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临床分析与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丹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2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临床情况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76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10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临床情况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76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10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中出血、康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产后康复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两组新生儿情况。结果:试验组阴道试产成功73例,成功率为96.05%;试验组产妇的产中出血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康复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与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产后康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临床可行性高,可有效减少产时出血,减少产妇产后不良康复现象,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对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试产 可行性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结局分析
2
作者 李珮 《系统医学》 2021年第20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结局。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于该院进行分娩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50例,根据是否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分组,不符合的2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中,给予再次剖宫产手术分娩,符合的26例...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结局。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于该院进行分娩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50例,根据是否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分组,不符合的2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中,给予再次剖宫产手术分娩,符合的2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中,给予阴道分娩,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2 h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 h出血量(215.64±80.23)mL与住院时间(3.14±1.23)d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1、10.163,P<0.05),但新生儿Apgar评分(7.94±1.50)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4,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19.23%(5/26)、产后发热19.23%(5/26)、恶露过长23.08%(6/26)、胎儿窘迫并发症发生率19.23%(5/26)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9、5.265、5.120、5.265,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在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阴道分娩,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保证母婴结局,减少患者产后2 h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分娩结局
下载PDF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患者米非司酮引产的效果
3
作者 唐珍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观察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患者采取米非司酮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接收并治疗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患者中抽取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随机法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1例,给予常规组患者... 目的观察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患者采取米非司酮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接收并治疗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患者中抽取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随机法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1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药物依沙吖啶羊膜内注射引产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米非司酮引产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后临床效果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产程时间为(5.73±1.02)h,产后出血量为(91.08±32.34)mL,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治疗组引产成功率为93.55%,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比常规药物依沙吖啶羊膜内注射引产治疗而言,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患者采取米非司酮引产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沙吖啶 引产 米非司酮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 疗效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试产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志英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0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产妇阴道试产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7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及同时间段70例非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初产妇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产妇阴道试产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7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及同时间段70例非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初产妇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妊娠结局相关指标。结果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中阴道分娩成功40例,30例剖宫产,1例先兆子宫破裂,与非瘢痕子宫组阴道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出血量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组阴道试产并发症(20%)高于非瘢痕子宫组(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积极治疗后预后均良好。结论目前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中,阴道试产是可行的,鉴于相关风险,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做好沟通工作,严观产程进展,做好急诊手术、输血及急救准备,以尽可能保证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 足月妊娠 分娩方式 阴道试产
下载PDF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会凤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9期69-69,71,共2页
目的:探究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142例,随机平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分别为剖宫产、阴道分娩,对比两组分娩的结局、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成功情况、同期瘢痕子... 目的:探究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142例,随机平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分别为剖宫产、阴道分娩,对比两组分娩的结局、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成功情况、同期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产褥病发病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选择阴道分娩方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下载PDF
米非司酮用于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引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源 《药品评价》 CAS 2018年第9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患者采取米非司酮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信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引产的94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各47例。对照组经羊膜腔注射依...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患者采取米非司酮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信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引产的94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各47例。对照组经羊膜腔注射依沙吖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米非司酮,比较两组引产成功率、用药到宫缩时间、宫缩到胚胎娩出时间、产后出血量、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到宫缩时间、宫缩至胎儿娩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破裂、软阴道损伤、残留胎盘的发生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患者采取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引产,可显著缩短引产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 引产 米非司酮 不良事件
下载PDF
阴道试产方式在瘢痕子宫再次分娩的应用
7
作者 袁丽娜 《临床医药实践》 2018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分析符合条件的阴道试产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月45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阴道试产产妇作为阴道分娩组,并选取同期45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剖宫产产妇作为剖宫... 目的:分析符合条件的阴道试产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月45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阴道试产产妇作为阴道分娩组,并选取同期45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剖宫产产妇作为剖宫产组。分析产程中出血总量、产程、产后住院观察时间、住院费用、新生儿阿氏评分和体重等基本情况的差异。比较产妇产褥期发生感染、出现切口愈合不佳和产后出血的比例。结果:阴道分娩组产程中出血总量、产程、产后住院观察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和体重等基本情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产褥期发生感染、切口愈合不佳和产后出血的比例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符合条件的阴道试产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具有良好价值,可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加速产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确保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合条件 阴道试产方式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