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重声誉的国企经理长期激励最优组合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孔峰 张微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3-140,共8页
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以委托人的目标(企业长期业绩的最大化)为立足点,研究国企经理人的各种行为特征和长期激励的最优组合,建立了国企经理人双重声誉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的组合模型。本文充分结合了我国国企经理人的特点,把政治... 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以委托人的目标(企业长期业绩的最大化)为立足点,研究国企经理人的各种行为特征和长期激励的最优组合,建立了国企经理人双重声誉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的组合模型。本文充分结合了我国国企经理人的特点,把政治声誉模型化,在股票期权报酬形式下,研究了双重声誉(政治声誉和市场声誉)对经理人的长期激励效果,即经理人声誉影响系数最优水平和分享利润比例最优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经理人的行为选择特征、最优激励程度以及声誉影响系数的影响因素,为经理人的长期激励提出了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经理人 双重声誉 股票期权 长期激励 最优化组合
原文传递
广义内部劳动市场、政府干预与强激同主体缺位——对转型期国有企业经理激励扭曲的比较制度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再胜 赵子忱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6年第3期82-100,共19页
本文旨在对转型期国有企业经理激励扭曲提供了一个比较制度分析框架。我们的分析表明,传统体制下,在国有企业之外存在着与一个行政组织紧密相连的广义内部劳动市场,蕴含于其中的基于行政考核的政治晋升能够给国有企业经理提供充分激励... 本文旨在对转型期国有企业经理激励扭曲提供了一个比较制度分析框架。我们的分析表明,传统体制下,在国有企业之外存在着与一个行政组织紧密相连的广义内部劳动市场,蕴含于其中的基于行政考核的政治晋升能够给国有企业经理提供充分激励。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和政府干预退出的不完全,造成国有企业经理政治晋升激励的退化和经济激励的不足。国有企业经理强激励主体的"双重缺位",引发企业控制权激励的异化,进而造成经理自激励的泛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内部劳动市场 政府干预 强激励主体 国有企业经理
原文传递
国企管理者认知风格、组织学习与组织惯例更新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付永刚 谷静茹 《科技与管理》 2017年第1期90-97,共8页
从个体和组织2个层面,以85家大型国有企业的208名中高层管理者为调查对象,探讨国企管理者认知风格和组织学习对组织惯例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创造型认知风格、学习型认知风格正向影响组织惯例更新,且组织结构越偏向于有机式,正效应越显... 从个体和组织2个层面,以85家大型国有企业的208名中高层管理者为调查对象,探讨国企管理者认知风格和组织学习对组织惯例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创造型认知风格、学习型认知风格正向影响组织惯例更新,且组织结构越偏向于有机式,正效应越显著;计划型认知风格负向影响组织惯例更新,且组织结构越偏向于机械式,负效应越显著;组织学习在管理者认知风格与组织惯例更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对研究结论进行讨论并提出了本文的实践意义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管理者 管理者认知风格 组织学习 组织惯例更新 组织结构
下载PDF
群体规则和社会规范影响国企经理改革的实证研究
4
作者 阮青松 余颖 黄向晖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44,109-110,共6页
人们渴望社会认可的动机常常被主流经济学所忽略。Alkerlof等的理论分析表明,这一动机具有重要的激励涵义。能否获得社会认可取决于是否遵从群体规则和社会规范,因此,规则操纵者可以通过两种规则管理方式来影响现存的群体规则和社会规范... 人们渴望社会认可的动机常常被主流经济学所忽略。Alkerlof等的理论分析表明,这一动机具有重要的激励涵义。能否获得社会认可取决于是否遵从群体规则和社会规范,因此,规则操纵者可以通过两种规则管理方式来影响现存的群体规则和社会规范,从而增进社会福利。本文对国企改革过程中,群体规则和社会规范对国企经理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国企经理确实会受它们的影响,但旨在改变群体规则的物质激励的不同幅度和精神激励的不同形式,对国企经理的影响却大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可 群体规则 社会规范 国企经理 激励
下载PDF
国企高管业绩考核机制的法律规制与完善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昌庚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0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国企高管所涉及的业绩考核及其薪酬激励等诸多问题并非以市场自身的力量、股东意思自治、公司治理及其相应的私法规范所能解决,更多需要国有企业特殊立法等公法规范以及公权力规制等加以解决。虽然我国国企高管业绩考核的相关立法及其... 国企高管所涉及的业绩考核及其薪酬激励等诸多问题并非以市场自身的力量、股东意思自治、公司治理及其相应的私法规范所能解决,更多需要国有企业特殊立法等公法规范以及公权力规制等加以解决。虽然我国国企高管业绩考核的相关立法及其改革实践取得了诸多成就,但受制于国企改革、社会法治环境等条件局限,立法层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为此,需要统一考核主体,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统一考核体系;避免立法冲突,统一考核对象;建立健全分类考核制度;完善指标体系,提高考核实施效果;提高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相关度等。同时,国企高管业绩考核的法律规制有其特殊性及其相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高管 业绩考核 法律规制 分类考核 相对性
下载PDF
以抓党建创新国有企业现代治理体系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凤朝 《中国西部》 2019年第6期1-11,共11页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一"根"和"魂"是深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一"根"和"魂"是深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不动摇,不断创新治理体系,持续推进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国有企业成为了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应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党建促治理,以党建推动新时代我国国有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创新、促进国有企业优秀文化建设创新、推动国有企业工作方法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 国有企业管理 治理体系 机制创新
下载PDF
李安喜国企管理理念和论述浅析
7
作者 曹泉海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2-75,81,共5页
李安喜在长期的国企管理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理念和论述;对管理的实质有深刻的认识,倡导实干、效益、以身示范带队伍的管理理念,总结了循序渐进、抓主要矛盾、三台阶考核、培育文化价值观等管理方法。
关键词 李安喜 国企管理 理念和论述 浅析
下载PDF
破“政企不分” 立“法人治理”——上海国资国企改革30年综述与瞻望
8
作者 刘震伟 张正博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2-28,共7页
国资国企的30年改革旨在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彻底解决"政企不分"的关系。
关键词 国资国企 政企分开 法人治理 30年历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