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wards highly salt-rejecting solar interfacial evaporation:Photothermal materials selection,structural designs,and energy management 被引量:7
1
作者 Zechang Wei Jiang Wang +1 位作者 Shuai Guo Swee Ching Tan 《Nano Research Energy》 2022年第2期63-79,共17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water pollution and shortage have become serious global problems.Owing to the abundance of seawater storage on earth,efficient solar-driven evaporation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water pollution and shortage have become serious global problems.Owing to the abundance of seawater storage on earth,efficient solar-driven evaporation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relieve the freshwater shortage.The solar-driven evaporation has attracted tremendous attention due to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seawater desalination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fields.Also,the solar-driven evaporation efficiency can be enhanced by designing both solar absorbers and structures.Up to now,many strategies have been explored to achieve high solar-driven evaporation efficiency,mainly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In this review,the solar absorbers,structural designs,and energy management are proposed as the keys for high performance solar-driven evaporation systems.We report four kinds of solar absorbers based on different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mechanisms,substrate structure designs,and energy management methods for the purpose to achieve high conversion efficiency.And we als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available salt-rejections strategies for seawater desalination.This review aims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solar-driven evaporation systems and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materials,structural designs,and energy management.Finally,we propose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salt-rejection technologies for seawater desal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ar energy photothermal materials evaporation rate energy management salt-rejection
原文传递
A hierarchical salt-rejection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and high-efficiency solar-driven desalination
2
作者 Zhengyi Mao Xuliang Chen +7 位作者 Yingxian Chen Junda Shen Jianpan Huang Yuhan Chen Xiaoguang Duan Yicheng Han Kannie Wai Yan Chan Jian LU 《Nano Materials Scienc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Solar steam generation(SSG)is wide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for seawater desalination.However,salt fouling severely compromises the evaporation performance and lifetime of evaporators,lim... Solar steam generation(SSG)is wide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for seawater desalination.However,salt fouling severely compromises the evaporation performance and lifetime of evaporators,limiting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s.Herein,we propose a hierarchical salt-rejection(HSR)strategy to prevent salt precipitation during long-term evaporation while maintaining a rapid evaporation rate,even in high-salinity brine.The salt diffusion process is segmented into three steps—insulation,branching diffusion,and arterial transport—that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salt-resistance properties of the evaporator.Moreover,the HSR strategy overcomes the tradeoff between salt resistance and evaporation rate.Consequently,a high evaporation rate of 2.84 kg m^(-2) h^(-1),stable evaporation for 7 days cyclic tests in 20 wt%NaCl solution,and continuous operation for 170 h in natural seawater under 1 sun illumination were achieved.Compared with control evaporators,the HSR evaporator exhibited a>54%enhancement in total water evaporation mass during 24 h continuous evaporation in 20 wt%salt water.Furthermore,a water collection device equipped with the HSR evaporator realized a high water purification rate(1.1 kg m^(-2) h^(-1)),highlighting its potential for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ar water evaporation 3D printing salt-rejection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High efficiency
下载PDF
纳滤法除盐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侯运升 鹿笃实 范俊欣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0-33,共4页
利用纳滤膜对自来水、模拟苦咸水以及某含有机物废水进行了试验.通过改变浓缩液与透过液的流量比,测量盐分的截留率和水通量等参数,得到了纳滤膜在除盐时的一些规律.
关键词 膜分离 含盐水 截留率 水通量 纳滤法 除盐
下载PDF
不同抗盐机制对柽柳适应盐渍环境的贡献 被引量:13
4
作者 丁效东 张士荣 +1 位作者 宋杰 冯固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用含0(对照),50,100,150,200mmol/L浓度的NaCl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短穗柽柳(Tamarix lazaWilld.)扦插苗。结果表明:根际NaCl浓度从50mmd/L上升到200mmol/L时,根系对Na^+的排斥量从占理论吸收值的87%上升到93%。随着根... 用含0(对照),50,100,150,200mmol/L浓度的NaCl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短穗柽柳(Tamarix lazaWilld.)扦插苗。结果表明:根际NaCl浓度从50mmd/L上升到200mmol/L时,根系对Na^+的排斥量从占理论吸收值的87%上升到93%。随着根际NaCl浓度的上升,体内盐分通过盐腺分泌的绝对量始终是增加的。在根际NaCl浓度为50mmol/L时,植株的泌盐效率最高,随着根际NaCl浓度继续增加,相对分泌能力反而下降。白天吸收到植物体内的Na^+有48%~53%在当天就被盐腺分泌出去。Na^+总累积量随着根际NaCl浓度增加而增加,总累积与总吸收的比值在0.47~0.52之间。说明,根系拒盐是柽柳最重要的抗盐机制,而盐腺分泌的Na^+量相对于柽柳植株地上部积累的Na^+量而言可以达到50%。即,泌盐作用对柽柳地上部抗盐能力提供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穗柽柳(Tamarix clawa willd.) 盐胁迫 拒盐 积盐 泌盐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羧甲基甲壳素/聚丙烯腈复合纳滤膜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国华 王娟 +1 位作者 黄瑞华 陈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7-483,共7页
羧甲基甲壳素(CM-CH)溶液浇铸在聚丙烯腈超滤膜上,并与环氧氯丙烷(ECH)交联制得1种新型的复合纳滤膜,研究了复合膜的制备影响因素及操作条件对膜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羧甲基甲壳素的浓度为2.096,环氧氯丙烷的浓度为2.5%... 羧甲基甲壳素(CM-CH)溶液浇铸在聚丙烯腈超滤膜上,并与环氧氯丙烷(ECH)交联制得1种新型的复合纳滤膜,研究了复合膜的制备影响因素及操作条件对膜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羧甲基甲壳素的浓度为2.096,环氧氯丙烷的浓度为2.5%,6012下交联24.0h,然后5012下热处理10min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纳滤膜的截盐效果最好。表征结果表明:对聚乙二醇的截留分子量为550Da,孔径在(6.6~7.8)×10^-10m之间,离子交换容量为2.94mmol·cm^-2,静电位为-0.20mV。对1000mg·L^-1的K2SO4,Na2SO4,MgSO4,KCl,NaCl,MgCl2和CaCl2溶液的截盐率分别为93.33%,91.00%,42.61%,36.10%,44.00%,9.26%和14.21%。研究表明,复合膜对不同盐的截留行为主要决定于荷电膜与电解质离子之间静电斥力的大小。另外还发现该膜具有较好的耐藻类吸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甲壳素 聚丙烯腈 复合纳滤膜 截盐率 表征
下载PDF
电渗析回收鱼粉蛋白的实验 被引量:11
6
作者 曲敬绪 张国亮 吴国锋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38,共2页
通过电渗析回收鱼粉蛋白的实验研究 ,考察了不同类型离子交换膜在等电点状况下电渗析脱盐率与有机物损失率之间的关系 ,并确定了浓差扩散的有效控制方式。
关键词 电渗析 鱼粉蛋白 脱盐率 浓差扩散 回收 水产品废水处理
下载PDF
界面光热转换水蒸发系统用纤维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葛灿 张传雄 方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6-173,共8页
为缓解化石能源日益匮乏以及淡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促进纤维材料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开发和应用,对以纤维材料为主要原料的界面光热转换水蒸发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界面光热转换水蒸发技术的主要原理、发展历程和应用领... 为缓解化石能源日益匮乏以及淡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促进纤维材料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开发和应用,对以纤维材料为主要原料的界面光热转换水蒸发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界面光热转换水蒸发技术的主要原理、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然后分别分析了界面光热转换水蒸发系统中的光热转换材料和辅助材料,并以不同的功能作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纤维材料功能多样化、轻质、低成本和便于加工等特性,展示了其作为界面光热转换水蒸发系统主要原料的优异性能;最后针对在界面光热转换水蒸发系统中使用纤维材料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提升系统的实用性进行展望,希望能够推动纤维材料在界面光热转换技术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转换 纤维材料 界面蒸发 输水 热量管理 拒盐 界面光热转换水蒸发系统
下载PDF
复合反渗透膜对模拟放射性废水的脱盐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杜志辉 贾铭椿 王晓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25,29,共4页
配制模拟放射性废水,研究了废水含盐量、pH、操作压力和回收率对复合反渗透膜脱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水含盐量的降低,脱盐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随着原水pH的升高,脱盐率逐渐升高;在回收率一定时,脱盐率则随着操作压力的升高而提高... 配制模拟放射性废水,研究了废水含盐量、pH、操作压力和回收率对复合反渗透膜脱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水含盐量的降低,脱盐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随着原水pH的升高,脱盐率逐渐升高;在回收率一定时,脱盐率则随着操作压力的升高而提高;在操作压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脱盐率随着回收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虽然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但脱盐率仍能保持在97.3%以上,表明反渗透对盐及放射性核素有很好的截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模拟放射性核素 脱盐率
下载PDF
高取代度氰乙基纤维素与二醋酸纤维素共混中空纤维纳滤膜的研制 被引量:5
9
作者 岑美柱 章勤 +2 位作者 张一冰 颜少琼 哈成勇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47,共4页
采用高取代度氰乙基纤维素与二醋酸纤维素共混为膜材料,丙酮、二氧六环混合溶剂,以有机醇为主、加入适量其他添加剂为致孔剂,通过冰水凝胶浴干湿法纺丝,制得性能良好的中空纤维纳滤膜,该膜在给水质量浓度1 800 mg/L、操作压力为0.6 MPa... 采用高取代度氰乙基纤维素与二醋酸纤维素共混为膜材料,丙酮、二氧六环混合溶剂,以有机醇为主、加入适量其他添加剂为致孔剂,通过冰水凝胶浴干湿法纺丝,制得性能良好的中空纤维纳滤膜,该膜在给水质量浓度1 800 mg/L、操作压力为0.6 MPa、水温25℃条件下,对二价盐CaCl2、一价盐NaCl的水溶液的脱盐率分别大于90%和小于60%,水通量均大于3.5 mL/(cm2.h).还讨论了膜液的组成和纺丝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取代度氰乙基纤维素(HCEC) 二醋酸纤维素(CA) 共混中空纤维纳滤(NF)膜 膜性能:脱盐率
下载PDF
Hydrophobic polyethersulfone porous membranes for membrane distillation 被引量:4
10
作者 Heba ABDALLAH Ayman EL-GENDI Maaly KHEDR Elham EL-ZANATI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84-93,共10页
Membrane distillation (MD) is a thermal, vapor-driven transportation process through micro porous hydrophobic membranes that is increasingly being applied to seawater and brine desalination processes. Two types of h... Membrane distillation (MD) is a thermal, vapor-driven transportation process through micro porous hydrophobic membranes that is increasingly being applied to seawater and brine desalination processes. Two types of hydrophobic microporous polyethersulfone fiat sheet membranes, namely, annealed polyethersulfone and a polyethersulfone/tetraethoxysilane (PES/TEOS) blend were prepared by a phase inversion process. The membranes were characterized and their performanc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vacuum membrane distillation of an aqueous NaCI solution.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prepared membranes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two commercially available hydrophobic membranes, polyte- trafluorethylene and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The influence of operational parameters such as feed temperature (25-65 ℃), permeate vacuum pressure (200 800 mbar), feed flow rate (8-22 mL/s) and feed salt concentration (3000 to 35000 mg/L) on the MD permeation flux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four membranes. The hydrophobic PES/TEOS membrane had the highest salt rejection (99.7%) and permeate flux (86 kg/(m^2 -h)) at 65 ℃, with a feed of 7000 ppm and a pressure of 200 mb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brane distillation hydrophobic membrane salt rejection permeate flux
原文传递
正渗透结合真空膜蒸馏技术处理页岩气废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春霞 陈刚 +3 位作者 赵宝龙 王周为 李雪梅 何涛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101,共6页
介绍本课题组利用正渗透技术处理页岩气废水的研究进展,对正渗透膜材料的制备、驱动液的选择和回收等关键问题进行阐述.分别利用界面聚合法和浸入沉淀相分离法制备正渗透膜材料用于页岩气废水处理,并与商业的HTI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界... 介绍本课题组利用正渗透技术处理页岩气废水的研究进展,对正渗透膜材料的制备、驱动液的选择和回收等关键问题进行阐述.分别利用界面聚合法和浸入沉淀相分离法制备正渗透膜材料用于页岩气废水处理,并与商业的HTI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界面聚合膜具有更高的通量和盐截留率.页岩气废水经絮凝沉淀和超滤等前处理后,通过FO-VMD集成技术得到可饮用的纯净水,同时对驱动液进行回收并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 截留率 驱动溶液 膜材料 页岩气废水
下载PDF
反渗透膜处理高含盐废水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雯 汪勉 +1 位作者 罗超 曾玉彬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85,共5页
对2种反渗透膜SE和XR进行了高盐废水下的分离性能实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别研究了操作参数及原料液不同组分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为0.80 MPa,Na Cl的质量浓度为1 g/L时,6 h内XR的膜通量和脱盐率分别为5.9μm/s和92.7%,SE... 对2种反渗透膜SE和XR进行了高盐废水下的分离性能实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别研究了操作参数及原料液不同组分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为0.80 MPa,Na Cl的质量浓度为1 g/L时,6 h内XR的膜通量和脱盐率分别为5.9μm/s和92.7%,SE的通量和脱盐率为0.93μm/s和97.3%。在高盐度条件下,进水组分含量对XR膜通量的影响大小为Na Cl>Ca^(2+)>Si O_2>SS(高岭土)>有机物(葡萄糖),对XR脱盐率的影响大小为Na Cl>Ca^(2+)>葡萄糖>Si O_2>SS。进水组分对SE膜通量的影响大小为Na Cl>Ca^(2+)>葡萄糖>Si O_2>SS,对SE脱盐率的影响大小为:Na Cl>Ca^(2+)>Si O_2>SS>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膜 高盐度 脱盐率 操作因素
下载PDF
一种新型羧甲基甲壳素/聚砜复合纳滤膜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娟 陈国华 +3 位作者 王祥红 陈容 王丽莎 高从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9-574,共6页
羧甲基甲壳素(CMCH)溶液浇铸在聚砜超滤膜上,并与戊二醛(GA)交联制得一种新型荷负电复合纳滤膜。制备该膜的最佳条件为:CMCH浓度为2.0%,GA浓度为1.5%,50℃下交联2.0h,然后50℃下热处理15min。复合膜对中性分子的截留分子量为7.425&... 羧甲基甲壳素(CMCH)溶液浇铸在聚砜超滤膜上,并与戊二醛(GA)交联制得一种新型荷负电复合纳滤膜。制备该膜的最佳条件为:CMCH浓度为2.0%,GA浓度为1.5%,50℃下交联2.0h,然后50℃下热处理15min。复合膜对中性分子的截留分子量为7.425×10^-22g(450Da),膜孔径在(6.6-7.6)×10^-10m,静电位为·0.15mV,电压渗系数为-0.85,离子交换容量为2.2mmol·cm^-2,在18℃,1.3MPa压力和流量为38L·h^-1时,对浓度为2000mg·L^-1的Na3PO4,K2SO4,Na2SO4,MgSO4,KCl,NaCl和MgCl2溶液的截盐率分别为92.10%,90.93%,91.83%,62.51%,30.29%,29.46%和10.96%,通量分别为3.96L·h^-1·m^-2,4.81L·h^-1·m^-2,4.81L·h^-1·m^-2,4.29L·h^-1·m^-2,4.81L·h^-1·m^-2,4.71L·h^-1·m^-2和4.37L·h^-1·m^-2,复合膜对不同盐的截留行为与其它荷负电纳滤膜类似,主要决定于荷电膜与电解质离子之间静电作用力的大小。随着进料液浓度的增加,复合膜的截盐率减小,通量增加;随着操作压力的升高,通量增加,截盐率先增加后保持不变。另外,发现该膜具有较好的抗藻类附着性。该膜可望用于脱除水中NO3^-,PO43^-,SO42^-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负电荷离子,在中水、工业水、饮用水处理及加工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甲壳素 聚砜 复合纳滤膜 截盐率
下载PDF
测试液pH值对RO膜元件渗透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杰 于慧 +3 位作者 吴非洋 张梦 李强 潘献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44-47,共4页
选取商业化的苦咸水反渗透膜元件和海水反渗透膜元件,按照《卷式反渗透膜组件测试方法》(HY/T 107—2008)规定的标准测试条件,测试了不同进水p H值条件下膜元件的脱盐率和产水量,考察进水p H值对反渗透膜元件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选取商业化的苦咸水反渗透膜元件和海水反渗透膜元件,按照《卷式反渗透膜组件测试方法》(HY/T 107—2008)规定的标准测试条件,测试了不同进水p H值条件下膜元件的脱盐率和产水量,考察进水p H值对反渗透膜元件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p H值对反渗透膜元件的产水量基本无影响,但对其脱盐率影响较大,当p H值在中性范围时,脱盐率最高。同时根据试验结果,对反渗透膜元件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膜元件 PH值 脱盐率 产水量
原文传递
AEPPS对超支化聚酰胺纳滤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段龙繁 邓慧宇 +3 位作者 陈庆春 邦宇 晏乐安 徐又一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0-597,共8页
通过与均苯三甲酰氯(TMC)的界面聚合反应,将N-氨乙基哌嗪丙基磺酸盐(AEPPS)两性离子化合物引入超支化聚酰胺纳滤膜中以改善膜性能。着重考察AEPPS的质量分数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以往报道该物质与哌嗪或间苯二胺等小分子混合使... 通过与均苯三甲酰氯(TMC)的界面聚合反应,将N-氨乙基哌嗪丙基磺酸盐(AEPPS)两性离子化合物引入超支化聚酰胺纳滤膜中以改善膜性能。着重考察AEPPS的质量分数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以往报道该物质与哌嗪或间苯二胺等小分子混合使用效果不同,当AEPPS与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混合作为水相反应物时,随着AEPPS质量分数的增加,膜的脱盐顺序发生变化,由Na2SO4>Mg SO4>Mg Cl2>Na Cl逐渐变为Mg SO4>Mg Cl2≈Na2SO4>Na Cl,最后是Mg SO4>Na2SO4>Mg Cl2>Na Cl。脱盐率先增大后降低,膜通量呈现相反趋势。AEPPS的引入增强了膜的亲水性及抗蛋白质吸附能力。当水溶液中AEPPS质量分数为0.6%时,制备的纳滤膜NF06在牛血清蛋白或溶菌酶蛋白溶液中反复运行3次后,通量恢复率分别为99.3%和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氨乙基哌嗪丙基磺酸盐 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 纳滤膜 脱盐 抗蛋白质吸附 水处理技术
下载PDF
海藻酸钠/聚砜复合纳滤膜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晓琳 王铎 +1 位作者 王伟伟 高从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5-89,共5页
应用海藻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层材料,以戊二醛为交联剂,以聚砜超滤膜为支撑层,制备了1种新型荷负电纳滤膜。研究了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影响因素及操作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的浓度为2.0%,戊二醛溶液的浓度为0.9%,30℃下交联4 ... 应用海藻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层材料,以戊二醛为交联剂,以聚砜超滤膜为支撑层,制备了1种新型荷负电纳滤膜。研究了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影响因素及操作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的浓度为2.0%,戊二醛溶液的浓度为0.9%,30℃下交联4 h条件下制备的复合膜的膜性能(截留率)最好。实验结果表明:对1 000 mg.L-1的Na2SO4,MgSO4,NaCl和MgCl2盐溶液的截留率分别为87.2%,21.5%,32.0%,12.2%,通量依次为30.6,35.2,33.5,22.4 L.h-1.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滤膜 海藻酸钠 聚砜超滤膜 截留率
下载PDF
反渗透回用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栋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29,共5页
针对反渗透技术回用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的工艺中,给水pH值对反渗透运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测试了给水pH值对反渗透系统脱盐率及回收率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际运行考察了反渗透系统在不同给水pH值下,对电厂循环冷却水排... 针对反渗透技术回用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的工艺中,给水pH值对反渗透运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测试了给水pH值对反渗透系统脱盐率及回收率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际运行考察了反渗透系统在不同给水pH值下,对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给水pH值在8.0~9.0之间时,各种离子的脱盐率处于最高水平,当pH值>8.0时,TDS脱盐率逐渐降低;反渗透的回收率随给水pH值的增加而增加,当给水pH值>8.0时,可以得到最高的回收率。所以,把反渗透给水pH值控制在8.0左右,可以获得最佳处理效果及最低能耗;对于高参数锅炉补给水处理,反渗透更具有常规离子交换处理方式难以比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电厂循环冷却水 脱盐率 回收率 给水pH值
下载PDF
单层多孔石墨烯膜反渗透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新峰 张福建 张忠强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29-534,555,共7页
采用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多孔石墨烯膜的反渗透特性,揭示了盐溶液质量浓度、外部压强、孔面积和孔形状对多孔石墨烯膜反渗透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脱盐率随着盐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水通量随着外部压强与孔面积增加而增大... 采用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多孔石墨烯膜的反渗透特性,揭示了盐溶液质量浓度、外部压强、孔面积和孔形状对多孔石墨烯膜反渗透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脱盐率随着盐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水通量随着外部压强与孔面积增加而增大,但同时脱盐率随着外部压强与孔面积增加而降低;孔形状越趋近于圆形,水分子透过多孔石墨烯膜的能障越小,说明水分子越容易通过多孔石墨烯膜。相同脱盐率情况下,该模型中的水通量结果比实验报道中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水通量高2个量级。因此,多孔石墨烯膜将有可能在海水淡化和功能渗透膜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将为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反渗透膜研发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石墨烯膜 盐溶液 反渗透 水通量 脱盐率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应用与清洗方法
19
作者 张建芳 李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3-66,共4页
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的减压膜蒸馏技术对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镁等盐溶液进行脱盐处理,考察了料液温度、料液流量、料液浓度和冷测真空度对膜的渗透通量和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真空度及料液流量、温度的提高,膜的渗透通量... 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的减压膜蒸馏技术对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镁等盐溶液进行脱盐处理,考察了料液温度、料液流量、料液浓度和冷测真空度对膜的渗透通量和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真空度及料液流量、温度的提高,膜的渗透通量有增加的趋势。在相同条件下处理不同的盐溶液,膜的渗透通量相差不大,膜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使用0.5mol/L盐酸以及0.05mol/LEDTA清洗被污染的膜效果最明显,可迅速有效地将附着在中空纤维膜上的无机污染物去除,使膜渗透通量得到基本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 减压膜蒸馏 去除率 膜污染
下载PDF
亲/疏水Janus PVDF复合膜制备及其膜蒸馏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庆林 徐浩 +1 位作者 黄岩 肖长发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20,共7页
为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膜蒸馏渗透通量,以PVDF为成膜聚合物,在亲水无纺布表面涂覆PVDF铸膜液,通过溶液相转化(NIPS)法制得亲/疏水Janus PVDF复合膜;考察PVDF铸膜液中添加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含量对复合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将... 为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膜蒸馏渗透通量,以PVDF为成膜聚合物,在亲水无纺布表面涂覆PVDF铸膜液,通过溶液相转化(NIPS)法制得亲/疏水Janus PVDF复合膜;考察PVDF铸膜液中添加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含量对复合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将所得亲/疏水复合膜用于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过程,分析复合膜中亲水层对DCMD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铸膜液中DOP含量的增加,促进了PVDF铸膜液的相分离过程,使得膜孔隙率和膜孔径尺寸逐渐增加,而膜的液体渗透压(LEP)和断裂强度逐渐降低;复合膜中的亲水层可有效促进DCMD过程中水蒸汽的传质和冷凝过程,进而提高膜蒸馏通量,Janus PVDF复合膜的通量相较于PVDF膜提高了28.39%,提高冷侧渗透液流速和降低渗透液温度均可有效提高DCMD的渗透通量,而保持脱盐率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PVDF) 亲/疏水复合膜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 渗透通量 脱盐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