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梵学研究与西藏的梵文文献 被引量:3
1
作者 桑德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64,共15页
梵学起源于古印度,流行于南亚及世界各地。梵藏翻译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作为民族文化交流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梵藏翻译活动,对藏族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哲学思想及社会文化各个层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西藏种类繁多的梵文文... 梵学起源于古印度,流行于南亚及世界各地。梵藏翻译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作为民族文化交流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梵藏翻译活动,对藏族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哲学思想及社会文化各个层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西藏种类繁多的梵文文献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梵藏文献史料探讨海内外梵学研究史迹,简要分析、论述拉丁转写梵文与藏文撰写梵文之间的特点和异同,说明梵文文献研究最早起始于我国内地和西藏,文化交流是促进人类共同进步的一种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文 梵学研究 文献
下载PDF
“翻译驱动”与中国的印度学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向远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3,共9页
中国古代佛学、现代梵学与印度学都是在翻译先行、翻译推动、"译"与"学"一体化的情况下起步和发展的,这种现象可概括为"翻译驱动"。一部中国佛学史,其实就是翻译驱动的佛典汉语转换及阐发与吸收的历史。... 中国古代佛学、现代梵学与印度学都是在翻译先行、翻译推动、"译"与"学"一体化的情况下起步和发展的,这种现象可概括为"翻译驱动"。一部中国佛学史,其实就是翻译驱动的佛典汉语转换及阐发与吸收的历史。在中国宋代以前的古代佛学中,"翻译驱动"表现为佛典汉译,是佛学的基础和出发点,译经(翻经)与佛学融为一体。进入20世纪后,当翻译对象由佛典转为印度教的梵典时,翻译驱动的传统得以接续,翻译驱动研究,但有时两者挤得太紧,致使著与译两种形式未加严格区分,其标志人物是徐梵澄。而以季羡林、金克木、黄宝生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印度学家,全面展开梵典及印度经典的翻译,并在翻译的基础上展开研究,著译既严格区分又相辅相成。从古至今,翻译驱动的表现方式虽有不同,却形成了悠久的传统,决定了我国印度学的独特风貌和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学 印度学 梵学 翻译 翻译驱动
原文传递
从佛学、梵学到印度学:中国印度学脉络总述 被引量:1
3
作者 郁龙余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2,共8页
佛学、梵学、印度学在中国是三个紧密相关又不相同的概念。它们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中国人当时的生存状态和外部环境密切相关。佛学是佛教东传的产物,佛教和佛学是两个有关联却不相同的概念,梵学和佛学在古代中国时常混用。随着现代... 佛学、梵学、印度学在中国是三个紧密相关又不相同的概念。它们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中国人当时的生存状态和外部环境密切相关。佛学是佛教东传的产物,佛教和佛学是两个有关联却不相同的概念,梵学和佛学在古代中国时常混用。随着现代对以印度教为代表的印度主流文化认识的加深,梵学称谓逐渐流行。印度学的出现与西方殖民主义闯入后,印度的自我觉醒以及中国对印度新的认识紧密相关,中国对印度的研究也从佛学、梵学走向印度学。佛学、梵学的研究传统与来自欧美和现代印度的印度学研究是中国印度学研究两大源头,不仅在北京大学交汇融合,催生了中国印度学,而且自1949年以来中国印度学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学 梵学 印度学 佛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