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信与艺术:从电报到手机短信 被引量:2
1
作者 黄鸣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0-55,共6页
电信技术的革故鼎新对 19世纪以来的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广播模式的电信网络发展成为大众媒体 ,支撑着现代广电艺术。点对点传播模式的电信网络充当着日常交流的工具 ,并为前卫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实验的天地。
关键词 电信 艺术创新 短信文学
下载PDF
短信文学文学性的新质显现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建亮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99-103,共5页
虽然还有很多人质疑短信文学的合法性,但无论是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它早已成为一种确然存在。内在精神上的幽默娱乐、形式叙述上的凝练精约和传播接受上的互动快速等文学性特点的新质显现使它在文学地图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精... 虽然还有很多人质疑短信文学的合法性,但无论是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它早已成为一种确然存在。内在精神上的幽默娱乐、形式叙述上的凝练精约和传播接受上的互动快速等文学性特点的新质显现使它在文学地图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精英主义"地鄙弃这些无异于掩耳盗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信文学 文学性 新质显现
下载PDF
文学媒介化与新世纪文学生产方式的变迁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邦卫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35-42,共8页
传播视域下文学与媒介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媒介文学化"与"文学媒介化"两个维度。考察新世纪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发现,"文学媒介化"借助于新媒介(网络与手机)得到了大力彰显。网络文学与短信文学既是"文... 传播视域下文学与媒介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媒介文学化"与"文学媒介化"两个维度。考察新世纪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发现,"文学媒介化"借助于新媒介(网络与手机)得到了大力彰显。网络文学与短信文学既是"文学媒介化"的结果,也是"文学媒介化"的"新宠"。"文学媒介化"不仅使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也使短信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更,从而在整体上促使新世纪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媒介化 新世纪文学 生产方式 网络文学 短信文学
下载PDF
生活的诗学——短信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4
作者 欧阳文风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43-48,共6页
短信文学是一种真正来源于日常琐碎生活的文学形态,它大都是由草根创作,注重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描述普通人的生活现象或本质,发掘和记录人类具体而实在的日常生活体验。通过对现当代文学发展史的考察发现,短信文学是一种最本色的对底层... 短信文学是一种真正来源于日常琐碎生活的文学形态,它大都是由草根创作,注重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描述普通人的生活现象或本质,发掘和记录人类具体而实在的日常生活体验。通过对现当代文学发展史的考察发现,短信文学是一种最本色的对底层生活的自我叙述,标志着底层文学的崛起。短信文学以日常生活为叙事主体,在对日常生活丰富感性的体味和实现其感性满足的过程中,推动着文学理论走向一种生活的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信文学 日常生活 文学史意义 底层文学 生活的诗学
下载PDF
颠覆与绵延:微型叙事与文本生产 被引量:1
5
作者 毛伟东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97-102,共6页
微型叙事以散化的文本结构与有限的语言组织形式,解构了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与经典叙事的完整性,瓦解了左翼思潮下集体写作的宏大叙事策略,建构了文本生产的双向性,实现了叙事转型。以微博与短信文学为例,它们以碎片化与零散化的文体形式... 微型叙事以散化的文本结构与有限的语言组织形式,解构了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与经典叙事的完整性,瓦解了左翼思潮下集体写作的宏大叙事策略,建构了文本生产的双向性,实现了叙事转型。以微博与短信文学为例,它们以碎片化与零散化的文体形式,打破了高雅与通俗文学的界限,促进了雅俗叙事的共融,营造了审美趣味的泛化效果。与此同时,叙事文本的交互生产与传播,使得文本界限得以模糊化。文本呈现未定性的同时,其所蕴含的意义系统也随之绵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 绵延 微型叙事 文本生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