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48
1
作者 劳东燕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7,共11页
与学派之争无关的主客观争议,有必要从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中予以剥离。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其意义可分为两个维度。第一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涉及刑罚对象的争论,即刑罚的对象究竟是对法益的侵害还是行为... 与学派之争无关的主客观争议,有必要从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中予以剥离。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其意义可分为两个维度。第一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涉及刑罚对象的争论,即刑罚的对象究竟是对法益的侵害还是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第二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乃是在不法论意义上而言,即不法的成立是根据行为的客观面或是行为人的主观意思进行判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在我国刑法学中尚未真正展开,双方的论争缺乏针对性,且在概念的指涉与运用上充满混乱。就我国刑法的立场问题而言,有必要根据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的不同维度进行立场选择。在第一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中,应采客观主义;在第二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中,应采受客观主义严格约束的主观论,即一种以法益侵害为基础的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主义 主观主义 学派之争 不法 行为无价值
下载PDF
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及其思想根源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太平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共5页
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在目的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在教育内容方面 ,强调个人主义、国家主义、人类中心主义 ;在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维度方面注重道德认知的发展 ,忽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 ;道德教育方法最突出的特点... 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在目的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在教育内容方面 ,强调个人主义、国家主义、人类中心主义 ;在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维度方面注重道德认知的发展 ,忽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 ;道德教育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反对灌输方法。主体主义是 2 0世纪西方思想的核心 ,2 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思想深受主体主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道德教育 主体主义
下载PDF
论定罪中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解读刑法理论中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郑军男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我国定罪中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以我国犯罪构成中的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为基本逻辑支撑点,是犯罪成立条件体系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因此,其与在犯罪本质论层面上所出现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之间无内在的逻辑关系,也不是对主... 我国定罪中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以我国犯罪构成中的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为基本逻辑支撑点,是犯罪成立条件体系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因此,其与在犯罪本质论层面上所出现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之间无内在的逻辑关系,也不是对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之缺陷的扬弃。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是关于犯罪本质为何物的理论争论,因此不应在犯罪成立条件层面上对它们进行解读。定罪中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不是静态的要件之统一,而是定罪过程中复数主体间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客观主义 主观主义 刑法理论 定罪 解读 成立条件 基本逻辑 客观要件 主观要件 犯罪构成 逻辑关系 理论争论 犯罪本质 支撑点 本质论 遵循 主体 罪过
原文传递
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主体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3-8,共6页
信息与网络系统是人类创造的工具、手段系统 ,是当代社会生产和交往的中介系统。作为新的生产和交往方式标志的信息网络 ,将改变原有的社会关系和人的观念 ,因而也在改变人本身。人作为主体与信息和网络的关系 ,信息与网络时代人的主体... 信息与网络系统是人类创造的工具、手段系统 ,是当代社会生产和交往的中介系统。作为新的生产和交往方式标志的信息网络 ,将改变原有的社会关系和人的观念 ,因而也在改变人本身。人作为主体与信息和网络的关系 ,信息与网络时代人的主体性的特点 ,是一个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网络 中介 主体 主体性 信息时代 网络时代
下载PDF
行政行为概念生成的价值争论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0
5
作者 成协中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4-171,共18页
迈耶以司法裁判为范本,以法安定性为核心价值追求,创造了以个体化、明确化和规制性为主要特征的行政行为概念,并通过行政行为的司法化实现其法治国的理想。以狄骥为代表的法国先贤认为,德国行政行为概念的分散化、个体化、主观主义特征... 迈耶以司法裁判为范本,以法安定性为核心价值追求,创造了以个体化、明确化和规制性为主要特征的行政行为概念,并通过行政行为的司法化实现其法治国的理想。以狄骥为代表的法国先贤认为,德国行政行为概念的分散化、个体化、主观主义特征难以适应现代公法的需要。在社会团结思想的引领下,法国学者以行政和司法之间的权力分立为背景,以客观合法性为主要价值追求,逐渐清除了意思表示、行政法人资格、法律效果这三个构成要素中的主观主义成分,塑造了统一、客观的行政行为概念。德法两国行政行为概念生成中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价值争论,揭示了行政法治实现的多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行为 意思表示 主观主义 客观主义
原文传递
合同解释的三原则 被引量:19
6
作者 崔建远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合同解释,绝对意思主义不可取,应该以客观主义为主,以主观主义为辅,这是我国应采取的合同解释的原则。在当事人各方对合同用语理解不同的场合,法院应以一个理性人处于缔约环境中对合同用语的理解为准,来探寻合同用语的含义。在双方对某... 合同解释,绝对意思主义不可取,应该以客观主义为主,以主观主义为辅,这是我国应采取的合同解释的原则。在当事人各方对合同用语理解不同的场合,法院应以一个理性人处于缔约环境中对合同用语的理解为准,来探寻合同用语的含义。在双方对某合同用语并未赋予特定含义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客观合理性标准来揭示合同用语的含义,而不是根据当事人的任何意图。体系解释不但是解释法律的原则,也是合同解释的原则,所谓体系解释非合同解释原则的观点不符合实际。在参照习惯和惯例填补合同漏洞时,应当注意如下几点:习惯和惯例应当具有一定普遍性,习惯和惯例应当是客观存在的符合其构成的行为规范,习惯与惯例必须适法,习惯与惯例应当是当事人各方已经知道或应当知道而又没有明示排斥者,只有在合同载有"疑义条款"时,才可以运用习惯作为解释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解释 客观主义 主观主义 体系解释 交易习惯 惯例
原文传递
对人本主义哲学的反思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树林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1-53,共3页
人本主义作为价值观、哲学范式和实践原则有其深刻的内涵。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中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主体之死"等命题,不仅不是对以人本主义为根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反叛,反而是这一原则和理念的体现... 人本主义作为价值观、哲学范式和实践原则有其深刻的内涵。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中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主体之死"等命题,不仅不是对以人本主义为根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反叛,反而是这一原则和理念的体现和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主义 自然中心主义 主体主义
下载PDF
“痕迹主义”的表现、实质、危害与批判路径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明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85,共10页
"痕迹主义"是痕迹管理方法在一定条件下的严重异化,它颠倒了作为管理方法的痕迹的手段与目的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社会心理意识上走向了痕迹拜物教。"痕迹主义"在当前治理实践活动中具有多重表现形式,尽管它从表面上... "痕迹主义"是痕迹管理方法在一定条件下的严重异化,它颠倒了作为管理方法的痕迹的手段与目的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社会心理意识上走向了痕迹拜物教。"痕迹主义"在当前治理实践活动中具有多重表现形式,尽管它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推进相关工作,但实质上是一种脱离实事求是、违反马克思主义学风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痕迹主义"的泛滥对于当前治理实践的高质量开展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违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造成党群关系的隔阂,而且片面强调一切以痕迹为中心,进一步造成了虚痕、假痕与庸政、懒政现象的发生,并造成了行政虚耗空转与资源的极大浪费,最终严重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集中系统化批判"痕迹主义"必须建构科学的路径方法,需要以"抓铁有痕"的大无畏精神直面"痕迹主义"的弊病,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从思想深处消解"痕迹主义"的根源,在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的同时,也需要建构科学的评价与考核机制,铲除"痕迹主义"产生的现实土壤,并建立抵制"痕迹主义"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迹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主观主义 理论表现 实质与危害 批判路径
下载PDF
现代性与哲学的任务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汝伦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1-37,共7页
从哲学的层面看,现代性是一种普遍的原则和价值立场,是一种精神取向。现代性最根本的特征,是人成为绝对的尺度,不承认任何超越人的原则。它既是解放,也是放任。把人从一切清规戒律中解放出来,同时放任人的欲望。现代性的哲学表述是主体... 从哲学的层面看,现代性是一种普遍的原则和价值立场,是一种精神取向。现代性最根本的特征,是人成为绝对的尺度,不承认任何超越人的原则。它既是解放,也是放任。把人从一切清规戒律中解放出来,同时放任人的欲望。现代性的哲学表述是主体主义哲学,它放弃追求根本之道,导致哲学本身的死亡。现代性批判若不能导致对常道的追寻,将最终归于虚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现代性 主体性 常道 主体主义 批判
原文传递
刑法解释立场的历史考察——主观解释论之提倡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光华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刑法解释经历了从主观解释论到客观解释论的演进过程,现阶段,从世界范围来看,客观解释论正成为一种有力的学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主观解释论与客观解释论所处的地位并不相同,在经历了罪刑擅断、人治统治的历史之后,人们对立法者充满了... 刑法解释经历了从主观解释论到客观解释论的演进过程,现阶段,从世界范围来看,客观解释论正成为一种有力的学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主观解释论与客观解释论所处的地位并不相同,在经历了罪刑擅断、人治统治的历史之后,人们对立法者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体现在刑法解释上就是要求坚持主观解释论。而当法治的进程进一步推进,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法律的安定性,还要求法律实质上的公平、公正。联系社会发展以揭示法律内涵,遵守成文法不囿于文字本身的刑法解释客观论,遂成为刑法解释论上的特色。从历史的角度看,法治理念、法官素质、刑法实施的时间与刑法解释立场的选择具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是经历了几千年的人治统治的国家,法治建设才刚刚起步,法官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刑法实施仅十余年,这要求我国在刑法解释上应采主观解释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解释 主观说 客观说 历史考察
下载PDF
对高等教育评价哲学的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史秋衡 闫飞龙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1-37,共7页
随着"高等教育评价时代"的来临,人们对高等教育评价理论体系的探究越来越深入,高等教育评价哲学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本文从高等教育评价的可能论、主体论、多元论等几个侧面来探究高等教育评价的本质。高等教育评价本质的研... 随着"高等教育评价时代"的来临,人们对高等教育评价理论体系的探究越来越深入,高等教育评价哲学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本文从高等教育评价的可能论、主体论、多元论等几个侧面来探究高等教育评价的本质。高等教育评价本质的研究,不但能够完善、丰富高等教育评价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高等教育评价健康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评价 评价哲学 主体论 价值论
原文传递
犯罪人分类标准新探——以犯罪人格为视角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昌军 凌辉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5-68,19,共4页
在犯罪人分类的标准选择上一直存在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之争,但是单纯的客观主义标准或主观主义标准无法对犯罪人进行科学的分类。“犯罪人格”的概念因为其丰富的内涵,能够成为划分犯罪人的科学标准。建立以“人格”为标准的犯罪学分类... 在犯罪人分类的标准选择上一直存在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之争,但是单纯的客观主义标准或主观主义标准无法对犯罪人进行科学的分类。“犯罪人格”的概念因为其丰富的内涵,能够成为划分犯罪人的科学标准。建立以“人格”为标准的犯罪学分类理论,应当成为犯罪学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学 犯罪人分类标准 客观主义 主观主义 犯罪人物
下载PDF
析我国刑法的基本立场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家林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29,共10页
我国两部刑法典都是客观主义性质的刑法典,1997年对1979年《刑法》的修正只是立法技术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刑法基本立场有重大的转变。刑法首先是行为规范,其次才是裁判规范。纯粹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都无法说明我国刑法的基本性... 我国两部刑法典都是客观主义性质的刑法典,1997年对1979年《刑法》的修正只是立法技术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刑法基本立场有重大的转变。刑法首先是行为规范,其次才是裁判规范。纯粹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都无法说明我国刑法的基本性质,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才符合我国刑法的基本立场。法益侵害说存在缺陷,应同时考虑规范违反说才能正确解释刑法规范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立场 主观主义 客观主义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挑战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曾建平 邹平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24-28,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主要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所谓"普世价值"的流行与渗透所带来的挑战,一是价值观上的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所带来的挑战。对这两方面的挑战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并予以积极的回应,对于确立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主要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所谓"普世价值"的流行与渗透所带来的挑战,一是价值观上的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所带来的挑战。对这两方面的挑战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并予以积极的回应,对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价值观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对于凝聚人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普世价值 主观主义 相对主义 虚无主义
下载PDF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认识论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谭敬德 陈清 《现代教育技术》 2005年第6期10-13,共4页
文章从激进建构主义和温和建构主义维度分析建构主义在认识论上的特征,接着分析了几种主要学习理论的认识论特点,指出从认识论角度看,建构主义是一种既不同于主观主义也不同于客观主义的第三种认识论,是一种介于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之间... 文章从激进建构主义和温和建构主义维度分析建构主义在认识论上的特征,接着分析了几种主要学习理论的认识论特点,指出从认识论角度看,建构主义是一种既不同于主观主义也不同于客观主义的第三种认识论,是一种介于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之间的认识论。最后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时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 预成论 渐成论 建构主义 主观主义 客观主义
下载PDF
论血缘主义在确定亲子关系时的修正与限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洪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5-89,共5页
婚姻法上决定自然血亲的亲子关系的指导原理是血缘主义原则。但在某些情形下若彻底推行此原则反而可能招致对国家、社会或当事人的不利,因而应受到某些修正或限制。从各国婚姻法在自然血亲的亲子关系的确定方法上所设立的婚生推定和非... 婚姻法上决定自然血亲的亲子关系的指导原理是血缘主义原则。但在某些情形下若彻底推行此原则反而可能招致对国家、社会或当事人的不利,因而应受到某些修正或限制。从各国婚姻法在自然血亲的亲子关系的确定方法上所设立的婚生推定和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及准正等方法模式中,可以窥知血缘主义在确定亲子关系时仍然要受到某些主观主义的限制。为谋求亲子关系的稳定,尤其为保障子女利益的需要,不得不在一定情形下承认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子”为法律上的亲子关系,有血缘关系的亲子却不是法律上的亲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关系 血缘主义 主观主义 修正 限制
下载PDF
一种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理论——评张一兵的“思想构境论”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金福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12,共8页
张一兵在其新著《回到列宁》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叫作"思想构樈论"的文本解读理论衔?自己虽然是"从假想的真理向主观构境论后退了",但这种后退是一种真正的理论进步,是"在创新时代的哲学创新"。然而,由... 张一兵在其新著《回到列宁》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叫作"思想构樈论"的文本解读理论衔?自己虽然是"从假想的真理向主观构境论后退了",但这种后退是一种真正的理论进步,是"在创新时代的哲学创新"。然而,由于"思想构境论"的基本思想是认为"阅读的本质不是还原,而是创造",在读者和文本的原意(文本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一切言说都只是说出了自己的思想构建而已,而不是真实地说出了对象;因此,在我看来,"思想构境论"所实现的"后退"不是一种进步,而是一种真正的倒退——从客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倒退到了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张一兵的这种倒退并不是彻底的、坚决的,而是犹豫的、彷徨的,"思想构境论"带有折衷主义的特征。一切主观主义解释学的基本错误,是不符合人类理解实践,包括他们自己的理解实践。为了给马克思主义理解运动和其他理解运动确立一种正确的解释学理论,必须批判包括"思想构境论"在内的主观主义解释学,坚持辩证的、客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构境论” 解释学 主观主义 客观主义
原文传递
一个新领域——风景园林批评学的研究框架 被引量:3
18
作者 慕晓东 《风景园林》 2023年第3期33-41,共9页
【目的】风景园林批评学因自身复杂的历史缘由和现实境况,在当前尚未得到系统的理论建构,亟须建立一套可供参阅和讨论的研究框架。【方法】研究拟从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主体论5个方面展开论述。【结果】1)本体论主要界定... 【目的】风景园林批评学因自身复杂的历史缘由和现实境况,在当前尚未得到系统的理论建构,亟须建立一套可供参阅和讨论的研究框架。【方法】研究拟从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主体论5个方面展开论述。【结果】1)本体论主要界定风景园林批评的定义、内容、思维、类型、步骤和功能;2)价值论主要从学科、社会、生态和文化4个维度讨论风景园林批评的价值;3)认识论在四位一体(批评、历史、理论与设计)的认知基础上,深入理解风景园林批评的理论范畴;4)方法论依托于人文主义、实证主义和设计科学3种研究和批评范式,进而尝试重构风景园林批评核心方法论(即山水之境);5)主体论介绍了批评家的职责和呈现风景园林批评的多重媒介。【结论】这份研究框架旨在推动风景园林批评学的建立和发展,以期在学科层面、教育层面、行业层面、社会层面和时代层面均发挥相应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批评学 本体论 价值论 认识论 方法论 主体论
下载PDF
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略述(上)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秉志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2-59,共8页
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主要分为古典学派(旧派)和近代学派(新派)。古典学派最早系统阐述了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该学派认为刑事责任的根据在于意志自由,刑事责任本质上是一种道义责任;在刑罚论方面,早期古典学派有学者主张目的刑论... 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主要分为古典学派(旧派)和近代学派(新派)。古典学派最早系统阐述了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该学派认为刑事责任的根据在于意志自由,刑事责任本质上是一种道义责任;在刑罚论方面,早期古典学派有学者主张目的刑论,但大多数古典学派学者主张报应刑论。近代学派对犯罪原因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该派认为刑事责任的根据在于行为人的反社会人格;基于社会责任论,近代学派反对报应刑论,主张目的刑论,认为刑罚目的在于防止再犯、防卫社会;近代学派在保安处分和刑事政策研究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古典学派与近代学派就意志是否自由、个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刑事责任本质为何、在犯罪认定上应当坚持客观主义还是主观主义、刑罚根据是什么等领域展开了长期论战。论战结果是两派在责任论、刑罚论等多方面走向融合。两派论战还促进了后期古典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二战以后,西方刑法学者通过对法西斯刑法思想的清算和以往刑法思想的反思,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刑法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学派 近代学派 道义责任论 社会责任论 目的刑论 报应刑论 主观主义 客观主义
下载PDF
建构主义与主体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庆峰 姜琬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5-49,共5页
建构主义与主体性密切联系在一起。随着主体性概念的变化 ,建构主义也呈现出不同的样式。在原初意义上 ,建构主义是关于概念起源的分析 ,这种分析和客观性相连 ,在社会建构主义那里 ,建构主义作为形而上的原则存在着 ,对科学知识给予了... 建构主义与主体性密切联系在一起。随着主体性概念的变化 ,建构主义也呈现出不同的样式。在原初意义上 ,建构主义是关于概念起源的分析 ,这种分析和客观性相连 ,在社会建构主义那里 ,建构主义作为形而上的原则存在着 ,对科学知识给予了不同于现代视野的理解 ,科学知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从根本上来说 ,这是一个与主体性概念变化相关的逐渐走向相对主义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主体性 相对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