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萨中萨零组油藏注水开发试验 被引量:6
1
作者 时均莲 曹维政 +2 位作者 白艳明 刘冰 周庆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6,i004-i005,共4页
萨零组油藏为中低孔渗储层,储层中粘土矿物含量高,表现出强水敏特征。为了注水开发保护储层,对储层的伤害机理与防治措施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通过大量的静态与动态模拟实验,说明了油田注入水对储层造成的伤害,并阐述了影响因素。考虑在... 萨零组油藏为中低孔渗储层,储层中粘土矿物含量高,表现出强水敏特征。为了注水开发保护储层,对储层的伤害机理与防治措施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通过大量的静态与动态模拟实验,说明了油田注入水对储层造成的伤害,并阐述了影响因素。考虑在注水过程中控制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和分散运移,稳定注水井的注入能力,对现场即将使用的多种粘土稳定剂进行了评价,优选出了与萨零组油藏配伍的粘土稳定剂,为萨零组的注水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零组油藏 粘土稳定剂 注水开采 储层保护
下载PDF
大庆油田喇萨杏地区萨零组储层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帆 王大伟 付志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2,共2页
从萨零组储层的宏观分布 ,微观特征及岩心描述入手 ,深入细致地对萨零组储层进行了解剖 ,认为 :萨零组储层在纵向上有两个沉积旋回 ,对应两个砂岩组 ,两个砂岩组细分为 8个小层。在萨中及其以北地区属于正常三角洲沉积 ,为三角洲前缘相 ... 从萨零组储层的宏观分布 ,微观特征及岩心描述入手 ,深入细致地对萨零组储层进行了解剖 ,认为 :萨零组储层在纵向上有两个沉积旋回 ,对应两个砂岩组 ,两个砂岩组细分为 8个小层。在萨中及其以北地区属于正常三角洲沉积 ,为三角洲前缘相 ,这个正常的三角洲较萨一组沉积时期 ,具有水域扩大、湖岸线向前推进、三角洲沉积面积减小的特点。在萨中地区以南 ,沉积事件夹有远端浊流沉积现象 ,尽管尚未找到典型的鲍玛序列 ,浊积现象不甚明显 ,但也足以证明萨零组在沉积上与正常三角洲沉积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此决定了萨零组储层有着自己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萨零组储层分布面积比萨一组储层分布面积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横向变化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喇萨杏 萨零组 储层 岩心 沉积旋回 砂岩组
下载PDF
渤南洼陷沙四段膏岩层发育与地层异常压力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旻南 宋荣彩 范维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6-103,共8页
运用油气蔵动力学理论,针对渤南洼陷沙四段储集层进行岩石学(岩石薄片123片)、储集性能(岩心孔隙度测试145块)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四段中的膏岩层主要发育于洼陷的中部,厚度最大可达百余米,岩性以灰白色石膏岩、泥膏岩和深灰... 运用油气蔵动力学理论,针对渤南洼陷沙四段储集层进行岩石学(岩石薄片123片)、储集性能(岩心孔隙度测试145块)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四段中的膏岩层主要发育于洼陷的中部,厚度最大可达百余米,岩性以灰白色石膏岩、泥膏岩和深灰色石膏质泥岩为主,其与泥岩、泥质粉砂岩交互出现。储层物性以渤南断裂带最好(平均孔隙度9.8%),深洼陷带次之(平均孔隙度9.4%),纵向上膏岩层间和膏岩层下发育1~2个次生孔隙发育带(3 330m^3 630m,3 730m^3 830m)。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地层压力表明,埕南断裂带沙四上亚段压力系数为0.93~1.12,平均1.04,属于常压系统。深洼陷带压力系数为1.2~1.7,深洼陷带属于高压系统。渤深断阶带,沙四上亚段压力系数为1.2~1.6,属于高压系统;下亚段压力系数为1.1~1.4,为弱-中超压系统。膏岩层的存在使超压体系产生明显差异,渤南洼陷的中强超压主要出现在沙四段顶部的膏岩层之下,而未发育膏岩层的地区沙四段则为常压。综合分析认为渤南洼陷膏岩层的发育是造成各构造区块沙四段储层物性差异的原因之一。异常压力对储层物性具有强烈的影响和控制作用,超压与深部物性较好的储层在纵向和平面上均能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洼陷 沙四段 储层特征 膏岩层 地层异常压力
原文传递
松辽盆地萨尔图地区嫩一段湖底扇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建明 吴银萍 +2 位作者 葛新 李攀 穆娜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5,共5页
通过岩性、粒度、沉积构造和电性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发现松辽盆地萨尔图地区嫩江组一段(K2n1)中发育具有浊流和滑塌特征的湖底扇沉积。地震属性和井综合分析进一步揭示出了湖底扇的展布特征:研究区内主要发育由北向南延伸和由西北向东南... 通过岩性、粒度、沉积构造和电性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发现松辽盆地萨尔图地区嫩江组一段(K2n1)中发育具有浊流和滑塌特征的湖底扇沉积。地震属性和井综合分析进一步揭示出了湖底扇的展布特征:研究区内主要发育由北向南延伸和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湖底扇,最大面积分别为15km2和6.5km2,其中只有由北向南延伸的湖底扇发育湖底水道,水道最大宽度约550m,长约5.9km。研究发现湖底扇的延伸方向和扇体的大小与沉积物的供给方向和供给量的大小密切相关,这可能反映了沉积物供给对于湖底扇发育的控制作用。湖底扇形成于深水背景,与泥页岩毗邻,易形成岩性圈闭,叠加在萨尔图背斜构造之上,还可以形成复合型圈闭,而且岩心观察、荧光测试和电测解释等都表明湖底扇砂体具有较好的含油气性,因此,区内湖底扇具有非常重要的油气勘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萨尔图 嫩江组一段 湖底扇 石油地质意义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北块萨零组储层沉积微相
5
作者 张生 孟凡顺 +1 位作者 李景岩 李秋思 《海洋地质前沿》 2013年第5期21-27,共7页
喇嘛甸油田位于大庆长垣的最北端,是受构造控制的不对称的短轴背斜气顶油藏,萨零组位于萨尔图油层的顶部,属于下白垩统的嫩一段。根据取心井岩心描述、粒度分析、测井曲线特征,结合喇嘛甸油田沉积背景,对萨零组北块储层的沉积微相进行... 喇嘛甸油田位于大庆长垣的最北端,是受构造控制的不对称的短轴背斜气顶油藏,萨零组位于萨尔图油层的顶部,属于下白垩统的嫩一段。根据取心井岩心描述、粒度分析、测井曲线特征,结合喇嘛甸油田沉积背景,对萨零组北块储层的沉积微相进行精细划分,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表外储层微相,认为主要储层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砂和席状砂。详细分析了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绘制沉积相带图。揭示了喇嘛甸油田的构造特征、沉积环境特征,确定了萨零组为三角洲外前缘沉积,为指导萨零组油气层的开发提供精细地质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嘛甸油田 萨零组 测井相 沉积微相 储层描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