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日本武士阶层与中央集权矛盾性探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征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47-54,共8页
由于日本在前近代一直没有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因此武士才得以产生、发展、壮大,并建立武家政权。明治中央集权政府一成立,武士阶层迅速土崩瓦解,消散灭亡,因此从其兴亡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武士作为具有"私兵"性质的社会阶层与...
由于日本在前近代一直没有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因此武士才得以产生、发展、壮大,并建立武家政权。明治中央集权政府一成立,武士阶层迅速土崩瓦解,消散灭亡,因此从其兴亡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武士作为具有"私兵"性质的社会阶层与中央集权的权力体制有着天然的矛盾性与对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武士阶层
中央集权
国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户时期武士阶层子弟教育初探——以萨摩藩为例
2
作者
李征
《日本研究》
2019年第3期77-87,共11页
武士子弟教育意义重大,它既为培养得力统治力量起积极作用,同时又为自身阶层起规范与净化作用。江户时代武士子弟教育除幕府的官学外,各藩均有自己的教育机构--藩校、乡学等,为武士子弟养成,培养合格地方管理者提供良好支持。萨摩藩因...
武士子弟教育意义重大,它既为培养得力统治力量起积极作用,同时又为自身阶层起规范与净化作用。江户时代武士子弟教育除幕府的官学外,各藩均有自己的教育机构--藩校、乡学等,为武士子弟养成,培养合格地方管理者提供良好支持。萨摩藩因其西南边陲的地理位置、独特的经济环境、外样大名的政治身份及其较高的武士人口比,为武士子弟教育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样本。萨摩武士子弟教育主要在藩校与"乡中"中进行,其兼具官学与私学的特点,其教育特征是尚武性、等级性、地域性、集团性及较浓郁的儒家性。虽然江户幕府对武士的熏陶、约束与教养奠定了全日本200多年的和平环境,但由于其人为设计制度性缺欠,特别是缺乏弹性的身份制导致了逆生力量--各藩中下级武士的成长。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武士在日本受到外来冲击的影响下亲手瓦解了封建制度,领导了日本近代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士阶层
子弟教育
江户时期
萨摩藩
"乡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士阶层在近代日本社会动员中的作用及启示
3
作者
盛赟
周飞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388-394,共7页
19世纪末日本社会转型成败的原因在于是否成功进行了高效的社会动员。政权的合法性认同、社会的利益共享和价值趋同是社会动员的必要条件。武士道价值体系对天皇的政治合法性的认同能够增强变化社会中所缺乏的秩序和效率;武士阶层沟通...
19世纪末日本社会转型成败的原因在于是否成功进行了高效的社会动员。政权的合法性认同、社会的利益共享和价值趋同是社会动员的必要条件。武士道价值体系对天皇的政治合法性的认同能够增强变化社会中所缺乏的秩序和效率;武士阶层沟通天皇和普通民众,实现多方的利益共享和价值趋同,冲破了官僚集团利益固化的藩篱,克服了官僚阶层的体制性障碍;武士阶层的分化,为明治维新提供源源不竭的人力资本和精神支持,成为体制外动员的媒介。因而武士阶层是日本社会成功动员的关键变量。而中国传统政权具有先天的合法性困境和官僚阶层的体制性障碍,缺乏社会转型的需求和动员机制。以史为鉴,作为技术治理的社会动员对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国家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社会动员
武士阶层
官僚集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外史》公武关系论考——日本近世后期尊皇论的一个侧面
被引量:
1
4
作者
瞿亮
代明月
《日本研究》
2019年第2期61-69,共9页
日本近世的尊皇论是通过神皇正统论和儒学君臣论两大理论体系构建的,赖山阳的《日本外史》借鉴吸收了《资治通鉴纲目》的君臣有道、纲常有序修史思想,通过春秋笔法和大义名分论为尊皇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史实基础。通篇记述武家兴衰的《日...
日本近世的尊皇论是通过神皇正统论和儒学君臣论两大理论体系构建的,赖山阳的《日本外史》借鉴吸收了《资治通鉴纲目》的君臣有道、纲常有序修史思想,通过春秋笔法和大义名分论为尊皇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史实基础。通篇记述武家兴衰的《日本外史》,描绘了武家受公家委命而替天子及皇室代理执政的图景,以武家“尊皇勤王”为主线贯穿始末,这种虚构的公家拥有名分而武家掌握实权的关系,造就了赖山阳独特的尊皇思想。本文从《日本外史》的文脉出发,探究武家政治时期公家与武家之间的特殊关系,分析武家各执政时代致使公武关系的变化要素及影响,进而探究日本近世后期尊皇论的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外史》
赖山阳
公武关系
尊皇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武士阶层与中央集权矛盾性探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征
机构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出处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47-54,共8页
文摘
由于日本在前近代一直没有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因此武士才得以产生、发展、壮大,并建立武家政权。明治中央集权政府一成立,武士阶层迅速土崩瓦解,消散灭亡,因此从其兴亡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武士作为具有"私兵"性质的社会阶层与中央集权的权力体制有着天然的矛盾性与对抗性。
关键词
日本
武士阶层
中央集权
国家
Keywords
Japan
samurai
class
centralization
nation
分类号
K31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户时期武士阶层子弟教育初探——以萨摩藩为例
2
作者
李征
机构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
出处
《日本研究》
2019年第3期77-87,共11页
基金
辽宁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日本武士阶层消亡原因探析(LDQN2017012)
文摘
武士子弟教育意义重大,它既为培养得力统治力量起积极作用,同时又为自身阶层起规范与净化作用。江户时代武士子弟教育除幕府的官学外,各藩均有自己的教育机构--藩校、乡学等,为武士子弟养成,培养合格地方管理者提供良好支持。萨摩藩因其西南边陲的地理位置、独特的经济环境、外样大名的政治身份及其较高的武士人口比,为武士子弟教育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样本。萨摩武士子弟教育主要在藩校与"乡中"中进行,其兼具官学与私学的特点,其教育特征是尚武性、等级性、地域性、集团性及较浓郁的儒家性。虽然江户幕府对武士的熏陶、约束与教养奠定了全日本200多年的和平环境,但由于其人为设计制度性缺欠,特别是缺乏弹性的身份制导致了逆生力量--各藩中下级武士的成长。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武士在日本受到外来冲击的影响下亲手瓦解了封建制度,领导了日本近代化转变。
关键词
武士阶层
子弟教育
江户时期
萨摩藩
"乡中"
Keywords
samurai
class
Youngster
Education
Edo
Period
Satsuma
Vassal
"Town
Schools"
分类号
K30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士阶层在近代日本社会动员中的作用及启示
3
作者
盛赟
周飞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金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388-394,共7页
文摘
19世纪末日本社会转型成败的原因在于是否成功进行了高效的社会动员。政权的合法性认同、社会的利益共享和价值趋同是社会动员的必要条件。武士道价值体系对天皇的政治合法性的认同能够增强变化社会中所缺乏的秩序和效率;武士阶层沟通天皇和普通民众,实现多方的利益共享和价值趋同,冲破了官僚集团利益固化的藩篱,克服了官僚阶层的体制性障碍;武士阶层的分化,为明治维新提供源源不竭的人力资本和精神支持,成为体制外动员的媒介。因而武士阶层是日本社会成功动员的关键变量。而中国传统政权具有先天的合法性困境和官僚阶层的体制性障碍,缺乏社会转型的需求和动员机制。以史为鉴,作为技术治理的社会动员对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国家尤为重要。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社会动员
武士阶层
官僚集团
Keywords
social
transformation
social
mobilization
samurai
class
bureaucratic
group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外史》公武关系论考——日本近世后期尊皇论的一个侧面
被引量:
1
4
作者
瞿亮
代明月
机构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日本研究》
2019年第2期61-69,共9页
基金
湖南省哲学与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度项目“日本近代史学转型过程中的脱亚论”(13YBA322)
国家社科基金2017年度青年项目“日本江户时代的史学变革研究”(17CSS002)
文摘
日本近世的尊皇论是通过神皇正统论和儒学君臣论两大理论体系构建的,赖山阳的《日本外史》借鉴吸收了《资治通鉴纲目》的君臣有道、纲常有序修史思想,通过春秋笔法和大义名分论为尊皇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史实基础。通篇记述武家兴衰的《日本外史》,描绘了武家受公家委命而替天子及皇室代理执政的图景,以武家“尊皇勤王”为主线贯穿始末,这种虚构的公家拥有名分而武家掌握实权的关系,造就了赖山阳独特的尊皇思想。本文从《日本外史》的文脉出发,探究武家政治时期公家与武家之间的特殊关系,分析武家各执政时代致使公武关系的变化要素及影响,进而探究日本近世后期尊皇论的一个侧面。
关键词
《日本外史》
赖山阳
公武关系
尊皇观
Keywords
Nihon
Gaishi
Rai
Sany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murai
class
and
Royal
Family
Theory
of
Respecting
Mikado
分类号
K31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日本武士阶层与中央集权矛盾性探析
李征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户时期武士阶层子弟教育初探——以萨摩藩为例
李征
《日本研究》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武士阶层在近代日本社会动员中的作用及启示
盛赟
周飞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日本外史》公武关系论考——日本近世后期尊皇论的一个侧面
瞿亮
代明月
《日本研究》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