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萨满与口承文化——萨满文化在口承史诗中的遗存
被引量:
3
1
作者
郎樱
《学术探索》
2006年第3期85-90,共6页
萨满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及南方少数民族巫术信仰的宗教神职人员。萨满教形成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并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萨满教既是一种原始宗教,又是一种文化体系,是一座保存少数民族古老文化的宝库。在北方少数民族的...
萨满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及南方少数民族巫术信仰的宗教神职人员。萨满教形成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并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萨满教既是一种原始宗教,又是一种文化体系,是一座保存少数民族古老文化的宝库。在北方少数民族的古老神话中,有许多女神传说,这些女神既是氏族部落的首领,又是主持祭祀的萨满,她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萨满神话中塑造的各类女神形象,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存在的女性崇拜观念的体现。在萨满教中,萨满既是具有神力、通晓神谕的神职人员,同时又是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许多民族史诗、歌舞、神话通过萨满而得到传承,许多萨满是著名的歌手和舞蹈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萨满及萨满仪式处于衰微之中,但萨满观念与习俗在中国少数民族群众中依然根深蒂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满
女神崇拜
萨满文化
民族史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温克族萨满文化与造型艺术
被引量:
2
2
作者
闫沙庆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对原始艺术的研究和探索,历来是国内外学术界非常关注的课题之一。鄂温克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使之成为中国北方民族文化发展的缩影,其萨满文化与造型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因此,对鄂温克民族文化的探索,具有较高的比较研究价值。
关键词
鄂温克族
萨满文化
造型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北亚萨满文化产生的心理机制解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瑞生
《满语研究》
2007年第2期84-89,共6页
本文从心态史、疾病史的角度解读萨满文化产生在东北亚(中国黑龙江省为样本)的心理层次原因。提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最初体现的是文化现象,也是一种临床心理学现象。借助精神病学、生理学和心理学方法分类解读该现象在东北...
本文从心态史、疾病史的角度解读萨满文化产生在东北亚(中国黑龙江省为样本)的心理层次原因。提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最初体现的是文化现象,也是一种临床心理学现象。借助精神病学、生理学和心理学方法分类解读该现象在东北亚寒带地区的成因。同时,分析萨满利用暗示、催眠"治愈"癔症患者和从生活史角度剖析女萨满多于男萨满的原因。最后,探讨"癔症性交替人格"出现带来的灾难相关社会心理危机,指出运用社会医学深入探讨萨满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萨满文化
心理机制解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遗背景下萨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吉品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9-206,共8页
萨满文化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民精神信仰、风俗习惯、审美创造的集中体现。吉林省作为萨满文化传播和保护的重点省份,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为萨满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事业做出了...
萨满文化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民精神信仰、风俗习惯、审美创造的集中体现。吉林省作为萨满文化传播和保护的重点省份,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为萨满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事业做出了切实努力。但萨满文化原真性保护缺失、活态传承乏力、环境培育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记录性、生产性、整体性保护为措施,力图完善萨满文化的协同传承、保护机制,改善萨满文化的生存、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萨满文化
传承与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朝鲜舞与维吾尔舞蹈的近同分析及其源流初探
被引量:
1
5
作者
马天
卡买尔江.阿巴斯
姜德鑫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8-21,共4页
朝鲜族与维吾尔族自古就是中华大家庭中能歌善舞的民族,但是二者在空间上的遥远距离导致他们在整体舞蹈风格及相关的配乐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基本舞蹈动作以及配乐的乐器种类适用上,二者之间仍存在着较多相似或相...
朝鲜族与维吾尔族自古就是中华大家庭中能歌善舞的民族,但是二者在空间上的遥远距离导致他们在整体舞蹈风格及相关的配乐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基本舞蹈动作以及配乐的乐器种类适用上,二者之间仍存在着较多相似或相同之处。这些"近同现象"的存在亦是基于一定的人文历史因素的影响,方能成形。对朝鲜舞与维吾尔族舞蹈间的这种"共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渊源予以探究,有助于促进我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内部交流与理论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族
维吾尔族
舞蹈
乐器
萨满文化
元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诠释《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的萨满文化
被引量:
1
6
作者
吕秀莲
黄儒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5期81-83,共3页
主要根据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中所载的19个赫哲故事,进行梳理和研究。它们虽不能为信史,但却为研究赫哲族萨满教及民俗等方面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史料,还可以帮助我们诠释赫哲族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往人们对这些传说只注...
主要根据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中所载的19个赫哲故事,进行梳理和研究。它们虽不能为信史,但却为研究赫哲族萨满教及民俗等方面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史料,还可以帮助我们诠释赫哲族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往人们对这些传说只注意研究其文学性,却忽略了它与萨满教的密切联系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哲族
传说
萨满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流神女秦可卿简论
被引量:
1
7
作者
陈景河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27-31,共5页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少有的几个“全始全终”的人物。她的一生扑朔迷离 ,令人难解。传统评论认为她是一个道德沦丧的人。《红楼梦》是揭示大清王朝社会生活的 ,《红楼梦》的正文多侧面地揭示了满族的历史文化 ,人物设置也往往体现着满...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少有的几个“全始全终”的人物。她的一生扑朔迷离 ,令人难解。传统评论认为她是一个道德沦丧的人。《红楼梦》是揭示大清王朝社会生活的 ,《红楼梦》的正文多侧面地揭示了满族的历史文化 ,人物设置也往往体现着满族文化意蕴。如果把秦可卿看作萨满女神下凡 ,把她与公公贾珍、叔叔宝玉暖昧关系纳入萨满文化中民风古俗里去考察便不足为怪。秦可卿在书中有预示作用 ,是《红楼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秦可卿
萨满文化
女神
道德论丧
悲剧序幕
全文增补中
“表”与“里”:当代萨满文化传承的多元生态——以满族石姓为中心的考察
8
作者
于洋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1-186,共6页
以满族石姓萨满文化为典型个案,围绕"谁在传承""为何传承""怎样传承"问题,不仅分析了萨满文化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的延续,也说明它在"非遗"语境及旅游场合中的重构;在考察当代萨满文化传承"...
以满族石姓萨满文化为典型个案,围绕"谁在传承""为何传承""怎样传承"问题,不仅分析了萨满文化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的延续,也说明它在"非遗"语境及旅游场合中的重构;在考察当代萨满文化传承"表"与"里"并存格局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指出萨满文化之于当代社会的一些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满文化
传承
多元生态
原文传递
吉林省萨满文化旅游区景观特色研究
9
作者
于佳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9年第6X期118-120,共3页
从远古至今,萨满教一直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随着时代变迁,很多民族虽然已经放弃了古老的萨满教信仰,但是在这些民族中萨满教的遗存还在。吉林省境内是现今萨满教的主要遗存地。以旅游区为平台展示吉林省特色民俗文化就是最好...
从远古至今,萨满教一直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随着时代变迁,很多民族虽然已经放弃了古老的萨满教信仰,但是在这些民族中萨满教的遗存还在。吉林省境内是现今萨满教的主要遗存地。以旅游区为平台展示吉林省特色民俗文化就是最好的方式。本文提炼出旅游区构建的类型与特点,归纳出旅游区景观的要素,根据各要素的特性寻求可以提升旅游区景观特色的元素,为特色旅游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为吉林省特色旅游文化提供一条具有历史性和宗教性的开发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满文化
吉林省
旅游区
景观特色
原文传递
论萨满文化中柳崇拜与满族的民族创生与民族认同
10
作者
田梓彤
张依萱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80-82,共3页
崇柳与敬柳是满族民族心理与思想信念的精神载体与表现形式。一方面,柳崇拜承载着砥砺意志、自强不息的满族民族创生力。另一方面,柳崇拜标志着厚德载物、和谐团结的满族民族凝聚力。依托原始宗教的萨满仪式,作为满族先民祖先崇拜的物...
崇柳与敬柳是满族民族心理与思想信念的精神载体与表现形式。一方面,柳崇拜承载着砥砺意志、自强不息的满族民族创生力。另一方面,柳崇拜标志着厚德载物、和谐团结的满族民族凝聚力。依托原始宗教的萨满仪式,作为满族先民祖先崇拜的物化体现,柳崇拜成为满族民族心理与精神面貌的呈现,体现神话中神性对现实人性的价值超越。同时,萨满文化中的柳崇拜与满族人文精神的生长相互渗透,体现宗教信仰与人文价值的相反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萨满文化
柳崇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萨满与口承文化——萨满文化在口承史诗中的遗存
被引量:
3
1
作者
郎樱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出处
《学术探索》
2006年第3期85-90,共6页
文摘
萨满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及南方少数民族巫术信仰的宗教神职人员。萨满教形成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并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萨满教既是一种原始宗教,又是一种文化体系,是一座保存少数民族古老文化的宝库。在北方少数民族的古老神话中,有许多女神传说,这些女神既是氏族部落的首领,又是主持祭祀的萨满,她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萨满神话中塑造的各类女神形象,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存在的女性崇拜观念的体现。在萨满教中,萨满既是具有神力、通晓神谕的神职人员,同时又是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许多民族史诗、歌舞、神话通过萨满而得到传承,许多萨满是著名的歌手和舞蹈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萨满及萨满仪式处于衰微之中,但萨满观念与习俗在中国少数民族群众中依然根深蒂固。
关键词
萨满
女神崇拜
萨满文化
民族史诗
Keywords
saman
saman
clergy
saman
culture
saman
propagator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温克族萨满文化与造型艺术
被引量:
2
2
作者
闫沙庆
机构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
出处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文摘
对原始艺术的研究和探索,历来是国内外学术界非常关注的课题之一。鄂温克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使之成为中国北方民族文化发展的缩影,其萨满文化与造型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因此,对鄂温克民族文化的探索,具有较高的比较研究价值。
关键词
鄂温克族
萨满文化
造型艺术
Keywords
Ewenke
saman
culture
Modelling
Arts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北亚萨满文化产生的心理机制解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瑞生
机构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出处
《满语研究》
2007年第2期84-89,共6页
文摘
本文从心态史、疾病史的角度解读萨满文化产生在东北亚(中国黑龙江省为样本)的心理层次原因。提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最初体现的是文化现象,也是一种临床心理学现象。借助精神病学、生理学和心理学方法分类解读该现象在东北亚寒带地区的成因。同时,分析萨满利用暗示、催眠"治愈"癔症患者和从生活史角度剖析女萨满多于男萨满的原因。最后,探讨"癔症性交替人格"出现带来的灾难相关社会心理危机,指出运用社会医学深入探讨萨满文化。
关键词
东北亚
萨满文化
心理机制解析
Keywords
northeast
Asia
saman
culture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分类号
B93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遗背景下萨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吉品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9-206,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20YJC880043)。
文摘
萨满文化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民精神信仰、风俗习惯、审美创造的集中体现。吉林省作为萨满文化传播和保护的重点省份,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为萨满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事业做出了切实努力。但萨满文化原真性保护缺失、活态传承乏力、环境培育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记录性、生产性、整体性保护为措施,力图完善萨满文化的协同传承、保护机制,改善萨满文化的生存、发展环境。
关键词
非遗
萨满文化
传承与保护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
al
Heritage
saman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朝鲜舞与维吾尔舞蹈的近同分析及其源流初探
被引量:
1
5
作者
马天
卡买尔江.阿巴斯
姜德鑫
机构
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
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8-21,共4页
文摘
朝鲜族与维吾尔族自古就是中华大家庭中能歌善舞的民族,但是二者在空间上的遥远距离导致他们在整体舞蹈风格及相关的配乐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基本舞蹈动作以及配乐的乐器种类适用上,二者之间仍存在着较多相似或相同之处。这些"近同现象"的存在亦是基于一定的人文历史因素的影响,方能成形。对朝鲜舞与维吾尔族舞蹈间的这种"共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渊源予以探究,有助于促进我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内部交流与理论完善。
关键词
朝鲜族
维吾尔族
舞蹈
乐器
萨满文化
元朝
Keywords
Korean
nationality
Uighur
nationality
dance
musical
instruments
saman
culture
Yuan
Dynasty
分类号
J722.2 [艺术—舞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诠释《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的萨满文化
被引量:
1
6
作者
吕秀莲
黄儒敏
机构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5期81-83,共3页
文摘
主要根据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中所载的19个赫哲故事,进行梳理和研究。它们虽不能为信史,但却为研究赫哲族萨满教及民俗等方面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史料,还可以帮助我们诠释赫哲族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往人们对这些传说只注意研究其文学性,却忽略了它与萨满教的密切联系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关键词
赫哲族
传说
萨满文化
Keywords
Hezhe
nation
legend
saman
culture
分类号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流神女秦可卿简论
被引量:
1
7
作者
陈景河
机构
吉林省红楼梦学会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27-31,共5页
文摘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少有的几个“全始全终”的人物。她的一生扑朔迷离 ,令人难解。传统评论认为她是一个道德沦丧的人。《红楼梦》是揭示大清王朝社会生活的 ,《红楼梦》的正文多侧面地揭示了满族的历史文化 ,人物设置也往往体现着满族文化意蕴。如果把秦可卿看作萨满女神下凡 ,把她与公公贾珍、叔叔宝玉暖昧关系纳入萨满文化中民风古俗里去考察便不足为怪。秦可卿在书中有预示作用 ,是《红楼梦》
关键词
红楼梦
秦可卿
萨满文化
女神
道德论丧
悲剧序幕
Keywords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Qin
keqing,
saman
culture
,goddess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表”与“里”:当代萨满文化传承的多元生态——以满族石姓为中心的考察
8
作者
于洋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1-186,共6页
基金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史禄国萨满学的学科构建与当代意义研究"(基地项目)(2016JD8)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以满族石姓萨满文化为典型个案,围绕"谁在传承""为何传承""怎样传承"问题,不仅分析了萨满文化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的延续,也说明它在"非遗"语境及旅游场合中的重构;在考察当代萨满文化传承"表"与"里"并存格局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指出萨满文化之于当代社会的一些潜在价值。
关键词
萨满文化
传承
多元生态
Keywords
saman
culture
pass
down
diversified
status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吉林省萨满文化旅游区景观特色研究
9
作者
于佳
机构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9年第6X期118-120,共3页
文摘
从远古至今,萨满教一直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随着时代变迁,很多民族虽然已经放弃了古老的萨满教信仰,但是在这些民族中萨满教的遗存还在。吉林省境内是现今萨满教的主要遗存地。以旅游区为平台展示吉林省特色民俗文化就是最好的方式。本文提炼出旅游区构建的类型与特点,归纳出旅游区景观的要素,根据各要素的特性寻求可以提升旅游区景观特色的元素,为特色旅游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为吉林省特色旅游文化提供一条具有历史性和宗教性的开发道路。
关键词
萨满文化
吉林省
旅游区
景观特色
Keywords
saman
culture
Jilin
province
tourism
district
landscape
feature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G1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论萨满文化中柳崇拜与满族的民族创生与民族认同
10
作者
田梓彤
张依萱
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80-82,共3页
文摘
崇柳与敬柳是满族民族心理与思想信念的精神载体与表现形式。一方面,柳崇拜承载着砥砺意志、自强不息的满族民族创生力。另一方面,柳崇拜标志着厚德载物、和谐团结的满族民族凝聚力。依托原始宗教的萨满仪式,作为满族先民祖先崇拜的物化体现,柳崇拜成为满族民族心理与精神面貌的呈现,体现神话中神性对现实人性的价值超越。同时,萨满文化中的柳崇拜与满族人文精神的生长相互渗透,体现宗教信仰与人文价值的相反相成。
关键词
满族
萨满文化
柳崇拜
Keywords
Manchu
nationality
saman
culture
willow
worship
分类号
K28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萨满与口承文化——萨满文化在口承史诗中的遗存
郎樱
《学术探索》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温克族萨满文化与造型艺术
闫沙庆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东北亚萨满文化产生的心理机制解析
张瑞生
《满语研究》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非遗背景下萨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李吉品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朝鲜舞与维吾尔舞蹈的近同分析及其源流初探
马天
卡买尔江.阿巴斯
姜德鑫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诠释《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的萨满文化
吕秀莲
黄儒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风流神女秦可卿简论
陈景河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2000
1
全文增补中
8
“表”与“里”:当代萨满文化传承的多元生态——以满族石姓为中心的考察
于洋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原文传递
9
吉林省萨满文化旅游区景观特色研究
于佳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9
0
原文传递
10
论萨满文化中柳崇拜与满族的民族创生与民族认同
田梓彤
张依萱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