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4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种生药提取物及化学成分的抗真菌活性筛选 被引量:78
1
作者 王理达 胡迎庆 +3 位作者 屠鹏飞 吴之伟 郑俊华 果德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 对 13种生药的醇提物及 13种单体化合物进行啤酒酵母突变性 GL7和威克海姆原藻敏感性测试。方法 采用显镜直接计数法和 MTT(噻唑蓝 )法确定微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及其抑菌效果。结果 黄柏、丁香、乌梅、黄连、山豆根对二... 目的 对 13种生药的醇提物及 13种单体化合物进行啤酒酵母突变性 GL7和威克海姆原藻敏感性测试。方法 采用显镜直接计数法和 MTT(噻唑蓝 )法确定微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及其抑菌效果。结果 黄柏、丁香、乌梅、黄连、山豆根对二者均有强烈抑制作用。澳洲茄对威克海姆原藻 (Prototheca wickerhamii)的 MIC比啤酒酵母突变型 GL7(Saccha- romyces cerevisiae GL7)的 MIC低 40倍。结论 各种生药提取物及化学成分对不同微生物的抑制效果有显著不同 ,澳洲茄胺是甾醇生物合成途径的阻断剂 ,紫檀、7-羟基 - 4′-甲氧基黄烷和白鲜碱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药 抗真菌 甾醇生物合成 啤酒母 威克海姆原藻 化学成分 醇提物
下载PDF
构建直接发酵淀粉产生酒精的酵母融合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庞小燕 王吉瑛 赵凤生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5-169,共5页
以酒精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为亲本 ,通过单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获得了既具有糖化酶活性又能高产酒精的稳定的酵母融合株 ,并测定和比较了融合子的细胞大小、DNA含量以及比增长率 μ、淀粉利用能力、乙醇耐受性、α 淀粉酶和糖化酶... 以酒精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为亲本 ,通过单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获得了既具有糖化酶活性又能高产酒精的稳定的酵母融合株 ,并测定和比较了融合子的细胞大小、DNA含量以及比增长率 μ、淀粉利用能力、乙醇耐受性、α 淀粉酶和糖化酶活力等生产性能。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率为 9 2× 10 -6。F 1和F 5两株融合子性状较好 ,酒精发酵产量可达 8 8%和 11 5 %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酵母 热带假丝酵母 原生质体融合 酒精发酵 发酵
下载PDF
产地葡萄酒优良酵母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49
3
作者 王慧 张立强 +2 位作者 刘天明 刘庆军 赵蕊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9-31,34,共4页
从山东、甘肃、宁夏、陕西、新疆酿酒葡萄产区采集的99份葡萄果粒中分离到酵母258株,通过抗性和发酵特性评价,筛选出3株发酵性能优良的菌株。经菌落特征、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合26S rDNA D1/D2序列,菌株ZYFJQ和QLMLZ2被鉴定... 从山东、甘肃、宁夏、陕西、新疆酿酒葡萄产区采集的99份葡萄果粒中分离到酵母258株,通过抗性和发酵特性评价,筛选出3株发酵性能优良的菌株。经菌落特征、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合26S rDNA D1/D2序列,菌株ZYFJQ和QLMLZ2被鉴定为酿酒酵母,菌株ZYY73-2被鉴定为葡萄酒有孢汉逊氏酵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酿酒酵母 菌株筛选 鉴定
下载PDF
氮源与无机盐对高浓度酒精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43
4
作者 吕欣 段作营 毛忠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9-162,共4页
在完全合成培养基条件下 ,就尿素、硫酸铵 2种氮源和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氯化钙 3种无机盐对 1株产高浓度酒精的酿酒酵母的间歇发酵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与尿素相比硫酸铵是较好的无机氮源 ,发酵终了酒精浓度可达 119.9g/L;... 在完全合成培养基条件下 ,就尿素、硫酸铵 2种氮源和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氯化钙 3种无机盐对 1株产高浓度酒精的酿酒酵母的间歇发酵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与尿素相比硫酸铵是较好的无机氮源 ,发酵终了酒精浓度可达 119.9g/L;并初步得到该株酵母发酵所需各无机盐的临界浓度分别为 :硫酸镁 5 g/L,磷酸二氢钾 5 g/L(或 <5 g/L) ,氯化钙 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源 无机盐 浓度 酒精发酵 影响因素 培养基 临界浓度
下载PDF
瑞氏木霉内切葡聚糖酶Ⅲ基因的克隆及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29
5
作者 肖志壮 王婷 +2 位作者 汪天虹 曲音波 高培基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1-396,共6页
采用刚果红染色法从瑞氏木霉cDNA文库中分离到一株具有CMCase活性的阳性克隆 ,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为瑞氏木霉内切葡聚糖酶Ⅲ (EGⅢ )。对重组酿酒酵母所产生的EGⅢ进行了酶学性质分析 ,其最适pH为 5 0 ,最适温度为 60℃... 采用刚果红染色法从瑞氏木霉cDNA文库中分离到一株具有CMCase活性的阳性克隆 ,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为瑞氏木霉内切葡聚糖酶Ⅲ (EGⅢ )。对重组酿酒酵母所产生的EGⅢ进行了酶学性质分析 ,其最适pH为 5 0 ,最适温度为 60℃。检测了酿酒酵母蛋白质分泌系统组分SSO2和SEB1对EGⅢ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可过量表达蛋白质分泌系统组分SSO2的酿酒酵母H837中 ,EGⅢ的分泌量最高。由此分析 ,酿酒酵母SSO2蛋白可能在EGⅢ的分泌中 ,是一个限速步骤。通过PCR方法删除EGⅢ基因 5′端非翻译区的 98bp核苷酸序列使EGⅢ表达量提高了 5 3倍。这提示我们 ,瑞氏木霉的EGⅢ基因在酿酒酵母细胞中表达时 ,其mRNA 5′端先导序列中可能存在影响该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切葡聚糖酶Ⅲ 瑞氏木霉 酿酒酵母 基因表达 蛋白质分泌
下载PDF
酵母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构建高温酵母菌株 被引量:27
6
作者 文铁桥 赵学慧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1-147,共7页
酿酒酵母(Sacharomycescerevisiae)A001和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sp.)Y034属间原生质体融合构建高温酵母菌株。对制备高再生活性原生质体及融合子细胞形态、生理化特征、同工酶性... 酿酒酵母(Sacharomycescerevisiae)A001和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sp.)Y034属间原生质体融合构建高温酵母菌株。对制备高再生活性原生质体及融合子细胞形态、生理化特征、同工酶性质、遗传稳定性和高温发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融合子AY023和AY680遗传性能稳定,表达了双亲优良性状,获得了在45℃培养条件下产酒率74%的属间融合菌株,是目前已见文献报道的产酒率最高的高温(45℃)酵母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克鲁维酵母 原生质体融合 高温菌珠
下载PDF
非酿酒酵母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7
作者 战吉宬 曹梦竹 +1 位作者 游义琳 黄卫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057-4069,共13页
非酿酒酵母是葡萄酒微生物领域近些年的研究热点。过去人们对非酿酒酵母认识较少,曾将其看作是葡萄酒发酵的有害微生物。随着研究者们对酿酒微生物的深入研究发现,在酿酒过程中可以利用非酿酒酵母来改善葡萄酒的品质。合理利用非酿酒酵... 非酿酒酵母是葡萄酒微生物领域近些年的研究热点。过去人们对非酿酒酵母认识较少,曾将其看作是葡萄酒发酵的有害微生物。随着研究者们对酿酒微生物的深入研究发现,在酿酒过程中可以利用非酿酒酵母来改善葡萄酒的品质。合理利用非酿酒酵母可以酿造出色泽更加稳定、香气较丰富独特、口感更为复杂的葡萄酒。本文综述了近些年非酿酒酵母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研究,包括生产中常见的非酿酒酵母种属的酿造特性、非酿酒酵母影响葡萄酒风味的机制、酵母之间的相互作用等3个方面。葡萄酒生产中常见的不同属(种)非酿酒酵母的酿造特性不同,其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对葡萄酒风味的改善效果也有较大差别。了解各个属(种)的发酵特性,根据发酵目的选择合适的接种菌株极为重要;非酿酒酵母可以通过不同的代谢通路改变葡萄酒中酒精、甘油、挥发性香气物质、甘露糖蛋白/多糖、花色苷等物质的含量,从而影响葡萄酒的颜色、香气和口感。非酿酒酵母代谢通路的特异性是其影响葡萄酒风味的根本原因。除了应用非酿酒酵母来改善葡萄酒的风味外,粟酒裂殖酵母降解苹果酸和耐热克鲁维酵母高产乳酸的特性也值得生产者关注。本文通过总结非酿酒酵母在葡萄酒酿造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以科学评价非酿酒酵母在葡萄酒酿造中的作用,并为建立新的具有科学性的混合发酵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 混合发酵 风味 葡萄酒
下载PDF
不同来源酿酒酵母对柑橘果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5
8
作者 李锐 冯奎 +3 位作者 吴婧 范刚 潘思轶 徐晓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06-213,共8页
研究不同来源酿酒酵母对柑橘果酒香气成分的影响,以锦橙表皮和柑橘园土壤为酵母的来源,经培养、分离、纯化、初筛和复筛得到适于柑橘果酒酿造的酵母菌株。确定其最适生长温度、pH值及对乙醇和SO2的耐受性,并用GC-MS分析其对柑橘果酒香... 研究不同来源酿酒酵母对柑橘果酒香气成分的影响,以锦橙表皮和柑橘园土壤为酵母的来源,经培养、分离、纯化、初筛和复筛得到适于柑橘果酒酿造的酵母菌株。确定其最适生长温度、pH值及对乙醇和SO2的耐受性,并用GC-MS分析其对柑橘果酒香气的影响。结果显示:筛选得到3株酵母菌L3、L5、L9,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最适pH值在3.5左右,其中L3耐低温和高温的能力最强,L9乙醇耐受力最强,L5对SO2的耐受能力最强。3株酵母所酿柑橘果酒的香气成分有特异性差异,庚酸乙酯、萜品油烯等13种物质为L3酵母菌所酿柑橘果酒独有;月桂醇、乙酸异丁酯等8种物质仅见于L5酵母菌所酿柑橘果酒中;正辛醇、5-甲基呋喃醛等4种物质只在L9酵母菌所酿柑橘果酒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柑橘果酒 筛选 固相微萃取 香气组分
下载PDF
固态发酵提高豆粕蛋白含量的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杨旭 蔡国林 +1 位作者 曹钰 陆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20,38,共5页
从6株微生物中筛选出1株合成蛋白能力较高的酿酒酵母A3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Methodology,RSM)对影响发酵豆粕的因素(接种量、培养时间、料水比、硫酸铵和葡萄糖的添加量)进行研究。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 从6株微生物中筛选出1株合成蛋白能力较高的酿酒酵母A3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Methodology,RSM)对影响发酵豆粕的因素(接种量、培养时间、料水比、硫酸铵和葡萄糖的添加量)进行研究。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知,在接种量7.5%,培养时间54h,料水比1:1,硫酸铵添加量2%和葡萄糖添加量1%时,发酵豆粕的蛋白含量从43.78%提高到5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粕 酿酒酵母 硫酸铵 真蛋白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酿酒酵母高级醇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0
作者 孙中贯 刘琳 +2 位作者 王亚平 王雪山 肖冬光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9-447,共19页
高级醇是酿酒酵母在饮料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代谢副产物之一。饮料酒中高级醇含量过高,易导致饮用后产生头痛、口渴等症状,是醉酒较慢、醉酒后较难醒酒的主要原因。文中系统综述了饮料酒中主要高级醇的风味特征、代谢途径及诱变育种... 高级醇是酿酒酵母在饮料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代谢副产物之一。饮料酒中高级醇含量过高,易导致饮用后产生头痛、口渴等症状,是醉酒较慢、醉酒后较难醒酒的主要原因。文中系统综述了饮料酒中主要高级醇的风味特征、代谢途径及诱变育种技术在酿酒酵母高级醇代谢调控中的应用,特别阐述了代谢工程技术在氨基转移酶编码基因、α-酮酸代谢基因、乙酸酯代谢基因与碳氮代谢基因改造中的应用,并对未来实现高级醇代谢途径精细化调控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文中总结对于酿酒酵母高级醇代谢调控系统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适量产生高级醇的酿酒酵母工业菌株的选育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高级醇 饮料酒 代谢 精细化调控
原文传递
啤酒酵母中(1→3)-β-D-葡聚糖的提取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黄刚良 刘曼西 +2 位作者 曹元成 曾莹春 张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58-459,465,共3页
分别采用酸法、酸碱法来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然后对其产品进行多糖成分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发现,在用c(CH3COOH)=0 5mol/L的水溶液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时,其产品中除含有葡聚糖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甘露... 分别采用酸法、酸碱法来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然后对其产品进行多糖成分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发现,在用c(CH3COOH)=0 5mol/L的水溶液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时,其产品中除含有葡聚糖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甘露聚糖和蛋白质这两种成分。但先用c(NaOH)=1 0mol/L的水溶液提取,再用w(CH3COOH)=4%的醋酸溶液处理时,产品为高纯度的(1→3) β D 葡聚糖。此结论由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碳谱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接着从其水解机理上阐述了产生上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从而说明了酸碱法是从啤酒酵母中提取(1→3) β D 葡聚糖的理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 (1→3)-β-D-葡聚糖 酸法 酸碱法 提取 分析 机理
下载PDF
啤酒酵母生物吸附镉的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徐惠娟 廖生赟 +1 位作者 龙敏南 许建宾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4,共5页
研究了啤酒酵母在游离与固定化条件下对重金属离子Cd2 + 的生物吸附特性。灭活的啤酒酵母在适当条件下对Cd2 + 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它的吸附能力受到酵母浓度、Cd2 + 浓度、pH值和固定化方法等的影响。结果显示 :实验条件下 ,啤酒酵母的... 研究了啤酒酵母在游离与固定化条件下对重金属离子Cd2 + 的生物吸附特性。灭活的啤酒酵母在适当条件下对Cd2 + 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它的吸附能力受到酵母浓度、Cd2 + 浓度、pH值和固定化方法等的影响。结果显示 :实验条件下 ,啤酒酵母的最高吸附率达 93% ,此时的吸附能力为 4 6 .5mgCd2 + g干酵母。吸附后用 1mol L的HCl解吸 ,解吸率达 84 %。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法对啤酒酵母细胞进行固定化 ,固定化细胞对Cd2 + 的吸附主要受到海藻酸钠浓度和CaCl2 浓度的影响 ,且凝胶本身对Cd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重金属 啤酒酵母 工业废水 活性污泥
下载PDF
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耐高温、耐高乙醇酿酒酵母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王灏 王航 +1 位作者 孟春 郭养浩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5-708,共4页
当以f4、f5、f6作为出发菌株,用酵母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的方法,在不同温度下,用含有不同浓度乙醇的平板筛选,分别获得了在耐高温和耐乙醇性状有较大提高的f4.2、f5.1、f6.2、f4.5等正突变菌株。以这些菌株作为出发菌株,进一步用硫酸二... 当以f4、f5、f6作为出发菌株,用酵母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的方法,在不同温度下,用含有不同浓度乙醇的平板筛选,分别获得了在耐高温和耐乙醇性状有较大提高的f4.2、f5.1、f6.2、f4.5等正突变菌株。以这些菌株作为出发菌株,进一步用硫酸二乙酯诱变,获得了f5.1.1、f4.2.1两个乙醇耐受性能较高的菌株。在建立了上述不同突变株后,通过基因组改组(genome shuffling)的方法,将上述不同特性的菌株经过两轮genome shuffling,获得了耐高温性能和耐乙醇性能都较好的酵母菌株。经过摇瓶发酵后证明,R24株在35℃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的最高乙醇浓度12.93%(W/V),比原始出发菌株f4在35℃的发酵液中最高乙醇浓度8.11%提高了近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基因组改组 耐乙醇浓度 耐高温 正突变株
下载PDF
高耐性酿酒酵母菌种的筛选 被引量:29
14
作者 吴帅 肖冬光 +1 位作者 原通磊 赵旭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7-40,共4页
利用耐酒精和耐渗试验方法选出耐性良好的6株酿酒酵母Y-1,Y-2,AY-15,M1,M2,M3。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菌株AY-15的产酒精能力最高;当NaCl含量超过2%时,M1耐渗性明显高于其他菌株;各菌株在较高的温度下(≥35℃)发酵,菌株AY-15耐高温性最好;... 利用耐酒精和耐渗试验方法选出耐性良好的6株酿酒酵母Y-1,Y-2,AY-15,M1,M2,M3。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菌株AY-15的产酒精能力最高;当NaCl含量超过2%时,M1耐渗性明显高于其他菌株;各菌株在较高的温度下(≥35℃)发酵,菌株AY-15耐高温性最好;同时结果显示,酵母的产酒精性能、耐渗性和耐高温性之间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酒精产量 耐渗性 耐高温 浓醪发酵
下载PDF
啤酒酵母菌对汞离子(Ⅱ)的生物吸附 被引量:26
15
作者 朱一民 周东琴 魏德州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1,共3页
对啤酒酵母菌与水相中重金属离子Hg2+的生物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菌体用量、Hg2+离子的初始质量浓度、温度等因素对生物吸附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啤酒酵母对水相中的Hg2+具有良好的吸附效... 对啤酒酵母菌与水相中重金属离子Hg2+的生物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菌体用量、Hg2+离子的初始质量浓度、温度等因素对生物吸附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啤酒酵母对水相中的Hg2+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在pH=3、吸附时间为15min时,对质量浓度为2 6g/L的Hg2+溶液进行吸附,去除率可达96%·啤酒酵母菌对Hg2+的吸附是一个快速过程,在15min时吸附效果最佳,之后有解吸现象的存在·pH值对Hg2+的吸附影响很大,在pH=3~5时吸附效果较好·温度对该吸附效果影响不大,室温下操作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菌 微生物吸附 汞离子 废水处理 环境保护 生物吸附
下载PDF
酿酒酵母工业菌株胁迫条件耐受性分析 被引量:33
16
作者 刘向勇 张小华 鲍晓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工业菌株胁迫条件,包括高浓度酒精、高渗透压、高温、营养饥饿、氧化胁迫、糠醛毒性的耐受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测定了抗生素G418对这些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所测定的酵母菌株对这些逆境条件... 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工业菌株胁迫条件,包括高浓度酒精、高渗透压、高温、营养饥饿、氧化胁迫、糠醛毒性的耐受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测定了抗生素G418对这些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所测定的酵母菌株对这些逆境条件的耐受性有明显差别,表现出良好耐受性的是6508和安琪酵母菌株,同时多倍性的酿酒酵母工业菌株的耐受性均比单倍性实验室菌株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受性 酿酒酵母 发酵
下载PDF
离子注入麦角甾醇酵母选育及发酵工艺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纪 蒋海波 +3 位作者 姚建铭 薛小莉 谢和金 刘治林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5-28,38,共5页
通过离子注入诱变筛选到产麦角甾醇酵母高产菌,得率较出发菌提高55%~60%。对高产菌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发现其对发酵通氧量有更高的要求,培养基中添加10%的糖或0.1%的Ca(NO3)2对麦角甾醇发酵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 离子注入 麦角甾醇 酿酒酵母 发酵工艺 菌种选育
下载PDF
线形超声波辐照对啤酒酵母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4
18
作者 高大维 高文宏 +2 位作者 雷德柱 于淑娟 张志航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34-37,共4页
采用低强度的超声波,选取作用时间及脉冲间隔为变化参数,对啤酒酵母细胞进行处理,研究超声波对酵母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参数条件下超声波对细胞生长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可使调整期缩短,细胞数和细胞干重均高于对照样;较长的作用... 采用低强度的超声波,选取作用时间及脉冲间隔为变化参数,对啤酒酵母细胞进行处理,研究超声波对酵母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参数条件下超声波对细胞生长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可使调整期缩短,细胞数和细胞干重均高于对照样;较长的作用时间(45min)和合适的脉冲间隔(4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间隔 啤酒酵母 酵母细胞 超声波辐照 生长
下载PDF
优良酿酒酵母菌的发酵性能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李筝 韩北忠 +2 位作者 陈晶瑜 李双石 程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12,共3页
从甘肃武威产区美乐葡萄中筛选出3株优良酿酒酵母菌,对其发酵性能进行了比较。测定了3株酿酒酵母菌和对照菌株在葡萄汁小瓶发酵时的CO_2失重量、产酒精能力和残糖量,并对其在酒精耐受性、SO_2耐受性、高糖耐受性、酸耐受性、受温度变化... 从甘肃武威产区美乐葡萄中筛选出3株优良酿酒酵母菌,对其发酵性能进行了比较。测定了3株酿酒酵母菌和对照菌株在葡萄汁小瓶发酵时的CO_2失重量、产酒精能力和残糖量,并对其在酒精耐受性、SO_2耐受性、高糖耐受性、酸耐受性、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等各方面的指标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显示菌株NJ ZGM1的综合性能最佳,具有应用于我国地区特色葡萄酒生产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酿酒酵母 发酵性能
下载PDF
酵母属间原生质体融合改进菌株木糖发酵性能 被引量:14
20
作者 毛华 曲音波 +1 位作者 高培基 李炜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62-167,共6页
通过单倍体分离和紫外诱变,获得了14株树干毕赤酵母(Pichiastipitis)7124和酿酒酵母(Sacharomycescerevisiae)1300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用聚乙二醇(PEG)和电诱导融合及致死融... 通过单倍体分离和紫外诱变,获得了14株树干毕赤酵母(Pichiastipitis)7124和酿酒酵母(Sacharomycescerevisiae)1300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用聚乙二醇(PEG)和电诱导融合及致死融合等方法,实现了树干毕赤酵母和酿酒酵母的属间原生质体融合。融合子能发酵木糖产生酒精,其厌氧发酵木糖和木糖葡萄糖混合液的能力明显优于亲株,耐酒精的性能也比亲株树干毕赤酵母7124有所提高。融合子经DNA含量、细胞体积测定和稳定性能实验证明为稳定融合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毕赤酵母 酿酒酵母 属间原生质体融合 木糖发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