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2017年云南省沙门菌血清型分布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田云屏 杨祖顺 +3 位作者 曹国林 金莉 任翔 邹颜秋硕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5-292,共8页
目的对2015--2017年云南省沙门菌血清型分布特征及优势沙门菌血清型的分子分型进行研究。方法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质谱仪对408株沙门菌进行鉴定。依据沙门菌属White-Kauffmann-Le Minor抗原表,用沙门菌属诊断血清确定血清型。... 目的对2015--2017年云南省沙门菌血清型分布特征及优势沙门菌血清型的分子分型进行研究。方法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质谱仪对408株沙门菌进行鉴定。依据沙门菌属White-Kauffmann-Le Minor抗原表,用沙门菌属诊断血清确定血清型。参照中国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分型实验室监测网络(PulsenetChina)沙门菌血清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用Bionumeries(7.6)软件聚类分析。结果2015--2017年云南省从食品及患者中共检出408株沙门菌,经沙门菌属诊断血清确定分属70种血清型。食品中检出德尔俾沙门菌34株,占食品检出沙门菌总数的19.10%。患者中检出71株肠炎沙门菌、67株鼠伤寒沙门菌,分别占患者检出沙门菌总数的30.34%和27.63%。德尔俾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的PFGE带型呈多态分布,肠炎沙门菌有明显优势PFGE带型。3种沙门菌的PFGE带型均无明显的时间、地域聚集性。结论截至2017年,云南省已检出70种沙门菌血清型,食品中检出的主要沙门菌血清型是德尔俾沙门菌,患者中检出的主要沙门菌血清型是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德尔俾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及肠炎沙门菌3种沙门菌呈散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血清型 德尔俾沙门菌 肠炎沙门菌 鼠伤寒沙门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原文传递
河南省德尔卑沙门菌和阿贡纳沙门菌耐药与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赵嘉咏 穆玉姣 +4 位作者 谢志强 潘静静 夏胜利 苏佳 冉陆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7-521,共5页
目的分析2009-2012年河南省德尔卑沙门菌和阿贡纳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状况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带型,为以德尔卑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等非伤寒沙门菌为代表的食源性疾病暴发预警、调查、溯源及公共卫生意义上的抗生素使用策略提... 目的分析2009-2012年河南省德尔卑沙门菌和阿贡纳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状况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带型,为以德尔卑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等非伤寒沙门菌为代表的食源性疾病暴发预警、调查、溯源及公共卫生意义上的抗生素使用策略提供基线与参考数据。方法根据国际PulseNet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分型监测网络公布的非伤寒沙门菌PFGE分型技术与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沙门菌K-B法药敏测试方案,对2009-2012年分离自河南省5个哨点医院的德尔卑沙门菌与阿贡纳沙门菌进行13种抗生素的药敏测试及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76株德尔卑沙门菌与84株阿贡纳沙门菌对8类13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耐3种以上抗生素的有141株(88.13%)。其中耐3~5种抗生素38株(占23.75%),耐6~8种抗生素66株(占41.25%),耐9~10种抗生素22株(占13.75%),耐11~12种抗生素15株(占9.38%)。84株阿贡纳沙门菌经XbaⅠ酶切与脉冲场凝胶电泳后获得36种带型,每种带型包含1~9个菌株,相似度50.77%~100%,以AGN27与AGN33为主要优势带型。76株德尔卑沙门菌经XbaⅠ酶切与脉冲场凝胶电泳后获得41种带型,每种带型包含菌株数1~12个菌株,相似度43.25%~100%,以DER17与DER34为主要优势带型。结论河南省临床分离株德尔卑沙门菌和阿贡纳沙门菌耐药状况较严重,PFGE带型呈现出多样性的同时又具有较显著的优势带型特点,部分带型与其对应的耐药谱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及相同的聚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卑沙门菌 阿贡纳沙门菌 分子分型 PFGE 药敏测试
原文传递
牦牛德尔卑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冯兰 安添午 +9 位作者 崔鹏飞 赵晓东 李华德 付雪 张兰 翟亚如 李豪 晏文俊 王红宁 杨鑫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2-1028,共7页
为调查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牦牛腹泻病因,本课题组从红原县4所养殖场采集牦牛腹泻粪便16份,并对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血清型鉴定、耐药性试验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16份样品共计分离出16株沙门氏菌,均为德尔卑沙门氏菌ST71型,... 为调查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牦牛腹泻病因,本课题组从红原县4所养殖场采集牦牛腹泻粪便16份,并对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血清型鉴定、耐药性试验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16份样品共计分离出16株沙门氏菌,均为德尔卑沙门氏菌ST71型,100%菌株对四环素、氨苄西林、氯霉素和头孢噻呋多重耐药;选取腹泻较严重牦牛粪样沙门氏菌分离株(编号15XLR)进行致病性试验,得出分离株15XLR的半致死剂量为1.2×10^7 CFU,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小鼠后脾脏、肠道损伤严重.本研究对红原县牦牛腹泻病因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证实德尔卑沙门氏菌除感染猪鸡外,其能够入侵牦牛机体,提示牦牛腹泻疾病的防控应注重沙门氏菌的感染以及在牦牛群体中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德尔卑沙门氏菌 多重耐药 小鼠致病性实验
下载PDF
湖南省食源性德尔卑沙门菌耐药谱及PFGE分型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岚 贾华云 +4 位作者 陈帅 胡旃 张林青 刘建琪 张红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915-918,共4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食源性德尔卑沙门菌的耐药谱及分子分型,建立沙门菌指纹图谱数据库。方法运用肉汤稀释法对食源性德尔卑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47株德尔卑沙门菌中,有46株对1种以上抗生素耐... 目的了解湖南省食源性德尔卑沙门菌的耐药谱及分子分型,建立沙门菌指纹图谱数据库。方法运用肉汤稀释法对食源性德尔卑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47株德尔卑沙门菌中,有46株对1种以上抗生素耐药(97.87%),有29株多重耐药菌株(61.70%);德尔卑沙门菌分为32种PFGE型,其中有10种PFGE型的菌株数超过1株。结论湖南省食源性德尔卑沙门菌分离株呈高耐药和多重耐药趋势,PFGE分子型别呈多态性,有同源菌株存在,PFGE分型为食源性疾病溯源和预警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卑沙门菌 耐药谱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2007—2016年四川省德尔卑沙门菌耐药与分子分型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吕虹 雷高鹏 +2 位作者 黄伟峰 黄玉兰 杨小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0-576,共7页
目的研究2007—2016年四川省德尔卑沙门菌分子分型和耐药趋势,掌握四川省德尔卑沙门菌污染状况,为暴发预警、溯源调查及抗生素使用策略提供参考数据。方法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007—2016年四川省自临床病例、食... 目的研究2007—2016年四川省德尔卑沙门菌分子分型和耐药趋势,掌握四川省德尔卑沙门菌污染状况,为暴发预警、溯源调查及抗生素使用策略提供参考数据。方法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007—2016年四川省自临床病例、食品从业人员、食物中毒样品、养殖动物及零售食品中分离的106株德尔卑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及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结果 106株德尔卑沙门菌对8类14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人源性和动物源性菌株对四环素、萘啶酸、氯霉素、复方磺胺的耐药率均大于20%。其中人源性菌株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动物源性菌株;动物源性菌株对四环素、萘啶酸、氯霉素耐药率均明显高于人源性菌株。经Xba I酶切后106株菌共分为67个PFGE带型,不同年份的临床病例、食品从业人员及零售食品生猪肉分离株具有相同PFGE带型。结论四川省德尔卑沙门菌分离株耐药率较高,并有逐年上升趋势。PFGE型别呈多样性,部分临床病例、食品从业人员分离株与生猪肉分离株PFGE具有相同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卑沙门菌 分子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耐药 四川
原文传递
中国德尔卑沙门菌耐药及群体遗传特征初步分析
6
作者 侯心娇 孙慧颖 +2 位作者 王鲁彦 闫梅英 李学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0-737,共8页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德尔卑沙门菌的耐药特征、耐药机制及基因组相似性,初步揭示我国德尔卑沙门菌的群体遗传学特征,发现可能的传播规律或潜在传播途径,为加强沙门菌病监测及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对201株德尔卑沙门菌进行16种抗...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德尔卑沙门菌的耐药特征、耐药机制及基因组相似性,初步揭示我国德尔卑沙门菌的群体遗传学特征,发现可能的传播规律或潜在传播途径,为加强沙门菌病监测及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对201株德尔卑沙门菌进行16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所有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最后结合公开数据库中的134株德尔卑沙门菌基因组序列,对335株德尔卑沙门菌进行耐药基因型别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并构建基于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系统发育树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201株德尔卑沙门菌对16种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总耐药率为97.51%。不同来源(人、动物、食品)的德尔卑沙门菌对不同种类抗生素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35株德尔卑沙门菌携带耐药基因38种,磷霉素类耐药基因fosA7携带率为100.00%,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Iaa携带率为99.70%。不同种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一致性存在差异,除氨基糖苷类和氯霉素类,其他种类抗生素一致性较好。MLST显示,334株德尔卑沙门菌为ST40型。系统发育树显示存在动物和人、食品和人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以及动物带菌远距离跨省播散的可能,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结论我国德尔卑沙门菌耐药形势严峻,并且存在交叉传播的风险,提示应加强综合监测及风险评估,防止耐药菌株及耐药元件在动物、食品、人链条中的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卑沙门菌 耐药 全基因组测序 群体遗传学
原文传递
一株猪源德尔卑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以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7
作者 蔡秋慧 龚莹婷 +4 位作者 李港回 彭钢 孟静南 王俊颖 翟立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6,共9页
沙门氏菌作为人畜共患的致病菌,更是极易产生耐药性,严重影响了人类与动物的健康。为了更好的了解动物源性沙门氏菌的生物学和分子特性。对安徽凤阳县某市场猪肉样本进行细菌分离纯化、血清型鉴定、药敏实验和毒力基因检测,同时通过全... 沙门氏菌作为人畜共患的致病菌,更是极易产生耐药性,严重影响了人类与动物的健康。为了更好的了解动物源性沙门氏菌的生物学和分子特性。对安徽凤阳县某市场猪肉样本进行细菌分离纯化、血清型鉴定、药敏实验和毒力基因检测,同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进行毒力、耐药基因注释等分子生物学信息分析,并通过qPCR对毒力基因进行验证。分离鉴定出1株德尔卑沙门氏菌,分子分型为ST1498型,将其命名为G-1B,该菌株对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全基因组长度为4 805 494 bp,预测出4 660个基因,其中包含559个毒力基因与37个耐药基因。该研究为了解猪源德尔卑沙门氏菌的遗传背景和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探讨德尔卑沙门氏菌致病性、耐药机制和分子进化规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卑沙门氏菌 环境胁迫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功能注释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德尔卑沙门氏菌抗逆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翟立公 杜传来 +2 位作者 杨晴 陈晨 王俊颖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73,共5页
以德尔卑沙门氏菌(Salmonella Derby,SD)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温培养驯化获得高温耐受性SD,研究其在环境胁迫条件下的耐受性。经高温驯化后,55℃处理20min,高温耐受菌株的存活率是对照菌株存活率的1.5倍。在pH 3.0,2.4环境下,高温耐受菌株... 以德尔卑沙门氏菌(Salmonella Derby,SD)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温培养驯化获得高温耐受性SD,研究其在环境胁迫条件下的耐受性。经高温驯化后,55℃处理20min,高温耐受菌株的存活率是对照菌株存活率的1.5倍。在pH 3.0,2.4环境下,高温耐受菌株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但处于碱胁迫过程中,高温耐受菌株变得更加敏感,pH 12处理30min,对照组存活率为33.83%,高温耐受菌株完全被杀灭。在乙醇、NaClO环境下,高温耐受菌株相较于对照组更加敏感;但在125mmol/L HO2条件下,高温耐受菌株存活率高于对照组(30.05%)存活率;对-20℃冷冻处理前期,其耐受性明显高于对照组。SD经高温胁迫后提高对酸、H2O2、低温的交叉抗性,同时也增加对碱、乙醇、NaClO等胁迫的敏感性,联合使用有助于提高灭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卑沙门氏菌 高温耐受性 胁迫抗性
下载PDF
PFGE和质粒图谱分析人和猪来源德尔卑沙门菌多重耐药株的同源性 被引量:5
9
作者 郭仲辉 陈冬雅 +2 位作者 黎毓光 林晓晖 严智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58-763,共6页
目的分析人和猪来源的德尔卑沙门菌的分子同源性,为研究多重耐药性在人畜之间传播提供分子生物学技术依据。方法药敏试验检测人和猪来源的德尔卑沙门菌多重耐药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脉冲凝胶电泳方法(PFGE)检测菌株间的分子... 目的分析人和猪来源的德尔卑沙门菌的分子同源性,为研究多重耐药性在人畜之间传播提供分子生物学技术依据。方法药敏试验检测人和猪来源的德尔卑沙门菌多重耐药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脉冲凝胶电泳方法(PFGE)检测菌株间的分子同源性;结合实验或电转移试验获得目标质粒,质粒酶切图谱检测质粒的同源性。PCR分析染色体介导喹诺酮耐药基NgyrA~@arC,质粒可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nrA/qnrB/qnrC/qnrS、aac(6)-I b—cr、qepA和oqxAB。结果共收集48株德尔卑沙门菌,经药敏试验筛选获得11株多重耐药株(MDR),人源性8株,猪源性3株。11株菌除对氨苄青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和四环素(R型:ACSSuT)耐药外,所有菌株也对萘啶酸和环丙沙星耐药,6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5株对头孢曲松耐药。PFGE分析,11株菌共分为6个克隆,3株动物源性菌株与8株人源性菌株无克隆相关性。喹诺酮耐药基因分析显示,有5株和3株动物源株检NNgyrA的Ser83Leu或/和Asp87Asn突变,6株人源株和3株动物源株检测到parC的Ser80Ile或/和Thr57Ser突变。质粒电泳分析显示,所有菌株都存在1.4条质粒条带,大小介于2~180kb,其中3株人源性菌株和l株动物源性株都存在4kb左右大小的质粒;2株动物源性菌株仅存在20kb大小质粒。用结合实验和电转移方法,分析4kb质粒结构,证实4个质粒的酶切图谱完全一致,质粒中均存在介导外排基NoqxAB~l喹诺酮耐药基因aac(6’)-Ib-cr。结论人和猪来源的德尔卑沙门菌多重耐药株中质粒介导的外排因oqxAB和诺酮耐药基因Naac(6)-Ib-c是喹诺酮重要的耐药机制,可能在沙门菌间传递,导致对喹诺酮类高耐药性。通过人和猪的接触或间接途径,沙门菌有传播喹诺酮耐药性的风险,同一种质粒可在人和动物中转移而传播该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卑沙门菌 脉冲凝胶电泳 质粒 同源性 喹诺酮药物
下载PDF
云南省肠炎沙门菌及德尔卑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云屏 任翔 +1 位作者 邹颜秋硕 汤哓召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22期7707-7714,共8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沙门菌患者中分离最多的肠炎沙门菌及食品中分离最多的德尔卑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及耐药状况。方法参照中国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分型实验室监测网络Pulse Net China的沙门菌... 目的了解云南省沙门菌患者中分离最多的肠炎沙门菌及食品中分离最多的德尔卑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及耐药状况。方法参照中国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分型实验室监测网络Pulse Net China的沙门菌PFGE分子分型方法进行分子分型。分析耐药板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e,CLSI)的相应标准获得S、I、R结果。结果56株肠炎沙门菌呈11种PFGE带型,有4种优势带型,对氨苄舒的耐药率最高,为57.14%,对亚胺培南最敏感。27株德尔卑沙门菌呈25种PFGE带型,对复合磺胺的耐药率最高,为64.29%,对亚胺培南最敏感。结论肠炎沙门菌分子分型有明显的优势带型,本地区肠炎沙门菌对氨苄舒的耐药率最高。德尔卑沙门菌分子分型呈多样分布,复方磺胺是本地区德尔脾沙门菌最耐药抗生素。2种沙门菌都对亚胺培南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菌 德尔卑沙门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耐药性
下载PDF
次氯酸钠对德尔卑沙门氏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玉卿 张一敏 +4 位作者 董鹏程 毛衍伟 梁荣蓉 朱立贤 罗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9,共9页
目的:为控制德尔卑沙门氏菌(Salmonella Derby)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研究不同体积分数次氯酸钠对S.Derby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观察次氯酸钠对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效果,进一步观察不... 目的:为控制德尔卑沙门氏菌(Salmonella Derby)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研究不同体积分数次氯酸钠对S.Derby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观察次氯酸钠对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效果,进一步观察不同体积分数次氯酸钠作用下沙门氏菌泳动能力和生物被膜内细胞的代谢活性、胞外聚合物含量和微观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次氯酸钠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0.08%(体积分数,下同),亚MIC(0.04%、0.02%、0.01%)的次氯酸钠可以抑制S.Derby生物被膜的形成,对成熟生物被膜也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且不同亚MIC次氯酸钠的作用效果差异显著(P<0.05);不同体积分数次氯酸钠处理能降低生物被膜内细胞代谢活性,抑制胞外多糖的合成,且不同体积分数次氯酸钠的作用效果差异显著(P<0.05)。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次氯酸钠处理使得生物被膜厚度减小、活菌数减少、死菌数增多、细菌由聚集状态变为分散状态。结论:不同体积分数次氯酸钠对S.Derby生物被膜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与干扰细菌生长、生物被膜内细胞代谢活性和胞外多糖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卑沙门氏菌 生物被膜 次氯酸钠 代谢活性 胞外聚合物
下载PDF
德尔卑沙门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慧娟 潘志明 焦新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42-645,共4页
德尔卑沙门菌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可引起人食物中毒和败血症等症状,而且对牲畜的繁殖及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本文就德尔卑沙门菌的流行现状、基因组学及致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该菌的防治提供指导。
关键词 德尔卑沙门菌 流行现状 基因组学 致病机制
下载PDF
德尔卑沙门菌PFGE分型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颖 顾其芳 +3 位作者 陈敏 刘诚 张美英 周培君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513-515,共3页
[目的]用脉冲凝胶电泳方法绘制德尔卑沙门菌的DNA指纹图谱,为研究德尔卑沙门菌的同源性提供分子生物学技术依据。[方法]从本实验室在各类食品中分离到的12株德尔卑沙门菌中提取DNA,经过限制性内切酶Xba1的切割,再用脉冲凝胶电泳仪进行DN... [目的]用脉冲凝胶电泳方法绘制德尔卑沙门菌的DNA指纹图谱,为研究德尔卑沙门菌的同源性提供分子生物学技术依据。[方法]从本实验室在各类食品中分离到的12株德尔卑沙门菌中提取DNA,经过限制性内切酶Xba1的切割,再用脉冲凝胶电泳仪进行DNA分子分型,并使用Quantity OneTM软件对其同源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得到10株菌的DNA指纹图谱,与2003年D1号菌株遗传基因密切相关的菌株占22%;与2004年D15号菌株遗传基因密切相关的菌株占44%;2005年的4株菌中有3株之间的遗传基因密切相关;2006年的4株菌,分别为2株之间的遗传基因密切相关。[结论]脉冲凝胶电泳方法是分析引起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的同源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卑沙门菌 脉冲凝胶电泳 同源性 相似系数
下载PDF
福建地区健康人携带德尔卑沙门菌的耐药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梦颖 陈建辉 +3 位作者 邱玉锋 杨劲松 柯自立 李曲文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46-1052,共7页
目的调查分析福建地区健康人携带德尔卑沙门菌的耐药特征及遗传多样性。方法分离自福建地区健康人的德尔卑沙门菌73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BRT法检测18个主要质粒家族的复制子;采用常规PCR方法扩增毒力基因;采用PFGE技术进行分... 目的调查分析福建地区健康人携带德尔卑沙门菌的耐药特征及遗传多样性。方法分离自福建地区健康人的德尔卑沙门菌73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BRT法检测18个主要质粒家族的复制子;采用常规PCR方法扩增毒力基因;采用PFGE技术进行分子分型;应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福建地区德尔卑沙门菌健康人分离株对四环素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耐药率28.77%),其他药物敏感率均>90%;2000年后分离的菌株总耐药率高于2000年前的分离株(χ^2=6.767,P<0.01),且5株多重耐药菌株均为2000年后分离;分离株中检出IncI1型(13.70%)、IncHI2型(10.96%)和IncP型(4.11%)3种质粒复制子类型,未检出毒力基因spvB,其余毒力基因均有较高携带率;毒力基因谱型26个(VP1-VP26),其中相对优势谱型为VP1:HilA-sifA-mgtC-siiE-sopB-iroN-lpfA-stn;73个分离株共分为56个PFGE带型(PT001-PT056)、6个PFGE簇(cluster A-cluster F),其中cluster E为相对优势簇。结论福建地区健康人携带的德尔卑沙门菌耐药性逐年增强且具有致病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卑沙门菌 耐药特征 遗传多样性 质粒复制子 毒力基因 PFGE 健康人群 福建地区
原文传递
多重耐药德尔卑沙门菌临床株耐药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仲辉 陈冬雅 +2 位作者 黎毓光 林晓晖 严智敏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652-656,共5页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德尔卑沙门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其耐药机制。方法选取8株多重耐药的德尔卑沙门菌,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质粒指纹图谱分析耐药质粒分布。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EM、CTX—M型B...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德尔卑沙门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其耐药机制。方法选取8株多重耐药的德尔卑沙门菌,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质粒指纹图谱分析耐药质粒分布。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EM、CTX—M型B内酰胺酶基因、Ⅰ型整合子相关的整合酶intⅠ基因和qacE△12sull耐消毒剂和磺胺基因,染色体和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gyrA,parC,qnrA/qnrBIqnrC/qnrS,aac(6')-Ib-cr,oqxAS等12种耐药基因。结果8株多重耐药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唑、四环素及氯霉素等9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2株对头孢曲松耐药。所有菌株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敏感。质粒电泳显示,8株菌均携带1-4种大小不等质粒,其中约182kb大小质粒可发现于3株菌中。所有8株菌都携带TEM编码基因,intⅠ和qacE△12sull、aac(6,)-I b—cr基因。有2株菌携CTX—M-14型耐药基因。在喹诺酮耐药相关基因中,5株菌的GyrA发生了D87S的氨基酸突变,5株菌的ParC发生了T57S的氨基酸突变。5株菌携带。私B基因,4株菌携带qnrS基因。所有菌株都未携带qnrMqnrB/qnrC耐药基因。结论多重耐药沙门菌同时存在多种耐药基因,耐药质粒与Ⅰ型整合子系统共存是导致菌株同时对多种结构各异的抗菌药物耐药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卑沙门菌 多重耐药 耐药基因
原文传递
德尔卑沙门菌耐药性及PFGE分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水平 李孝权 +2 位作者 邓志爱 陈守义 杨智聪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222-1224,1339,共4页
目的:了解2008年5~9月广州市卫生行业从业人员中德尔卑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并对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因分型,探索广州市从业人员中德尔卑沙门菌的分子分型多态性。方法:从健康体检的人群中分离并鉴定为德尔卑沙门菌,对鉴... 目的:了解2008年5~9月广州市卫生行业从业人员中德尔卑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并对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因分型,探索广州市从业人员中德尔卑沙门菌的分子分型多态性。方法:从健康体检的人群中分离并鉴定为德尔卑沙门菌,对鉴定出的13株菌株,选择18种抗生素用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裂解菌细胞并释放全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Xba I酶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子分型,使用Quantity-One TM软件成像并使用BioNumerics4.0软件对其同源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3株沙门菌对9种抗生素敏感,对其余抗生素出现中敏或耐药。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76.9%),其次为氯霉素(30.8%),复方新诺明(15.4%),氧氟沙星和氨苄西林(7.7%)。13株受试菌株的DNA分子分型图谱,经软件分析,有两株相似性为100%,其他菌株相似性在73.7%和93.8%之间。结论:德尔卑沙门菌对头孢类抗生素完全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存在中敏或耐药;菌株之间有较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卑沙门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药物敏感试验
原文传递
德尔卑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子检测靶点筛选及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翟立公 杨剑婷 +2 位作者 李永泉 王水平 王俊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69-275,共7页
利用比较基因组技术筛选到德尔卑沙门氏菌(Salmonella Derby, SD)的血清型特异性基因,以此为靶点设计引物与139-141引物共同构建多重PCR检测体系,对其特异性、菌落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及人工污染等方面进行评价。当扩增出171、284和512 b... 利用比较基因组技术筛选到德尔卑沙门氏菌(Salmonella Derby, SD)的血清型特异性基因,以此为靶点设计引物与139-141引物共同构建多重PCR检测体系,对其特异性、菌落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及人工污染等方面进行评价。当扩增出171、284和512 bp电泳条带时,检测结果为阳性。通过该方法检测39株沙门氏菌和18株非沙门氏菌,表现出100%特异性,该检测体系的DNA灵敏度为383.2 pg/μL,菌落灵敏度为52 CFU/mL。当SD与自然(猪肉、鸡肉和牛肉)的背景菌群浓度比为1∶10~4时,该检测体系能获得清晰、准确的3条扩增条带。在人工污染的猪肉、鸡肉和牛肉样品的检测中,增菌10 h,检测灵敏度为3.8 CFU/25g。该检测方法准确灵敏的检测SD,可在食品安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卑沙门氏菌 多重PCR 血清型特异性基因
下载PDF
杭州地区临床和食品来源德尔卑沙门菌耐药特征与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之北 俞骅 +5 位作者 陈琦 郑伟 楼秀芹 刘小东 汪皓秋 潘劲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5-122,共8页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临床和食品来源德尔卑沙门菌的耐药特征,并进行溯源分析。方法对2015—2020年杭州地区分离的60株德尔卑沙门菌进行药敏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并下载公共数据库基因组进行比较;利用测序数据对...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临床和食品来源德尔卑沙门菌的耐药特征,并进行溯源分析。方法对2015—2020年杭州地区分离的60株德尔卑沙门菌进行药敏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并下载公共数据库基因组进行比较;利用测序数据对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和耐药基因扫描,并构建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杭州地区德尔卑沙门菌临床株和食品株对28种药物的耐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重耐药率为76.7%(46/60);所有菌株均检出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基因aac(6′)-Iaa和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7;60株德尔卑沙门菌共分为46种PFGE带型、53种cgMLST(HC2)型别,除1株为ST3220型外,其余均为ST40型;基于439株德尔卑沙门菌(包括60株杭州菌株和379株公共数据库菌株)SNP位点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部分杭州菌株与东南亚菌株进化距离较近,提示可能存在跨境传播,食品株主要来自猪肉和水产类;其他杭州菌株与北京、广州、湖北、重庆等省市的菌株距离较近,提示可能存在跨省传播,食品株主要来自猪肉、牛肉和鸡肉。结论杭州地区德尔卑沙门菌的流行主要由ST40型引起,其多重耐药现象普遍,推测其临床感染与猪牛肉、鸡肉和水产类的消费密切相关,与东南亚地区和境内其他省市可能存在跨地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卑沙门菌 多重耐药 全基因组测序 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