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腋窝入路两种切口方法假体隆乳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胡艺觉 肖征刚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比较腋窝入路两种切口方法假体隆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女性美容就医者行腋窝切口圆盘形假体胸大肌后隆乳术。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使用冠状切口;B组30例使用矢状切口。比较2组假体植入操作时间、瘢痕程度和瘢痕修复率的差异... 目的比较腋窝入路两种切口方法假体隆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女性美容就医者行腋窝切口圆盘形假体胸大肌后隆乳术。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使用冠状切口;B组30例使用矢状切口。比较2组假体植入操作时间、瘢痕程度和瘢痕修复率的差异。结果A组假体植入所需平均时间为(14.55±3.79)S,B组假体植入所需平均时间为(27.38±6.7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3,P〈0.05)。瘢痕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P〉0.05),瘢痕修复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P〉0.05)。结论与矢状切El相比,冠状切口能缩短假体植入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入路 冠状切口 矢状切口 隆乳术 假体植入 操作时间
原文传递
经耳屏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髁状突矢状骨折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彦杰 黎钢 +3 位作者 王俊林 宋勇 陈裕聪 覃沅华 《口腔疾病防治》 2018年第7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手术经耳屏小切口入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15例19侧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患者,采用经耳屏约4 cm长隐蔽小切口入路,解剖颞浅动静脉并向前拨开,切开颞深筋膜浅层并沿筋膜深面解剖暴露颧弓及颞下颌关节关节囊...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手术经耳屏小切口入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15例19侧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患者,采用经耳屏约4 cm长隐蔽小切口入路,解剖颞浅动静脉并向前拨开,切开颞深筋膜浅层并沿筋膜深面解剖暴露颧弓及颞下颌关节关节囊,切开关节囊,在直视下进行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坚固内固定术,术后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检查随访6个月。结果全部患者术后1周拆线,其中2例出现轻度面瘫,分别为患侧颞支Ⅱ级面瘫及患侧颞支Ⅲ级面瘫、颧支Ⅱ级面瘫,给予营养神经治疗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没有出现术后涎瘘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术后复查CT提示骨折断端复位良好,髁状突形态良好。术后3个月咬合关系正常,张口度大于30 mm,关节无弹响,开口型无偏斜,术后6个月复查,疤痕不明显。结论经耳屏小切口入路手术创伤小,解剖层次清晰,避免损伤面神经,可为髁状突矢状骨折手术提供较好的手术视野,安全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矢状骨折 耳屏小切口 手术入路 颞中静脉 解剖结构
下载PDF
“S”形切口+跨窦骨瓣开颅术治疗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旭 张宁 +2 位作者 王喜旺 王如科 于国渊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S”形切口+跨窦骨瓣开颅术治疗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9例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颅脑冠状位、矢状位CT及颅骨三维重建,根据影像学所示行“S”形皮瓣+跨... 目的探讨“S”形切口+跨窦骨瓣开颅术治疗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9例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颅脑冠状位、矢状位CT及颅骨三维重建,根据影像学所示行“S”形皮瓣+跨窦骨瓣开颅术。结果术中见顶骨凹陷性骨折7例,颞顶骨骨折15例,其中骨折线跨上矢状窦12例;上矢状窦出血12例,骨折板障出血3,导静脉及硬膜血管出血4例;术后24~72 h多次复查头部CT,显示硬膜外血肿完全清除,无再出血。出院时按GOS评分评估预后:恢复良好14例,中残3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术后随访3~24个月无血肿复发。结论采用“S”形切口+跨窦骨瓣开颅术治疗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能有效地止血并处理上矢状窦损伤,同时避免上矢状窦受压,术后再出血风险低,并发症少,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 上矢状窦 跨窦骨瓣开颅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