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树对叔丁醇的降解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于晓草 Stefan Trapp 《生态科学》 CSCD 2003年第1期6-8,共3页
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目前北美燃料市场最常用的汽油添加剂.由于其化学稳定性强且难于转化,MTBE已成为一种蔓延性的地下水污染物.有氧微生物降解技术被认为是目前对MTBE污染治理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作用机理是:MTBE在细胞色素酶(CYP-4... 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目前北美燃料市场最常用的汽油添加剂.由于其化学稳定性强且难于转化,MTBE已成为一种蔓延性的地下水污染物.有氧微生物降解技术被认为是目前对MTBE污染治理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作用机理是:MTBE在细胞色素酶(CYP-450s)的作用下首先分解成为叔丁醇(TBA),进而完全转化为CO2和H2O.细胞色素酶(CYP-450s)是维管束植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酶,我们有理由相信维管束植物细胞能降解MTBE,但试验研究表明超过25种以上的常见植物细胞并不能降解MTBE.TBA是MTBE降解过程中最为稳定的中间产物,植物对其降解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本实验用一自行设计的植物反应器来研究柳树(Salixalba)对TBA降解的可能性.长出新根须和嫩叶的柳树枝条在一容积500ml的植物反应器中生长12 d(其中TBA溶液450ml)来观察TBA对柳树生长的影响,同时测定柳树对TBA的吸收和降解.TBA及其它可能的降解产物用气相色谱来检测.本实验结果表明在为期12 d的时间内,水溶液中15.26%的TBA可以通过柳树的蒸腾作用去除,但是没有检测到任何可能的降解产物,在植物体内也只发现了少量的TBA残留(<1%).同时柳树的根细胞和叶细胞也用来研究对TBA的降解可能性,在为期3d的试验中,柳树的根细胞和叶细胞对TBA的吸收是非常有限的(<10%),也没有检测到任何可能的降解产物.本研究结果表明柳树同样也不能降解TBA,也许TBA难被降解就是富含CYP-450s酶的维管束植物不能降解MTBE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树 叔丁醇 降解 地下水污染物 甲基叔丁基醚
下载PDF
金丝柳和旱垂柳木质部比较研究
2
作者 倪福太 陈昭然 +2 位作者 李长有 刘强 王占武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对金丝柳和旱垂柳木质部进行组织切片和显微观察,测量导管的直径,周长及面积,从解剖学上对木质部中导管的数量、分布以及横截面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金丝柳的导管直径略大于旱垂柳的导管直径,金丝柳的导管分布比较均匀,横截面多为不规则,... 对金丝柳和旱垂柳木质部进行组织切片和显微观察,测量导管的直径,周长及面积,从解剖学上对木质部中导管的数量、分布以及横截面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金丝柳的导管直径略大于旱垂柳的导管直径,金丝柳的导管分布比较均匀,横截面多为不规则,大多数为单孔导管,也有发现二联导管和三联导管;旱垂柳的导管分布相对密集,横截面多为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有单孔导管和二联导管,很少发现三联导管的存在,单孔的频率较高.它们的这些形状与功能和生存环境相适应,金丝柳的木质部要比旱垂柳更加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柳 旱垂柳 木质部
下载PDF
2种扦插护岸植物根系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7
3
作者 孙一惠 马岚 +3 位作者 张栋 夏晓平 薛孟君 苗新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4-61,共8页
以坡面5年生金丝柳和毛白杨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法测定2种扦插植物的根系分布特征,并应用Le Bissonnais法中快速湿润处理测定2种扦插植物不同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和可蚀性特征,测定指标包括:>0.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0.... 以坡面5年生金丝柳和毛白杨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法测定2种扦插植物的根系分布特征,并应用Le Bissonnais法中快速湿润处理测定2种扦插植物不同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和可蚀性特征,测定指标包括:>0.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0.25)、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分析坡面2种扦插植物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1)扦插植物根系集中分布在树干周围0~40 cm土层内,以>5 mm的粗根为主;2)在0~100 cm土层,根系含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大而减小;3)金丝柳根系在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方面强于毛白杨;4)扦插植物R0.25与<1 mm根系含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根系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的性能主要取决于<1 mm根系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扦插 金丝柳 毛白杨 根系分布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碱胁迫对白柳根系生长及光合特征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晓 冉馨 +3 位作者 高小宽 梁海永 黄晓茜 刘炳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19-126,共8页
【目的】探究白柳(Salix alba L.)在碱胁迫下根系及光合特性的调控机制.【方法】以树龄1 a白柳插条为试材,通过水培的方式模拟在不同pH的碱处理(mNa_(2)CO_(3)∶mNaHCO_(3)=1∶1)下,持续处理20 d后白柳根系的生长状况、光合作用及叶绿... 【目的】探究白柳(Salix alba L.)在碱胁迫下根系及光合特性的调控机制.【方法】以树龄1 a白柳插条为试材,通过水培的方式模拟在不同pH的碱处理(mNa_(2)CO_(3)∶mNaHCO_(3)=1∶1)下,持续处理20 d后白柳根系的生长状况、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对碱胁迫的响应.【结果】随碱胁迫加剧,白柳的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和生根指数显著降低,受害症状表现明显;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_(s))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胞间CO_(2)浓度(C_(i))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中溶液pH<8.5时,叶片P_(n)下降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当pH>8.5时,P_(n)下降主要由非气孔因素限制,且E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Pn;碱胁迫下白柳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变为OKJIP曲线,溶液pH>8.0时,I、P点荧光值显著下降且出现明显拐点K;光系统II(PSII)反应中心量子产额和能量分配比率明显变化(φPo、Ψo和φEo受到抑制,φDo得到促进);性能指数及推动力(PI_(ABS)、PI_(CSm)和DF_(CSm))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碱胁迫使PSII反应中心部分失活、供体侧与受体侧功能受到损害.【结论】白柳可通过调节P_(n)与E的下降幅度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自身对蒸腾耗水的利用能力,以提高φDo等方式来应对碱胁迫,表现出一定的自我调节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柳 碱胁迫 根系生长 光合特征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下载PDF
土壤生物工程中植物材料的应用——以昌平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颖 高甲荣 +2 位作者 娄会品 顾岚 钱斌天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4期55-59,共5页
应用金丝柳、紫穗槐、毛柳植物材料对40m人工边坡进行生态修复性试验,调查与监测这3种植物材料的生长状况,并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1)采用扦插措施,金丝柳的基径与毛柳的基径存在显著性差异,毛柳平均基径比金丝柳小33.3%,金丝... 应用金丝柳、紫穗槐、毛柳植物材料对40m人工边坡进行生态修复性试验,调查与监测这3种植物材料的生长状况,并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1)采用扦插措施,金丝柳的基径与毛柳的基径存在显著性差异,毛柳平均基径比金丝柳小33.3%,金丝柳的株高与紫穗槐的株高存在显著性差异,紫穗槐平均株高比金丝柳小33.3%。2)采用灌丛垫措施,紫穗槐的基径与金丝柳的基径存在显著性差异,金丝柳比紫穗槐的平均基径小18.2%,株高的生长情况3种植物无明显差异。在扦插和灌丛垫措施下,金丝柳、毛柳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而紫穗槐适用于灌丛垫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物工程 金丝柳 紫穗槐 毛柳 边坡防护
下载PDF
Genotypic Variation in Nutrient Selectivity in Populus under NaCl Stress 被引量:1
6
作者 ChenShaoliang BaiGenben +3 位作者 LiuXiangfen LiJinke WangShasheng AndreaPolle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We used a salt-resistant poplar genotype Populus euphratica and two salt-sensitive genotypes, Populus 'popularis 35-44' (P. popularis) and the hybrid P. talassica Kom x (P. euphratica + Salix alba L.) to exami... We used a salt-resistant poplar genotype Populus euphratica and two salt-sensitive genotypes, Populus 'popularis 35-44' (P. popularis) and the hybrid P. talassica Kom x (P. euphratica + Salix alba L.) to examine genotypic differences in nutrient selectivity under NaCl stress. One-year-old seedlings of P. euphratica and one-year-old hardwood cuttings of P. popularis were used in a short-term study (24 hours), while in a long-term study, up to 4 weeks, two-year-old seedlings of P. euphratica and the hybrid P. talassica Kom x (P. euphratica + Salix alba L.) were compared. In the short-term study, K+ concentration in the xylem sap ([K+]xylem) of P. euphratic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salt stress was initiated, and maintained 1-2 fold higher than control levels during the period of salt stress (24 hours). Xylem Ca2+ and Mg2+ concentrations ([Ca2+]xylem, [Mg2+]xylem) in P. euphratica resembled the pattern of K+ despite a lesser magnitude in elevation. However, [K+]xylem, [Ca2+]xylem and [Mg2+]xylem in P. popularis exhibited a transient increase at the beginning of salt treatment, thereafter, they all returned to control levels at 4 hours and no further rise was observed in the following hours. Xylem Na+/K+, Na+/Ca2+ and Na+/Mg2+ in P. popularis increased sharply upon NaCl stress and steadily reached the maximum at 24 hours. In contrast, xylem Na+/K+, Na+/Ca2+ and Na+/Mg2+ in NaCl-treated plants of P. euphratica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during the period of salt stress (24 hours). Noteworthy, Na+/K+ markedly declined after the onset of stres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 euphratica had a higher nutrient selectivity in face of salinity. A same trend was observed in a 4-week study. Xylem Na+/K+, Na+/Ca2+ and Na+/Mg2+ in salinised plants of the hybrid abruptly increased after 4 days of stress, and then continuously increased to reach the highest level at day 8 or day 15. In comparison, the magnitude of Na+/K+, Na+/Ca2+ and Na+/Mg2+ elevation in the xylem of P. euphratica was much lower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 euphratica P. popularis P. talassica Kom. x (P. euphratica + salix alba L.) xylem sap NUTRIENTS NaC1 salt resistance
下载PDF
白柳和旱柳种间杂交后代性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崔华蕾 米昊雨 +3 位作者 马小欣 刘彦泽 庞丁玮 梁海永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3期113-119,146,共8页
为了解白柳和旱柳种间杂交后代的生长与形态遗传变异规律,筛选了观赏性高的彩色柳树种质资源,以河北农业大学苗圃内白柳和旱柳种间杂交得到的杂种子代为材料,利用塔尺、游标卡尺、扫描仪等设备及Photoshop、Lamina、SPSS、DPS等分析软件... 为了解白柳和旱柳种间杂交后代的生长与形态遗传变异规律,筛选了观赏性高的彩色柳树种质资源,以河北农业大学苗圃内白柳和旱柳种间杂交得到的杂种子代为材料,利用塔尺、游标卡尺、扫描仪等设备及Photoshop、Lamina、SPSS、DPS等分析软件,对1年生和2年生杂交子代的生长特性、枝条颜色以及叶片形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柳树种间杂交子代的苗高、地径、枝条颜色都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1 a、2 a生子代株高变异系数分别为26.05%、20.40%,地径变异系数分别为25.32%、28.60%,子代枝条呈现绿色、黄绿、浅红、红色、橙红、深红等多种颜色。叶片形态指标中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叶面积、宽长比、叶宽、叶长、叶周长,变异系数的范围为22.71%~44.32%。叶片形态聚类分析将子代株系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宽叶型和窄叶型,叶片形态分别为近似披针形和阔披针形。综合分析表明,杂交后代的性状遗传差异较大,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柳 种间杂交 性状 生长特性
下载PDF
V系列转基因银中杨(Salix alba var Tristis)与非转基因组长势差异的初步分析
8
作者 都乐 韩瑞梅 《环境与发展》 2011年第3期85-87,共3页
经对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镇的转基因试验林中的v系列转基因银中杨与非转基因对照组的生长性状的对比研究证明:该转基因系列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生长状况明显优于非转基因杨树。
关键词 转基因 银中杨 长势差异
下载PDF
金丝垂柳组织培养体系建立研究
9
作者 王善娥 吴德军 +4 位作者 李善文 王太明 夏阳 郭小燕 杨德奎 《山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1期28-30,共3页
对金丝垂柳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取外植体带有侧芽的茎条切段进行组织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进行分化诱导,可获得无根丛生苗,以附加不同浓度的NAA可获得生根植株。
关键词 金丝垂柳 组织培养 研究
下载PDF
外源6−BA对淹水胁迫下杂交新美柳叶片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10
作者 任佳辉 高捍东 +3 位作者 陈哲楠 李浩 刘强 陈澎军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9,共9页
以1年生杂交新美柳扦插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模拟淹水加外源6−BA处理,测定不同时期植株生物量、叶片SP含量、MDA含量以及SOD活性和POD活性,分析其对淹水胁迫和外源6−BA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叶片SP含量呈下降趋势并降低了光合产... 以1年生杂交新美柳扦插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模拟淹水加外源6−BA处理,测定不同时期植株生物量、叶片SP含量、MDA含量以及SOD活性和POD活性,分析其对淹水胁迫和外源6−BA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叶片SP含量呈下降趋势并降低了光合产物积累,抗氧化酶活性先升后降,MDA含量在45 d时大幅增加;外源6−BA对胁迫下植株光合产物积累和保护酶系统具有显著影响。1年生杂交新美柳表现出较强耐涝性,前中期喷施30 mg/L浓度的6−BA对提高光合产物积累和增强叶片保护酶系统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新美柳 淹水胁迫 6−BA 保护酶系统 冗余分析
下载PDF
杂交新美柳幼苗光合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伟建 高捍东 白士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0-346,共7页
以杂交新美柳Salix matsudana×alba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自然生长季节,杂交新美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中午11:00,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 以杂交新美柳Salix matsudana×alba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自然生长季节,杂交新美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中午11:00,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为20.8μmol.m-2.s-1。②在控制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和温度的条件下,光饱和点(PLS)为1847.6μmol.m-2.s-1,光补偿点(PLC)为58.1μmol.m-2.s-1。杂交新美柳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较高,表明它是一种阳性植物。③在控制光照强度和温度的条件下,利用Farquhar模型对杂交新美柳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的响应进行拟合,当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小于400μmol.mol-1时,可算得其最大羧化速率(Vcmax)为91.6μmol.m-2.s-1,二氧化碳补偿点(Г*)为46.5μmol.mol-1,呼吸速率(Rd)为4.9μmol.m-2.s-1;升高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可使杂交新美柳的净光合速率增大,提高叶片对光能的利用率,其叶片二氧化碳饱和点(PCS)大约在1000μmol.mol-1,同时可算得其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为256.0μmol.m-2.s-1;当二氧化碳过饱和(>1000μmol.mol-1)时,可算得其磷酸丙糖利用速率(UTP)为19.7μmol.m-2.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学 杂交新美柳 幼苗 光合特性 Farquhar模型
下载PDF
金丝垂柳扦插繁殖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丽华 司惠宁 白宁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共3页
金丝垂柳扦插繁育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 :金丝垂柳插条主要以皮部生根为主 ;ABT 1号生根粉 10 0 0× 10 -6mg/ ml处理 ,促进插条生根效果最显著 ,插穗长势最好。其它处理效果由强到弱为 ABT 1号生根粉 5 0 0× 10 -6mg/ ml、南林 ... 金丝垂柳扦插繁育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 :金丝垂柳插条主要以皮部生根为主 ;ABT 1号生根粉 10 0 0× 10 -6mg/ ml处理 ,促进插条生根效果最显著 ,插穗长势最好。其它处理效果由强到弱为 ABT 1号生根粉 5 0 0× 10 -6mg/ ml、南林 I型生根粉、 ABD生根剂 10 0 0× 10 -6mg/ ml和清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垂柳 扦插繁殖 试验 生根粉 生根率
下载PDF
杂交新美柳幼苗年生长节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伟建 高捍东 崔春梅 《江苏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1-4,14,共5页
以杂交新美柳(Salix matsudana×alba)为研究材料,利用Logistic方程对其1年生幼苗的地径、苗高和生物量(鲜重和干重)的年生长节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都在0.90以上。并以此将杂交新美柳幼... 以杂交新美柳(Salix matsudana×alba)为研究材料,利用Logistic方程对其1年生幼苗的地径、苗高和生物量(鲜重和干重)的年生长节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都在0.90以上。并以此将杂交新美柳幼苗生长过程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在速生期内的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60%左右。各生长性状的生长节律不尽相同,表现为生物量(鲜重和干重)的快速增长点和快速增长期起始日期较地径和苗高晚且速生期持续时间短,干重比鲜重快速增长晚且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新美柳 幼苗 LOGISTIC方程 生长节律
下载PDF
指数施肥对杂交新美柳幼苗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14
作者 方芳 洪晓玲 +2 位作者 刘玲玲 范正文 朱弘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47-51,共5页
探明指数施肥对杂交新美柳(Salix matsudana×alba)幼苗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可为其苗木培育提供基础。以1年生杂交新美柳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法,设置对照(CK)、常规施肥(CF)和指数施肥(EF1、EF2、EF3、EF4)共6个处理,每... 探明指数施肥对杂交新美柳(Salix matsudana×alba)幼苗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可为其苗木培育提供基础。以1年生杂交新美柳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法,设置对照(CK)、常规施肥(CF)和指数施肥(EF1、EF2、EF3、EF4)共6个处理,每次施肥间隔时间为30天,共施肥5次,每30天对苗木的苗高、地径进行测量,生长结束后,测定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情况下,杂交新美柳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表现较大,EF2处理的苗高生长量最大,比CF处理高出36.40%;EF1处理的地径生长量最大,比CF处理高出21.63%。EF处理的生物量显著高于CF和CK,其中EF2处理表现最好,全株生物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与CK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96.86%、84.31%和157.60%。综上,指数施肥3.0 g株^(-1)施氮量和19.99 g株^(-1)多元复合肥是杂交新美柳1年生培育的适宜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新美柳 指数施肥 苗木培育 生物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