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花丹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9
1
作者 李志田 杨保津 马广恩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09-213,共5页
从白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f.alba)中分离出14个二萜醌类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由光谱分析推定为1,2,15,16-四氢丹参醌(Ⅰ)和丹参醛(Ⅱ);另一个化合物Ⅲ与R_0-090680的结构相同。化合物Ⅰ和Ⅲ对淋巴白血病细胞P_(388)均有较... 从白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f.alba)中分离出14个二萜醌类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由光谱分析推定为1,2,15,16-四氢丹参醌(Ⅰ)和丹参醛(Ⅱ);另一个化合物Ⅲ与R_0-090680的结构相同。化合物Ⅰ和Ⅲ对淋巴白血病细胞P_(388)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不同连作年限对白花丹参生长及其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刘伟 张琳 +4 位作者 章云云 周洁 孙庆雷 王晓 李奉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252-4256,共5页
对白花丹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田间统计,采用HPLC测定不同连作年限白花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及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迷迭香酸)含量。结果表明,连作2年后白花丹参地下部鲜重下降80.47%,... 对白花丹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田间统计,采用HPLC测定不同连作年限白花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及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迷迭香酸)含量。结果表明,连作2年后白花丹参地下部鲜重下降80.47%,干重下降79.42%;正常生长条件下的白花丹参根粗为0.3~0.5cm,而连作2年后的丹参根粗为0.2~0.4cm,表明根粗是造成白花丹参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连作2年后白花丹参中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Ⅱ小丹参新酮、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平均降幅分别为35.26%,32.26%,19.35%,3.39%,64.40%,66.93%。结果表明连作障碍对白花丹参生长和质量的最大影响期为连作第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连作障碍 产量 活性成分
原文传递
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曹春泉 孙隆儒 +1 位作者 娄红祥 季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6-637,共2页
目的对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白花丹参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丹参酮Ⅱ-A(Ⅰ),隐丹参酮(Ⅱ),丹参酮Ⅰ(Ⅲ),丹参新酮(Ⅳ),柳杉... 目的对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白花丹参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丹参酮Ⅱ-A(Ⅰ),隐丹参酮(Ⅱ),丹参酮Ⅰ(Ⅲ),丹参新酮(Ⅳ),柳杉酚(Ⅴ),丹参醇A(Ⅵ),β-谷甾醇(Ⅶ),胡萝卜串(Ⅷ)。结论化合物Ⅴ~Ⅷ首次从白花丹参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白花丹参多糖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振亮 张昌军 +1 位作者 刘克 孙立彦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7-360,共4页
本文首次研究白花丹参多糖的抗氧化性。水浴回流法提取白花丹参多糖,并采用对亚油酸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和还原力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白花丹参多糖的总糖含量为34.2%。在实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白花丹参多糖的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本文首次研究白花丹参多糖的抗氧化性。水浴回流法提取白花丹参多糖,并采用对亚油酸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和还原力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白花丹参多糖的总糖含量为34.2%。在实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白花丹参多糖的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 mg/mL的白花丹参多糖对亚油酸过氧化抑制率为23.05%。白花丹参多糖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多糖 提取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基于叶绿体psbA-trnH基因间区序列鉴定山东丹参为新种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晓娟 韩建萍 +5 位作者 李建秀 陈晓辰 张龙霏 李佳 顾正位 张永清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38-1344,共7页
为从分子水平鉴定山东丹参(Salvia shandongensis)及其近缘物种,本研究采用psbA-trnH序列对山东丹参、丹参(S.miltiorrhiza)和白花丹参(S.miltiorrhiza f.alba)共计33份材料进行了PCR扩增并测序,获得了该间隔区的完整序列。采用CodonCod... 为从分子水平鉴定山东丹参(Salvia shandongensis)及其近缘物种,本研究采用psbA-trnH序列对山东丹参、丹参(S.miltiorrhiza)和白花丹参(S.miltiorrhiza f.alba)共计33份材料进行了PCR扩增并测序,获得了该间隔区的完整序列。采用CodonCodeAligner进行序列拼接,应用MEGA5.0计算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的种内、种间的K2P距离,构建UPGMA树。结果显示,山东丹参psbA-trnH序列长度约为391 bp,丹参和白花丹参psbA-trnH序列长度约为386 bp,psbA-trnH序列在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种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山东丹参种内平均K2P遗传距离为0,丹参和白花丹参种内平均K2P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和0.001,山东丹参与丹参种间遗传距离为0.034~0.04,与白花丹参种间遗传距离为0.005~0.008,山东丹参种内平均K2P遗传距离均远远小于丹参和白花丹参种间平均K2P遗传距离;聚类结果显示山东丹参与丹参、白花丹参(变型)可明显区分,这与形态分类特征相符。本研究首次从分子水平确立了山东丹参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揭示了山东丹参与近缘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为山东丹参药用植物新资源的开发提供DNA遗传分子鉴定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psbA-trnH基因间区可作为条形码来鉴定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bA-trnH基因间区 山东丹参 丹参 白花丹参 DNA分子鉴定
原文传递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蒋靖怡 王铁霖 +8 位作者 池秀莲 吕朝耕 蒋待泉 王升 康传志 张燕 黄璐琦 郭兰萍 孙楷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45-1551,共7页
根际细菌在提高植物营养吸收、促进植株生长及提高植物根系抗病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以同一地块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际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其群落结构特征与差异性物种,并分析其优势菌群的功能。... 根际细菌在提高植物营养吸收、促进植株生长及提高植物根系抗病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以同一地块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际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其群落结构特征与差异性物种,并分析其优势菌群的功能。结果表明,紫花丹参根际的鞘脂杆菌目、鞘脂单胞菌目、亚硝化单胞菌科等优势菌群丰度显著高于白花丹参。丹参根际优势促生细菌的功能主要集中于促进根际土壤养分的转化、降解自毒物质以及提高植物抗环境胁迫能力。该研究首次比较分析了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与差异性物种组成,为进一步研究丹参根际微生态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丹参 白花丹参 根际 土壤细菌 群落结构功能
原文传递
丹参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基因Sm UF3GT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时空表达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红艳 刘景玲 +1 位作者 金伟波 梁宗锁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38-2045,共8页
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家族(UFGT)是植物细胞中催化不稳定花青素转化成稳定花青素苷的关键酶。该研究基于同源克隆和转录组数据库从丹参花瓣中克隆得到了UFGT家族基因之一,命名为Sm UF3GT。该基因包含一个1 35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50个... 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家族(UFGT)是植物细胞中催化不稳定花青素转化成稳定花青素苷的关键酶。该研究基于同源克隆和转录组数据库从丹参花瓣中克隆得到了UFGT家族基因之一,命名为Sm UF3GT。该基因包含一个1 35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50个氨基酸,并进行了生物学信息分析。初步定位于细胞质膜,细胞核,以及细胞基质中的过氧化物酶体、高尔基体上。qRT-PCR分析表明,Sm UF3GT在丹参和白花丹参中除了根的其他组织器官均有不同丰度的表达;在花发育进程中,在丹参花瓣中的表达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在白花丹参花瓣中呈现先急剧下降后缓慢下降的趋势。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Sm UF3GT基因在丹参类黄酮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积累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SmUf3GT 白花丹参 亚细胞定位 实时荧光定量 时空表达模式
原文传递
须根自然腐解对白花丹参生长及其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伟 魏莹莹 +5 位作者 孙鹏 周洁 王晓 耿岩玲 刘建华 李奉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548-2552,共5页
研究须根在自然腐解的条件下对白花丹参产量及其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利用HPLC测定丹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须根腐解使丹参的单株平均产量分别降低了38.60%(20 g),30.99%(40 g);少量的须根(20 g)腐解能够使丹参中二氢丹参酮、隐... 研究须根在自然腐解的条件下对白花丹参产量及其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利用HPLC测定丹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须根腐解使丹参的单株平均产量分别降低了38.60%(20 g),30.99%(40 g);少量的须根(20 g)腐解能够使丹参中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的含量提高26.08%,22.64%;而40 g的须根腐解则显著降低丹参中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60.87%,79.24%,84.61%,88.99%,脂溶性成分总含量降低86.27%。不同浓度的须根腐解能够使丹参中丹酚酸B含量显著提高4.98%(20 g),23.64%(40 g);迷迭香酸的含量分别提高62.44%(20 g),119%(40 g),须根腐解量与水溶性成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连作条件下残留的须根对丹参的生长和活性成分的含量有显著的影响,须根腐解能够显著降低丹参的生物量及脂溶性成分的含量,可能为丹参连作障碍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须根腐解 产量 活性成分含量
原文传递
红外光谱法对贮藏白花丹参各部位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康玉秋 郭庆梅 +2 位作者 赵启韬 周凤琴 孙素琴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7-395,共9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三级鉴别法对贮藏白花丹参的根、茎、叶、花等部位及各部位的水溶性提取物、脂溶性提取物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贮藏5年各部位与当年采收的同部位的一维光谱非常相似,但...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三级鉴别法对贮藏白花丹参的根、茎、叶、花等部位及各部位的水溶性提取物、脂溶性提取物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贮藏5年各部位与当年采收的同部位的一维光谱非常相似,但二阶导数谱中峰位和峰强的差异明显。1800~1350cm-1范围内的二维相关谱中,当年的根和花的自动峰数目多于贮藏5年的,而当年的茎和叶中自动峰数目少于贮藏5年的。不同部位水溶性提取物和脂溶性提取物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明确了白花丹参经贮藏5年后其主体化学成分基本未变,但各成分的含量略有不同。可见红外光谱三级鉴别法为贮藏后药材的细微差异分析和评价提供了一种快速、全面和客观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贮藏 水溶性提取物 脂溶性提取物 红外光谱三级鉴别
原文传递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蒋靖怡 杜用玺 +7 位作者 王铁霖 池秀莲 吕朝耕 王升 康传志 张燕 孙楷 郭兰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2835-283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差异性物种组成,为研究丹参根际微生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研究以同一地块种植的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的根际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ITS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其菌落特征及差异性物种... 目的:通过分析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差异性物种组成,为研究丹参根际微生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研究以同一地块种植的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的根际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ITS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其菌落特征及差异性物种。结果: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在根际真菌上群落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盘菌纲、盘菌目与肉座菌科为其二者的差异性物钟。结论: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对根际真菌的定殖具有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丹参 白花丹参 根际 土壤真菌 群落结构
下载PDF
白花丹参鲨烯合酶SQS2的克隆与原核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荣齐仙 姜丹 +3 位作者 查良平 申业 张燕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59-1265,共7页
该研究根据丹参的转录组数据提供的基因片段设计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从白花丹参中克隆鲨烯合酶SQS2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SmSQS2,GenBank注册号KM244731。序列长度为1 597 bp,包含1 245 bp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414个氨... 该研究根据丹参的转录组数据提供的基因片段设计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从白花丹参中克隆鲨烯合酶SQS2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SmSQS2,GenBank注册号KM244731。序列长度为1 597 bp,包含1 245 bp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414个氨基酸,含有115 bp的5′UTR和237 bp的3′UTR。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获得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得出白花丹参SQS2的与紫花丹参SQS2的序列无明显差异。原核表达分析结果表明SmSQS2在大肠杆菌中能表达出与预测蛋白大小相当的目标蛋白,对影响蛋白表达的4个因素,即诱导温度、诱导时间、IPTG浓度和诱导时宿主菌的吸光度(A_(600))进行了优化,得出SmSQS2蛋白表达的最佳条件为:IPTG终浓度0.2 mmol·L^(-1),宿主菌的吸光度(A_(600))为0.6,温度30℃,诱导时间20 h。这为进一步研究白花丹参鲨烯合酶SQS2在丹参萜类和甾醇类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SQS2 克隆 原核表达
原文传递
白花丹参愈伤组织诱导与快速繁殖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立彦 刘振亮 +1 位作者 郝岗平 赵遵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白花丹参茎段分别接种到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的MS培养基上,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并成为完整植株,为白花丹参快速繁殖建立最佳培养条件,为白花丹参所含次生代谢药用成分工业化生产提供方便、快捷途径。结果表明:M...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白花丹参茎段分别接种到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的MS培养基上,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并成为完整植株,为白花丹参快速繁殖建立最佳培养条件,为白花丹参所含次生代谢药用成分工业化生产提供方便、快捷途径。结果表明:MS+0.5—5mg/L2,4-D或MS+0.1—0.5mg/LNAA培养基适于白花丹参茎段的愈伤诱导;MS+0.5—2.0mg/L6-BA或MS+0.1—0.5mg/LIAA+0.5mg/L6-BA培养基上白花丹参茎段能迅速生长成苗;1/2MS+0.1—1.0mg/LNAA(IAA)或1/2MS+0.1—1.0mg/LNAA+0.1mg/LIAA培养基可使白花丹参苗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愈伤组织 快速繁殖
下载PDF
白花丹参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福刚 高允生 +2 位作者 齐永秀 刘斌 王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64-1467,共4页
目的:建立白花丹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三氟乙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通过中药色谱指... 目的:建立白花丹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三氟乙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确定14个色谱峰构成白花丹参药材指纹图谱的特征峰。结论:该分析方法的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下载PDF
植物源烟水对白花丹参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洁 邹琳 +6 位作者 李佳 王晓 刘伟 方磊 李强 张芳 张永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460-2463,共4页
该文采用1∶500,1∶1 000,1∶2 000浓度的烟水处理白花丹参,研究其对白花丹参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积累的影响,测量指标包括地下部分鲜重、地下部分干重、分根数、最大根粗、平均根粗、平均根长、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 该文采用1∶500,1∶1 000,1∶2 000浓度的烟水处理白花丹参,研究其对白花丹参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积累的影响,测量指标包括地下部分鲜重、地下部分干重、分根数、最大根粗、平均根粗、平均根长、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和水溶性成分(迷迭香酸、丹酚酸B)含量。结果显示,1∶500和1∶1 000浓度的烟水处理显著提高白花丹参地下部分鲜重和干重,分别达到98.01%,44.32%和85.71%,28.57%。1∶500浓度的烟水处理显著提高白花丹参最大根粗(58.44%)和地下部分干重(85.71%)。烟水处理后白花丹参中丹参酮I和丹参酮ⅡA含量显著提高,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以及水溶性成分的积累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烟水处理能有效提高白花丹参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的积累,为白花丹参绿色生态种植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烟水 白花丹参 生物量 有效物质
原文传递
白花丹参水提取物通过调控NOD2基因表达对高糖诱导小鼠肾脏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段荣 夏林 +2 位作者 蒋健 杨志忠 郑晓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77-783,共7页
目的研究白花丹参水提取物对高糖诱导的小鼠肾脏足细胞MPC5损伤的影响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高糖刺激和白花丹参水提取物处理MPC5细胞,qRT-PCR检测NOD2、podocin和nephri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D2、podocin和nephrin蛋白表达,流... 目的研究白花丹参水提取物对高糖诱导的小鼠肾脏足细胞MPC5损伤的影响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高糖刺激和白花丹参水提取物处理MPC5细胞,qRT-PCR检测NOD2、podocin和nephri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D2、podocin和nephrin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NOD2在大多数人糖尿病肾病组织中呈高表达;高糖抑制小鼠足细胞MPC5中podocin和nephrin的表达,促进MPC5细胞凋亡,诱导MPC5细胞中NOD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白花丹参水提取物可以促进高糖诱导的MPC5细胞中podocin和nephrin的表达,抑制NOD2基因的表达,抑制高糖诱导的MPC5细胞凋亡,抑制NOD2表达可促进高糖诱导的MPC5细胞中podocin和nephrin的表达,并抑制细胞凋亡;过表达NOD2逆转了白花丹参水提取物对高糖诱导的MPC5细胞损伤的作用。结论白花丹参水提取物可能通过调控NOD2基因表达减轻高糖诱导的小鼠肾脏足细胞MPC5的损伤,抑制细胞凋亡。白花丹参水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潜在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高糖 小鼠肾脏足细胞 MPC5 NOD2 凋亡
下载PDF
白花丹参的核型分析及小孢子发生过程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振巧 李兴锋 王建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78-1583,共6页
对白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f.alba)进行了核型分析及小孢子发生过程观察。结果表明,白花丹参染色体数目为2n=16,核型公式为2n=16=8m+8sm,其中2条染色体具有随体,没有观察到多倍体细胞和B染色体;16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期I正常配对... 对白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f.alba)进行了核型分析及小孢子发生过程观察。结果表明,白花丹参染色体数目为2n=16,核型公式为2n=16=8m+8sm,其中2条染色体具有随体,没有观察到多倍体细胞和B染色体;16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期I正常配对形成8个二价体,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属于同时型;在白花丹参的减数分裂前期I观察到频率较高的细胞融合现象。白花丹参的核型为2B型,其花粉母细胞中的细胞融合现象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核型分析 减数分裂 细胞融合
下载PDF
白花丹参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亓翠英 李绪霞 +2 位作者 王宁 王峰祥 张福鑫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110,共3页
以白花丹参叶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种类、激素比例、琼脂浓度、活性炭等培养条件对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MS+6-BA 2.0mg/L+NAA 1.0mg/L+琼脂7%适宜2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KT 1.5mg/L+NAA 0.5mg/L+琼脂8%+活性炭0.3%能有... 以白花丹参叶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种类、激素比例、琼脂浓度、活性炭等培养条件对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MS+6-BA 2.0mg/L+NAA 1.0mg/L+琼脂7%适宜2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KT 1.5mg/L+NAA 0.5mg/L+琼脂8%+活性炭0.3%能有效预防玻璃化苗,适宜健壮芽苗增殖;培养基1/2MS+IBA 0.2mg/L+琼脂8%(或同时添加0.3%活性炭)有利于试管苗根系的生长,生根率达到100%。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愈伤组织 玻璃化防治 生根
下载PDF
白花丹参多糖酶法提取条件的响应面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巩健 《粮油食品科技》 2015年第4期93-97,共5页
研究响应面优化复合酶法提取白花丹参多糖的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白花丹参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复合酶(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2:2:1)添加量为实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优化提取条件... 研究响应面优化复合酶法提取白花丹参多糖的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白花丹参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复合酶(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2:2:1)添加量为实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优化提取条件,并初步探讨白花丹参多糖的理化性质,考察白花丹参多糖对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面分析,液料比、酶解时间、温度、复合酶添加量四因素对白花丹参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依次减弱;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2℃、时间70 min、复合酶添加量8.0 mg/mL、液料比例为45:1 mL/g,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13.36%,模型方程理论预测值为13.70%,两者相对误差小于5%。白花丹参多糖为左旋型、酸性多糖,易溶于水,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和·O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969 mg/mL和3.114 mg/mL,但抗氧化活性小于VC。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了白花丹参多糖的最佳复合酶提取工艺,得到的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多糖 复合酶 响应面 提取 抗氧化
下载PDF
变温干制对白花丹参有效成分的二次提升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冰谦 吕海花 +5 位作者 杨帆 刘伟 耿岩玲 王晓 王涛 曲振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83-1893,共11页
该文研究了不同变温干制条件对白花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为优选白花丹参产业化干制工艺提供基础。为保证丹参活性成分含量,设计多种变温干制工艺,分别为低温30℃高温60℃、低温30℃高温70℃、低温30℃高温80℃、低温40℃高温60℃、低温4... 该文研究了不同变温干制条件对白花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为优选白花丹参产业化干制工艺提供基础。为保证丹参活性成分含量,设计多种变温干制工艺,分别为低温30℃高温60℃、低温30℃高温70℃、低温30℃高温80℃、低温40℃高温60℃、低温40℃高温70℃、低温40℃高温80℃,采用鼓风干燥箱对白花丹参进行变温干制,利用HPLC测定不同干制条件下白花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变化;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当采用低温40℃-6 h-高温80℃干制3 h的工艺时,丹参中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的含量最高,质量分数分别是0.35,2.76,0.78,4.47 mg·g^(-1),其中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的含量分别比阴干样品增加2.9%(P>0.05),45.3%(P<0.05),34.5%(P<0.05),丹参酮Ⅱ_A的含量减少44.1%(P<0.05)。其相应水溶性成分迷迭香酸及丹酚酸B的含量当采用低温30℃-6 h-高温70℃干制3 h的工艺时达到最高,分别是3.83,55.44 mg·g^(-1),分别比阴干时增加62.3%(P<0.05),109.1%(P<0.05)。变温干制显著影响白花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相对于传统的阴干工艺,低温干制增加白花丹参中水溶性成分的含量,对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等脂溶性成分含量也有明显促进作用,变温干制可以有效缩短干燥过程,为丹参产业化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变温干制 有效成分
原文传递
PMI基因作为选择标记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白花丹参体系的建立
20
作者 陶如 张友灿 +4 位作者 方茜 史仁玖 李艳玲 黄璐琦 郝岗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09-1213,共5页
目的:构建含有大肠杆菌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6-phosphomannose isomerase,PMI)基因并替换潮霉素抗性(hygromycin,hyg)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5-PMI,同时建立以PMI/甘露糖为筛选标记的白花丹参转基因体系。方法:首先从大肠杆菌Esche... 目的:构建含有大肠杆菌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6-phosphomannose isomerase,PMI)基因并替换潮霉素抗性(hygromycin,hyg)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5-PMI,同时建立以PMI/甘露糖为筛选标记的白花丹参转基因体系。方法:首先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DH5α中克隆PMI基因,然后以PMI基因替换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5中的hyg基因,构建了以PMI基因为选择标记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5-PMI,并用电击转化方法导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LBA4404中,用叶片浸染法转化白花丹参。结果:在白花丹参MS+6-BA 1.5 mg·L-1+NAA 0.1 mg·L-1固体分化培养基中附加20 g·L-1甘露糖和10 g·L-1蔗糖为碳源的选择压力下,pCAMBIA1305-PMI的转化率为23.7%,对再生植株用PCR检测证实了PMI基因的导入。结论:建立了以PMI-甘露糖为选择系统的白花丹参转基因体系,可应用于后续目的基因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基因 甘露糖 白花丹参 转基因筛选标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