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等待戈多》:一曲现代人精神困境的寓言与悲歌 |
张岩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2
|
国内贝克特研究评述 |
张和龙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3
|
论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艺术 |
曹波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4
|
论福瑟对贝克特戏剧美学的继承与发展 |
周沁寒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24 |
0 |
|
5
|
“饥饿”的游戏——饥饿政治学视域下《瓦特》中的权力操演 |
黄芬
刘明录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24 |
0 |
|
6
|
塞缪尔·贝克特《灭绝者》中的“姿势”与后大屠杀政治 |
张荆芳
|
《国外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从小调调式到单子世界:贝克特剧场美学的表现主义倾向 |
胡怡君
|
《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群体极化:社交网络和《等待戈多》中个人行为趋同分析 |
何红梅
丁威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24 |
0 |
|
9
|
创痛与疗救:传记批评视野下贝克特小说的疾病书写 |
丁礼明
|
《当代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0
|
从贝克特作品看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
张红军
|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3 |
4
|
|
11
|
塞缪尔·贝克特的“无人之地” |
陈淑仪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2
|
贝克特:小说语言与情节的掘墓人 |
卢晓季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3
|
塞缪尔·贝克特的文艺美学思想 |
张和龙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4
|
《莫菲》与《瓦特》:“本体论洞穴”中永恒的心灵壁画 |
张士民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5
|
塞缪尔荒诞剧《等待戈多》的存在主义荒谬 |
张欣
|
《韶关学院学报》
|
2003 |
3
|
|
16
|
对贝克特文学风格的文体学研究——语域与贝克特的“无风格”写作 |
张士民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7
|
《等待戈多》中贝克特式语言的荒诞效果 |
李鲁闽
亢海宏
|
《海外英语》
|
2010 |
3
|
|
18
|
《等待戈多》:一种后理论状况的隐喻 |
苏擘
闫红梅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9
|
在写作中生成“不可感知”——评塞缪尔·贝克特的小说创作动机 |
贾福生
高丽萍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20
|
从《等待戈多》看荒诞派戏剧的反戏剧特征 |
李燕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