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鲭科鱼类活性肽的酶法制备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向泽敏
葛俊驿
+1 位作者
邱晓挺
严小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65-69,共5页
鲭科鱼类作为重要的海洋经济种类,资源丰富,是食源性蛋白的重要来源,但目前对其综合利用却徘徊在较低水平。酶解鲭科鱼类蛋白以制备具有抗氧化、降血压、免疫、抗菌等作用的活性肽是将鲭科鱼类进行高附加值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就酶解...
鲭科鱼类作为重要的海洋经济种类,资源丰富,是食源性蛋白的重要来源,但目前对其综合利用却徘徊在较低水平。酶解鲭科鱼类蛋白以制备具有抗氧化、降血压、免疫、抗菌等作用的活性肽是将鲭科鱼类进行高附加值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就酶解鲭类蛋白质制备活性肽的工艺条件、活性肽常见的分离纯化和序列鉴定方法、活性肽的主要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讨论了酶法制备活性肽的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相应对策,并对其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鲭科
活性肽
酶法制备
分离纯化
生理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形态和分子标记的三种鲭科鱼类鉴别新方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昊
程起群
郑将臣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7-303,共7页
为找到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澳洲鲭(S.australasicus)和羽鳃鲐(Rastrelliger kanagurta)这三种鲭科鱼类鉴别的新标记,采用形态框架等形态分析方法和线粒体标记的方法开展研究。共分析采自海南的33 ind样本,其中日本鲭19 ind,澳洲...
为找到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澳洲鲭(S.australasicus)和羽鳃鲐(Rastrelliger kanagurta)这三种鲭科鱼类鉴别的新标记,采用形态框架等形态分析方法和线粒体标记的方法开展研究。共分析采自海南的33 ind样本,其中日本鲭19 ind,澳洲鲭9 ind,羽鳃鲐5 ind。形态判别分析显示,利用2个可量参数(体高和眼径)或者3个框架参数[D(2-3)、D(3-5)、D(2-4)]构建的判别公式均能鉴别这三种鲭科鱼类,判别准确率均为100%。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得三种鲭科鱼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和控制区(D-loop)序列。经对位排列,得到33 ind样本Cytb和D-loop的一致序列分别为1 118 bp和846 bp。Cytb基因共检出17个单倍型,变异位点195个,其中10个固定位点是日本鲭所特有,8个固定位点是澳洲鲭所特有,147个固定位点为羽鳃鲐所特有;D-loop序列共得到27个单倍型,变异位点239个,其中13个固定位点为日本鲭所特有,10个固定位点为澳洲鲭所特有,182个固定位点为羽鳃鲐所特有。这些固定位点可以作为三种鲭科鱼类鉴别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鲭科
形态分析
分子标记
物种鉴别
资源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线粒体Cytb和ITS1部分序列分析鲭科鱼类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
1
3
作者
邱凡
苏永全
+1 位作者
傅蒙娜
王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1-211,共11页
鲭科(Scombridae)由15属51种表层洄游性海洋鱼类组成,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是重要的经济鱼类。目前关于鲭科鱼类系统发生学的研究主要基于形态学特征。为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鲭科鱼类的分类与系统进化关系,本研究扩增了鲭科7种鱼...
鲭科(Scombridae)由15属51种表层洄游性海洋鱼类组成,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是重要的经济鱼类。目前关于鲭科鱼类系统发生学的研究主要基于形态学特征。为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鲭科鱼类的分类与系统进化关系,本研究扩增了鲭科7种鱼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1个含311个碱基的序列区和转录间隔区1(ITS1)的1个含644~692个碱基的序列区。采用多个生物软件对序列碱基组成进行分析,计算了Kimura-2parameter遗传距离、转换/颠换比等遗传信息指数。Cyt b和ITS1序列4种碱基平均含量分别是:A为22.8%、G为16.4%、C为31.2%、T为29.5%和A为13.5%、G为31.3%、C为38.7%、T为16.5%。基于Cyt b计算的鲭科鱼类种间遗传距离为0.0065~0.3335,平均遗传距离为0.1689;基于ITS1计算的金枪鱼族鱼类种间遗传距离为0.0032~0.2668,平均遗传距离为0.2025。Cyt b和ITS1序列的转换/颠换比分别为1.8和0.9。以竹荚鱼(Trachurus trachurus)和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为外群,并结合GenBank上鲭科24种鱼类的同源序列,构建NJ、ML和ME系统树。研究结果确认了金枪鱼属处于系统进化树的顶端,代表着最新演化的种类,是鲭科中最繁盛的一属,也是目前系统发育的高峰。所有分子系统树都表明鲣属、鲔属和舵鲣属显示与金枪鱼属很近的亲缘关系,它们均归入金枪鱼族。然而,研究结果与形态学上将金枪鱼属分为2个亚属的分类结果存在分歧。同时,本研究关于狐鲣属、平鲣属、刺鲅属和双线鲅属进化地位上的结果也不同于形态学的结果。故鲭科鱼类客观、科学的分类地位还需通过形态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加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鲭科
细胞色素b
转录间隔区1
分子系统树
鱼类进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鲭科以及其他鱼类松果体窗形态结构的比较
4
作者
孙媛媛
王晓杰
宋佳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1-114,F0003,共5页
为了解鲭科鱼类颅顶松果体窗的结构和其与生活习性、鱼类系统进化的关系,利用光镜、X射线同步辐射技术以及组织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和日本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松果体窗的组织学结构。此外,通过...
为了解鲭科鱼类颅顶松果体窗的结构和其与生活习性、鱼类系统进化的关系,利用光镜、X射线同步辐射技术以及组织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和日本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松果体窗的组织学结构。此外,通过随机取样分属9目17科的20种鱼类标本,检测松果体窗形态结构,分析松果体窗与鱼类进化发育的关系,并探讨其在鱼体可能发挥的生理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具松果体窗的鱼类大都居于近海或淡水水域的底层,松果体窗的产生与它们的生存环境有一定关系,这种特殊的生理结构可以使鱼类在弱光环境中尽可能多地接受光线,让光线到达大脑并调节生理功能。同时,具有洄游特性的海洋鱼类也具有松果体窗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鱼类通过感知光线的变换来确定洄游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鲭科
黄鳍金枪鱼
日本鲐鱼
松果体窗
形态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鲭科鱼类活性肽的酶法制备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向泽敏
葛俊驿
邱晓挺
严小军
机构
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65-6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400683)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Q14C050001)
+3 种基金
宁波大学人才引进启动基金资助项目(013-E00843134702
013-E00843144702
013-421504460)
宁波大学王宽诚基金
文摘
鲭科鱼类作为重要的海洋经济种类,资源丰富,是食源性蛋白的重要来源,但目前对其综合利用却徘徊在较低水平。酶解鲭科鱼类蛋白以制备具有抗氧化、降血压、免疫、抗菌等作用的活性肽是将鲭科鱼类进行高附加值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就酶解鲭类蛋白质制备活性肽的工艺条件、活性肽常见的分离纯化和序列鉴定方法、活性肽的主要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讨论了酶法制备活性肽的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相应对策,并对其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关键词
鲭科
活性肽
酶法制备
分离纯化
生理功能
Keywords
scombridae
bioactive peptides
enzymatic hydrolysis
purification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TS254.9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形态和分子标记的三种鲭科鱼类鉴别新方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昊
程起群
郑将臣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出处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7-303,共7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08Z02)
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REKF10-01)共同资助
文摘
为找到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澳洲鲭(S.australasicus)和羽鳃鲐(Rastrelliger kanagurta)这三种鲭科鱼类鉴别的新标记,采用形态框架等形态分析方法和线粒体标记的方法开展研究。共分析采自海南的33 ind样本,其中日本鲭19 ind,澳洲鲭9 ind,羽鳃鲐5 ind。形态判别分析显示,利用2个可量参数(体高和眼径)或者3个框架参数[D(2-3)、D(3-5)、D(2-4)]构建的判别公式均能鉴别这三种鲭科鱼类,判别准确率均为100%。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得三种鲭科鱼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和控制区(D-loop)序列。经对位排列,得到33 ind样本Cytb和D-loop的一致序列分别为1 118 bp和846 bp。Cytb基因共检出17个单倍型,变异位点195个,其中10个固定位点是日本鲭所特有,8个固定位点是澳洲鲭所特有,147个固定位点为羽鳃鲐所特有;D-loop序列共得到27个单倍型,变异位点239个,其中13个固定位点为日本鲭所特有,10个固定位点为澳洲鲭所特有,182个固定位点为羽鳃鲐所特有。这些固定位点可以作为三种鲭科鱼类鉴别的分子标记。
关键词
鲭科
形态分析
分子标记
物种鉴别
资源管理
Keywords
scombridae
morphological marker
molecular marke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分类号
Q959.4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线粒体Cytb和ITS1部分序列分析鲭科鱼类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
1
3
作者
邱凡
苏永全
傅蒙娜
王军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1-211,共11页
基金
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资助(2004NZ03)
文摘
鲭科(Scombridae)由15属51种表层洄游性海洋鱼类组成,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是重要的经济鱼类。目前关于鲭科鱼类系统发生学的研究主要基于形态学特征。为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鲭科鱼类的分类与系统进化关系,本研究扩增了鲭科7种鱼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1个含311个碱基的序列区和转录间隔区1(ITS1)的1个含644~692个碱基的序列区。采用多个生物软件对序列碱基组成进行分析,计算了Kimura-2parameter遗传距离、转换/颠换比等遗传信息指数。Cyt b和ITS1序列4种碱基平均含量分别是:A为22.8%、G为16.4%、C为31.2%、T为29.5%和A为13.5%、G为31.3%、C为38.7%、T为16.5%。基于Cyt b计算的鲭科鱼类种间遗传距离为0.0065~0.3335,平均遗传距离为0.1689;基于ITS1计算的金枪鱼族鱼类种间遗传距离为0.0032~0.2668,平均遗传距离为0.2025。Cyt b和ITS1序列的转换/颠换比分别为1.8和0.9。以竹荚鱼(Trachurus trachurus)和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为外群,并结合GenBank上鲭科24种鱼类的同源序列,构建NJ、ML和ME系统树。研究结果确认了金枪鱼属处于系统进化树的顶端,代表着最新演化的种类,是鲭科中最繁盛的一属,也是目前系统发育的高峰。所有分子系统树都表明鲣属、鲔属和舵鲣属显示与金枪鱼属很近的亲缘关系,它们均归入金枪鱼族。然而,研究结果与形态学上将金枪鱼属分为2个亚属的分类结果存在分歧。同时,本研究关于狐鲣属、平鲣属、刺鲅属和双线鲅属进化地位上的结果也不同于形态学的结果。故鲭科鱼类客观、科学的分类地位还需通过形态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加以确认。
关键词
鲭科
细胞色素b
转录间隔区1
分子系统树
鱼类进化
Keywords
scombridae
cytochrome b (Cyt b)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 (ITS1)
phylogenetic tree
fishevolution
分类号
S95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鲭科以及其他鱼类松果体窗形态结构的比较
4
作者
孙媛媛
王晓杰
宋佳坤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系统与神经科学研究所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1-114,F000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426)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701)
文摘
为了解鲭科鱼类颅顶松果体窗的结构和其与生活习性、鱼类系统进化的关系,利用光镜、X射线同步辐射技术以及组织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和日本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松果体窗的组织学结构。此外,通过随机取样分属9目17科的20种鱼类标本,检测松果体窗形态结构,分析松果体窗与鱼类进化发育的关系,并探讨其在鱼体可能发挥的生理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具松果体窗的鱼类大都居于近海或淡水水域的底层,松果体窗的产生与它们的生存环境有一定关系,这种特殊的生理结构可以使鱼类在弱光环境中尽可能多地接受光线,让光线到达大脑并调节生理功能。同时,具有洄游特性的海洋鱼类也具有松果体窗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鱼类通过感知光线的变换来确定洄游路线。
关键词
鲭科
黄鳍金枪鱼
日本鲐鱼
松果体窗
形态结构
Keywords
scombridae
Thunnus albacares
Scomberjaponicus
pineal window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分类号
Q174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鲭科鱼类活性肽的酶法制备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向泽敏
葛俊驿
邱晓挺
严小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形态和分子标记的三种鲭科鱼类鉴别新方法
黄昊
程起群
郑将臣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线粒体Cytb和ITS1部分序列分析鲭科鱼类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邱凡
苏永全
傅蒙娜
王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两种鲭科以及其他鱼类松果体窗形态结构的比较
孙媛媛
王晓杰
宋佳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