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4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8
1
作者 马晨 马履一 +3 位作者 刘太祥 左海军 张博 刘寅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2,共5页
在系统分析盐渍化土壤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的基础上,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措施方面阐述了盐碱地的主要改良利用技术及其研究成果。此外,展望了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发展动向,为盐渍地的开发治理、盐渍化农田的改良利用、滨海盐土区... 在系统分析盐渍化土壤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的基础上,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措施方面阐述了盐碱地的主要改良利用技术及其研究成果。此外,展望了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发展动向,为盐渍地的开发治理、盐渍化农田的改良利用、滨海盐土区的防护林建设以及盐碱地植被构建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改良利用 耐盐植物
原文传递
盐碱地开发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2
作者 刘建红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12期51-53,共3页
土地盐碱化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开发治理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对盐碱地的形成以及综合治理技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指出土壤盐碱化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对盐碱地的开发治理也应因地制宜... 土地盐碱化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开发治理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对盐碱地的形成以及综合治理技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指出土壤盐碱化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对盐碱地的开发治理也应因地制宜,根据盐碱土成因、特点、利用目的并结合当地的气候,经济等条件,在一定区域内对盐碱地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开发治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盐生植物盐角草的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42
3
作者 赵惠明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盐角草(Salicorniaspp.)是地球上迄今为止报道过的最耐盐的陆生高等植物种类之一.基于其显著的摄盐能力和集积特征,盐角草可作为生物工程措施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改良;植株蛋白质组成良好,饲喂试验表明可显著改善肉类品... 盐角草(Salicorniaspp.)是地球上迄今为止报道过的最耐盐的陆生高等植物种类之一.基于其显著的摄盐能力和集积特征,盐角草可作为生物工程措施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改良;植株蛋白质组成良好,饲喂试验表明可显著改善肉类品质,可作为普通饲料作物无法正常生长的盐碱地区和沿海滩涂地区潜在的饲料作物资源;盐角草种子脂类含量高且组成好,可望开发成油料作物;盐角草植株含有大量灰分,可作为提炼钠盐等化学品的原料;盐角草是一种重要的耐盐基因供体,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农作物和生态工程植物的耐盐性遗传工程改良工作.呼吁重视对盐角草耐盐分子机理和开发利用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盐角草(Salicornia spp.) 盐碱土 海水农业 遗传种质利用
下载PDF
干旱区盐渍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王继和 杨自辉 +2 位作者 胡明贵 刘虎俊 纪永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4-66,共3页
干旱区盐渍化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研究了在开挖排水沟使地下水位降至临界水位以下的同时,对盐渍化土地进行农、林、牧相结合的改良措施,提出了盐渍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一是挖排水沟及造林,控制地下水位低于临界水位;二是选育... 干旱区盐渍化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研究了在开挖排水沟使地下水位降至临界水位以下的同时,对盐渍化土地进行农、林、牧相结合的改良措施,提出了盐渍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一是挖排水沟及造林,控制地下水位低于临界水位;二是选育耐盐良种作物,改良盐碱地;三是发展畜牧业,培肥地力。并应用于甘肃省临泽县小泉子盐渍化土地改良,使土壤含盐量下降,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增加,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盐渍化土地 综合治理 抗逆育种 畜牧业 水利措施 造林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枣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微生物的关系 被引量:37
5
作者 宋海燕 李传荣 +3 位作者 许景伟 郑莉 李春艳 王卫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28-32,共5页
对垦利县黄河口镇枣园的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下降。脲酶与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0.943;脲酶与多酚氧化酶相关性不大,相关系数为0.377;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物... 对垦利县黄河口镇枣园的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下降。脲酶与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0.943;脲酶与多酚氧化酶相关性不大,相关系数为0.377;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物酶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多酚氧化酶与其他3种酶的相关性不大。土壤酶与土壤养分、pH值、土壤微生物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脲酶与土壤养分、pH值和固氮菌、真菌、细菌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在0.444以上;多酚氧化酶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相关系数较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pH值、纤维素分解菌和真菌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在0.45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园 土壤酶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盐碱地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41
6
作者 关元秀 刘高焕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3年第2期19-22,33,共5页
运用多期陆地卫星图像数据,结合野外调查及采样分析,对黄河三角洲近15a来盐碱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研究区内发现盐碱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变化不同:轻盐碱地不断增多,重盐碱地逐渐减少,光板地先增后减。盐碱地数... 运用多期陆地卫星图像数据,结合野外调查及采样分析,对黄河三角洲近15a来盐碱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研究区内发现盐碱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变化不同:轻盐碱地不断增多,重盐碱地逐渐减少,光板地先增后减。盐碱地数量方面的增减并没有对盐碱地在不同土地类型中的空间分布格局产生太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盐碱地 动态变化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田间精确管理分区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李艳 史舟 +2 位作者 吴次芳 李锋 程街亮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22,共9页
【目的】以海涂围垦区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将从SPOT遥感影像提取出的NDVI数据和盐碱地土壤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盐分数据及部分养分数据作为变量进行精确农业管理分区研究。【方法】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被用来进行分类分区,并引入了模糊聚... 【目的】以海涂围垦区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将从SPOT遥感影像提取出的NDVI数据和盐碱地土壤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盐分数据及部分养分数据作为变量进行精确农业管理分区研究。【方法】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被用来进行分类分区,并引入了模糊聚类指数和归一化分类熵两种分区效果评价指标,对分区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本研究区,最佳的分区数目为3个。对处于每一子区内土样的化学特性和实测棉花产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其均值在所定义的每个管理分区内都存在着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性,其中子区3具有最高的肥力水平和作物产量,而子区1最低。【结论】利用所选取的变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可以较好地进行管理分区划分。分区结果不但可以指导采样,而且可用于实施变量投入和精确施肥推荐,为样区土壤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 管理分区 盐碱土 精确农业
下载PDF
盐生植物对滨海盐渍土生物改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8
作者 王苗 齐树亭 葛美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898-2899,2954,共3页
对比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物理改良、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方法,在证明生物改良方法优势的基础上,综述不同盐生植物种类对盐碱地的生物改良效果。
关键词 盐生植物 生物改良 盐渍土 盐碱地
下载PDF
河西走廊盐碱地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杨自辉 王继和 +2 位作者 纪永福 刘虎俊 贺访印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9-482,共4页
河西走廊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质、水文结构和干旱气候条件,极易形成盐渍化土地,利用工程改良模式、草畜培肥地力模式、林药栽培模式治理盐碱地,使盐碱地资源得到持续利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关键词 河西走廊 盐碱地 草畜培肥地力 治理模式
原文传递
基于多源数据的盐碱地精确农作管理分区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艳 史舟 +2 位作者 吴次芳 李洪义 李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4-89,共6页
为了便于对盐碱地实施变量管理和精确农作,以海涂围垦区盐碱土为研究对象,以NDVI数据、盐分数据以及作物产量数据作为分区变量,对一面积为15hm2的盐碱地农田进行了基于多个数据源的精确农作管理分区研究。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进行分... 为了便于对盐碱地实施变量管理和精确农作,以海涂围垦区盐碱土为研究对象,以NDVI数据、盐分数据以及作物产量数据作为分区变量,对一面积为15hm2的盐碱地农田进行了基于多个数据源的精确农作管理分区研究。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进行分类分区,引入了模糊聚类指数(FPI)和归一化分类熵(NCE)作为最佳分区数目的判断标准,通过单项方差分析对分区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研究发现,对本研究区,最佳的分区数目为三个。不同管理分区之间土壤化学性质(EC1:5,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全氮,碱解氮以及阳离子交换量)的均值都存在着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性,其中子区3具有最高的肥力水平和作物生产能力而子区1最低。利用所选取的三个变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可以较好地进行精确农作管理分区划分。分区结果不但可以指导采样,而且可以作为变量管理的决策单元用于田间变量管理作业中,为精确农业变量投入的实施提供有效手段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聚类 管理分区 盐碱土 精确农业
下载PDF
河套灌区玉米耐盐性分析及生态适宜区划分 被引量:25
11
作者 童文杰 陈中督 +5 位作者 陈阜 刘倩 李中昊 文新亚 高鸿永 陈爱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1-137,共7页
为了探讨河套灌区盐碱地玉米对根区土壤盐分的生态适应性,本文基于田间定位观测,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数值逼近法建立玉米耐盐函数模型;同时根据耐盐性分析,提出玉米在该灌区不同生态适宜区的划分标准。结果表明,盐碱地地膜覆盖在生产上... 为了探讨河套灌区盐碱地玉米对根区土壤盐分的生态适应性,本文基于田间定位观测,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数值逼近法建立玉米耐盐函数模型;同时根据耐盐性分析,提出玉米在该灌区不同生态适宜区的划分标准。结果表明,盐碱地地膜覆盖在生产上有较好的控盐效果,可以使玉米苗期0~10、0~20和0~40cm土壤盐分分别降低61.2%、53.8%、41.3%,能够增强玉米对盐碱地的生态适应性;分段式耐盐函数模型和S型耐盐函数模型均能较好地反应玉米相对产量对浅层土壤盐分变化的响应关系;浅层0~40cm土壤盐分作为玉米根层盐分来分析玉米的耐盐性最具代表性,其对应中玉9号玉米的耐盐指数为6.583;根据耐盐性分析,将区域耕地划分为玉米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对应玉米苗期0~20cm膜外土壤盐分分别为低于1.178、1.178~2.036、2.036~3.465和高于3.465g/kg。本研究将为当地玉米种植合理布局、高效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 生态 模型 河套灌区 盐碱地 耐盐函数 耐盐指数
下载PDF
不同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永宏 桂林国 +2 位作者 尹志荣 雷金银 刘富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91-649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宁夏盐碱地施用8种土壤调理剂,研究不同调理剂对盐碱地土壤的理化性质、pH、盐分离子以及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土壤调理剂后,不仅降低了土壤容重... [目的]探讨不同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宁夏盐碱地施用8种土壤调理剂,研究不同调理剂对盐碱地土壤的理化性质、pH、盐分离子以及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土壤调理剂后,不仅降低了土壤容重、pH并对土壤盐分离子产生不同影响,而且加快了水稻生育进程,增加了水稻的总茎数和穗数,提高了水稻产量。[结论]施用不同土壤调理剂均对土壤及水稻生长有一定的积极效果,ORYKTA、丹路菌剂、丹路菌肥的增产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盐碱地 土壤理化性质 水稻
下载PDF
青海湖鸟岛盐碱地植被演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顺忠 陈桂琛 +2 位作者 孙菁 周国英 张德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50-553,共4页
利用聚类分析和演替度分析方法,研究青海湖鸟岛地区湖水退缩形成的盐碱地植物群落类型及其演替过程.结果表明,青海湖鸟岛湖水退缩形成的盐碱地植被有四大主要群落类型为碱蓬单优群落,碱蓬+西伯利亚蓼群落,西伯利亚蓼+碱茅+碱蓬群落和碱... 利用聚类分析和演替度分析方法,研究青海湖鸟岛地区湖水退缩形成的盐碱地植物群落类型及其演替过程.结果表明,青海湖鸟岛湖水退缩形成的盐碱地植被有四大主要群落类型为碱蓬单优群落,碱蓬+西伯利亚蓼群落,西伯利亚蓼+碱茅+碱蓬群落和碱茅+西伯利亚蓼+碱蓬群落;青海湖鸟岛盐碱地植被有两条演替线路,为盐碱沙地群落演替线路 碱蓬单优群落经碱蓬+西伯利亚蓼群落,向西伯利亚蓼+碱茅+碱蓬群落演替 和盐碱草地演替线路 碱蓬单一优势种群落,经碱蓬+西伯利亚蓼群落,向碱茅+西伯利亚蓼+碱蓬群落演替 ;随着植物群落的演替,物种多样性增加,均匀度提高,而丰富度在不同的演替线路表现不同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鸟岛 盐碱地 植被演替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道路防护林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21
14
作者 夏江宝 许景伟 +3 位作者 李传荣 刘京涛 王月海 陆兆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75,91,共5页
为探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道路防护林对土壤的改良效应,选取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混交林、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林、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林、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林4种盐碱... 为探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道路防护林对土壤的改良效应,选取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混交林、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林、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林、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林4种盐碱地道路防护林类型,并以裸地为对照,对其土壤容重和孔隙度、pH值和含盐量、土壤养分及C、N、S含量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与裸地相比,不同道路防护林具有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的显著效应,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压碱抑盐效应。随着林分类型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混交林地土壤通气、透水性及压碱抑盐效果好于柽柳灌木纯林的,而旱柳林和白蜡林地的则较差。②不同道路防护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及速效性养分含量均有提高,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混交林>柽柳林>白蜡林>旱柳林,分别比裸地的增加49.5%,38.8%,18.9%,5.7%。③不同道路防护林下的C、N、S元素含量差别较大,元素含量表现为:C>S>N。N含量表现为混交林>柽柳林>白蜡林>旱柳林,分别是裸地的2.8,2.2,1.5,1.1倍。C、S含量均表现为混交林>柽柳林>裸地>白蜡林>旱柳林,并且混交林、柽柳林、白蜡林的碳氮比均小于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盐碱地 道路防护林 改良土壤 土壤理化性状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造林模式下的土壤碳氮分布特征 被引量:20
15
作者 夏江宝 陈印平 +1 位作者 王贵霞 任加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633-4641,共9页
为了探讨不同造林模式对土壤碳氮影响的生态效应,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白蜡+棉花(FC)、香花槐+棉花(RC)、竹柳+棉花(SC)、白蜡林(F)、竹柳林(S)等5种造林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各造林模式土壤的碳氮形态及分布特征,为重度退化刺槐林的... 为了探讨不同造林模式对土壤碳氮影响的生态效应,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白蜡+棉花(FC)、香花槐+棉花(RC)、竹柳+棉花(SC)、白蜡林(F)、竹柳林(S)等5种造林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各造林模式土壤的碳氮形态及分布特征,为重度退化刺槐林的经营改造和造林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不同造林模式下土壤的可溶性总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高于裸地,农林间作高于纯林,其中SC模式含量最高,其次为FC和RC模式,而F和S纯林模式较低;5种造林模式不同土层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0—20 cm高于20—40 cm。(2)农林间作模式0—40 cm土层的可溶性全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平均含量均高于纯林模式,其中SC模式的含量最高。FC、SC和S纯林模式0—20 cm土层可溶性有机氮含量显著高于20—40 cm土层,分别为其1.4、1.5和2.7倍;而RC模式20—40 cm土层可溶性有机氮含量显著高于0—20 cm土层。(3)5种造林模式中,除F纯林土壤硝态氮低于裸地外,其他造林模式下的土壤各种氮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裸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全氮和铵态氮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表明农林间作模式可显著提高重度退化刺槐林皆伐后土壤中有效态碳、氮含量,其中SC模式改良效果较好,而纯林模式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盐碱地 造林模式 土壤碳含量 土壤氮含量
下载PDF
隔沙层对盐碱地土壤水盐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莉 丁国栋 +4 位作者 王翔宇 赵名彦 郭跃 韦立伟 梁文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7-200,207,共5页
在80-100 cm范围土层设置沙层,对土壤电导率和含水量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分析隔沙层对土壤水盐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80-100 cm层沙层在大降雨量时能够提高土壤含水量;降雨量小,蒸发强烈的5-7月份,隔沙处理能够使土壤积盐程度较对照减... 在80-100 cm范围土层设置沙层,对土壤电导率和含水量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分析隔沙层对土壤水盐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80-100 cm层沙层在大降雨量时能够提高土壤含水量;降雨量小,蒸发强烈的5-7月份,隔沙处理能够使土壤积盐程度较对照减少50%-70%;隔沙层延缓沙层以上土壤水分的下渗,从而提高降雨对土壤盐分的淋洗作用。当降雨量接近蒸发量的时候,隔沙处理土壤就能明显脱盐,而在此雨量下,对照只能保证土壤不发生积盐或少量积盐。雨季结束之后,隔沙处理土壤脱盐率较对照提高10%-35%,并能够使土壤脱盐过程持续到10月份,对植物生长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隔沙层 水盐运动
下载PDF
不同钠离子浓度下甜菜幼苗早期生理变化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宇光 田烨 耿贵 《中国糖料》 2018年第5期22-24,共3页
甜菜具有高度耐盐性、耐贫瘠、强适应性等种植优点,通常被誉为开发和利用盐碱地的先锋作物。本试验选用甜菜品种ST13092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检测,通过对甜菜幼苗早期在不同Na+浓度胁迫下生理代谢变化的研究,进而找出适合甜菜生长的最佳... 甜菜具有高度耐盐性、耐贫瘠、强适应性等种植优点,通常被誉为开发和利用盐碱地的先锋作物。本试验选用甜菜品种ST13092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检测,通过对甜菜幼苗早期在不同Na+浓度胁迫下生理代谢变化的研究,进而找出适合甜菜生长的最佳盐度范围,为进一步在甜菜的盐碱地种植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研究发现甜菜出苗率会随着钠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变低,植株的干鲜重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在Na+浓度为25 mmol/L时会明显增高,之后随着Na+浓度增加而降低;过氧化氢酶(Fungal catalase,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会随着钠离子浓度的增加增高。这些结果表明低浓度钠离子会对甜菜这种耐盐植物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而高浓度钠离子会抑制甜菜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幼苗 盐胁迫 盐渍土地 生理指标
下载PDF
盐碱地治理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伟 解建仓 +1 位作者 黄俊铭 佀小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5期117-119,122,共4页
通过回顾盐碱地治理研究的发展历史,分析传统盐碱地治理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排为蓄、水地共处、和谐生态"的新模式。新模式提出循环压盐理论,认为通过蓄水沟系蓄水可实现水地动态分布,进而改变土壤中盐分的分布,同时根据蓄水沟... 通过回顾盐碱地治理研究的发展历史,分析传统盐碱地治理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排为蓄、水地共处、和谐生态"的新模式。新模式提出循环压盐理论,认为通过蓄水沟系蓄水可实现水地动态分布,进而改变土壤中盐分的分布,同时根据蓄水沟蓄水高低及水中盐碱浓度多少,依靠小范围内的微循环加速水盐交换,压盐改良耕地;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在蓄水条件下土壤饱和层和非饱和层之间存在一个10~20 cm的过渡层,过渡层对下层高含盐有隔离作用。分析长期田间试验观测资料,得出在改排为蓄的治理模式下,土壤质量逐年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和谐生态 改排为蓄 综合治理
下载PDF
宁夏盐碱地成因及分区治理措施综述 被引量:11
19
作者 贾壮壮 谭亚男 +2 位作者 管孝艳 王忠静 陶园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134,共13页
【目的】综述宁夏典型片区盐碱地成因和治理措施,归纳形成宁夏盐碱地分区高效治理模式。【方法】选取红寺堡区、平罗县、惠农区、兴庆区和贺兰县为典型片区,从土壤质地、地下水位、气候条件、灌排条件、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梳... 【目的】综述宁夏典型片区盐碱地成因和治理措施,归纳形成宁夏盐碱地分区高效治理模式。【方法】选取红寺堡区、平罗县、惠农区、兴庆区和贺兰县为典型片区,从土壤质地、地下水位、气候条件、灌排条件、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梳理盐碱地成因,总结灌排管理、物理调控、化学调理和生物改良等治理措施及评价应用效果,提炼分区高效治理模式。【结果】宁夏盐碱地共同成因包括干旱少雨、蒸发强烈、人类活动影响和灌排不协调等;分区成因主要为红寺堡区弱透水层及洼地盐分淋洗效率低,平罗县西大滩白僵土碱化度高和渠口乡作物插花种植,惠农区地下水受黄河水顶托常年居高不下,兴庆区风沙土土质易加速土壤蒸发返盐以及贺兰县成土母质含盐量高和低洼地区排水不畅等;基础治理措施为建立良好的灌排体系,针对性的分区典型治理措施包括红寺堡区应通过物理调控打破弱透水层形成连贯排水通道,平罗县西大滩应着重改善白僵土土壤结构,平罗县渠口乡应推进土地利用类型合理化,惠农区应以优化供水格局、促进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为主要措施,兴庆区则应通过合理灌溉实现抑盐作用和培肥提升地力,而贺兰县则应以改良土壤特性、排水和研究种养循环模式为主。【结论】各分区需在建立良好的灌排条件的基础上,兼顾其他治理措施,实现高效协同治理,同时加强水盐监测、多措并举实现宁夏盐碱地分区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盐碱地 典型片区成因 分区治理措施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暗管工程设计参数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月珍 张展羽 +1 位作者 张宙云 王斌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99,共4页
为了探索滨海滩涂盐碱地区暗管洗盐工程设计参数,运用溶质运移理论分析了脱盐标准与冲洗时间及冲洗定额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暗管工程设计参数(埋深、间距、管径)的影响因素及其理论模型,提出了牛顿迭代法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验证,得出... 为了探索滨海滩涂盐碱地区暗管洗盐工程设计参数,运用溶质运移理论分析了脱盐标准与冲洗时间及冲洗定额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暗管工程设计参数(埋深、间距、管径)的影响因素及其理论模型,提出了牛顿迭代法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验证,得出暗管参数设计理论及方法是合理的,排水区的盐渍化土壤处于脱盐状态,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为我国盐碱地改良工程规划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暗管 洗盐 参数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