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performance sandwiched hybrid solid electrolytes by coating polymer layers for all-solid-state lithium-ion batteries 被引量:10
1
作者 Zhi-Yan Kou Yan Lu +3 位作者 Chang Miao Jie-Qiong Li Cheng-Jin Liu Wei Xiao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3175-3184,共10页
Poly(vinylidenefluoride-co-hexafluoropropylene)(P(VDF-HFP))/Li_(1.3)Al_(0.3)Ti_(1.7)(PO_(4))_(3)(LATP)/P(VDFHFP) sandwiched hybrid solid electrolytes were precisely tailored and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to assemble int... Poly(vinylidenefluoride-co-hexafluoropropylene)(P(VDF-HFP))/Li_(1.3)Al_(0.3)Ti_(1.7)(PO_(4))_(3)(LATP)/P(VDFHFP) sandwiched hybrid solid electrolytes were precisely tailored and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to assemble into allsolid-state lithium-ion batteries,which were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on microstructure,morphology,thermal stability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The sandwiched hybrid solid electrolytes can achieve intimate contact with cathode and anode electrodes to present an excellent interfacial stability.Furthermore,the sandwiched hybrid solid electrolytes possess flexible surface,wide electrochemical working window of 4.7 V,high ionic conductivity of 0.763 mS·cm^(-1) and high thermal stability of 460℃,which may contribute to realizing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all-solid-state lithium-ion batteries.The assembled cells with the hybrid solid electrolytes can quickly stabilize at a specific discharge capacity of 145.4 mAh·g^(-1) at 0.1 C after only 5 cycles and present admirable rate performance.In addition,morphology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sandwiched hybrid solid electrolytes after long-term cycles show a relatively integrated structure coating with a compact LATP layer.The investigations afford a promising strategy that the sandwiched hybrid solid electrolytes can overcome the mechanical limitations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electrodes and inorganic solid electrolytes to provide favorable properties for all-solid-state lithium-ion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wiched hybrid solid electrolytes Li_(1.3)Al_(0.3)Ti_(1.7)(PO_(4))_(3) Polymer layer All-solid-state lithium-ion batteries
原文传递
Seismic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of a single layer sandwiched between two dissimilar poroelastic solids 被引量:3
2
作者 Manjeet Kumari Mahabir Singh Barak Manjeet Kumar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676-693,共18页
The seismic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single layer sandwiched between two dissimilar poroelastic solids saturated with two immiscible viscous fluids are investigated. The sandwiched layer is mod... The seismic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single layer sandwiched between two dissimilar poroelastic solids saturated with two immiscible viscous fluids are investigated. The sandwiched layer is modeled as a porous solid with finite thickness. The propagation of waves is represented with potential functions. The displacements of particles in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aggregate ar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se potential function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viscosity in pore fluids, the reflected and transmitted waves are inhomogeneous in nature, i.e., with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propagation and attenuation. The closed-form analytical expressions for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are derived theoretically for appropriate boundary conditions. These expressions are calculated as a non-singular system of linear algebraic equations and depend on the various parameters involved in this non-singular system. Hence,numerical examples are studi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properties of the sandwich layer on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layer thickness, incident direction, wave frequency, liquidsaturation and capillary pressure of the porous layer on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are depicted graphically and discusse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a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incident direction and various properties of the porous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wiched layer Immiscible pore fluids Inhomogeneous wave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下载PDF
Multi-field coupling and free vibration of a sandwiched functionally-graded piezoelectric semiconductor plate 被引量:1
3
作者 Xueqian FANG Qilin HE +1 位作者 Hongwei MA Changsong ZHU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23年第8期1351-1366,共16页
Sandwiched functionally-graded piezoelectric semiconductor(FGPS)plates possess high strength and excellent piezoelectric and semiconductor properties,and have significan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micro-electro-mechan... Sandwiched functionally-graded piezoelectric semiconductor(FGPS)plates possess high strength and excellent piezoelectric and semiconductor properties,and have significan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The multi-field coupling and free vibration of a sandwiched FGPS plate are studied,and the governing equation and natural frequency are derived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electron movement.The material properties in the functionally-graded layers are assumed to vary smoothly,and the first-order shear deformation theory is introduced to derive the multi-field coupling in the plate.The total strain energy of the plate is obtained,and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presented by using Hamilton’s principle.By introducing the boundary conditions,the coupling physical fields are solved.In numerical examples,the natural frequencies of sandwiched FGPS plates under different geometrical and physical parameters are discussed.It is found that the initial electron density can be used to modulate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vibrational displacement of sandwiched FGPS plates in the case of nano-size.The effects of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FGPS layers on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are also examined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wiched piezoelectric semiconductor(PS)plate functionally-graded layer multi-field coupling free vibration Hamilton's principle
下载PDF
电流变液复合层的声波透射行为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宏 罗春荣 赵晓鹏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8-132,共5页
对夹于两柔性电极间的淀粉硅油电流变液进行了声波透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流变液的声波透射有较强的频率选择性。淀粉体积分数为31%时,在100~160Hz频率范围内,随电场强度E增加,相对透射率T出现增强峰,其它频率段T基本不随E变... 对夹于两柔性电极间的淀粉硅油电流变液进行了声波透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流变液的声波透射有较强的频率选择性。淀粉体积分数为31%时,在100~160Hz频率范围内,随电场强度E增加,相对透射率T出现增强峰,其它频率段T基本不随E变化。当E=2.0kV/mm时,在130Hz处透射峰的相对透射率约为零电场时的7倍。透射波相位随E增大,入射波频率为105Hz时,李萨如图椭圆主轴随E增加顺时针转动45°。电场强度加大,增强峰的幅值和相位表现出可调节的特征。随颗粒体积分数从16%增大到31%,电流变液中声波最大相对透射率(E=2.0kV/mm)从1.8变为7,增强峰的响应频带向高频移动。分析认为,电流变液中场致微结构与声波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液 夹层复合结构 声波透射 频率选择性
下载PDF
螺旋CT对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青宁 唐燕 +2 位作者 夏学文 黄汝佳 洪勇 《青海医药杂志》 2005年第6期7-9,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CT改变,探讨螺旋CT诊断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进行增强前后扫描,发现21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并参照Stanford分类法进行分型。结果:21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13例为A型,8例B型。CT表现:...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CT改变,探讨螺旋CT诊断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进行增强前后扫描,发现21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并参照Stanford分类法进行分型。结果:21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13例为A型,8例B型。CT表现:①全部病例均见主动脉壁呈半月形或环形增厚,CT平扫时呈高密度,CT值约(50~80)Hu,增强后无强化,与强化主动脉管腔对比反呈低密度;②内膜钙化向内移位7例;③主动脉管腔狭窄、变形16例;④并发心包、纵隔及胸腔积液和积血共19例。临床随访除2例自然死亡外,其他患者均在生。结论:螺旋CT清楚显示血肿部位、厚度、累及范围及有无并发症,为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X线计算机成像 Stanford分类 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的隧道夹空层空间适宜性分区研究
6
作者 王海峰 周永军 +2 位作者 武健 周秋龙 何国峰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2年第7期211-214,共4页
随着南京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规划布局也部分从地上空间转移至地下空间,特别是地下尚未被利用起来的隧道夹空层空间越来越受重视.针对南京惠民路隧道工程中夹空层空间建设管养中心的合理规划问题,借助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 随着南京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规划布局也部分从地上空间转移至地下空间,特别是地下尚未被利用起来的隧道夹空层空间越来越受重视.针对南京惠民路隧道工程中夹空层空间建设管养中心的合理规划问题,借助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管养中心不同功能属性房间的规划进行了适宜性分析.同时,根据适宜性分区的结果对管养中心各功能房间的布局提供了合理的规划建议,为相似类型工程的空间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夹空层 管养中心 层次分析法 综合指数法
下载PDF
硬砂地质超深三轴搅拌桩钻进施工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温卫军 张毅民 张仁辉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3-15,共3页
鉴于苏州园区湖西CBD地区存在⑨2粉土夹粉砂层,在该区域开创性地使用超深三轴搅拌桩并对钻头进行改进,实现了60m高的"一杆到底"的超深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穿透⑨2层粉土夹粉砂的"铁板砂"层施工,无论是施工工... 鉴于苏州园区湖西CBD地区存在⑨2粉土夹粉砂层,在该区域开创性地使用超深三轴搅拌桩并对钻头进行改进,实现了60m高的"一杆到底"的超深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穿透⑨2层粉土夹粉砂的"铁板砂"层施工,无论是施工工艺选择,还是设备及参数选择都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施工记录对比,提出较合理的施工控制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三轴水泥土搅拌桩 粉土夹粉砂层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十水合碳酸钠/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不同夹层复合相变墙体的热响应特性
8
作者 惠文贤 张志伟 +4 位作者 肖鑫 潘苏凯 孙涛 吴启迪 王云峰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6-92,共7页
为了探究相变材料对墙体的热性能改善效果,通过共熔法制备35%十水合碳酸钠/52.5%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5%氮化硼纳米颗粒/7.5%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将其制成块状放置在石膏板的不同位置,构成可用于调节室内热舒适的相变墙体。对墙体在距... 为了探究相变材料对墙体的热性能改善效果,通过共熔法制备35%十水合碳酸钠/52.5%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5%氮化硼纳米颗粒/7.5%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将其制成块状放置在石膏板的不同位置,构成可用于调节室内热舒适的相变墙体。对墙体在距离不同温度热源照射下、不同位置时的温度热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并对CO_(2)排放减少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随着加热距离的增加和热源温度的降低,室内的升温速率均逐渐减小,热舒适时长相应增加;当加热距离为30 cm、加热温度为37℃时,室内侧夹层相变石膏板的热舒适时长达到1980 s,比室外侧夹层相变石膏板多20 s,并且在2371 d回收周期内,可减少379.36 kg的CO_(2)排放。因此,在较远的加热距离和较低的热源温度下,室内侧夹层相变石膏板更有利于延缓室温的上升速率和碳排放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相变夹层 热舒适时长 热源距离 升温速率
下载PDF
如何提高PVC-U芯层发泡管的发泡质量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术科 刘文阁 《聚氯乙烯》 CAS 2002年第2期30-33,共4页
从生产各个环节列出影响PVC -U芯层发泡质量的因素 ,并就各因素对发泡质量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 。
关键词 发泡质量 PVC-U 共挤复合 芯层发泡 管材 聚氯乙烯
下载PDF
陕北六道沟流域地形破碎区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其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爽 贾玉华 +1 位作者 樊向国 潘永杰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2-1040,共9页
【目的】为深入理解陕北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时间动态特征及空间模式时间稳定性,探索代表点位预测土壤储水量和干层平均状况的可靠性。【方法】在神木六道沟流域选择一典型地形破碎区,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7月开展土壤水分长期跟踪监测。... 【目的】为深入理解陕北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时间动态特征及空间模式时间稳定性,探索代表点位预测土壤储水量和干层平均状况的可靠性。【方法】在神木六道沟流域选择一典型地形破碎区,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7月开展土壤水分长期跟踪监测。【结果】(1)观测期内,夹心式干层厚度和夹心式干层内土壤含水量分别变化于20~760 cm和6.43%~10.73%之间,表现出夹心式干层随时间发育的复杂性。(2)土壤储水量、干层厚度和干层内土壤含水量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均值分别为0.94、0.95和0.90,表明研究区土壤储水量及干层空间模式具有强烈的时间稳定性。(3)通过土壤储水量及干层时间稳定性特征分析判定,点位A5、C1和C2分别可作为预测研究区土壤储水量(R^(2)=0.88)、干层厚度(R^(2)=0.74)和干层内土壤含水量(R^(2)=0.56)平均状况的代表点位。相比而言,利用土壤储水量和干层厚度代表点位预测结果精确度更高。【结论】在黄土高原地形破碎区利用代表点位预测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方法是可行的,科学调控土壤水库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壤干层的形成与发展,为区域土壤干层的恢复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心式干层 土壤水库 代表点位 坡沟系统 六道沟流域
原文传递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浮桩和薄硬夹层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杜先 刘志祥 +1 位作者 李小山 张仪萍 《中南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8,共4页
在两个模型的基础上 ,对水泥搅拌桩加固高速公路可能出现的浮桩情况 ,研究了地基总沉降和未打穿土层厚度的关系 ;对可能出现的薄硬夹层情况 ,探讨了地基总沉降和中间薄硬夹层厚度的关系。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软基处理 浮桩 薄硬夹层 地基沉降 水泥搅拌桩 加固
下载PDF
复合芯材夹芯结构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剑 李地红 +2 位作者 李兴冀 黄龙男 张东兴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78,81,共4页
为了改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中芯材与面板界面结合强度,研制了一种新型夹芯结构,即复合材料柱/泡沫塑料复合芯材夹芯结构.该结构中用过渡层取代胶结层,使芯材和面板为一体,芯材由泡沫塑料和柱结构组成,其中柱结构是与面板同材质的纤维增... 为了改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中芯材与面板界面结合强度,研制了一种新型夹芯结构,即复合材料柱/泡沫塑料复合芯材夹芯结构.该结构中用过渡层取代胶结层,使芯材和面板为一体,芯材由泡沫塑料和柱结构组成,其中柱结构是与面板同材质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通过该夹芯结构的芯材结构设计、加工工具的设计、加工工艺设计,使增强材料在法向上植入芯材中,并与上下面板的增强材料连通.由于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固化成型,构成一个整体,没有界面,从根本上改善了面板与芯材之间粘接性能薄弱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层间剪切、抗平压、抗剥离及抗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芯材 夹芯结构 过渡层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大功率夹心式压电换能器结构参数计算分析及设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晨青 马建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0-137,220,共9页
基于一维纵振理论和机电等效原理,得到了单匹配层夹心式压电换能器辐射声压级的计算公式,通过该公式对换能器结构参数对其谐振频率和辐射声压级(sound pressure level,SPL)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换能器径向尺寸对谐振频... 基于一维纵振理论和机电等效原理,得到了单匹配层夹心式压电换能器辐射声压级的计算公式,通过该公式对换能器结构参数对其谐振频率和辐射声压级(sound pressure level,SPL)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换能器径向尺寸对谐振频率的影响不大,但前盖板径向尺寸的增大会提高辐射声压级;纵向尺寸的增大会使换能器系统谐振频率降低,但增加前盖板厚度,或增大前后盖板厚度比,有利于辐射声压级的提高;增加压电晶片的片数、厚度和面积都可使换能器辐射声压级提高;换能器发射端增加匹配层能有效提高辐射声压级,匹配层的厚度和密度对声压级幅值和带宽有影响。依据计算结果,进行了给定指标要求的换能器的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心式换能器 机电等效 结构参数 匹配层 辐射声压级(SPL)
下载PDF
蜂窝夹层结构天线反射面低温场仿真分析
14
作者 郝玉 刘伟栋 +3 位作者 张洸睿 邵劲力 陈跃进 余虎 《化学与粘合》 CAS 2024年第5期504-507,522,共5页
天线反射面在轨运行过程中,温度变化会引起结构内的热应力变化,进而产生热变形甚至结构破坏。以口径为1.2m的蜂窝夹层结构天线反射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温度1 25~-1 45℃工况下,反射面边缘胶层厚度0 mm、3 mm、6 mm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层... 天线反射面在轨运行过程中,温度变化会引起结构内的热应力变化,进而产生热变形甚至结构破坏。以口径为1.2m的蜂窝夹层结构天线反射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温度1 25~-1 45℃工况下,反射面边缘胶层厚度0 mm、3 mm、6 mm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层的存在会引起反射器热应力和变形,降低其型面精度,胶层厚度为0 mm时,引起的热变形和热应力最小,型面精度最优。随着胶层厚度增加,蒙皮-铝蜂窝胶接界面法向应力和剪切应力逐渐增加,界面法向应力从0.11 MPa增加到7.1 2 MPa,界面剪切应力从0.1 2 MPa增加至31.94 MPa,结构的变形随着胶层厚度的增加先增加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层结构 天线反射面 热变形 仿真 胶层
原文传递
阻尼层对泡沫铝芯三明治板隔声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春岩 沈火明 +2 位作者 王瑞乾 张玉梅 肖新标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91-194,共4页
以泡沫铝芯三明治板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响室隔声测试研究铺设阻尼层对其隔声量的影响。基于统计能量法理论,用VA One软件对其进行隔声量仿真分析及建模验证。基于验证模型,进一步分析了阻尼材料厚度及材料密度对复合板隔声量的影响。试... 以泡沫铝芯三明治板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响室隔声测试研究铺设阻尼层对其隔声量的影响。基于统计能量法理论,用VA One软件对其进行隔声量仿真分析及建模验证。基于验证模型,进一步分析了阻尼材料厚度及材料密度对复合板隔声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铺设6 mm阻尼对泡沫铝芯三明治板整体隔声性能提高,尤其是高频区域隔声量有显著提升,高达10 d B。VA One统计能量法仿真预测结果表明,对铺设阻尼的泡沫铝芯三明治板进行隔声量趋势预测计算是可行有效的,且参数调研结果表明,阻尼层厚度对三明治板隔声量有一定程度影响,阻尼厚度每增加1 mm高频区域隔声量提高约2 d B;阻尼材料密度对复合板隔声量影响不大。相关结果为泡沫铝芯三明治板隔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 三明治板 传递损失 阻尼层
下载PDF
钢-环氧-钢三明治结构胶层缺陷的导波检测方法研究
16
作者 王喜顺 郭昊 +2 位作者 朱清锋 杜月浩 苗鸿臣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6-1427,共12页
钢质环氧套筒广泛应用于油气管道的修复.套筒与管道之间环氧胶层的完整性直接决定了修复质量.由于套筒、环氧胶层和管道一起构成了特殊的三明治结构,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难以实现胶层缺陷的有效识别,迫切需要发展新的无损检测方法.该文对... 钢质环氧套筒广泛应用于油气管道的修复.套筒与管道之间环氧胶层的完整性直接决定了修复质量.由于套筒、环氧胶层和管道一起构成了特殊的三明治结构,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难以实现胶层缺陷的有效识别,迫切需要发展新的无损检测方法.该文对钢-环氧-钢三明治结构胶层缺陷的导波检测方法展开了研究.首先通过半解析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三明治结构中导波的频散曲线,通过频散特征、波形结构和衰减特性筛选出了可用于胶层缺陷检测的LS_(1)波.接着设计了可用于激励LS_(1)波的压电换能器,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了换能器的有效性.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了LS_(1)波与胶层空腔缺陷的作用规律,发现缺陷长度尺寸在4倍波长以内时,LS_(1)波反射波的幅值随缺陷长度变化近似线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当缺陷尺寸不小于2倍波长时,该方法可以有效辨识出缺陷反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结构 超声导波 压电换能器 黏接层 无损检测
下载PDF
真空镀铝膜芯层专用料及其加工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伟东 施培明 +2 位作者 刘勇 杨志明 陆秋欢 《金山油化纤》 2003年第1期15-17,共3页
探讨了真空镀铝聚丙烯流延复合膜的加工性能对芯层专用料的要求,并对研制的复合膜芯层专用料以及用该专用料制成的共挤流延复合膜的镀铝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专用料及用其制成的真空镀铝复合膜的性能与进口产品相当。
关键词 铝膜 芯层 其加工性能 真空镀铝 聚丙烯 流延复合膜 材料 树脂 包装材料
下载PDF
变厚度夹层板的弯曲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向红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5期79-82,共4页
以三个广义位移和夹芯厚度为基本变量,以 Reissner 理论的基本假设为基础,建立了夹芯层厚度沿一个方向线性变化的三层夹层板弯曲问题的偏微分方程当令 = 0 时。
关键词 夹层板 夹芯层 广义位移 平衡微分方程 弯曲
下载PDF
夹芯层分层壳单元在夹芯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19
作者 姚帅 吕伟荣 +1 位作者 徐昌慧 戚菁菁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30-42,共13页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空心剪力墙、复合墙板以及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等一系列夹芯混凝土结构,因其内部存在不连续的孔洞,或填充或空心,导致结构内部受力异常复杂,其非线性力学性能很难被高效准确地计算.为此,在分层壳单元的基础上,针对...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空心剪力墙、复合墙板以及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等一系列夹芯混凝土结构,因其内部存在不连续的孔洞,或填充或空心,导致结构内部受力异常复杂,其非线性力学性能很难被高效准确地计算.为此,在分层壳单元的基础上,针对夹芯混凝土构件的材料布置特点,提出了夹芯层分层壳单元,即通过设置至少2条对称的连续夹芯层,根据截面面积和抗弯刚度相等的原则确定夹芯层厚度和距截面中性轴距离,并以此实现对各组成材料的层划分.经混凝土空心楼板及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试验验证,夹芯层分层壳单元能较好地反映夹芯混凝土构件内部的钢筋、混凝土以及夹芯层的非线性受力性能,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为此,对采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湖北某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进行了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夹芯层分层壳单元能高效准确地反映空心楼板受力性能,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在解决夹芯混凝土结构的静动力弹塑性分析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壳单元 夹芯混凝土结构 孔洞 夹芯层 动力弹塑性分析
下载PDF
PbTiO3/PbZr0.3Ti0.7O3/PbTiO3夹心结构铁电薄膜子晶层的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龙海 于军 +2 位作者 王耘波 高峻雄 赵素玲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07-1213,共7页
用Sol-Gel法制备了Pb(1+x)TiO3/PbZr0·3Ti0·7O3/Pb(1+x)TiO3(PT/PZT/PT)夹心结构及PZT铁电薄膜,为了获得高质量的PT/PZT/PT夹心结构铁电薄膜,使用不同过量Pb配比(x)的PbTiO3(PT)层进行制备,以获得优化的PT子晶层.X射线衍射和... 用Sol-Gel法制备了Pb(1+x)TiO3/PbZr0·3Ti0·7O3/Pb(1+x)TiO3(PT/PZT/PT)夹心结构及PZT铁电薄膜,为了获得高质量的PT/PZT/PT夹心结构铁电薄膜,使用不同过量Pb配比(x)的PbTiO3(PT)层进行制备,以获得优化的PT子晶层.X射线衍射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PT层中过量Pb配比(x)对薄膜的微结构影响很大,只有PT层中Pb过量配比x=0·10—0·15的薄膜为表面晶粒大小均匀致密的纯钙钛矿结构.X射线电子能谱对薄膜微区进行元素成分分析表明,对x=0·00的薄膜,在表面和界面处Pb明显的缺乏;而x=0·20时的薄膜,Pb则明显的过量.薄膜的铁电性能、疲劳特性和漏电流特性等电学性能与PT层中过量Pb配比(x)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与薄膜的结晶性能密切相关.结晶性能较好的薄膜,其电学性能也较好.说明PT层中过量Pb配比(x)是通过影响PT子晶层自身的结晶,而影响整个薄膜的结晶行为,并进一步影响到整个薄膜的电学性能.因此,在其他工艺参数都相同时,PT层中合适的过量Pb配比应为x=0·10—0·15.优化的子晶层不仅能获得结晶性能较好的薄膜,而且薄膜的电学性能也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PZT/PT 夹心结构 子晶 铁电薄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