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F蛋鸡人工感染鸡杆菌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慧敏 陈陆 +6 位作者 杨霞 常洪涛 郑鹿平 王永生 高冬生 王珊 王川庆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69-973,共5页
采用鸡杆菌自然病例分离纯化的鸡杆菌人工感染开产前(105日龄)和开产后(163日龄)的SPF蛋鸡,运用组织学的方法对鸡杆菌自然病例和试验病例进行比较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自然病例和试验病例均可引起蛋鸡产蛋高峰推迟,产蛋量下降,且多产... 采用鸡杆菌自然病例分离纯化的鸡杆菌人工感染开产前(105日龄)和开产后(163日龄)的SPF蛋鸡,运用组织学的方法对鸡杆菌自然病例和试验病例进行比较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自然病例和试验病例均可引起蛋鸡产蛋高峰推迟,产蛋量下降,且多产畸形蛋;病变主要在呼吸道和生殖道,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和生殖道黏膜层严重充血、水肿、浆液性及炎性渗出等反应。但是试验病例未出现自然病例中常见的腹膜炎和输卵管炎症状。输卵管的病变主要在膨大部和子宫部,这种特征性病变可作为该病病理诊断的重要指征之一。这表明鸡杆菌单因子感染可引起SPF开产蛋鸡生产性能明显降低以及呼吸道和生殖道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蛋鸡 鸡杆菌 病理学 输卵管
原文传递
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混合感染状况下鸭源鸡杆菌在鸡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2
2
作者 皇甫和平 赵军 +7 位作者 杨霞 李乔晶 王川庆 陈陆 常洪涛 王新卫 刘红英 姚慧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23-1629,共7页
为研究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在鸡体内的动态分布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对其的影响,将鸭源鸡杆菌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别或同时人工接种SPF蛋鸡,分别于接种后12、24、48、72、96h对... 为研究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在鸡体内的动态分布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对其的影响,将鸭源鸡杆菌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别或同时人工接种SPF蛋鸡,分别于接种后12、24、48、72、96h对鸡进行剖检,无菌采集鸡的10种组织样品(上腭裂、气管、肺脏、心脏、脾脏、卵巢、肾脏、肝脏、十二指肠和输卵管),利用SYBR Green I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检测鸭源鸡杆菌组、混合感染组在不同时间点、不同器官中的鸭源鸡杆菌DNA含量。结果显示:鸭源鸡杆菌单独感染时,12h时即可侵袭到气管、心脏、脾脏、卵巢和肾脏,24h时便可感染肝脏、十二指肠和输卵管,48h时可传播到肺脏,72h时感染上腭裂。混合感染组结果表明,鸭源鸡杆菌12h到达卵巢,24h时即可出现在所有器官。混合感染组各器官的总体qPCR检出率为37.1%,显著高于鸭源鸡杆菌组的25.3%。鸭源鸡杆菌组和混合感染组qPCR检测结果均显示,鸭源鸡杆菌DNA在气管中的检出率最高,在卵巢中达到最高含量。鸭源鸡杆菌能够造成试验鸡的全身感染,该菌主要对鸡的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有致病性,气管和卵巢是其主要的致病器官;2种病原同时接种加重了全身感染,IBV促进了鸭源鸡杆菌在鸡体内的传播,尤其促进了其在十二指肠中的增殖,增强了鸭源鸡杆菌对消化系统的致病性,导致鸡腹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鸡杆菌 spf蛋鸡 动态分布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定量PCR 人工感染
下载PDF
夏季SPF产蛋鸡的限饲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新华 王春玲 +1 位作者 刘玉山 李玉峰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2003年第3期50-51,共2页
为了减少无特定病原 (SPF)蛋鸡的猝死率 ,提高产蛋率 ,对SPF蛋鸡产蛋中后期进行了限饲试验 ,每只鸡日食量由 12 5g减少到 10 7g。结果表明试验组再未出现猝死现象 ,且其产蛋率平均比对照组高约 5 %。
关键词 夏季 spf蛋鸡 限饲 产蛋率 饲料 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