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ng-term outcomes of the four-corner fusion of the wrist:A systematic review
1
作者 Octavian Andronic Ladislav Nagy +5 位作者 Marco D Burkhard Fabio A Casari Daniel Karczewski Philipp Kriechling Andreas Schweizer Lukas Jud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2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BACKGROUND Four-corner fusion(4CF)is a motion sparing salvage procedure that is used to treat osteoarthritis secondary to advanced scapholunate collapse or longstanding scaphoid nonunion advanced collapse.Little is kn... BACKGROUND Four-corner fusion(4CF)is a motion sparing salvage procedure that is used to treat osteoarthritis secondary to advanced scapholunate collapse or longstanding scaphoid nonunion advanced collapse.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long-term survivorship and outcomes of 4CF.AIM To report on clinical and functional long-term outcomes as well as conversion rates to total wrist fusion or arthroplasty.METHODS The systematic review protocol was registered in the international prospective register of systematic reviews(PROSPERO)and followed the PRISMA guidelines.Original articles were screened using four different databases.Studies with a minimum Level IV of evidence that reported on long-term outcome after 4CF with a minimum follow-up of 5 years were included.Quality assessment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Methodological Index for Non-Randomized Studies criteria.RESULTS A total of 11 studies including 436 wrists with a mean follow-up of 11±4 years(range:6-18 years)was included.Quality assessment according to Methodological Index for Non-Randomized Studies criteria tool averaged 69%±11%(range:50%-87%).Fusion rate could be extracted from 9/11 studies and averaged 91%.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were extracted at last follow-up from 8 studies with an average visual analog scale of 1±1(range:0-2)and across 9 studies with an average 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 score of 21±8(range:8-37).At last follow-up,the cumulative conversion rate to total wrist fusion averaged 6%.There were no conversions to total wrist arthroplasty.CONCLUSION The 4CF of the wrist is a reliable surgical technique,capable of achieving a good long-term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survivorship with low rates of conversion to total wrist 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corner fusion Partial wrist arthrodesis Midcarpal arthrodesis scapholunate collapse wrist Scaphoid nonunion advanced collapse Scaphoid nonunion
下载PDF
前臂旋转和腕关节过伸时舟月骨间韧带长度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靖 谭军 汤锦波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 探讨前臂旋转和腕关节过伸时舟月骨间韧带(SLIL)的长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18例志愿者(男12例,女6例,年龄20~38岁,平均28岁;既往无全身性疾病或上肢外伤史,经X线片检查腕部无先天性疾病、退变或其他骨性病变)按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探讨前臂旋转和腕关节过伸时舟月骨间韧带(SLIL)的长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18例志愿者(男12例,女6例,年龄20~38岁,平均28岁;既往无全身性疾病或上肢外伤史,经X线片检查腕部无先天性疾病、退变或其他骨性病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前臂旋转组(6例)、腕关节过伸组(6例)和腕关节过伸旋转组(6例),对其右腕关节进行CT扫描,获取腕关节断层扫描图像,并进行三维重建,对中立位、极度过伸位及过伸桡偏位SLIL的长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中立位比较,腕关节极度过伸位时,SLIL掌侧区域远侧、中间、近侧部分韧带长度分别增加(1.4 ±0.5)mm、(1.4±0.4)mm、(1.3±0.4)mm;前臂最大旋前位时,SLIL掌侧区域远侧、中间、近侧部分韧带长度分别增加(0.3 ±0.1)mm、(0.2 ±0.1)mm、(0.3±0.1)mm;腕关节极度过伸位、过伸桡偏位以及过伸旋转位时,SLIL掌侧区域和部分近侧区域明显伸长(P<0.05);前臂最大旋前位时,SLIL掌侧区域和部分近侧区域伸长(P<0.05).结论 SLIL掌侧区域和近侧区域在腕关节过伸时明显伸长,在前臂最大旋前位轻度伸长,表明这部分韧带在腕关节过伸时张力较大,提示腕关节过伸位和前臂旋前时可能更容易损伤SL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韧带 舟月骨
原文传递
Scapulothoracic and scapholunate dissociation in the ipsilateral upper limb of a trauma victim
3
作者 Hitesh Lal Yashwant Singh Tanwar +2 位作者 Atin Jaiswal Satya Prakash Singh Masood Habib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42-245,共4页
Scapulothoracic dissociation is a rare and complex injury pattern with varied presentation.Here we describe a case of a 32-year-old male who presented with scapulothoracic dissociation associated with brachial plexus ... Scapulothoracic dissociation is a rare and complex injury pattern with varied presentation.Here we describe a case of a 32-year-old male who presented with scapulothoracic dissociation associated with brachial plexus injury,along with scapholunate dissociation.We also propose an injury mechanism that might link the two injury patterns,suggesting that the association might be more than by chance.The patient was managed according to established trauma care and resuscitation protocols followed by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the clavicle fracture,and fixation of scapholunate dissociation and had a successful outcome at follow-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pulothoracic dislocation scapholunate dissociation Manubrium fracture
原文传递
慢性舟月不稳定的治疗
4
作者 张桢铭 阚世廉 《医学综述》 2008年第9期1344-1346,共3页
舟月不稳定是腕关节不稳定中最常见的。但对于舟月不稳定的最佳治疗方法还存在争议。一些最新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研究能更好地了解舟月不稳定和桡腕关节炎发生的机制。一些研究人员试图应用关节镜和影像学技术使舟月不稳的诊断更为明确。... 舟月不稳定是腕关节不稳定中最常见的。但对于舟月不稳定的最佳治疗方法还存在争议。一些最新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研究能更好地了解舟月不稳定和桡腕关节炎发生的机制。一些研究人员试图应用关节镜和影像学技术使舟月不稳的诊断更为明确。大多数当前的研究都致力于改进和精炼对于动态及静态舟月分离的多种不同治疗方法。尽管慢性舟月不稳在治疗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于舟月不稳定还是没有明确的最佳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囊固定术 复位 腕关节融合术 舟月骨 热挛缩
下载PDF
头、月、三角、钩骨局限性融合术治疗舟月骨进行性塌陷 被引量:27
5
作者 刘璠 卢魁 +1 位作者 朱鸣镝 侍德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介绍治疗伴严重腕痛舟月骨进行性塌陷 (scapholunateadvancedcollapse ,SLAC) )的新术式。方法  11例均为伴有严重腕痛、握力显著下降、腕关节功能受限的Ⅲ期舟月骨进行性塌陷的患者。入院后均行SLAC腕重建术 (头、月、三角、钩... 目的 介绍治疗伴严重腕痛舟月骨进行性塌陷 (scapholunateadvancedcollapse ,SLAC) )的新术式。方法  11例均为伴有严重腕痛、握力显著下降、腕关节功能受限的Ⅲ期舟月骨进行性塌陷的患者。入院后均行SLAC腕重建术 (头、月、三角、钩骨局限性融合 )。结果 术后随访 7个月~ 3年半 ,以最后 1次随访结果为准 ,优 7例 ,良 2例 ,可 1例 ,差 1例。除差的 1例外 ,10例的腕痛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 ,平均握力恢复至健侧的 80 % ,腕关节活动范围为健侧的 5 1%。结论 SLAC腕重建术是治疗Ⅲ期疼痛性舟月骨进行性塌陷的一种可靠的挽救性手术 ,术后能恢复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月骨进行性塌陷 腕骨 月骨 四角融合术
原文传递
腕关节镜治疗腕背侧腱鞘囊肿 被引量:6
6
作者 舒正华 李钧 +5 位作者 丁潮琪 王西迅 陈波 胡继超 魏勇 崔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8-250,268,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腕背侧腱鞘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9月-2013年5月,治疗22例腕背侧腱鞘囊肿。分别以4/5或6R入路作为关节镜视野,1/2入路为工作通路,6U作为出水通道,找到舟月韧带后并向背侧检查,直至舟月韧带与桡腕背侧关节囊的...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腕背侧腱鞘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9月-2013年5月,治疗22例腕背侧腱鞘囊肿。分别以4/5或6R入路作为关节镜视野,1/2入路为工作通路,6U作为出水通道,找到舟月韧带后并向背侧检查,直至舟月韧带与桡腕背侧关节囊的折反部位,显露腕背侧腱鞘囊肿的蒂部,确认后使用刨刀刨除囊肿蒂部以及部分关节囊,挤压并吸除囊液直至囊肿消失,可吸收线缝合皮下,加压包扎,术后支具固定腕关节3周,并辅助以囊肿部位按摩、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2例术中关节镜检查未发现囊肿蒂部而转为开放手术,发现其中1例囊肿起源于伸肌腱,1例起源于腕中关节。20例镜下完成,随访6-14个月,平均9.2月,腕关节无明显瘢痕,外形美观,功能无影响。3例复发,其中1例复发囊肿较为细小,腕关节中立位时外观不明显,未作进一步处理,2例行开放手术切除。结论关节镜治疗腕背侧腱鞘囊肿虽然有相对较高的器械以及技术要求,且适应证有一定的局限,但该手术安全,并发症少,外形美观,对于一些外形要求较高的年轻女性可作为治疗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镜 腕背侧腱鞘囊肿 舟月韧带
下载PDF
应用CT三维扫描技术测量腕关节屈伸过程中舟月骨间韧带长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7
作者 姜宇浩 邢树国 +1 位作者 茅天 孙守卫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测量腕关节屈伸过程中舟月骨间韧带长度变化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方法招募6名健康志愿者,对其一侧腕关节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每例扫描5个腕关节位置,即从腕关节屈曲60°到背伸60°范围,...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测量腕关节屈伸过程中舟月骨间韧带长度变化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方法招募6名健康志愿者,对其一侧腕关节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每例扫描5个腕关节位置,即从腕关节屈曲60°到背伸60°范围,每次增加30°扫描。使用Mimics软件对扫描图像进行舟骨和月骨三维重建,然后将舟骨和月骨三维图像上的骨间韧带起、止点区域平均分为三个亚区,即掌侧区、近端区和背侧区。每个亚区又根据韧带起、止点的位置模拟出三条平均分布的韧带束。利用Geomagic Studio软件的测量工具测量每条韧带束起始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并比较分析每条韧带束在不同腕关节屈伸位置时的长度变化。结果从中立位到屈曲60°位,掌侧和近端亚区的舟月骨间韧带长度显著增加(P<0.05)。从中立位到背伸60°位,近端亚区的中间束和背侧束明显变长(P<0.05)。从中立位到屈曲30°位和背伸30°位,掌侧亚区的远端束明显变长(P<0.05)。其余韧带束在不同腕关节体位的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关节屈伸过程中,舟月骨间韧带掌侧和近端亚区的长度发生明显变化,而背侧亚区变化较小。即掌侧舟月骨间韧带受伤,手腕轻度伸展(0°~30°)是最佳固定位置;近侧舟月骨间韧带受伤,中立位是最佳固定位置;背侧舟月骨间韧带受伤,不需要手腕固定于特殊的位置,建议将手腕固定在中立或轻度屈曲位。所有区域的舟月骨间韧带受伤,中立位应该是适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成像 三维 计算机断层扫描 舟月骨间韧带
原文传递
腕关节功能指标的动态MRI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嵩 冯晓源 +1 位作者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测量与分析正常志愿者腕关节从极度桡偏到极度尺偏5种运动状态下,腕骨角及舟月骨间距的动态MRI变化。材料和方法:选取20个健康志愿者的腕关节为研究对象。使用Cine技术,腕关节从极度桡偏到极度尺偏每隔10°定格的5种运劝状态... 目的:测量与分析正常志愿者腕关节从极度桡偏到极度尺偏5种运动状态下,腕骨角及舟月骨间距的动态MRI变化。材料和方法:选取20个健康志愿者的腕关节为研究对象。使用Cine技术,腕关节从极度桡偏到极度尺偏每隔10°定格的5种运劝状态下进行MR扫描,分别测量各个位置上腕骨角与舟月骨间距值。结果:在腕关节从极度桡偏到极度尺偏5种运动状态中,腕舟月骨间距测定,最大值为3.15mm,最小值为3.07mm,平均为3.11±0.03mm,随着腕关节运动位置的变化,各组舟月骨间距离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腕骨角从桡偏时的116.65°增至尺偏时的137.55°,其变化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腕关节功能指标的动态MRI检测研究,对于腕关节不稳等腕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疾病 动态MRI 腕骨角 舟月骨间距 Cine技术
下载PDF
舟月骨间韧带分级切断对舟月间距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秀忠 赵卫东 +2 位作者 文戈 刘阳 钟世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舟月骨间韧带(SLIL)分级切断与舟月间距之间的关系,对SLIL各亚区在维持正常舟月骨位置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评价,为临床上舟月骨分离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取新鲜冰冻上肢标本12具,以亚区为单位对SLIL进行分级切断,标本分为正常... 目的了解舟月骨间韧带(SLIL)分级切断与舟月间距之间的关系,对SLIL各亚区在维持正常舟月骨位置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评价,为临床上舟月骨分离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取新鲜冰冻上肢标本12具,以亚区为单位对SLIL进行分级切断,标本分为正常组、断SLIL近侧组、断SLIL近+背侧组、断SLIL近+掌侧组、SLIL全断组;分别在腕关节处于应力位及非应力位、中立位与尺偏位时拍摄腕部X线片,测量各组标本舟月间隙宽度的变化。结果在各种拍摄条件下,切断SLIL近侧亚区对舟月间隙均未产生明显的影响;切断SLIL近+背侧亚区组、切断SLIL近+掌侧亚区组舟月间隙有所增宽,但没有统计学差异;在SLIL全切断组,舟月间隙增宽较为明显(P<0.05)。在切断SLIL近+背侧亚区组、切断SLIL近+掌侧亚区组及SLIL全切断组,对腕关节施以轴向100N的压力会使舟月间隙增宽更为明显,其中以SLIL全切断组增宽最为明显(P<0.01);与中立位比较,腕处于尺偏位时可使舟月间隙更宽,但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SLIL近侧部分在维持正常舟月间距上不起关键作用;SLIL切断范围较大时,在腕部处于应力位时拍摄的X线片上可以更容易发现舟月间隙的异常,对舟月骨分离的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月骨间韧带 舟月间距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合并桡骨远端骨折舟月分离的骨间韧带修补
10
作者 李海丰 王华 +1 位作者 朱行飞 袁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238-1241,共4页
[目的]探讨内固定与舟月骨间韧带(scapholunate ligament,SLIL)修补治疗合并桡骨远端骨折舟月分离(scapholunate dissociation,SL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12月采用内固定与SLIL修复治疗的新鲜桡骨远端骨折合并SLD... [目的]探讨内固定与舟月骨间韧带(scapholunate ligament,SLIL)修补治疗合并桡骨远端骨折舟月分离(scapholunate dissociation,SL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12月采用内固定与SLIL修复治疗的新鲜桡骨远端骨折合并SLD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术中发现,SLIL部分撕裂9例,完全撕裂5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19.12±5.84)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背伸、旋前、旋后、握力与健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腕关节屈曲仍显著小于健侧(P<0.05)。术后8周,舟月间隙、舟月角均显著改善,恢复到正常范围;掌倾角、桡偏角也显著改善(P<0.05),手术前后尺骨变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SLD得到纠正。[结论]对于新鲜合并桡骨远端骨折的SLD,复位固定桡骨的同时修补SLIL,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月骨间韧带 舟月分离 韧带修补 桡骨远端骨折
原文传递
正常男性腕关节主动极限位置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苏鸿博 刘德群 张文龙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11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通过测量正常腕关节主动极限位置下各主要腕骨间的夹角等参数,探讨腕关节不稳的因素,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招募3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双侧共60个腕关节)为正常组。将自2013-12—2015-01于本院就诊的腕关节外伤及疼痛史的3... 目的通过测量正常腕关节主动极限位置下各主要腕骨间的夹角等参数,探讨腕关节不稳的因素,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招募3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双侧共60个腕关节)为正常组。将自2013-12—2015-01于本院就诊的腕关节外伤及疼痛史的30例设为患者组。正常组与患者组均采用标准X线摄片技术,于中立位、极限桡偏位、极限尺偏位摄正位X线片,计算腕高比;于中立位、极限掌屈位、极限背伸位摄侧位X线片,测量舟月角、头月角、桡月角,依据正常组数据计算出本研究的诊断标准,分析患者组数据。结果所得正常范围:极限掌屈位:舟月角50.08°~75.04°,头月角0.39°~45.9°,桡月角25.72°~38.97°;极限背伸位:舟月角29.17°~43.31°,头月角-51.57°^-25.62°,桡月角-32.55°^-12.81°;极限桡偏位腕高比0.481~0.584;极限尺偏位腕高比0.492~0.588。患者组加摄极限位X线片后,11例发现异常,其中2例桡月角异常,4例舟月角异常,3例头月角异常,2例腕高比异常。结论极限位置时各参数均较中立位时发生显著变化,说明相应的腕骨间活动幅度较大,而相应的韧带随之处于张力状态;个别正常人的参数接近本研究所得正常范围的临界值,这类人群受轻微外伤后更容易发生腕关节不稳;对于功能位时症状阳性而X线片阴性的患者,需加摄极限位X线片,可提高腕骨间不稳定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月角 头月角 桡月角 腕高比 腕关节不稳
原文传递
腕骨骨间韧带损伤与舟月骨分离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璠 唐亮 卢魁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实验条件下腕骨骨间韧带损伤与舟月骨分离形成的关系。方法8具新鲜尸体肘关节以远标本,左右各4具。将标本用夹具固定于腕关节动力学参数测试仪,作模拟屈、伸、尺、桡偏运动。并拍摄腕关节中立、前后、侧位片。分别依次切断桡舟... 目的探讨实验条件下腕骨骨间韧带损伤与舟月骨分离形成的关系。方法8具新鲜尸体肘关节以远标本,左右各4具。将标本用夹具固定于腕关节动力学参数测试仪,作模拟屈、伸、尺、桡偏运动。并拍摄腕关节中立、前后、侧位片。分别依次切断桡舟月韧带、舟月骨间韧带掌侧部、舟月骨间韧带背侧部及桡舟头韧带。测量舟月角、头月角、舟月间距。结果随着依次切断韧带,舟月角、头月角分别增大至[(B0.0±8.7)°,(?)±s,下同]、(22.0±7.O)°,舟月间距增宽至(2.25±0.46)mm,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中舟骨周围骨间韧带切断的顺序及入路符合舟月骨分离背伸、旋后、尺偏的损伤机制,舟月骨间韧带、桡舟月、桡舟头韧带损伤可产生静态舟月骨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骨 腕骨间韧带 舟月骨分离 模型 解剖学
原文传递
腕关节镜下带线微型骨锚钉重建舟月骨间韧带的三维影像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汉儒 谢仁国 +3 位作者 刘佳佳 邢树国 王古衡 茅天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 探讨腕关节镜下带线锚钉修复舟月骨间韧带损伤的方法,通过三维重建及三维坐标系统分析其效果.方法 对6例新鲜冰冻的腕关节标本分别在舟月骨间韧带切断前、后和锚钉修复重建韧带后,CT扫描,收集数据.每个实验阶段的CT扫描共分7个体位... 目的 探讨腕关节镜下带线锚钉修复舟月骨间韧带损伤的方法,通过三维重建及三维坐标系统分析其效果.方法 对6例新鲜冰冻的腕关节标本分别在舟月骨间韧带切断前、后和锚钉修复重建韧带后,CT扫描,收集数据.每个实验阶段的CT扫描共分7个体位,分别为腕关节中立位,掌屈20°、40°、60°,背伸20°、40°、6°.根据CT扫描的数据对腕关节舟月骨进行三维重建并运用三维坐标系统分析,比较舟月骨质心的距离变化和舟骨不同位置时相对于其中立位的位移变化.结果 切断舟月韧带后舟月骨质心的距离在腕关节中立位,背伸20°及背伸60°时比切断前增宽,但通过修复重建舟月骨质心间距离缩小.切断舟月骨间韧带后,舟骨在背伸时有明显的背侧移位缺失.结论 尸体研究表明腕关节镜下运用带线锚钉修复舟月韧带损伤操作可行,达到动力学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关节镜 舟月骨间韧带 带线锚钉 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Micro-CT扫描下舟月骨间韧带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育健 徐永清 +5 位作者 罗浩天 何晓清 张旭林 赵万秋 吴欢 袁礼波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研究舟月骨间韧带(SLIL)的形态和血供分布,并从解剖学角度探讨临床上SLIL损伤对其血供的影响及重建的方法。方法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选取12例新鲜成人前臂标本,从尺动脉或桡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溶液,于Micro-CT下扫描,通过Mimic... 目的研究舟月骨间韧带(SLIL)的形态和血供分布,并从解剖学角度探讨临床上SLIL损伤对其血供的影响及重建的方法。方法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选取12例新鲜成人前臂标本,从尺动脉或桡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溶液,于Micro-CT下扫描,通过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图像,观察SLIL在中立位的形态和韧带内滋养血管分布,测量韧带掌侧、背侧和近端的宽度、长度、厚度,测量SLIL内滋养血管入口处的解剖参数,并分析其与舟、月骨的血供关系。结果①数字化技术三维重建SLIL的大体形态并测量其解剖参数,近端长度均值最大,掌侧、背侧长度相近;韧带掌侧最宽,厚度最小,而背侧与近端在厚度与宽度上相近。②SLIL的近端无滋养血管分布,掌侧与背侧均有丰富的滋养血管分布,其血供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LIL的掌侧与背侧内滋养血管从SLIL附着处进入舟、月骨内形成吻合。结论SLIL掌侧较宽且厚度小,从解剖学角度分析其较其它亚区更易损伤;其掌侧与背侧亚区均有丰富的血供且与舟、月骨内相吻合,而近端无血管分布,因此,掌、背侧韧带早期轻度损伤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而近端损伤则较难修复,韧带掌侧与背侧损伤对舟、月骨血供会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月骨间韧带 血管灌注 显微成像 应用解剖 数字化技术
原文传递
背侧腕骨间韧带关节囊固定术治疗陈旧性静态型舟月分离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勇 蔡志明 +2 位作者 陈山林 李忠哲 田光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89-1193,共5页
目的探讨背侧腕骨间韧带关节囊固定术(dorsal intercarpal ligament capsulodesis,DILC)治疗陈旧性静态型舟月分离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采用DILC治疗12例陈旧性静态型舟月分离患者。男10例,女2例;年龄20-66岁,平均42岁。... 目的探讨背侧腕骨间韧带关节囊固定术(dorsal intercarpal ligament capsulodesis,DILC)治疗陈旧性静态型舟月分离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采用DILC治疗12例陈旧性静态型舟月分离患者。男10例,女2例;年龄20-66岁,平均42岁。均为跌倒时手部撑地致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19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舟月间隙〉3mm,舟月角〉60°,并伴腕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术前患侧手部握力为(25.4±8.2)kg,腕关节屈曲、背伸活动度分别为(56.7±11.5)、(52.0±15.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3±1.4)分,肩臂手功能障碍(DASH)评分为(39.5±7.4)分。按照Garcia-Elias分期标准均为4期,即舟月骨间韧带完全损伤,容易复位。8例伴背侧插入节段不稳定。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4个月,平均15.9个月。X线片示,术中腕骨排列异常获完全纠正,拔针后1个月7例(58%)舟月分离复发;术前、拔针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舟月间隙、舟月角、桡月角、头月角及腕高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7±1.0)分、DASH评分(8.1±8.7)分,腕关节屈曲、背伸活动度分别为(46.8±7.2)、(42.0±9.0)°,患侧手部握力为(32.7±9.6)kg;以上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陈旧性静态型舟月分离患者,经DILC重建舟月骨间韧带不是理想术式,术后早期大多患者舟月分离恢复至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不稳定 陈旧性静态型舟月分离 韧带重建 背侧腕骨间韧带关节囊固定术
原文传递
腕舟月不稳X线征象及参数测量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闫军 李建龙 顾翔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4期644-646,共3页
目的通过对腕舟月不稳的X线征象分析及参数测量来探讨征象及参数测量的价值,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舟月不稳的病例,并对其X线腕关节正侧位进行分析测量,观察征象包括:舟骨皮质环征、TerryThomas征;测量参数包括:舟月间距... 目的通过对腕舟月不稳的X线征象分析及参数测量来探讨征象及参数测量的价值,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舟月不稳的病例,并对其X线腕关节正侧位进行分析测量,观察征象包括:舟骨皮质环征、TerryThomas征;测量参数包括:舟月间距(SLG)、舟月角(SLA)及桡月角(RLA),对部分病例对照其MRI的韧带改变。结果舟月不稳的X线征象Terry-Thomas征4例,出现率为19%;舟骨皮质环征14例(阳性率66.7%)。X线测量舟月间距(3.7±1.6)mm(阳性率42.9%),舟月角63.5±18.20(阳性率61.9%),桡月角11.5±4.70(阳性率为57.1%)。X线上出现一种或多种舟月不稳阳性表现的病例为18例,占85.7%。结论 X线是诊断舟月不稳的基本方法,结合X线征象及参数测量能较好提示舟月不稳的诊断,舟月间距及SLA评估舟月不稳价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月 X线诊断
下载PDF
腕关节镜辅助下修复舟月韧带治疗腕关节不稳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江长青 肖颖锋 +3 位作者 张耀华 孟繁斌 周喆刚 张健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1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分析腕关节镜辅助下利用骨锚修复腕舟月韧带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0月一2011年4月,对6例腕关节损伤患者通过腕关节镜探查舟月韧带,确定损伤部位后,应用Mitek骨锚重建舟月韧带,术后石膏托固定腕关节于功能位4周后开始患腕被动活... 目的分析腕关节镜辅助下利用骨锚修复腕舟月韧带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0月一2011年4月,对6例腕关节损伤患者通过腕关节镜探查舟月韧带,确定损伤部位后,应用Mitek骨锚重建舟月韧带,术后石膏托固定腕关节于功能位4周后开始患腕被动活动,6周后开始主动运动。术后随访6个月,测定患腕术前及术后的握力、应用改良Mayor评分法对腕关节功能进行客观评分、患者源性调查表(disabilityofarm-shoulder-hand,DASH)问卷法进行主观评分,以及术前与术后的x片检查对比。并与健侧腕关节x片进行对比。结果术后6例患者腕关节疼痛均有缓解.握力明显改善。按照改良Mayor评分:优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83.3%,与术前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术后DASH分值平均为(14.6±7.0),与术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舟月韧带损伤是导致腕关节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腕关节镜辅助下利用骨锚修复舟月韧带是一种微创、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舟月韧带 腕关节
下载PDF
健康成人舟月关节间隙形态MRI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宗辉 冯晓源 +1 位作者 陈得昶 徐文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研究成人舟月关节间隙形态在 MRI 上的表现。方法 63例健康成人,均为右利手,其中男38例,女25例;右手41侧,左手22侧。年龄从19~62岁不等,平均31.08岁。采用GE1.5T Signa Horizon MR 扫描仪,行冠状面 PDW、T2 * W 扫描和横断面 PDW ... 目的研究成人舟月关节间隙形态在 MRI 上的表现。方法 63例健康成人,均为右利手,其中男38例,女25例;右手41侧,左手22侧。年龄从19~62岁不等,平均31.08岁。采用GE1.5T Signa Horizon MR 扫描仪,行冠状面 PDW、T2 * W 扫描和横断面 PDW 扫描,记录不同序列上舟月关节间隙的形态。结果健康成人舟月关节间隙的形态,不论在冠状面还是在横断面上,均以平行型多见,其次为 Y 型,X 型最少见。结论健康成人舟月关节间隙的形态在 MRI 能够清晰显示,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磁共振成像 舟月骨
原文传递
Colles骨折与舟月骨分离
19
作者 朱洪民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6年第6期351-352,共2页
作者对38例Colles骨折合并舟月骨分离患者,采用适当延长对抗牵引时间.闭合手法复位,整复后中立位或轻度背伸位固定的治疗,经6~18个月的随访,优良率86.84%.认为舟月分离是腕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治疗首先要力争使骨折解剖复位.以纠正... 作者对38例Colles骨折合并舟月骨分离患者,采用适当延长对抗牵引时间.闭合手法复位,整复后中立位或轻度背伸位固定的治疗,经6~18个月的随访,优良率86.84%.认为舟月分离是腕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治疗首先要力争使骨折解剖复位.以纠正腕关节的动力性不稳定:同时要恢复舟月骨之间正常的解剖关系,传统的掌屈尺偏位固定,不利于改善腕关节不稳定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月骨分离 腕不稳定 桡骨骨折 诊治
下载PDF
舟月、月三角关节于腕关节前后位X线平片的投影
20
作者 孙锋 田光磊 孙丽颖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3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观察舟月、月三角关节于常规和摄影装置调控下腕关节前后正位X线平片投影间隙的清晰率。方法选取100张常规、161张摄影装置调控的腕关节前后正位X线片,统计舟月、月三角关节投影间隙的清晰率,以及两关节在同张平片投影间隙的清晰... 目的观察舟月、月三角关节于常规和摄影装置调控下腕关节前后正位X线平片投影间隙的清晰率。方法选取100张常规、161张摄影装置调控的腕关节前后正位X线片,统计舟月、月三角关节投影间隙的清晰率,以及两关节在同张平片投影间隙的清晰率。结果舟月、月三角关节于常规腕关节前后正位X线平片投影间隙清晰率各为50%,二者均清晰及均不清晰率分别为10%;摄影装置调控下腕关节前后正位X线平片舟月、月三角关节投影间隙清晰率分别是75.15%,36.02%,27.95%和16.77%。结论常规腕关节前后正位X线平片摄影,清晰显示舟月或月三角关节间隙的几率分别是50%,清晰显示两关节的几率只有10%.逊于影像学专著的描述;摄影装置调控投照体位,舟月关节投影清晰率提高,月三角关节投影清晰率降低,表明它有稳定投照体位、提高其重复性的作用,但两关节于关节张平片投影的清晰率还是低于30%,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如何提高舟月、月三角关节平片投影清晰率,以及两关节的同显率,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月关节 月三角关节 X线摄影术 腕关节前后正位投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