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刀耕火种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萍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4-67,共4页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缘,光热条件丰富,雨量充沛,植物生长旺盛。这里有多层结构的热带雨林,树木高大,茂密,是不可多得的生物资源宝库。然而,由于盲目砍伐以及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热带雨林受到了严重破坏,其面积正在迅速减少。据统计,从50...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缘,光热条件丰富,雨量充沛,植物生长旺盛。这里有多层结构的热带雨林,树木高大,茂密,是不可多得的生物资源宝库。然而,由于盲目砍伐以及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热带雨林受到了严重破坏,其面积正在迅速减少。据统计,从50年代到80年代,西双版纳森林覆盖率从60%减少到27%,带来整个热带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下降,环境质量恶化,可利用土地减少和荒芜土地迅速扩大,发展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水源也越来越少。为探索森林烧毁后,土壤的退化和恢复过程,使人们认识到毁林的危害,同时也为如何在大面积荒芜土地上恢复植被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西双版纳勐腊县补蚌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土壤肥力 刀耕火种
下载PDF
历史视角下刀耕火种农作技术与遗产评价及保护 被引量:5
2
作者 何红中 卢勇 +1 位作者 沈志忠 王思明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3-130,共8页
"刀耕火种"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其体系是包括农作技术与采集、狩猎及各种农业礼仪、民俗和宗教文化的综合体,表现出明显的原始性、朴素性、民族性和独特性。作为一种技术类农业文化遗产,"刀耕火种"在兼具复... "刀耕火种"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其体系是包括农作技术与采集、狩猎及各种农业礼仪、民俗和宗教文化的综合体,表现出明显的原始性、朴素性、民族性和独特性。作为一种技术类农业文化遗产,"刀耕火种"在兼具复合型、活态性和战略性的同时,还拥有残存性、历史性、区域民族性、生态性和社会组织性等特点。目前,有必要从农学、历史学、民族学、生态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充分挖掘刀耕火种所蕴含的朴素而深刻的智慧,并从改变传统认知、加强科学研究、申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建立补偿机制、探索示范模式等方面,推进对这一技术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耕火种 农作技术 文化遗产 农业历史
原文传递
地方性知识的转型研究:清水江流域从刀耕火种到林粮间作
3
作者 周红果 《凯里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2-59,共8页
明末清初,清水江流域由于木材贸易的开启,引发了该区域生计方式从刀耕火种到林粮间作的转型,在林粮间作知识体系中巧妙地继承与发扬刀耕火种的技术体系。地方性知识的转型与特定的自然背景与社会背景相关,随着社会生境的变化,地方性知... 明末清初,清水江流域由于木材贸易的开启,引发了该区域生计方式从刀耕火种到林粮间作的转型,在林粮间作知识体系中巧妙地继承与发扬刀耕火种的技术体系。地方性知识的转型与特定的自然背景与社会背景相关,随着社会生境的变化,地方性知识将具有新的生命活力。以清水江流域林粮间作为个案进行研究,认为所有的地方性知识都是应对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而构建起的文化生态共同体,并随着社会生境的变迁而存在转型的可能性。地方性知识的转型是知识体系与社会生境的耦合,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知识 刀耕火种 林粮间作 转型
下载PDF
皆伐与刀耕火种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动态恢复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冯广 李俊清 +4 位作者 臧润国 艾训儒 姚兰 朱江 丁易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0,共10页
【目的】皆伐与刀耕火种是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的人为干扰方式。本研究旨在比较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两种干扰后群落的动态恢复特征并分析其形成机制,以期为森林植被保育和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依托不同干扰后恢复20... 【目的】皆伐与刀耕火种是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的人为干扰方式。本研究旨在比较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两种干扰后群落的动态恢复特征并分析其形成机制,以期为森林植被保育和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依托不同干扰后恢复20与40年群落内所设立的98个样地,在径级划分的基础上对群落基本特征采用物种多度格局、物种组成、稀疏化丰富度及多度进行描述,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上述特征在不同恢复群落间的差异性。【结果】不同恢复群落的多度与稀疏化丰富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在中、小径级植被当中,皆伐后恢复20年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弃耕地恢复20年群落;不同恢复过程中植被多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弃耕地恢复过程具有更明显的多度变化,且在不同径级中均达到显著水平。虽然不同恢复的20~40年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的变异性均达到极显著(P <0.001),但小径级植被较能反映这种变异,同时也能反映物种生态对策的转变。此外,弃耕地恢复过程中上述特征更明显。物种多度格局关系显示,弃耕地恢复群落的优势种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地位,而采伐恢复过程中物种间的多度差异明显减小。【结论】皆伐后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能在短期内展现较高的恢复速率,而弃耕地恢复则在短期受阻后才体现出该特点。这可能与干扰对生物与非生物资源的影响程度有关,表明刀耕火种对群落恢复的影响深远。此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经历干扰后物种组成的恢复缓慢,但具有一定的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恢复 皆伐 刀耕火种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物种组成 植被多样性 物种多度格局
下载PDF
Diversity of shifting cultivation cycles among small-scale farmers in Peruvian Amazon
5
作者 Bohdan Lojka Jan Banout +2 位作者 Lucie Banoutova Vladimir Verner Patrick Van Damme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1年第2期68-77,共10页
Although shifting cultivation is practiced by millions of farmers, it is often blamed for caus-ing deforestation and keeping farmers in pov-erty. Our study focused on the Amazon basin, where small-scale farmers widely... Although shifting cultivation is practiced by millions of farmers, it is often blamed for caus-ing deforestation and keeping farmers in pov-erty. Our study focused on the Amazon basin, where small-scale farmers widely practice shift- ing cultivation. The objective was to identify the diversity in land use after initial slash-and- burn land clearing among migrant peasants. Our research aimed at documenting typical crop sequences, plant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specific lengths of particular phases of shifting cultivation cycles on the basis of farmers re-lated field histories. Land use was examined in two settlements: Antonio Raimondi and Pimen-tal in Ucayali region, Peru. Data was gathered via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that focused on the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zation of agriculture-dependent households and their land use characteristics. More in-depth as-sessments of crop occurrence, cropping se-quence and length of the different shifting cul-tivation cycles were conducted on 114 fields in Pimental and 44 fields in Antonio Raimondi. In-terview analysis showed that in both villages, forest cover has substantially decreased over the last 10 years. Results also indicate consid-erable variation in swidden-fallow systems. Whereas settlers in Antonio Raimondi plant annual crops after slashing and burning the forest, settlers in Pimental gave more impor-tance to perennial crops. Progress in deforesta-tion and land degradation is relatively more pronounced in the younger settlement (Antonio Raimondi). These differences are likely caused by the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of settlers and histories of each site. Small-scale farmers in the study area are now facing a problem with the transition from shifting cultivation to sed-entary farming. Farmers in areas with a preva-lence of annual cropping use a significantly shorter fallow period, which causes a higher rate of forest degradation. As annual cropping seems to be unsustainable in relation with for-est degradation, farmers should either use a longer natural 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FORESTRY DEFORESTATION Land Degradation slash-and-burn Swidden-Fallow
下载PDF
Extent of Reduction of the Fallow Period and Its Impact on Upland Rice Production in the Nongowa Chiefdom of Kenema District in Eastern Sierra Leone
6
作者 Alie Kamara Osman Sidie Vonu +2 位作者 John Lansana John Lansana Foday Saidu Sesay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6年第11期805-812,共9页
Slash-and-burn agriculture is the common practice for upland rice intercropping system in Sierra Leone and it has been blamed for the loss of forest vegetation across the country. Shortening of the fallow period in th... Slash-and-burn agriculture is the common practice for upland rice intercropping system in Sierra Leone and it has been blamed for the loss of forest vegetation across the country. Shortening of the fallow period in the Eastern region of Sierra Leone has implications on agricultural food produc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the remaining tropical rainforest. This study was therefore undertaken to assess: 1) the extent of reduction of the fallow period in the Nongowa Chiefdom of Kenema District;2) the causes of reduction in the fallow period;3) farmers’ perception of the relevance of fallow period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reduction of fallow period on crop production. The study revealed a drastic reduction of the fallow period in the chiefdom with a mean of 3.8 years which falls far below the country mean fallow period of 8.8 years as estimated by FAO. Farmers pointed out that the reduction of the fallow period was as a result of land scarcity due to competing land uses such as large scale commercial agriculture, logging, mining, charcoal burning and expansion of settlements. Farmers agreed that a fallow period of at least 10 years is necessary for upland rice production. Farmers were aware of the impact of reduction of the fallow period on upland rice production and were able to estimate rice yields based on the age of the fallow. Also, farmers have attempted to adapt to the constraints posed by shorter fallow periods by selection of rice varieties to suit the length of the fallow peri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fting Cultivation slash-and-burn Fallow Period Upland Rice Farming Nongowa Chiefdom Eastern Sierra Leone
下载PDF
Biodiversity-friendly Agricultural Practices in the Indigenous Agricultural Systems in the Biodiversity Corridor of the Alto Paraná Atlantic Forest (Paraguay) 被引量:1
7
作者 Federico Vargas Lehner Ruth Tiffer-Sotomayor +1 位作者 Alejandrino Díaz Alberto Yanosky 《Research in Ecology》 2021年第3期1-7,共7页
Agricultural systems result of the coevolution between social and natural systems,where biodiversi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emerg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crops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at al... Agricultural systems result of the coevolution between social and natural systems,where biodiversi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emerg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crops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at allow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processes which interact with external inputs.This research aims to describe the agricultural practices developed by the Guarani Indigenous people in the agricultural systems located within the biodiversity corridor of the Upper Parana Atlantic Forest.This exploratory study is focused on multiple cases,with a qualitative approach and from data collected during 2017 and 2018 in eleven indigenous communities.The main practices developed for the management of biodiversity are polyculture,rotation,and embroideries;they also practice agroforestry and livestock-raising.The main difficulty they face is the reduction of the surrounding biodiversity,which affects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system.This study shows ways for nature-based solutions and ecosystem-based adaptation according to current needs for greening the econ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igenous agriculture AGROBIODIVERSITY slash-and-burn Nature based solutions Ecosystem based adaptation
下载PDF
宋诗选本中王禹偁诗的注释问题
8
作者 刘天利 周翡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86-588,共3页
根据古代文学作品注释要深入研究、精确选择的要求,提出王禹偁《畲田词》(其一)中的"劚孱颜"、《村行》中的"原树"、《寒食》中的"惆怅"和《春居杂兴》(其一)中的"和莺吹折数枝花"的注释问题,... 根据古代文学作品注释要深入研究、精确选择的要求,提出王禹偁《畲田词》(其一)中的"劚孱颜"、《村行》中的"原树"、《寒食》中的"惆怅"和《春居杂兴》(其一)中的"和莺吹折数枝花"的注释问题,对其在不同选本中的注释进行比较解析,力求最能还原诗人本意。指出"劚孱颜"解释为"砍削树木","原"解释为"原野","惆怅"解释为"感伤、失意","和莺吹折数枝花"解释为"春风附和着黄莺吹折了树上的数枝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禹偁 劚孱颜 原树 惆怅 和莺吹折数枝花 注释
下载PDF
热带次生林利用与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被引量:12
9
作者 许炼烽 朱伍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52-659,共8页
利用海南岛吊罗山林区内的生态定位观测站近3a的定位观测数据,和定期采样进行的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分析了不同的次生林砍伐程度和利用方式(包括次生林对照、择伐50%、择伐70%、皆伐迹地、垦植橡胶和刀耕火种垦植甘蔗、蕃茨等... 利用海南岛吊罗山林区内的生态定位观测站近3a的定位观测数据,和定期采样进行的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分析了不同的次生林砍伐程度和利用方式(包括次生林对照、择伐50%、择伐70%、皆伐迹地、垦植橡胶和刀耕火种垦植甘蔗、蕃茨等作方)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团聚结构、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土壤持水特性等土壤主要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热带次生林的过度砍伐和不合理的刀耕火种,严重地影响了土壤主要的物理性质,导致土壤表层温度升高、温差加大,土壤含水量和持水性能下降,土壤结构受破坏,土壤粘粒流失和向砂砾化发展等等,造成了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了森林的再生和林地的开发和利用,其中尤以皆伐迹地和刀耕火种的影响最为严重。最后提出如仅从土壤物理性着眼,择伐50%和等高带植橡胶为较合理的热带次生林经营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 热带次生林 土壤物理性质
下载PDF
畲族“刀耕火种”生产习俗述论 被引量:5
10
作者 邱国珍 赖施虬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3-16,共4页
刀耕火种,是人类最初的农业生产方式。但中国畲族一直到1949年之前,都在沿用这种生产方式。
关键词 畲族 刀耕火种 描述 分析
下载PDF
多元文化构建在生态均衡中的实践价值——以贵州省罗甸县木引乡的苗族、布依族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方式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正彪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2-56,共5页
本文介绍的是位于贵州省南部中黔桂交界一带苗族、布依族对当地动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方式多样性的传统作法及在现代社会中所存在问题。文中通过不同历史时期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多元文化在生态保护中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 多元文化 贵州 罗甸县 木引乡 苗族 布依族 生物多样性 麻山样式 刀耕火种 生态平衡 生态保护
原文传递
“生态艺术”与“逃避艺术”:尹绍亭、斯科特关于刀耕火种的“对话”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丹丹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6-49,共14页
尹绍亭和斯科特分别从生态、政治两个角度对刀耕火种展开调查研究。尹绍亭从基诺族的刀耕火种田野调查入手,致力于刀耕火种研究迄今20年有余。斯科特对刀耕火种的研究过程更为曲折:他一开始关注刀耕火种技术,后来把视线转向生态环境与... 尹绍亭和斯科特分别从生态、政治两个角度对刀耕火种展开调查研究。尹绍亭从基诺族的刀耕火种田野调查入手,致力于刀耕火种研究迄今20年有余。斯科特对刀耕火种的研究过程更为曲折:他一开始关注刀耕火种技术,后来把视线转向生态环境与政治的关联。二人视域重合时,却因视角不同而产生了不同解读:内容涉及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山地特征、族群关系、农耕礼仪,以及刀耕火种消失的原因等。两人的解读既有重合又有差异,但两种视角重叠,更能展现出人类学的生物文化整体观(biocultural holism)及其创新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耕火种 生态适应 赞米亚 逃避艺术 尹绍亭 斯科特
原文传递
从刀耕火种到生态文明——对生态人类学家尹绍亭教授的访谈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璨 尹绍亭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7年第4期3-8,共6页
在访谈中,尹绍亭教授运用生态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不仅分析了"刀耕火种"的消失及其农业文化遗产问题,还就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生态文明"的内涵,西部生态文明圈的构想及其建设,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橡胶林种植对生态环... 在访谈中,尹绍亭教授运用生态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不仅分析了"刀耕火种"的消失及其农业文化遗产问题,还就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生态文明"的内涵,西部生态文明圈的构想及其建设,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橡胶林种植对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影响以及公众参与的环保运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类学 刀耕火种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变迁的思考——以云南少数民族刀耕火种农业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桂宝 储英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5-6,共2页
刀耕火种是农业发展历程中的一种重要经济文化类型,虽然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逐渐被替代,但是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这种耕作方式至今仍然存在。本文拟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刀耕火种的研究,辐射整个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自然科学与民族... 刀耕火种是农业发展历程中的一种重要经济文化类型,虽然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逐渐被替代,但是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这种耕作方式至今仍然存在。本文拟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刀耕火种的研究,辐射整个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自然科学与民族学/人类学相结合的视野,谈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刀耕火种与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索在现代农业耕作技术推广普及环境下的刀耕火种的替代农业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耕火种 生态环境保护 替代农业
下载PDF
克木人的刀耕火种与热带雨林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宁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87-90,共4页
克木人历史上的刀耕火种和目前的橡胶栽培 ,都是对当地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一种动态适应。他们曾经与热带雨林形成朴素的天人合一的共生互惠关系 ,现在 ,橡胶改变了他们与热带雨林的关系 ,改变了他们的生存方式 ,但同时 ,他们也必须... 克木人历史上的刀耕火种和目前的橡胶栽培 ,都是对当地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一种动态适应。他们曾经与热带雨林形成朴素的天人合一的共生互惠关系 ,现在 ,橡胶改变了他们与热带雨林的关系 ,改变了他们的生存方式 ,但同时 ,他们也必须面对许多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木人 跨境族群 刀耕火种 橡胶栽培 热带雨林 天人合一关系
下载PDF
老挝北部山地阿卡人刀耕火种的生计与文化
16
作者 黄彩文 方婧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100,M0005,共12页
长期以来,学界围绕东南亚高地族群刀耕火种这一生态议题展开了多维度的讨论,推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老挝北部山地的阿卡人以刀耕火种为基本生计方式,在特定的时空秩序之间展演着他们的农耕礼仪与集体行动逻辑。本文基于对当地人生产生... 长期以来,学界围绕东南亚高地族群刀耕火种这一生态议题展开了多维度的讨论,推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老挝北部山地的阿卡人以刀耕火种为基本生计方式,在特定的时空秩序之间展演着他们的农耕礼仪与集体行动逻辑。本文基于对当地人生产生活实践的描述,从“人、事、时、空”的多维视角出发,阐释老挝北部山地阿卡人在人地互动中围绕刀耕火种衍生的轮歇耕作制度、农耕礼仪以及村落建制秩序,分析阿卡人在岁时与空间的轮转中坚持在流动的土地上供奉祖先、寄望祖灵荫庇后人的深层实践逻辑和社会文化内涵,为进一步思考刀耕火种的传统农耕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的遭遇以及东南亚山地族群发展等问题提供鲜活的民族志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卡人 刀耕火种 人地关系 老挝 东南亚高地
原文传递
南岭瑶山传统生计中的生态智慧——以都庞岭枫木坪村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声军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年第3期13-19,共7页
瑶族作为"南岭民族走廊"典型的山地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错综复杂。瑶族文化在适应所处生态环境中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性生态知识。这样的生态知识包括对不同生态系统的认知、对生物物种的认知及其互动关系的把握、对生物资源的... 瑶族作为"南岭民族走廊"典型的山地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错综复杂。瑶族文化在适应所处生态环境中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性生态知识。这样的生态知识包括对不同生态系统的认知、对生物物种的认知及其互动关系的把握、对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等等。这些知识在瑶族人民传统的"刀耕火种"林农复合生计中得到了全面的应用。以生活在都庞岭枫木坪村的"过山瑶"农林复合生计为分析对象,揭示瑶族传统生计中的生态技能、生态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山瑶 刀耕火种 生态知识 生态智慧
下载PDF
宋代三峡地区的农业畲耕制度
18
作者 唐春生 孙雪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两宋时期,多山的三峡地区的耕作方式主要是畲耕。畲耕的工具,不限于畲刀,还有锄头,甚至还有可能辅以牛耕,目的是更好地清除杂草。畲田种植的作物主要是耐旱的麦、粟、豆、芋头等。由于梯田的出现以及渔业经济的补充,加上地旷人稀的自然... 两宋时期,多山的三峡地区的耕作方式主要是畲耕。畲耕的工具,不限于畲刀,还有锄头,甚至还有可能辅以牛耕,目的是更好地清除杂草。畲田种植的作物主要是耐旱的麦、粟、豆、芋头等。由于梯田的出现以及渔业经济的补充,加上地旷人稀的自然环境,畲耕对三峡地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三峡地区 畲耕 耐旱作物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