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合法律性的合法性——从韦伯到哈贝马斯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国东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9,共12页
韦伯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这种情结使他尤为强调学术的文化政治担当,亦使其具有学者和"群众性政治家"双重身份。作为学者,他对现代社会"基于合法律性的合法性"(法理型统治)模式进行了详尽分析;作为群众性政治家... 韦伯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这种情结使他尤为强调学术的文化政治担当,亦使其具有学者和"群众性政治家"双重身份。作为学者,他对现代社会"基于合法律性的合法性"(法理型统治)模式进行了详尽分析;作为群众性政治家,他又明确提出了"领袖民主"(卡理斯玛型统治)合法化模式。这两种理论模式均具有政治现实主义和实证论倾向。哈贝马斯总体上拒绝了韦伯合法化模式的描述性路径,并极力批判了其领袖民主模式;但他亦将其合法化论说建基于韦伯式基于合法律性的合法性模式之上,并做出了可以容纳道德性内容的理论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性 学术与政治 合法律性 领袖民主
原文传递
1950年代归国留美科学家的归程及命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德禄 刘志光 《科学文化评论》 2012年第1期68-87,共20页
本文聚焦于50年代归国的留美科学家。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这批科学家的命运体现在对政治与科学、去国与归国、个人与国家等多重相互交织的选择之中。他们大部分是抗战胜利后,通过国民党政府组织的留学考试出国的... 本文聚焦于50年代归国的留美科学家。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这批科学家的命运体现在对政治与科学、去国与归国、个人与国家等多重相互交织的选择之中。他们大部分是抗战胜利后,通过国民党政府组织的留学考试出国的。50年代他们中很多人想回国为新成立的共和国服务,美国政府禁止他们回中国大陆,他们却想方设法,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中国。这些科学家在新学科的建制化、科学人才的培养以及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方面,尤其其中有些科学家在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制订和"两弹一星"的研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批科学家在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反右和文革中受了很多冲击,有人被关入监狱,甚至有人自杀。在这批科学家身上能够见证科学与政治复杂的关系,能够见证冷战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美科学家 科学与政治 冷战
下载PDF
疫情信息公开的法治反思 被引量:7
3
作者 胡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34,共10页
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公开存在的不足,引发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科学与政治关系、公民与政府关系的法治反思。应对疫情信息公开制度的僵化与冲突,须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完善中央直管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疫情信息公开机制。针对... 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公开存在的不足,引发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科学与政治关系、公民与政府关系的法治反思。应对疫情信息公开制度的僵化与冲突,须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完善中央直管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疫情信息公开机制。针对疫情信息公开中科学与政治关系之争议,应合理定位科学家与政治家的角色,促进科学系统与政治系统的相互协同。面对疫情信息公开中公民话语权的保障,应从权力导向转向权利导向,防止政府对公民话语权的不当克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信息公开 法治 央地关系 科学与政治 政府与公民
下载PDF
科研审计与监管:科学与政治的有机边界活动 被引量:6
4
作者 韩来平 李榕 张萌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8-94,共7页
科学职业化的今天,政治与科学形成了一种委托与代理的社会契约关系,科学的求实与效率是这一契约关系的基本要求。由于政治与科学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政治主体的逆向选择和科研的道德风险,使科学的求实与效率受到损害。因此,科研审计... 科学职业化的今天,政治与科学形成了一种委托与代理的社会契约关系,科学的求实与效率是这一契约关系的基本要求。由于政治与科学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政治主体的逆向选择和科研的道德风险,使科学的求实与效率受到损害。因此,科研审计与监管必然成为维护科学社会契约关系的必要手段。但现实科研审计与监管的实践还存在着一些困境。为了消解这些困境,我们利用契约关系分析的方法,深入至"交换"得以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重新认识科学的社会契约,从而明晰了契约关系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而利用有机边界理论分析认为,科研审计机构是契约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合作审查科学研究求实与效率的组织平台,科研审计与监管应成为科学与政治之间的有机边界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与政治 有机边界活动 科研监管与审计
原文传递
边界组织理论视域下的科技伦理治理研究
5
作者 王烨 韩来平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0期231-238,共8页
科技伦理治理的内在逻辑是维护科学社会契约关系的稳定,本质要求是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治理,因此需要搭建利益相关者多元参与的活动平台。基于边界组织理论,借鉴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认为政治一方需主动搭建边界组织... 科技伦理治理的内在逻辑是维护科学社会契约关系的稳定,本质要求是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治理,因此需要搭建利益相关者多元参与的活动平台。基于边界组织理论,借鉴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认为政治一方需主动搭建边界组织活动的平台,并对边界组织进行一定授权,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同时,科技伦理治理工作应聚焦于科学和政治之间的边界,发挥利益相关者多元参与治理的边界组织作用。针对中国科技伦理治理制度不健全、科技伦理宣传教育有待系统开展、监督审查未能有效开展等问题,指出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正是处于科学和政治之间的边界组织,要在分析中国科技伦理治理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理清科技伦理治理之责,并充分发挥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在指导和统筹协调推进全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作用,从而谋划构建中国科技伦理治理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伦理治理 科技伦理 边界组织 科技伦理委员会 科学和政治 利益相关者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科技观的历史考察
6
作者 庞晓光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2,132,共7页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观寓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曲折过程,与时代主题、社会需要紧密相关。经历了“科学被当做救国的工具、把科学实验看作一种社会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成为国家利益和国家发展范畴的重要因子”的演变。在...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观寓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曲折过程,与时代主题、社会需要紧密相关。经历了“科学被当做救国的工具、把科学实验看作一种社会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成为国家利益和国家发展范畴的重要因子”的演变。在这些观念的嬗变中形塑了中国共产党科技观的最显著特征,那就是现实主义的或实践的科技观。现实主义科技观中的科学脱离了想象中的完全超然的地位,成为经济社会结构和政治思想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的这种现实主义科技观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要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还应当观照科学的本质形态,用纯科学的理想来平衡现实主义科技观中的功利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科技观 历史演进 科学与政治
原文传递
“科学为了人民”运动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杜若 王骏 《科学文化评论》 2016年第2期5-22,共18页
"科学为了人民"运动,倡导科学为了人民而不是为了军事或政府利益所用、科学不应当排斥人民参与、科学家应该有足够的自主性;并认为,只有打破现有的社会结构、重构社会和政府,才能在美国实现上述这三个目标。与其说"科学... "科学为了人民"运动,倡导科学为了人民而不是为了军事或政府利益所用、科学不应当排斥人民参与、科学家应该有足够的自主性;并认为,只有打破现有的社会结构、重构社会和政府,才能在美国实现上述这三个目标。与其说"科学为了人民"运动关注的核心是科学或科技政策问题,不如说是一个政治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为了人民”科学与政治 科学与公众
下载PDF
钱学森--杰出的战略科学家 被引量:2
8
作者 姜玉平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72-81,共10页
概括了作为战略科学家的钱学森的主要贡献,如参与擘划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推动中国技术科学建制化以及组织创建中国导弹与航天科技事业等。分析了钱学森成为战略科学家的主要原因,即钱学森成长于开放的社会环境;师从著名科学学派,成... 概括了作为战略科学家的钱学森的主要贡献,如参与擘划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推动中国技术科学建制化以及组织创建中国导弹与航天科技事业等。分析了钱学森成为战略科学家的主要原因,即钱学森成长于开放的社会环境;师从著名科学学派,成为杰出技术科学家;新中国将钱学森推向创建现代科技事业的第一线,使其能够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出色的政治修养让钱学森能够娴熟地处理科学与政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 战略科学家 科学与政治
原文传递
罗杰·亚当斯的化学风格 被引量:2
9
作者 樊小龙 《科学文化评论》 2014年第3期93-109,共17页
美国化学在20世纪20年代步入其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在此后一直引领世界化学潮流。罗杰·亚当斯见证并亲历了美国化学乃至整个科学事业登上世界科学顶峰的历史进程,他在有机化学研究及研究生教育方面硕果累累,他和他的学生极大地促进... 美国化学在20世纪20年代步入其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在此后一直引领世界化学潮流。罗杰·亚当斯见证并亲历了美国化学乃至整个科学事业登上世界科学顶峰的历史进程,他在有机化学研究及研究生教育方面硕果累累,他和他的学生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学院科学与工业研究的有机结合与共同繁荣,除此之外,他作为一位科学政治家所做的工作对于美国及德、日在二战后的科技政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他的学术生涯,我们不但可以看到美国化学和化学工业携手并进的一张缩影,也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独特的学术风格:这种化学风格立足于有机化学研究的学术前沿,但它始终牵动着美国化学工业的创新进程,恰与霍尔顿所言"杰斐逊式的研究纲领"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杰·亚当斯 有机化学 化学与化工 科学与政治
下载PDF
中朝两国历史上的天文学交往(二)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云里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从很早开始,统治朝鲜的王朝就仿照中国设立官方天文机构,负责天象占侯与历法制定.为满足本国在这些方面的知识需求,朝鲜统治者们曾非常努力地从中国学习和引进天文学.中国政府往往把向朝鲜颁送历法作为显示宗主国地位的手段,而朝鲜王朝... 从很早开始,统治朝鲜的王朝就仿照中国设立官方天文机构,负责天象占侯与历法制定.为满足本国在这些方面的知识需求,朝鲜统治者们曾非常努力地从中国学习和引进天文学.中国政府往往把向朝鲜颁送历法作为显示宗主国地位的手段,而朝鲜王朝却把能够制定本国历法作为政治上独立的象征.因此,两国之间的天文学交往总是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学 外交 中国与朝鲜 科学与政治
下载PDF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的科学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正风 武晨箫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9-775,共7页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五四运动又赋予"科学"和"民主"新的内涵。这一历史过程与陈独秀的科学观及其演变有密切关系。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五四运动又赋予"科学"和"民主"新的内涵。这一历史过程与陈独秀的科学观及其演变有密切关系。五四运动百年之后回顾陈独秀的科学观,可以发现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刻影响,但学界对此的反思多有不足。本文考察了陈独秀科学观的演进过程,重点分析五四运动对陈独秀科学观转变的重要影响。本文认为陈独秀的科学观具有符号化、人格化、政治化的阶段性特征,五四运动后陈独秀的科学观在一定意义上形塑了现代中国处理科学与政治关系的逻辑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科学观 科学与政治
原文传递
其命维新——建国初期北京中医进修学校的中医科学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赖立里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47,共6页
1950至1954年的"中医学习西医"政策并非简单的"中医西医化"。当时成立的北京中医进修学校的办学方针、教学概况及其办学经验表明,中医进修西医不仅不会"使中医变成西医",而且凸显了"中医科学化"... 1950至1954年的"中医学习西医"政策并非简单的"中医西医化"。当时成立的北京中医进修学校的办学方针、教学概况及其办学经验表明,中医进修西医不仅不会"使中医变成西医",而且凸显了"中医科学化"的必要性及其意义。究其原因,这是中医顺应时势的要求,用科学的语言把自己的理论翻译、解释到20世纪的具体情境中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是提高中医的同时建设一个新中医的积极行动。当年中医进修教育的科学化探索和努力,有别于民国时期以西医解释中医的单一取向,而是通过对社会科学认识论的重视,找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论的逻辑为我所用,由此开启了建立中医现代理论体系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科学化 科学与政治 翻译
下载PDF
科学与政治的互动——以女科学家李桓英的麻风病防治事业为例
13
作者 张会丽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17-23,共7页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策对科技事业的发展有着导向性作用.就麻风病防治而言,清除代表落后旧社会的疾病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优越性的体现.李桓英,中国著名的麻风病防治专家,她的麻风病防治事业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却经历了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策对科技事业的发展有着导向性作用.就麻风病防治而言,清除代表落后旧社会的疾病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优越性的体现.李桓英,中国著名的麻风病防治专家,她的麻风病防治事业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却经历了一波三折,既始于政治的原因,又受政治原因所限,最终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得以成功实施短程联合疗法,使得中国在2000年基本消灭了麻风病.她的麻风事业的成功不仅与她个人的努力、基层麻防人员的支持有关,也和科学的进步、新时期良好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以她的麻风防治科研经历为微观分析视角,可以透视科学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与政治 女科学家 李桓英 麻风病
下载PDF
OTA的出现与终结
14
作者 刘淑娟 胡志强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69,127,共7页
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办公室(简称OTA)是为美国国会提供科技咨询的专门机构,其从1972年成立到1995年终止的整个过程,展现了当代科学与政治密切而又复杂的关系。论文概述了OTA出现的背景、OTA运行的程序以及OTA终结的原因,分析了OTA中立性策... 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办公室(简称OTA)是为美国国会提供科技咨询的专门机构,其从1972年成立到1995年终止的整个过程,展现了当代科学与政治密切而又复杂的关系。论文概述了OTA出现的背景、OTA运行的程序以及OTA终结的原因,分析了OTA中立性策略以及所受到的各种政治影响,进而对如何认识科学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了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A 科学与政治 中立性策略 诚实的中间人
原文传递
政治哲学与政治学辨析
15
作者 张红妹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从理论上弄清政治哲学和政治学的区别和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治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应当对其研究对象采取一种不含有研究者任何主观偏好的客观态度,因此它没有阶级性。然而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则是政治的合理性或合法性问题,因而它... 从理论上弄清政治哲学和政治学的区别和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治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应当对其研究对象采取一种不含有研究者任何主观偏好的客观态度,因此它没有阶级性。然而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则是政治的合理性或合法性问题,因而它对政治问题的研究必然包含价值判断。政治学与政治哲学的区别基于"事实"与"价值"的区分。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政治学 合理性
下载PDF
试论政治因素及政府政策对中国现代昆虫学发展的影响
16
作者 夏如冰 王思明 杨宗武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9,128,共8页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科学技术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新中国成立以来 ,由政治体制、经济基础及科学背景所决定 ,国家对科技发展实行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 ,政治对科技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以中国昆虫学为中心 ,剖析新中国成...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科学技术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新中国成立以来 ,由政治体制、经济基础及科学背景所决定 ,国家对科技发展实行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 ,政治对科技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以中国昆虫学为中心 ,剖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因素与政府政策对科技发展的重要影响 ,并对其后果进行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政府政策 中国 现代昆虫学 发展 科技 群众运动 行政管理
下载PDF
沃格林《新政治科学》对现代心灵失序的诊断
17
作者 冯庆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沃格林对现代社会科学中实证主义的不满,与其对现代西方文明中心灵失序问题的全面检讨有关。在《新政治科学》中,沃格林开篇对韦伯的批评是他全书对现代内在主义或“灵知主义”之革命问题进行诊断的开端。由于偏离了前现代灵魂秩序中人... 沃格林对现代社会科学中实证主义的不满,与其对现代西方文明中心灵失序问题的全面检讨有关。在《新政治科学》中,沃格林开篇对韦伯的批评是他全书对现代内在主义或“灵知主义”之革命问题进行诊断的开端。由于偏离了前现代灵魂秩序中人性与神性的参与性经验,现代灵知主义的精神倾向无法给出关于实在秩序的全面表征,而只能返回信心与良知等内在维度。在这一倾向转向宗教化的激进主义实践时,必然要求一整套带有实证意涵的政治技术作为其创制新秩序的保证。这样的代表机制实则延伸到现代主权国家的法权建构原则当中,并为现代意识形态政治提供了原型。由此,沃格林认为,从发生原因、内在机制和历史效果来看,现代的实证主义倾向和灵知主义倾向,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格林 《新政治科学》 实证主义 灵知主义 内在性
下载PDF
风险治理制度范式的起源与变迁:科学与政治的共生论视角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晓伟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3-90,共8页
本研究从STS科学民主化研究的科学与政治共生论视角出发,以风险治理的红皮书模式为切入点,讨论了"服务于政策的科学"领域中的科学与政治关系是如何实现从"完全分离"向"互构共生"变迁的。研究的基本结论... 本研究从STS科学民主化研究的科学与政治共生论视角出发,以风险治理的红皮书模式为切入点,讨论了"服务于政策的科学"领域中的科学与政治关系是如何实现从"完全分离"向"互构共生"变迁的。研究的基本结论有三个:第一,科学与政治完全分离的假设源自启蒙思想家们的现代性筹划,主要表现为技术统治论和政治决断论两种模式;第二,风险治理制度范式之所以最先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实用主义科学观(适用的真理)与政治观(参与式民主)互构共生的产物;第三,无论是美国本土对红皮书模式的有限修正,还是欧洲国家对这一模式的能动改造,仍然贯穿着科学与政治深度共生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治理 制度范式 红皮书模式 科学与政治的共生论
原文传递
政治学学科研究的学术缺陷与学术本位论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正一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6-42,共7页
中国政治学学科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也可谓之"发展中的中国政治学"。但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政治学在研究范式、学科主题、指导理念、学科效应、研究方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就迫切... 中国政治学学科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也可谓之"发展中的中国政治学"。但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政治学在研究范式、学科主题、指导理念、学科效应、研究方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就迫切需要在学术范式上达致应有的自觉,克服学科研究的学术缺陷,确立学科研究的学术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政治学 学科建设 主要问题 学术本位
下载PDF
边界组织: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IPCC 被引量:1
20
作者 安德万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3-48,共6页
IPCC的主要职能是评估已有的科学知识,以为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提供权威的、可靠的科学证据。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学者多用认知共同体理论解释IPCC的政策影响,但做出的解释存在两个不足。借鉴边界组织理论,发现IPCC接受科学界和政策界的双重... IPCC的主要职能是评估已有的科学知识,以为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提供权威的、可靠的科学证据。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学者多用认知共同体理论解释IPCC的政策影响,但做出的解释存在两个不足。借鉴边界组织理论,发现IPCC接受科学界和政策界的双重委托,能够有效地管理科学和政治间的不稳定边界。IPCC的职能是:第一,实现科学与政治的隔离,确保科学生产的稳定环境;第二,促进科学与政治的协调,生产可用的、可信的政策知识,特别是其不断完善处置不确定性问题的方法、工具,促进科学家和决策者之间的沟通,以完成知识整合。因此,边界组织理论为研究国际社会中科学和政治之间的交错复杂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气候变化谈判 IPCC 科学与政治的互动 国际科学传播 边界组织 认知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