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TRAW+10分期的广州地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调查
1
作者 林书馨 李莉 +3 位作者 徐宁宁 黄佳佳 蒋亚联 江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295-2301,共7页
【目的】基于生殖衰老分期(STRAW)+10调查广州地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中医体质调养理论依据。【方法】根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纳入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共90例,根据STRAW+10... 【目的】基于生殖衰老分期(STRAW)+10调查广州地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中医体质调养理论依据。【方法】根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纳入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共90例,根据STRAW+10分期标准分为绝经过渡早期(-2期)组49例、绝经过渡晚期(-1期)组24例、绝经后期早期(+la期)组17例。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分析不同STRAW+10分期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比较不同STRAW+10分期患者的SAS、SDS评分情况。【结果】(1)绝经过渡早期(-2期)组的最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医体质为阳虚质14例(29.79%),其次为平和质10例(21.28%),再次之为阴虚质和血瘀质各6例(12.76%);绝经过渡晚期(-1期)组的最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医体质为阳虚质6例(25.00%),其次为平和质和血瘀质各4例(16.66%),再次之为气虚质和痰湿质各3例(12.50%);绝经后期早期(+la期)组的最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医体质为阳虚质7例(46.67%),其次为平和质、痰湿质、血瘀质各2例(13.33%),再次之为气虚质、气郁质各1例(6.67%)。(2)绝经过渡早期(-2期)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4.55±7.46)、(35.55±10.61)分,均高于绝经过渡晚期(-1期)患者的(33.83±7.73)、(35.46±11.35)分和绝经后期早期(+la期)患者的(35.65±8.67)、(36.59±12.07)分,且均高于总体平均水平。【结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以阳虚质为主,平和质随着分期的进展逐渐减少,而偏颇体质从阴虚质、血瘀质逐渐转变为气虚质、痰湿质,再到痰湿质、血瘀质;随着分期进展,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本虚更虚而标实之邪也在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w+10分期 围绝经期 代谢综合征 中医体质 偏颇体质 阳虚质 广州地区
原文传递
卵巢衰老过程中血清性激素和卵巢大小的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亚平 陈蓉 +4 位作者 林守清 白敬兰 范燕燕 林慧君 张颖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目的 了解北京某社区女性在卵巢衰老过程中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大小的变化。方法 对北京市某社区418名年龄30~68岁、符合STRAW+10分期系统的健康女性,前瞻性随访观察5年。记录月经日记,检测雌二醇和促卵泡激素水平,同时进行盆腔超声... 目的 了解北京某社区女性在卵巢衰老过程中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大小的变化。方法 对北京市某社区418名年龄30~68岁、符合STRAW+10分期系统的健康女性,前瞻性随访观察5年。记录月经日记,检测雌二醇和促卵泡激素水平,同时进行盆腔超声检查以测量卵巢大小。结果 按照STRAW+10分期系统,基线时雌二醇水平在绝经后期早期明显下降,绝经后期晚期进一步下降;促卵泡激素水平在绝经过渡期晚期开始显著增加,绝经后稳定在高水平。卵巢长径、短径和面积在绝经后均明显缩小。经过5年随访,即使分期没有改变,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大小仍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分期进展的患者中,绝经过渡期早期或绝经过渡期晚期向绝经后期早期转换时雌二醇、促卵泡激素、卵巢长径、卵巢短径和卵巢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论基线还是5年后随访时,卵巢功能性无回声(直径≥1.4 cm且〈2.5 cm)均是在绝经过渡期晚期发生率最高,分别为6.5%和12.1%。结论 从绝经过渡期向绝经后期早期转换时雌二醇明显降低,促卵泡激素明显升高;卵巢萎缩明显。虽然增龄有一定影响,但生殖衰老对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大小的影响更显著。STRAW+10分期系统适用于北京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w+10分期系统 雌二醇 促卵泡激素 卵巢大小
下载PDF
生殖衰老过程中子宫的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亚平 陈蓉 +3 位作者 林守清 白敬兰 姜颖 张颖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01-408,共8页
目的 了解北京社区女性在生殖衰老过程中子宫大小的变化。方法 对北京市某社区418名年龄30-68岁、符合STRAW+10分期标准的健康女性,前瞻性随访5年。随访期间每天记录月经日记,每年做一次盆腔超声检查以测量子宫大小,并进行血清雌二醇(... 目的 了解北京社区女性在生殖衰老过程中子宫大小的变化。方法 对北京市某社区418名年龄30-68岁、符合STRAW+10分期标准的健康女性,前瞻性随访5年。随访期间每天记录月经日记,每年做一次盆腔超声检查以测量子宫大小,并进行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测定。结果 基线时,绝经后期早期+1a阶段起子宫各径线和体积开始缩小,+1c阶段继续缩小(P〈0.05),绝经后期晚期无明显变化;子宫内膜厚度从绝经后期早期+1a阶段开始变薄(P〈0.05),此后并无明显变化;E2在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2年内变异度较大,与生育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1c阶段才开始明显下降(P〈0.05),绝经后期晚期虽有下降,但与+1c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5年随访分期未改变者,子宫仅部分径线在绝经后期早期+1c阶段和绝经后期晚期缩小(P〈0.05),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明显变化,E2仅在绝经后期晚期进一步降低(P〈0.01),余无明显变化。经过5年随访分期发生改变者,子宫各径线和体积的显著变化发生于从各期转换至绝经后期早期+1a/+1b阶段,或者从绝经过渡期转换至后续各阶段中;内膜厚度的明显变化仅见于从绝经过渡期转换至后续阶段者;E2变化主要见于从绝经过渡期起的后续各阶段转换。子宫肌瘤从生育期转换到绝经过渡期有所增大(P〈0.01),从绝经后期开始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子宫肌瘤者子宫体积的缩小主要发生于绝经后期早期,此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及E2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步。子宫大小从绝经开始逐渐缩小,变化时间较长;子宫内膜厚度变薄主要发生在绝经后的起始阶段;E2在绝经过渡期和绝经2年内变异度较大,直至绝经2年后才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w+10分期系统 子宫大小 子宫体积 子宫内膜厚度 子宫肌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