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电针治疗中风病的临床观察 附:18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吴节 李应昆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13-16,共4页
采用选穴参照《国际标准化方案》并加用电针仪的头电针疗法与常规体针疗法对照治疗了中风病患者183例,结果表明:头电针与常规体针治疗中风病均有效,但头电针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体针对照组。前者对中风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更好的促... 采用选穴参照《国际标准化方案》并加用电针仪的头电针疗法与常规体针疗法对照治疗了中风病患者183例,结果表明:头电针与常规体针治疗中风病均有效,但头电针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体针对照组。前者对中风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头电针组治疗前的APOA1和APOPB100较治疗前分别增多和降低。体针组治疗后APOA1较治疗前也有增多。头电针组比常规体针组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更大。体针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粘度、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而头电针组除这3项指标外,还对高切还原粘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电泳时间有显著改变,并且头电针组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比、红细胞刚指数等也有降低的趋势。这可能是头电针组对中风病有较好疗效的机理之一。头电针组可明显降低中风病兼糖尿病病例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对高血糖有一定纠正作用。这是头电针疗法的独到之处。两组对中风病智能障碍都有促进其康复的作用。但头电针组疗效优于常规体针组。提示,根据《国际标准化头针方案》,以区定经,经上选穴,选用顶颞前、后斜线为主的头电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病人康复较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电针 体针 中风 针灸疗法
下载PDF
针灸治疗眼病临床应用规律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智方圆 黄琴峰 +6 位作者 赵越 杨延婷 张霁 吴丽洁 吴丹艳 谢晨 马晓芃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07-912,共6页
基于《中医针灸信息库》中的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1954至2016年间有关针灸治疗眼病的临床研究类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与评价,以期客观地反映针灸治疗眼病的疾病谱和适宜病症。结果显示针灸治疗眼病的疾病谱共涉及13类疾病47个... 基于《中医针灸信息库》中的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1954至2016年间有关针灸治疗眼病的临床研究类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与评价,以期客观地反映针灸治疗眼病的疾病谱和适宜病症。结果显示针灸治疗眼病的疾病谱共涉及13类疾病47个具体病症,总病例数为176 469,有效病例数为160 662,有效率为91.0%。针灸治疗眼病的适宜病症有近视、睑腺炎、结膜炎;常用适宜病症有斜视、干眼病、眼肌麻痹;次常用适宜病症有视神经萎缩、眼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眼睑痉挛、弱视。针灸治疗眼病中最常用的体穴为攒竹、睛明、太阳,最常用的耳穴为眼、肝、肾。从配穴方法上来看,以局部用穴为主,同时以远端取穴辅助配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中医药信息数据库 眼病 文献计量学 评价研究 数据挖掘 疾病谱
原文传递
留针时间初探 被引量:22
3
作者 黄馨云 李璟 +6 位作者 顾侃 徐红 崔若琳 杨伟杰 应嘉炜 宗蕾 张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5-450,共6页
留针是针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科学地制定因人因病制宜的最佳留针时间一直以来受到学界的思考和关注。本文通过梳理归纳先秦至今涉及留针的古今文献,细述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留针时间由短及长的衍变过程。集历代医家之所见,留针... 留针是针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科学地制定因人因病制宜的最佳留针时间一直以来受到学界的思考和关注。本文通过梳理归纳先秦至今涉及留针的古今文献,细述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留针时间由短及长的衍变过程。集历代医家之所见,留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针刺效应,而其前提则应是确保针刺安全。基于此,临床医师应谨慎合理选择患者可以耐受的最佳留针时限,以节约医患双方的时间成本,避免针刺耐受效应的发生,并降低长留针、久留针所带来的针刺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针 留针时间 针灸学 针刺
原文传递
浅谈三才思想在针灸学中的体现 被引量:22
4
作者 姜青松 王庆其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9-712,共4页
三才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体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就三才思想在针灸学理论与实践中的体现,从腧穴命名、治疗原则、针具、选穴组方、针刺手法方面阐述并简单评析,旨在说明历... 三才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体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就三才思想在针灸学理论与实践中的体现,从腧穴命名、治疗原则、针具、选穴组方、针刺手法方面阐述并简单评析,旨在说明历史上三才思想应用于针灸的全面性,同时也说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针灸学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才思想 针灸学 腧穴命名 治疗原则 针刺手法
原文传递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针灸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初探 被引量:19
5
作者 蔡荣林 胡玲 +6 位作者 陈卫华 吴子建 孟云凤 何璐 余情 彭传玉 王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91-1994,共4页
目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针灸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对《针灸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回顾与思考,结合对中医学类专业岗位胜任力的分析,初步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案,方案实施后... 目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针灸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对《针灸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回顾与思考,结合对中医学类专业岗位胜任力的分析,初步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案,方案实施后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对提高相关岗位胜任能力的认知情况。结果在课程考核评价方案中,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细化考核评价内容,加大技能考核的比重,围绕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确定通过多元化的综合考核评定学生成绩。与未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的对照班比较,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的实验班在临床基本能力、医生职业精神与素养方面有显著提高(P <0. 05);在提高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医学信息管理与学术研究能力等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P <0. 01)。结论《针灸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可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为进一步在相关课程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课程考核 岗位胜任力 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关于《针灸学》教学内容改革的设想与实践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淑娟 苏妆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150-151,共2页
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针对目前教学学时少、内容多等现状,从精简课堂教学内容和充实实训教学内容两方面提出教学改革的设想,并就具体实施方法和实践结果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针灸学 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 实训教学
下载PDF
短刺的历史演绎运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邱曼丽 韩嫣 +3 位作者 孙开龙 袁旭 周凌琴 李璟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11期78-82,共5页
针刺方法是针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短刺源于秦汉时期针灸理论奠基之作《灵枢经》。短刺法是"十二节刺"中的一种针法,主治骨痹等邪聚深处的疾患操作时应深刺,包含摇法及提插捻转的行针手法,既有针至病所之用,也有气至病所之... 针刺方法是针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短刺源于秦汉时期针灸理论奠基之作《灵枢经》。短刺法是"十二节刺"中的一种针法,主治骨痹等邪聚深处的疾患操作时应深刺,包含摇法及提插捻转的行针手法,既有针至病所之用,也有气至病所之意,经过历史沉淀,至今仍被当代医家在临床使用并发展,但短刺法也有其不足之处。本研究通过梳理短刺法的起源、主治疾患、操作手法、作用原理和发展应用,探究短刺的历史演绎运用,对规范短刺标准化操作:进一步探究短刺作用机制、精进短刺新型针具和拓展短刺疾病谱起着重要作用,以期提高针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痹 短刺 十二节刺 针刺 针灸学
下载PDF
以“辨病位”为核心构建针灸临床诊疗体系的思考--以《针灸学》治疗篇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田鸿芳 韩德雄 +3 位作者 刘婧 李阳 王舢泽 赵吉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5-349,共5页
基于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与针灸辨病辨证之不同,认为“辨病位”是针灸辨病辨证的关键。根据病位不同,将《针灸学》治疗篇中的病证分为脏腑病、肢体经络病、皮肤病、五官病、妇科病、气血津液病,并分别阐述每类病证的辨病辨证规律及... 基于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与针灸辨病辨证之不同,认为“辨病位”是针灸辨病辨证的关键。根据病位不同,将《针灸学》治疗篇中的病证分为脏腑病、肢体经络病、皮肤病、五官病、妇科病、气血津液病,并分别阐述每类病证的辨病辨证规律及治疗特点,以“辨病位”为核心,构建针灸临床诊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辨病位 针灸临床诊疗
原文传递
铺灸疗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金生 范竹雯 +5 位作者 魏素丽 张东旭 周运峰 黄爱军 张双艺 杨建宇 《光明中医》 2018年第8期1215-1216,F0003,F0004,共4页
灸法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艾灸直接或间接对体表的穴位进行烧灼、温熨,借助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病祛邪的治病和保健作用。临床上应用灸法治疗针药所不能愈的很多痼疾沉疴屡见奇效。笔者... 灸法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艾灸直接或间接对体表的穴位进行烧灼、温熨,借助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病祛邪的治病和保健作用。临床上应用灸法治疗针药所不能愈的很多痼疾沉疴屡见奇效。笔者查阅近几年铺灸的临床应用报道,将其要施灸的方法和选取部位以及治疗的疾病进行整理,总结近年临床对铺灸的应用方向和研究方法的最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铺灸 经脉铺灸疗法 保健预防疾病 治疗疾病
下载PDF
高等医学院校针灸学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宋观礼 《医学教育探索》 2010年第12期1679-1681,共3页
结合针灸学教学实践与教学体会;从突出中医特色,注重中医传统思维,重视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搞好临床见习、实习,鼓励学生多学科知识交叉学习,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等方面探讨如何搞好高等医学院校的针灸学教学改革;以提... 结合针灸学教学实践与教学体会;从突出中医特色,注重中医传统思维,重视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搞好临床见习、实习,鼓励学生多学科知识交叉学习,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等方面探讨如何搞好高等医学院校的针灸学教学改革;以提高针灸学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针灸学病症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10
11
作者 洒玉萍 武娟 +3 位作者 李永平 赵艳霞 王树林 吴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24期19-21,共3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近几年来教育界同行逐渐倡导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通过阐明翻转课堂模式引入针灸学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针灸学病症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以及将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引入到《针灸学》内科病症教学中的实践,初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近几年来教育界同行逐渐倡导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通过阐明翻转课堂模式引入针灸学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针灸学病症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以及将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引入到《针灸学》内科病症教学中的实践,初步探讨其在教学过程中作用,以期为针灸学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更合适、更有效的途径,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中医针灸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针灸学 内科病症教学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基于SCIE和GoPubMed的针灸学文献统计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思金华 赵晨 +1 位作者 刘妮波 商洪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09-1314,共6页
采用文献计量法,调查2003-2013年被SCIE和PubMed收录的针灸学文献,统计分析年发文数量、国家分布、机构和地区分布,作者、期刊、学科类别、高频主题以及H指数等,阐明针灸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关键词 针灸学 SCIE GOPUBMED 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虚拟现实技术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被引量:8
13
作者 侍昊 孙昭睿 +4 位作者 丰翔 顾笑燕 李一鸣 冯晶晶 关欣颖(指导) 《光明中医》 2021年第8期1351-1353,共3页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刺激人体的经络腧穴以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传统的二维教学模式不能清晰地展示经络的立体循行和腧穴的三维结构,导致学生们对经络腧穴的理解不深刻,针刺操作不规范,影响疾病的诊治。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促...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刺激人体的经络腧穴以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传统的二维教学模式不能清晰地展示经络的立体循行和腧穴的三维结构,导致学生们对经络腧穴的理解不深刻,针刺操作不规范,影响疾病的诊治。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促进了针灸学教学由二维模式向三维模式转变,使得经络循行立体化、腧穴结构三维化、针刺操作规范化、技能考核客观化、典型病例生动化和疾病诊疗真实化,从而能够提高针灸学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VR 针灸学 教学
下载PDF
针灸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平 王静 +3 位作者 张潮 虎力 陈新旺 刘炜宏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7,共4页
在文献检阅、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我国针灸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概况,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和展望。
关键词 针灸学 高等教育 十一五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过程化管理及评价”在非针灸专业研究生针灸科规培方案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志兰 董灿 +4 位作者 阮志忠 潘金津 孔德松 张晓甦 向谊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3-216,共4页
评价在非针灸专业研究生针灸科规培学习中引入"过程化管理及评价"的教学效果。将120例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非针灸专业研究生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脱落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方式授课;观察组采取"过程... 评价在非针灸专业研究生针灸科规培学习中引入"过程化管理及评价"的教学效果。将120例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非针灸专业研究生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脱落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方式授课;观察组采取"过程化管理及评价",把教学大纲细化,多种教学方式配合,以"周"为时间节点进行评价总结,两组均于1个月轮转结束后进行考评并填写问卷调查表。观察组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中辨证论治、技能操作、医患沟通分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学生问卷调查表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易于相关知识记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激发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自学能力、临床处理问题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方面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过程化管理及评价"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过程化管理及评价 针灸学
原文传递
针灸学的生命科学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尹磊淼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81-1485,共5页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先导学科,承担着沟通中医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桥梁作用。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几何级增长,传统针灸学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在生命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重新认识了针灸和针灸学,认为针灸效应存在...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先导学科,承担着沟通中医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桥梁作用。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几何级增长,传统针灸学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在生命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重新认识了针灸和针灸学,认为针灸效应存在相应的物质基础和调控机制。在针灸学定义中充分体现生命科学的概念将有助于针灸学临床和科研协同发展。本文从针灸学定义及"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的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出发,探讨针灸学的生命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生命科学 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针灸学智能+教学培养模式实践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浩然 王松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8期9-12,共4页
在“新医科”背景之下,传统针灸学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发展的新形势,因此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化的困境,探索以培养优秀中医药文化传承者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日趋重要。基于此,此文就河南中医药大学在新医... 在“新医科”背景之下,传统针灸学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发展的新形势,因此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化的困境,探索以培养优秀中医药文化传承者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日趋重要。基于此,此文就河南中医药大学在新医科背景下对针灸学智能+教学模式的实践展开阐述,以期为其他兄弟院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教学改革 新医科
下载PDF
《针灸大成》证治思想刍议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曦元 柴铁劬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11期69-71,共3页
《针灸大成》诸卷中,杨继洲运用大量篇幅论述其证治原则及内涵,阐述详实,见解独到。分析整合其证治思想为明析辨证,审因论治;诸法并重,通权达变;善用手法,总结创新;取穴精当,执简驭繁。付诸于实践,疗效卓著。
关键词 针灸学 针灸大成 杨继洲 虚实 补泻手法
下载PDF
浅析华佗对针灸学的贡献 被引量:7
19
作者 蔡荣林 胡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05-1307,共3页
梳理华佗对针灸学术的贡献,如创立了华佗夹脊穴、绘制脏腑经络图像、提出"观眼识病"、注重灸法的临床应用,首用膈俞穴治疗头痛,取穴精要、注重治神等等。认为华佗在针灸领域的贡献卓著,其诸多贡献至今仍对针灸临床和科研工作... 梳理华佗对针灸学术的贡献,如创立了华佗夹脊穴、绘制脏腑经络图像、提出"观眼识病"、注重灸法的临床应用,首用膈俞穴治疗头痛,取穴精要、注重治神等等。认为华佗在针灸领域的贡献卓著,其诸多贡献至今仍对针灸临床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佗 针灸学 学术贡献
原文传递
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探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立国 部爱贤 +1 位作者 熊俊 熊旺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22期8-11,共4页
当今是工具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时代,而混合式学习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相"混合"。如何打破传统教育,将二者进行最佳的"混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帮助学习者追求卓越?这些都是当今高校教师... 当今是工具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时代,而混合式学习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相"混合"。如何打破传统教育,将二者进行最佳的"混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帮助学习者追求卓越?这些都是当今高校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设计了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实践后加以修正,提出了学习目标、学习时空、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方式五维度的混合式学习设计。同时也提出了在混合式学习设计中要注意"适需、适时、适量和适度"的建议,把握时机,按需使用,适度适量,方能将混合式学习的教学优势发挥到极致,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 微信 针灸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