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黄茵赤汤对D-氨基半乳糖诱导人胚胎肝细胞系LO2坏死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海叶 刁建新 +2 位作者 代欢 黄伟 杨运高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82-786,共5页
目的探讨三黄茵赤汤治疗急性肝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胚胎肝细胞系LO2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及三黄茵赤汤高、中、低剂量组,通过D-氨基半乳糖(D-Gal N)诱导LO2细胞坏死,三黄茵赤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三黄茵赤汤3、2、... 目的探讨三黄茵赤汤治疗急性肝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胚胎肝细胞系LO2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及三黄茵赤汤高、中、低剂量组,通过D-氨基半乳糖(D-Gal N)诱导LO2细胞坏死,三黄茵赤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三黄茵赤汤3、2、1 mg/ml,对照组给予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抑制剂(Nec-1)60 mmol/L,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Hoechst、PI染色分析细胞是否发生凋亡、坏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Casepase-3、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黄茵赤汤中、低剂量组均能提高细胞生存率和ROS的清除率,三黄茵赤汤中剂量组能降低Hoechst、PI染色荧光强度,三黄茵赤汤高剂量组亦能提高ROS的清除率(P<0.05)。三黄茵赤汤中剂量组降低细胞晚期凋亡率、提高生存率的效果最好。三黄茵赤汤各剂量组均能减少RIP1及RIP3表达(P<0.05);与三黄茵赤汤各剂量组相比,对照组效果更加明显(P<0.01)。结论三黄茵赤汤通过抑制RIP1及RIP3的表达而对D-Gal N诱导LO2细胞坏死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三黄茵赤汤 D-氨基半乳糖 细胞坏死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
原文传递
三黄茵赤汤对大部分肝切除肝衰竭大鼠氧化应激与肝细胞凋亡及再生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周胜 王铎 《四川中医》 2019年第7期54-58,共5页
目的:分析三黄茵赤汤对大部分肝切除肝衰竭大鼠氧化应激与肝细胞凋亡及再生影响。方法:选取22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黄茵赤汤高、中、低剂量组和促肝细胞生长素组,正常组20只,其它组各40只。建立大部分肝切除... 目的:分析三黄茵赤汤对大部分肝切除肝衰竭大鼠氧化应激与肝细胞凋亡及再生影响。方法:选取22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黄茵赤汤高、中、低剂量组和促肝细胞生长素组,正常组20只,其它组各40只。建立大部分肝切除肝衰竭大鼠模型,观察各组96小时存活率,检测各组肝功能及肝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I)、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半胱天冬蛋白酶(caspase-3)表达。结果:三黄茵赤汤各组、促肝细胞生长素组存活率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黄茵赤汤各组、促肝细胞生长素组均能显著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含量,增加肝细胞MI及PCNA阳性细胞数,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抑制caspase-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黄茵赤汤中、低剂量组各指标改善低于促肝细胞生长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黄茵赤汤高剂量组、促肝细胞生长素组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茵赤汤能有效减少大部分肝切除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存活率,其机制可能与三茵赤汤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茵赤汤 肝衰竭大鼠 氧化应激 肝再生 半胱天冬蛋白酶
下载PDF
三黄茵赤汤通过调节HMGB1信号通路防治急性小鼠肝损伤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家扬 全景羽 +2 位作者 周燕鑫 陈伊梦 刁建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64,共7页
目的:探究三黄茵赤汤通过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信号通路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将48只KM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黄茵赤汤低、中、高剂量组及促肝细胞生长素组,建立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 目的:探究三黄茵赤汤通过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信号通路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将48只KM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黄茵赤汤低、中、高剂量组及促肝细胞生长素组,建立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三黄茵赤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剂量为16,32,48 g·kg^(-1)·d^(-1)的药物灌胃,促肝细胞生长素组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20 mg·kg^(-1)·d^(-1)腹腔注射。小鼠肝组织切片病理学变化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相关酶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组织中HMGB1,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凋亡相关分子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明显升高血清中AST,ALT(P <0. 05)和IL-6的水平(P <0. 05)以及增加肝组织中HMGB1,TLR4和Caspase-3表达(P <0. 05)并下调Bcl-2/Bax(P <0. 05);与模型组比较,三黄茵赤汤各剂量组均能有效减轻小鼠肝脏的病理损害,降低血清中AST,ALT水平和降低IL-6的表达(P <0. 05),不同程度降低降低肝组织匀浆中HMGB1,TLR4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P <0. 05),并提高Bcl-2/Bax(P <0. 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三黄茵赤汤可能通过调控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细胞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达到防治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HMGB1可能成为防治急性肝损伤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三黄茵赤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 凋亡 茵陈蒿汤
原文传递
抗肝衰竭良方——三黄茵赤汤的急毒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刁建新 马文校 +2 位作者 刘亚伟 华何与 杨运高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研究抗肝衰竭良方—三黄茵赤汤的急性毒性,为临床安全使用该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最大给药量——150g/(kg/d)的三黄茵赤汤给小鼠灌胃7 d,观察小鼠的毒性反应,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检测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 目的:研究抗肝衰竭良方—三黄茵赤汤的急性毒性,为临床安全使用该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最大给药量——150g/(kg/d)的三黄茵赤汤给小鼠灌胃7 d,观察小鼠的毒性反应,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检测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病理切片观察肝脏的损伤程度。结果:实验小鼠未出现毒性反应,与对照组比较,体重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AST和ALT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肝脏病理损伤情况,最大给药量相当于60 kg体重成人临床推荐剂量的82倍。结论:三黄茵赤汤最大给药量对实验小鼠肝脏无毒性,三黄茵赤汤临床剂量服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茵赤汤 肝衰竭 急性毒性 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