结构观察也证实该病原菌在维管束组织中存在,并能产孢,显示了该真菌具有维管束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另外,土壤中的线虫活动可能使棉花根部产生伤口,也能促进病原菌的侵染。在总结分析生物学特性、侵染与互作机制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棉花根围多病原物与寄主互作体系可深入研究棉帚霉菌与大丽轮枝菌协同致病机制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大丽轮枝菌 棉花黄萎病 帚霉菌 生物学特性 协同致病性
下载PDF
短帚霉发酵脱除小桐子饼的毒性
15
作者 欧灵澄 赵德柱 王兴红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2年第2期43-46,共4页
膏桐饼作为生物柴油产业中产生的最大宗副产物,其高蛋白、低纤维含量的特性有望使其开发成为一种优良的蛋白饲料,但毒性限制了其直接作为饲料利用。发酵是多种饼粕脱毒的常用方法。分离、纯化膏桐根际微生物并分别发酵膏桐饼,用甲醇提... 膏桐饼作为生物柴油产业中产生的最大宗副产物,其高蛋白、低纤维含量的特性有望使其开发成为一种优良的蛋白饲料,但毒性限制了其直接作为饲料利用。发酵是多种饼粕脱毒的常用方法。分离、纯化膏桐根际微生物并分别发酵膏桐饼,用甲醇提取发酵膏桐饼的毒性成分并溶于水中,通过鲤鱼存活时间来评价不同菌株发酵膏桐饼的毒性,筛选获得了一株能够在膏桐饼上快速生长并能有效脱除膏桐饼毒性的短帚霉。脱毒小桐子饼组的小鲤鱼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延长了1.2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饼 脱毒 饲料 鲤鱼 短帚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