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还田与优化施氮对稻田土壤碳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吴立鹏 张士荣 +4 位作者 娄金华 魏立兴 孙泽强 刘盛林 丁效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8-166,共9页
针对滨海盐碱地稻田土壤有机质较低、氮肥投入过量,采用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与优化施氮对稻田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碳氮含量及水稻生长特征的影响。设秸秆还田与氮肥两因素,3个碳(秸秆还田)水... 针对滨海盐碱地稻田土壤有机质较低、氮肥投入过量,采用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与优化施氮对稻田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碳氮含量及水稻生长特征的影响。设秸秆还田与氮肥两因素,3个碳(秸秆还田)水平:C0:无秸秆还田;C1:秸秆还田4500kg/hm^2;C2:秸秆还田9000kg/hm^2;2个氮水平:N1:255kg/hm^2(优化施氮);N2:400kg/hm^2(农民传统施氮)。结果表明,与C0、C1处理相比,C2处理时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100.46%,28.06%;分蘖期时C2N2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最高,而成熟期C1N1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最高;秸秆还田与优化氮肥显著增加了DOC(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蘖期与成熟期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均以C1N1最高,分蘖期与成熟期时,与未秸秆还田相比,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显著增加,且C1N1、C1N2处理含量最高;秸秆还田量4500kg/hm^2与氮肥施用量255kg/hm^2处理可有效增加水稻二次枝梗数、千粒质量、结实率及水稻产量,且高于其余处理。与农民传统施肥管理(C0N2)相比,秸秆还田与优化施氮(C1N1)处理水稻产量提高19.02%,且显著提高滨海盐碱地稻田土壤碳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渍化土壤 秸秆还田 氮肥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下载PDF
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熵的变化 被引量:29
2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4 位作者 杨满元 雷玉兰 林仲桂 付美云 宋光桃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3,共5页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河南省衡阳市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熵(qSMBC)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SMBC和qSMBC均显著增加;(2)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SMB...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河南省衡阳市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熵(qSMBC)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SMBC和qSMBC均显著增加;(2)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SMBC显著减小,而qSMBC显著增加;(3)草本群落阶段(Ⅱ)→灌木群落阶段(Ⅲ)→乔木群落阶段(Ⅳ),根际和非根际的SMBC显著增加,表现出根际>非根际的特点,阶段Ⅱ的根际与非根际SMBC比值明显高于Ⅲ与Ⅳ。根际和非根际的qSMBC均显著增加,表现出根际<非根际的特点,根际和非根际的qSMBC比值差异不显著;(4)相关分析表明,SMBC与qSMBC均与土壤有机碳、阳离子交换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熵 紫色土 湖南省衡阳市
下载PDF
接种蚯蚓和添加凋落物对油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及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平 赵博 +3 位作者 杨璐 赵秀海 张春雨 闫子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71,共9页
【目的】森林凋落物在森林地上和地下养分传输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型土壤动物蚯蚓可以通过取食、消化、排泄、掘穴等活动影响凋落物的分解,从而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产生影响。本文研究了凋落物添加和威廉环毛蚓接种对油松人工... 【目的】森林凋落物在森林地上和地下养分传输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型土壤动物蚯蚓可以通过取食、消化、排泄、掘穴等活动影响凋落物的分解,从而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产生影响。本文研究了凋落物添加和威廉环毛蚓接种对油松人工林土壤pH、有机碳(SOC)、全氮(STN)、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熵(q MB)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实验设置4种处理:(1)对照(S);(2)添加油松叶凋落物(SP);(3)接种蚯蚓(SE);(4)接种蚯蚓+油松凋落物(SPE)4种处理,分别在培养后第7、14、21、28、42、56天进行土壤样品取样。【结果】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期,SE处理下土壤pH均比同期S处理高,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SPE处理土壤pH均比同期S处理高,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无论是否添加叶凋落物,在各个培养期接种蚯蚓都对SOC和STN无显著影响(P>0.05)。到培养结束时,SE处理使SMBC和q MB分别降低了10.8%和10.9%;在各个取样期,SP处理土壤的SMBC和q MB较对照处理有显著提高(P<0.05),到培养结束时,SP处理使SMBC和q MB分别升高了52.3%和33.6%;在各个取样期,SPE处理和SP处理土壤的SMBC和q MB差异显著,到培养结束时,与SP处理相比,SPE处理使SMBC和q MB分别升高了19.5%和19.3%(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添加凋落物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向微生物量碳的转化效率,且在凋落物中添加蚯蚓可进一步促进这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油松凋落物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土壤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熵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分离紫杉醇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勃 肖国勇 +1 位作者 林炳昌 马子都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244-248,共5页
以东北红豆杉树叶为原料 ,采用无毒、无污染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 .在高分子树脂柱和模拟移动床色谱 (SMBC)系统上逐级提纯紫杉醇 ,除去大量非紫杉烷与紫杉烷类杂质 ,得到了高纯度的产品 .同时 ,对紫杉醇前处理过程中洗脱液条件 ,随后的S... 以东北红豆杉树叶为原料 ,采用无毒、无污染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 .在高分子树脂柱和模拟移动床色谱 (SMBC)系统上逐级提纯紫杉醇 ,除去大量非紫杉烷与紫杉烷类杂质 ,得到了高纯度的产品 .同时 ,对紫杉醇前处理过程中洗脱液条件 ,随后的SMBC系统实验中的切换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 ,并总结出一套优化操作条件 ,为纯化紫杉醇提供了合理的工艺路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药 紫杉醇 模拟移动床 色谱 分离技术
全文增补中
不同类型水浇灌对已污染土壤酶及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艺 谢志成 朱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27-2232,共6页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以自来水为对照,研究了再生水、城市综合污水及含油污水短期浇灌对长期污灌区土壤的土壤酶及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的影响,探讨了再生水浇灌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受污染土壤的肥力和质量的恢复。结果表明,再生水浇...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以自来水为对照,研究了再生水、城市综合污水及含油污水短期浇灌对长期污灌区土壤的土壤酶及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的影响,探讨了再生水浇灌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受污染土壤的肥力和质量的恢复。结果表明,再生水浇灌和自来水浇灌类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受污染土壤的土壤酶(包括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及SMBC,促进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物的降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受污染土壤的肥力和质量的恢复;污水浇灌不利于受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物的降解,含油污水浇灌使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物有一定程度的积累;污水浇灌和含油污水浇灌对受污染土壤的土壤酶及SMBC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利影响,反而有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浇灌 石油烃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量碳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棕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谢芳 韩晓日 +2 位作者 杨劲峰 战秀梅 唐亮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08年第3期10-13,共4页
通过棕壤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差异显著,单施化肥处理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明显低于无肥处理,但微生物量碳含量高于无肥处... 通过棕壤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差异显著,单施化肥处理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明显低于无肥处理,但微生物量碳含量高于无肥处理;高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处理WSOC和SMBC含量最高,M1N1PK和M2N1PK处理WSOC含量比无肥处理N1PK分别增加了80.3%和148.6%;单施有机肥处理与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处理的SMBC/TOC比值和WSOC/TOC比值均明显高于单施化肥及无肥处理,差异显著;单施化肥处理SMBC/TOC比值高于无肥处理,但WSOC/TOC比值低于无肥处理,这与SMBC与WSOC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棕壤 微生物量碳 水溶性有机碳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林炳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模拟移动床色谱(simulatedmovingbedchromatography)或简称模拟移动床(SMB)是连续色谱的一种,是模拟移动床技术和色谱技术的结合,是以模拟移动床的运转方式来实现色谱的连续分离。该文主要从模拟移动床的发展、结构、原理及其特点、难... 模拟移动床色谱(simulatedmovingbedchromatography)或简称模拟移动床(SMB)是连续色谱的一种,是模拟移动床技术和色谱技术的结合,是以模拟移动床的运转方式来实现色谱的连续分离。该文主要从模拟移动床的发展、结构、原理及其特点、难点和该项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做一介绍。引用文献20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分离 模拟移动床色谱 中药有效成分
下载PDF
施用玉米秸秆和接种蚯蚓后几种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袁新田 朱玲 +3 位作者 焦加国 刘满强 李辉信 胡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5264-5271,共8页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在施用玉米秸秆和接种蚯蚓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水提取碳(WEOC),碳水化合物(CHOC)和酚类物质(PEOC)等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施秸秆或表施秸秆的情况下,接种蚯蚓对四种活性有机碳组...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在施用玉米秸秆和接种蚯蚓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水提取碳(WEOC),碳水化合物(CHOC)和酚类物质(PEOC)等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施秸秆或表施秸秆的情况下,接种蚯蚓对四种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在表施秸秆的情况下达到显著水平,其SMBC、WEOC、CHOC和PEOC的含量与不接种蚯蚓相比,分别增加了33.50%、43.13%、68.21%和30.28%。接种蚯蚓在混施秸秆的处理中只有WEOC的含量增加,而SMBC和CHOC含量分别降低了11.04%和16.63%,PEOC的变化不明显。不论接种蚯蚓与否,秸秆的施用对4种组分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秸秆混施处理的作用最显著。接种蚯蚓和秸秆施用都能提高土壤WEOC的质量(CHOC/PEOC的比值)。方差分析表明,蚯蚓、秸秆和时间对活性碳组分含量都有显著影响,并且因子间存在强烈的交互作用。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除SMBC以外,WEOC、CHOC和PEOC的含量变化受秸秆因子的影响最大,方差解释比例v分别达到82.35%、62.53%和75.82%。试验结果也表现出较一致的随时间的波动性。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测定项目SMBC、WEOC、CHOC和PEOC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玉米秸秆 微生物生物量碳 水提取有机碳 碳水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绿洲灌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马忠明 吕晓东 刘莉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28,共7页
依托自2005年开始的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传统平作(CT)、垄作沟灌(FRB)、固定道垄作(PRB)和固定道平作(ZT)4种耕作方式下绿洲灌区农田0-90 cm土层中土壤总有机碳(TOC)、颗粒态有机碳(POC)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及其... 依托自2005年开始的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传统平作(CT)、垄作沟灌(FRB)、固定道垄作(PRB)和固定道平作(ZT)4种耕作方式下绿洲灌区农田0-90 cm土层中土壤总有机碳(TOC)、颗粒态有机碳(POC)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种耕作方式下土壤TOC、POC和SMBC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特征相似,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且处理之间差异逐渐减小.PRB可显著提高TOC、POC含量和SMBC,不同耕作方式下各土层有机碳含量表现为PRB〉ZT〉FRB〉CT.与CT相比,0-10 cm土层中PRB、ZT和FRB处理TOC含量分别增加11.1%-24.8%、9.1%-18.7%和7.8%-8.2%,POC含量分别增加24.1%-26.5%、17.3%-18.7%和-8.2%-10.8%,SMBC分别增加20.5%-28.3%、10.4%-15.2%和3.5%-3.7%.TOC对POC具有明显促进作用.PRB能显著增加土壤POC分配比例,增加有机碳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总有机碳 土壤颗粒态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固定道耕作 绿洲灌区
原文传递
模拟移动床色谱过程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际达 林炳昌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用正交配置法对模拟移动床色谱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并讨论了切换时间对该系统分离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色谱 数值分析 正交配置法 smbc
原文传递
多年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莉莉 马忠明 吕晓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25-1029,共5页
为了研究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和小麦产量的影响,通过自2005年开始在河西绿洲灌区设置的田间定位试验,以传统平作(CT)为对照,分析了垄作固定道(PRB)和平作固定道(ZT)2种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土壤总有机碳(TOC)、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 为了研究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和小麦产量的影响,通过自2005年开始在河西绿洲灌区设置的田间定位试验,以传统平作(CT)为对照,分析了垄作固定道(PRB)和平作固定道(ZT)2种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土壤总有机碳(TOC)、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和小麦产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TOC和SMBC含量均表现为PRB>ZT>CT,且PRB、ZT与CT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OC和SMBC的土壤剖面垂直分布特征相似,耕层土壤TOC和SMBC差异显著,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各处理之间差异逐渐减小;PRB处理小麦产量是CT处理的1.14倍,ZT处理小麦产量是CT处理的1.11倍,PRB处理比ZT处理小麦产量高219kg·hm-2;TOC和SMBC之间及其与小麦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说明,在河西绿洲灌区实施垄作固定道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提高土壤固碳能力,是持续增加小麦产量的主要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总有机碳 小麦产量 土壤微生物量碳 固定道耕作 绿洲灌区
下载PDF
免耕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博 郭天文 +1 位作者 曾骏 包兴国 《甘肃农业科技》 2010年第10期15-18,共4页
研究了不同免耕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对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影响较小,但能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碳的含量。作物种类及种植方式不同,其免耕的增产效果不同。
关键词 免耕 土壤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碳 作物产量
下载PDF
近十年模拟移动床色谱在药物领域应用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丽娟 宋峰 +1 位作者 肖国勇 林炳昌 《鞍山钢铁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409-410,415,共3页
模拟移动床色谱 (SMBC)技术在药物领域应用始于 2 0世纪 90年代 .前期主要是理论性探索和实验室的初步试验 ;中期 ,进展到实验室药物分离条件最优化和优化理论模型及经验公式的程度 ;现在 。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色谱 smbc 药物分离技术 文献离散率 纯净物分离 文献分析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色谱法分离甜叶菊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大庆 李洪飞 +1 位作者 李良玉 张丽萍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5-123,共9页
以甜叶菊甙提取液为试验原料,研究模拟移动床色谱法分离甜叶菊甙中各因素对甜叶菊甙纯度和收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优化出模拟移动床色谱法分离甜叶菊甙的最佳工艺参数,即:切换时间12 min、进样质量浓度4... 以甜叶菊甙提取液为试验原料,研究模拟移动床色谱法分离甜叶菊甙中各因素对甜叶菊甙纯度和收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优化出模拟移动床色谱法分离甜叶菊甙的最佳工艺参数,即:切换时间12 min、进样质量浓度40 mg/m L、进料流速7.5 m L/min、水洗1流速10 m L/min、解吸流速15.4m L/min、再生流速7.26 m L/min、水洗2流速20.3 m L/min。各区域最优分配及连接方式:吸附区5根色谱柱三并两串,水洗1区3根色谱柱串联,解吸区6根色谱柱串联,再生区3根色谱柱一串两并,逆向进料,水洗2区3根色谱柱串联。此条件下所得甜叶菊甙纯度为80.69%,收率为93.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甙 模拟移动床色谱 参数优化
原文传递
基于不同施肥模式添加生物炭后菜地土壤CO_2释放特征及不同形态碳含量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雪勤 孙楠 +3 位作者 张旭博 张崇玉 王道龙 申华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578-3587,共10页
【目的】研究4种常规施肥模式下,添加生物炭后菜地土壤(褐潮土)CO_2释放量、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含量的变化,阐明添加生物炭对土壤CO_2释放及不同形态碳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恒温好氧培养-气象色谱测定方法,在... 【目的】研究4种常规施肥模式下,添加生物炭后菜地土壤(褐潮土)CO_2释放量、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含量的变化,阐明添加生物炭对土壤CO_2释放及不同形态碳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恒温好氧培养-气象色谱测定方法,在不施肥(CK)、施有机肥(M)、施化肥(F)、有机无机混施(M+F)4种模式下投入2%和4%(质量比:生物炭/土壤干重)生物炭,定期采集气样和土样,分析土壤CO_2的释放量及DOC、SMBC含量的动态变化,并分析DOC、SMBC含量变化与CO_2释放量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在F和M+F基础上,添加生物炭处理的土壤CO_2释放速率在培养前期(2—8 d)显著高于未添加生物炭处理,而在10—60 d,二者CO_2释放速率无显著差异;在CK和M基础上,添加与未添加生物炭处理在整个培养期间CO_2释放速率没有显著差异。在CK基础上,添加2%和4%生物炭后CO_2累积释放量分别为2 839和3 272 mg·kg^(-1),与CK(3 134 mg·kg^(-1))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而在F和M+F基础上,添加2%和4%生物炭后CO_2累积释放量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20.6%和19.8%、29.9%和40.7%。相关分析表明,未添加生物炭处理DOC、SMBC含量与CO_2释放量之间无相关关系,而添加生物炭处理DOC、SMBC含量与CO_2释放量极显著相关。【结论】将生物炭单独投入未施肥土壤中,土壤CO_2排放量未出现明显增加或降低;在有机肥基础上添加生物炭,土壤CO_2排放量随着生物炭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化肥、有机无机配施基础上添加生物炭后,土壤CO_2排放增加比例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模式 生物炭 CO2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下载PDF
三带模拟移动床对芍药苷及芍药内酯苷异构体的分离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芊 张伟 +2 位作者 王绍艳 唐晓丹 丛景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3,共4页
介绍了应用三带模拟移动床分离得到高质量分数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异构体的工艺。确定了模拟移动床分离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操作条件,SMBC运行模式:1-1-2,样品质量浓度:40 g/L,进样流速:UF=0.3 mL/min,洗脱流速:UD=2 mL/min,萃取流速:UP... 介绍了应用三带模拟移动床分离得到高质量分数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异构体的工艺。确定了模拟移动床分离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操作条件,SMBC运行模式:1-1-2,样品质量浓度:40 g/L,进样流速:UF=0.3 mL/min,洗脱流速:UD=2 mL/min,萃取流速:UP=4 mL/min,切换时间:ts=25 min,洗脱液及萃取液:V(甲醇)∶V(水)=30∶70。产品中芍药苷的质量分数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为92%,收率为85%;芍药内酯苷的质量分数为94%,收率为87%。讨论了影响模拟移动床分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色谱 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同分异构体 精细分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可行性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宇万太 马强 +2 位作者 徐永刚 周桦 姜春明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31-1135,共5页
采用氯仿熏蒸浸提-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消化法比较测定了田间定位试验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添加植物残体土壤、添加葡萄糖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SMBC,SMBN)。结果表明,当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较高时(>20 mg kg-1),采用分光光度法与... 采用氯仿熏蒸浸提-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消化法比较测定了田间定位试验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添加植物残体土壤、添加葡萄糖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SMBC,SMBN)。结果表明,当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较高时(>20 mg kg-1),采用分光光度法与消化法测定的SMBN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但当SMBN量较低时(<20 mg kg-1)时,分光光度法测定与消化法测定的SMBN没有显著相关性。当土壤中添加麦秸和玉米秸时,土壤浸提液颜色较深(黄色),不适合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SMBN。因此,熏蒸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SMBN,仅适于土壤浸提液无色透明、且SMBN含量较高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原文传递
关于核准涩谷慎志担任大和证券SMBC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的批复
18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2008年第12期41-42,共2页
2008年12月10日证监许可[2008]1375号大和证券SMBC股份有限公司:你公司报送的关于更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的申请及相关文件收悉。根据《证券法》、《外国证券类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证监机构字[1999]26号)等有关规定,经审核,现... 2008年12月10日证监许可[2008]1375号大和证券SMBC股份有限公司:你公司报送的关于更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的申请及相关文件收悉。根据《证券法》、《外国证券类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证监机构字[1999]26号)等有关规定,经审核,现批复如下:一、核准涩谷慎志(日本护照号: TZ0434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bc 代表机构 管理办法
下载PDF
土壤地理
19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 2007年第1期37-43,共7页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水分 土壤水 smbc 高山草甸 高寒草甸 soil 草地类型 土壤风蚀 土壤成分 土壤养分 人工植被恢复 植物篱 陕北黄土丘陵区 土壤硫含量 土壤表面粗糙度 减沙效益
原文传递
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53
20
作者 张洁 姚宇卿 +5 位作者 金轲 吕军杰 王聪慧 王育红 李俊红 丁志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6-129,共4页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1999年开始保护性耕作,2004年采样测定),研究了豫西旱区坡耕地不同保护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覆盖和免耕覆盖耕层有机碳、全氮较传统耕作均有增加,其中...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1999年开始保护性耕作,2004年采样测定),研究了豫西旱区坡耕地不同保护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覆盖和免耕覆盖耕层有机碳、全氮较传统耕作均有增加,其中深松覆盖耕作下有机碳含量最高,为6.79 g/kg,比传统耕作增加了13.82%;免耕土壤全氮含量最高为0.797 g/kg,比传统耕作增加了10.42%;土壤有机碳、全氮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降低;长期保护性耕作(免耕、深松)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0~20 cm免耕和深松的土壤SMB-C、SMB-N含量分别较传统耕作增加79.3%,19.9%和17.92%,8.13%.长期耕作导致坡耕地土壤微生物碳、氮具有不同程度的坡下富集现象.土壤SMB-C与全氮、SMB-N呈显著正相关.由于微生物量C、N可作为评价土壤质量的生物学指标,因此可以认为,长期保护性耕作(免耕和深松)可以提高豫西旱区坡耕地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有机碳 全氮 保护性耕作 坡耕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