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
作者 王建伟 桂寿喜 景振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4-247,259,共5页
介绍了EUO、SM - 3和MgAPSO - 31等分子筛应用于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的研究成果 ;总结和讨论了改性丝光沸石和ZSM - 5分子筛对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并对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 分子筛 反应性能 EUO sm-3 活性 稳定性 芳烃
下载PDF
美国海军标准系列舰空导弹 被引量:8
2
作者 慎龙 张小东 +1 位作者 方立恭 时筱惠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23,32,共6页
简述了标准导弹SM-1、SM-2、SM-3、SM-6四个系列的发展历程,综合分析了各型号导弹的特点和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关键词 标准系列导弹 sm-l sm-2 sm-3 sm-6
原文传递
非表面活性杀精子剂SM-3的体外杀精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玉环 赵亚南 +1 位作者 王昭梅 曹霖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4-219,共6页
本文采用一种非表面活性杀精子剂-1-取代咪唑衍生物SM-3,按照国际计划生育基金会认可的杀精子实验方法,对20例大鼠精液、20例人精液进行了体外杀精试验,并观察了药物与粘液(新鲜鸡蛋清)混合后的杀精效果.结果表明,SM-3与人精液作用20秒... 本文采用一种非表面活性杀精子剂-1-取代咪唑衍生物SM-3,按照国际计划生育基金会认可的杀精子实验方法,对20例大鼠精液、20例人精液进行了体外杀精试验,并观察了药物与粘液(新鲜鸡蛋清)混合后的杀精效果.结果表明,SM-3与人精液作用20秒时,最低有效杀精浓度为0.09±0.03mg/ml;SM-3与大鼠精液作用20秒时,最低有效杀精浓度为0.78±0.15mg/ml;SM-3与代粘液混合后对大鼠与人精子的杀精效应没有明显改变.SM-3可望成为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阴道避孕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精子剂 避孕药 sm-3 精子
下载PDF
非表面活性杀精子剂SM—3体内抗生育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玉环 赵亚南 +4 位作者 曹霖 吕加国 沙金燕 王昭梅 蒋雪涛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00-303,共4页
SM-3属于1-取代咪唑衍生物,具有高效体外杀精作用。本文采用SM-3栓剂进行兔体内抗生育试验。结果表明,SM-3栓剂在雌兔人工授精前经阴道给药后产生显著的抗生育效果。30mg/枚组给药的家兔,无一只妊娠(妊娠率0%);6mg/枚组给... SM-3属于1-取代咪唑衍生物,具有高效体外杀精作用。本文采用SM-3栓剂进行兔体内抗生育试验。结果表明,SM-3栓剂在雌兔人工授精前经阴道给药后产生显著的抗生育效果。30mg/枚组给药的家兔,无一只妊娠(妊娠率0%);6mg/枚组给药的家兔,仅一只妊娠(妊娠率20%);而对照组家兔、空白栓剂组家兔全部妊娠(妊娠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精子剂 sm-3 阴道避孕
下载PDF
美国宙斯盾中段反导拦截弹SM-3发展历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臧月进 刘博 +2 位作者 周藜莎 周新耀 王皓 《空天防御》 2018年第4期71-77,共7页
本文阐述了美国宙斯盾反导系统核心SM-3拦截弹近年的发展脉络、试验进展以及装备部署情况,梳理分析了Block IA、Block IB和Block IIA发展历程,列举了各型拦截弹的演化与性能参数对比,着重论述了飞行/拦截试验的最新进展,最后简要叙述了S... 本文阐述了美国宙斯盾反导系统核心SM-3拦截弹近年的发展脉络、试验进展以及装备部署情况,梳理分析了Block IA、Block IB和Block IIA发展历程,列举了各型拦截弹的演化与性能参数对比,着重论述了飞行/拦截试验的最新进展,最后简要叙述了SM-3拦截弹的部署现状和装备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宙斯盾 中段反导 sm-3 导弹防御 拦截试验
下载PDF
雷锡恩公司和航空喷气公司为SM-3导弹试验TDACS
6
作者 臧晓京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8-59,共2页
雷锡恩公司和航空喷气公司在2006年7月27日进行全系统地面试验时成功地验证了用于标准导弹-3(SM-3)Block IB的调节转换和姿态控制系统(TDACS)。
关键词 雷锡恩公司 导弹试验 sm-3 喷气 航空 姿态控制系统 标准导弹 地面试验
下载PDF
周边军情
7
《世界航空航天博览(A版)》 2006年第4期32-33,共2页
日本。2006年3月,日本和美国对联合导弹防御计划中的部分新技术进行首次联合试验,这些技术由日本开发,将用于先进拦截器。此次试验在夏威夷展开,导弹从美国“伊利湖”号驱逐舰上点火,主要试验整流罩的效能。整流罩和红外传感器适... 日本。2006年3月,日本和美国对联合导弹防御计划中的部分新技术进行首次联合试验,这些技术由日本开发,将用于先进拦截器。此次试验在夏威夷展开,导弹从美国“伊利湖”号驱逐舰上点火,主要试验整流罩的效能。整流罩和红外传感器适用于将要部署在“宙斯盾”驱逐舰上的更大型改良版SM-3拦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防御计划 周边 联合试验 红外传感器 sm-3 拦截器 驱逐舰 整流罩 日本 夏威夷
下载PDF
SM-3酶标分析仪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8
作者 张静 《中国计量》 2013年第10期110-111,共2页
故障现象1:仪器通电后,液晶显示器无显示、无背光.故障分析:供电电压不正确、电源线故障、保险管烧断、电源板故障.处理方法:首先检查冷灯,冷灯亮可排除供电电压、保险管、电源线的问题.否则应检测保险管、电源线、供电电压.如上述... 故障现象1:仪器通电后,液晶显示器无显示、无背光.故障分析:供电电压不正确、电源线故障、保险管烧断、电源板故障.处理方法:首先检查冷灯,冷灯亮可排除供电电压、保险管、电源线的问题.否则应检测保险管、电源线、供电电压.如上述各项均正常,就应考虑仪器内部线路的故障.开壳后采用电压测量法对电源板各供电输出接口电压进行检查,特别是主机板供电接口和液晶显示器供电接口,如不正常则应对电源板电路进行检修或更换电源板.如果电源板各接口供电正常,就应考虑液晶显示器故障,更换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故障 酶标分析仪 sm-3 液晶显示器 供电电压 输出接口 供电接口 电源板
原文传递
图解SM-3 BlockⅡA
9
作者 江雨 《兵器知识》 2015年第8期33-37,2,共5页
6月7日,美国和日本共同出资研制的SM-3 BlockⅡA反导拦截弹在美国加州穆古角海上靶场发射,飞行试验获得成功。与SM-3之前的型号相比,它装有更大功率的火箭发动机和更先进的拦截器,能更快及更大范围地应对各种射程弹道导弹的威胁。
关键词 海上靶场 飞行试验 拦截弹 箭体 拦截器 sm-3 BLOCK 宙斯盾 拦截导弹 拦截机 分段装配
原文传递
LED用红色荧光粉SrZnO_2:Sm^(3+),Li^+的合成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26
10
作者 贺香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74-1577,共4页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合成了Sm3+,Li+掺杂的SrZnO2系列荧光粉。用XRD,PL等手段研究了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能。SrZnO2:Sm3+样品的激发主峰位于413nm附近,能有效地被近紫外光激发;最大发射峰在607nm。在SrZnO2:Sm3+荧光体...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合成了Sm3+,Li+掺杂的SrZnO2系列荧光粉。用XRD,PL等手段研究了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能。SrZnO2:Sm3+样品的激发主峰位于413nm附近,能有效地被近紫外光激发;最大发射峰在607nm。在SrZnO2:Sm3+荧光体中共掺杂Li+后,样品的晶化程度增加,晶格稍膨胀;在发光性能上,降低了基质的激发效率,也削弱了Sm3+-O2-的电荷转移激发强度,但是增强了样品的橙红光发射。研究显示,SrZnO2:Sm3+,Li+荧光体可望成为一种与InGaN管芯匹配的LED用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ZnO2:sm^3+ Li^+ 红色荧光粉 发光二极管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P204-P507在酸性硫酸盐溶液中对Nd^3+和Sm^3+的协同萃取 被引量:25
11
作者 黄小卫 李建宁 +3 位作者 张永奇 龙志奇 王春梅 薛向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6-371,共6页
采用恒摩尔法、斜率法以及饱和容量法研究从硫酸介质中用P204(D2EHPA,用(HA)2表示)与P507(HEHEHP,用(HL)2表示)协同萃取Nd3+或Sm3+的性能与机理,并测定协萃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Ks.e,求得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结果表明,萃取反应呈现正协... 采用恒摩尔法、斜率法以及饱和容量法研究从硫酸介质中用P204(D2EHPA,用(HA)2表示)与P507(HEHEHP,用(HL)2表示)协同萃取Nd3+或Sm3+的性能与机理,并测定协萃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Ks.e,求得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结果表明,萃取反应呈现正协同效应,且协萃过程为放热反应,协萃配合物组成分别为Nd.(HA2)2.HL2和Sm.(HA2)2.HL2。因此,P204与P507混合使用可以改善硫酸介质下稀土的萃取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04 P507 硫酸介质 协同萃取 sm^3+ ND^3+
下载PDF
茄子花青素合成中SmTTG1、SmGL3和SmTT8的表达及其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新宇 韩洪强 +2 位作者 葛海燕 蒋明敏 陈火英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41-2249,共9页
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中分离得到3个基因,分别命名为Sm TTG1、Sm GL3和Sm TT8。序列分析表明,Sm TTG1的c DNA全长1 220 bp,开放阅读框为1 029 bp,编码342个氨基酸,与马铃薯(S.tuberosum L.)TTG1基因序列同源性... 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中分离得到3个基因,分别命名为Sm TTG1、Sm GL3和Sm TT8。序列分析表明,Sm TTG1的c DNA全长1 220 bp,开放阅读框为1 029 bp,编码342个氨基酸,与马铃薯(S.tuberosum L.)TTG1基因序列同源性达到94%,成熟蛋白等电点为4.90,具有典型的WD结构域;Sm GL3的c DNA全长2 329 bp,开放阅读框为1 887 bp,编码628个氨基酸,与马铃薯GL3基因序列相似性达到94%,蛋白等电点为5.61,有典型的HLH结构域;Sm TT8的c DNA全长2 242 bp,开放阅读框为1 896 bp,编码631个氨基酸,与马铃薯TT8基因序列同源性为85%,蛋白等电点为5.18,有典型的HLH结构域。荧光定量检测结果表明,Sm TTG1、Sm GL3和Sm TT8在茄子根、茎、叶、花、果皮和果肉中均有表达,但表达水平具有组织特异性。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Sm TTG1与Sm TT8、Sm GL3之间有相互作用,并且Sm TTG1、Sm GL3和Sm TT8都与Sm MYB之间发生作用。推测Sm TTG1为WD40转录因子,Sm GL3和Sm TT8为b HLH转录因子,它们都参与调控茄子花青素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花青素 sm TTG1 sm GL3 sm TT8 酵母双杂交
原文传递
橙红色荧光粉Ca_3Y_2(Si_3O_9)_2∶Sm^(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表征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杨志平 梁晓双 +4 位作者 赵引红 侯春彩 王灿 董宏岩 刘利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57,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3Y2-2x(Si3O9)2∶2xSm3+系列荧光粉,并表征了材料的发光特性.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得到的样品为纯相Ca3Y2(Si3O9)2晶体;样品的激发光谱主要来源于Sm3+的特征激发;分别采用紫外、近紫外和蓝光作为激发源,样品均发射...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3Y2-2x(Si3O9)2∶2xSm3+系列荧光粉,并表征了材料的发光特性.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得到的样品为纯相Ca3Y2(Si3O9)2晶体;样品的激发光谱主要来源于Sm3+的特征激发;分别采用紫外、近紫外和蓝光作为激发源,样品均发射橙红光.在402nm近紫外光激发下,Ca3Y2(Si3O9)2∶Sm3+发射光谱主要由3个峰组成,发射峰值分别位于565nm、604nm和651nm,归属于Sm3+的4G5/2→6HJ/2(J=5,7,9)跃迁,其中发射主峰位于604nm处.通过时间分辨光谱测得Sm3+的4G5/2能级的荧光寿命.随着Sm3+摩尔浓度的增加,样品发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当x=0.02时发光强度达到最大,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红色 荧光粉 发光 sm^3+ 浓度猝灭机理
下载PDF
新型橙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Gd_2O_2S:Sm^(3+)的合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宋春燕 王晓华 +4 位作者 刘应亮 石春山 黄浪欢 张静娴 雷炳富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3-376,共4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橙红色长余辉磷光粉 Gd2 O2 S:Sm3 + ,并用全自动 X射线粉末衍射仪表征了其结构 ,用荧光光谱仪测试了其激发、发射光谱、余辉光谱和余辉衰减曲线。 XRD证实其为单相的硫氧化钆。该磷光体呈现 Sm3 +的三...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橙红色长余辉磷光粉 Gd2 O2 S:Sm3 + ,并用全自动 X射线粉末衍射仪表征了其结构 ,用荧光光谱仪测试了其激发、发射光谱、余辉光谱和余辉衰减曲线。 XRD证实其为单相的硫氧化钆。该磷光体呈现 Sm3 +的三个特征发射 (4G5/2 → 6HJ,J=5 /2 ,7/2 ,9/2 )。经紫外或可见光激发后能观察到长时间明亮的余辉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Gd2O2S:sm^3+ 合成方法 钐离子 长余辉 硫氧化钆
原文传递
纳米晶ZrO_2∶Pr^(3+)与ZrO_2∶Pr^(3+),Sm^(3+)发光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金霞 吕树臣 李秀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5-609,共5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ZrO2∶Pr3+粉体,所制备的纳米晶ZrO2∶Pr3+粉体中Pr3+的强室温特征发射的两个主发射带为1D2—3H4和3P0—3H4跃迁。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纳米晶ZrO2∶Pr3+晶体结构不同,因此它们的发光不同;ZrO2基质向Pr3+有能...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ZrO2∶Pr3+粉体,所制备的纳米晶ZrO2∶Pr3+粉体中Pr3+的强室温特征发射的两个主发射带为1D2—3H4和3P0—3H4跃迁。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纳米晶ZrO2∶Pr3+晶体结构不同,因此它们的发光不同;ZrO2基质向Pr3+有能量传递,在高温煅烧得到的单斜相配位场中能量传递较好。荧光强度与Pr3+浓度的关系研究表明:3P0和1D2能级有不同的猝灭规律,由于[1D2,3H4]→[1G4,3F4]的交叉弛豫,使得1D2—3H4跃迁的猝灭浓度很低,在我们的实验中,掺0.1 mol%Pr3+时1D2—3H4跃迁发射最强,掺2 mol%Pr3+时3P0—3H4跃迁发射最强。文章制备的纳米晶ZrO2∶Pr3+,Sm3+中Sm3+的4G5/2—6H7/2跃迁荧光峰因Pr3+加入而增强,这除了两种离子某些能级相近产生荧光发射的叠加效应外,还存在Pr3+→Sm3+的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共沉淀法 纳米晶ZrO2:Pr^3+ ZrO2:Pr^3+ sm^3+ 能量传递
下载PDF
纳米晶ZrO_2:Sm^(3+)的制备与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金霞 吕树臣 李秀明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7-870,共4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Sm3+掺杂浓度不同、煅烧温度不同的纳米晶ZrO2∶Sm3+系列发光粉体,所制备的粉体均具有Sm3+离子特征强室温荧光发射。通过XRD分析发现:经600℃煅烧2h后制备的纳米晶ZrO2∶Sm3+是四方相结构;经800℃煅烧2h得到的样品...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Sm3+掺杂浓度不同、煅烧温度不同的纳米晶ZrO2∶Sm3+系列发光粉体,所制备的粉体均具有Sm3+离子特征强室温荧光发射。通过XRD分析发现:经600℃煅烧2h后制备的纳米晶ZrO2∶Sm3+是四方相结构;经800℃煅烧2h得到的样品,以四方相为主,有少量单斜相;经950℃煅烧2h后得到的样品,以单斜相为主,四方相的比例较小。不同煅烧温度下样品发光性质研究表明:因经不同温度煅烧制备的样品所处晶体场环境不同,发光中心也不同,经800和950℃煅烧的样品中稀土离子占据两种不同的格位,其一为四方相格位,其二是单斜相格位;ZrO2基质与Sm3+之间有能量传递,单斜相结构更有利于能量传递。荧光强度与掺Sm3+浓度关系研究表明:荧光强度先随Sm3+浓度提高而增强,在浓度达0.7%(摩尔分数)时达到最大,然后又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稀土掺杂 纳米晶ZrO2:sm^3+ 能量传递 稀土
下载PDF
SrMoO_4∶Sm^(3+),Na^+红色荧光粉的形貌调控和发光性能 被引量:15
17
作者 吴锦绣 李梅 +3 位作者 崔松松 柳召刚 胡艳宏 王觅堂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9-226,共8页
以Sm^(3+)为激活剂,Na^+为电荷补偿剂,柠檬酸为配位剂,乙二醇作为辅助配位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前驱体,然后在800℃下焙烧,成功制备了一系列SrMoO_4∶Sm^(3+),Na^+红色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以Sm^(3+)为激活剂,Na^+为电荷补偿剂,柠檬酸为配位剂,乙二醇作为辅助配位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前驱体,然后在800℃下焙烧,成功制备了一系列SrMoO_4∶Sm^(3+),Na^+红色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形貌、组成、发光性能和量子效率等进行测试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SrMoO_4∶Sm^(3+),Na^+荧光粉均为四方晶系结构,掺杂离子的加入对基质晶体结构影响不大。在403 nm近紫外光激发下,产物有4个发射峰,分别位于563、600、647和707 nm处,归属于~5G_(5/2)→~6HJ(J=5/2,7/2,9/2,11/2)的电子跃迁,其中位于647 nm处的主发射峰的相对发光强度最大。当Sm^(3+)的掺杂物质的量分数为1%~3%时,发光强度最好,当浓度超过1%~3%时,会发生荧光猝灭。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荧光猝灭机理是由于钐离子间交换作用引起的,并计算了能量传递的临界距离为1.77~2.56 nm。此外,还详细研究了乙二醇对SrMoO_4∶Sm^(3+),Na^+荧光粉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乙二醇加入量为5 m L时,产物形貌均匀,呈球形或椭球形;且分散性较好;荧光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锶 sm^3+ 溶胶-凝胶法 荧光粉
下载PDF
红色LiM(M=Ca,Sr,Ba)BO_3∶Re^(3+)(Re=Eu,Sm)发光材料的特性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盼来 杨志平 +3 位作者 王志军 郭庆林 李旭 杨艳民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红色LiM(M=Ca,Sr,Ba)BO3∶Re3+(Re=Eu,Sm)发光材料,研究了材料的发光性能。研究发现LiM(M=Ca,Sr,Ba)BO3∶Eu3+材料呈现多峰发射,最强发射分别位于610,615,613 nm处,分别监测这三个最强峰,所得激发光谱峰值位于369,400,4...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红色LiM(M=Ca,Sr,Ba)BO3∶Re3+(Re=Eu,Sm)发光材料,研究了材料的发光性能。研究发现LiM(M=Ca,Sr,Ba)BO3∶Eu3+材料呈现多峰发射,最强发射分别位于610,615,613 nm处,分别监测这三个最强峰,所得激发光谱峰值位于369,400,470 nm。LiM(M=Ca,Sr,Ba)BO3∶Sm3+材料也呈多峰发射,分别对应Sm3+的4G5/2→6H5/2、4G5/2→6H7/2和4G5/2→6H9/2跃迁发射;分别监测602,599,597 nm三个最强发射峰,所得激发光谱峰值位于374,405 nm。研究了激活剂浓度对材料发射强度的影响,结果随激活剂浓度的增大,发射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即,存在浓度猝灭效应。实验表明,加入电荷补偿剂Li+、Na+或K+均可提高LiM(M=Ca,Sr,Ba)BO3∶Re3+(Re=Eu,Sm)材料的发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IAM(M=Ca SR Ba)BO3 Eu^3+ sm^3+
下载PDF
Sm^(3+)掺杂对CaMoO_4:Eu^(3+)红色荧光粉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丁洪岩 孙江亭 +2 位作者 刘威 孟庆裕 吕树臣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6-461,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aMoO_4:Eu^(3+),Sm^(3+)纳米荧光粉材料。系统研究了Sm^(3+)离子的引入对CaMoO_4:Eu^(3+)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材料的尺寸随着Sm^(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变小Sm^(3+)的引入,可实现Sm^(3+)和E...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aMoO_4:Eu^(3+),Sm^(3+)纳米荧光粉材料。系统研究了Sm^(3+)离子的引入对CaMoO_4:Eu^(3+)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材料的尺寸随着Sm^(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变小Sm^(3+)的引入,可实现Sm^(3+)和Eu^(3+)之间的能量传递,使Eu^(3+)在近紫外405nm处的激发增强,进而使Eu^(3+)在613nm的红光发射增强,且Sm^(3+)的摩尔分数为5%时,发光强度最强。计算得到CaMoO_4:0.1Eu^(3+)和CaMoO_4:0.1Eu^(3+),0.05Sm^(3+)红光发射的色度坐标分别为(0.661,0.329)和(0.667,0.328)可见,Sm^(3+)的引入可有效提高CaMoO_4:0.1Eu^(3+)发光的色纯度,使之更好地接近国际标准值(0.67,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oO_4:Eu^3+红色荧光粉 白光LED sm^3+离子 共沉淀法
下载PDF
共沉淀法合成Sm^(3+)掺杂的Sr_2CeO_4的荧光光谱 被引量:10
20
作者 石士考 栗俊敏 周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39-1741,共3页
以(NH4)2C2O4为沉淀剂,用Sr,Ce和Sm的硝酸盐为反应物,制备了Sr2CeO4:Sm的前驱体。将此前驱体烧结后,得到了Sm掺杂的Sr2CeO4白色荧光材料。其荧光光谱强度与烧结温度和Sm3+的掺杂浓度密切相关,当烧结温度为1 050℃以及Sm3+的掺杂浓度为1 ... 以(NH4)2C2O4为沉淀剂,用Sr,Ce和Sm的硝酸盐为反应物,制备了Sr2CeO4:Sm的前驱体。将此前驱体烧结后,得到了Sm掺杂的Sr2CeO4白色荧光材料。其荧光光谱强度与烧结温度和Sm3+的掺杂浓度密切相关,当烧结温度为1 050℃以及Sm3+的掺杂浓度为1 mol%时,峰值为470 nm的宽带以及Sm3+在608和654 nm的线谱发射最强。同直接在高温固相反应下得到的样品进行比较,其发射光谱强度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SR2CEO4 sm^3+ 荧光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