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4篇文章
< 1 2 1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松散层采煤覆岩采动裂缝水砂突涌临界水力坡度试验 被引量:91
1
作者 隋旺华 蔡光桃 董青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84-2091,共8页
以带不同尺寸裂缝的混凝土块模拟采动裂缝岩体,以黏土、粉土、粗砂和砾砂配制不同颗粒组成的7种土样,采用改装的渗透仪,对松散层经过采煤上覆垮落带和裂缝带发生渗透变形破坏的类型和机制进行研究,得出采煤垮落带和裂缝带上覆松散土层... 以带不同尺寸裂缝的混凝土块模拟采动裂缝岩体,以黏土、粉土、粗砂和砾砂配制不同颗粒组成的7种土样,采用改装的渗透仪,对松散层经过采煤上覆垮落带和裂缝带发生渗透变形破坏的类型和机制进行研究,得出采煤垮落带和裂缝带上覆松散土层发生从上往下渗透变形破坏的临界水力坡度与土层粒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和裂缝尺寸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黏粒含量较少的粉土、粗砂、砾砂比较容易发生水砂突涌,土的d50小于裂隙宽度的1/10时,容易出现潜蚀甚至涌(突)砂现象;当临界水力坡度大于1时,同一种颗粒组成的土样重度越大,液性指数越小,土的黏聚力越大,则临界水力坡度越大;同一种土样发生通过裂缝的渗透变形破坏时,裂隙宽度越大,临界水力坡度越小,发生破坏的临界水力坡度随裂缝宽度的增大呈指数下降。试验还获得溃砂时水砂涌出量与裂缝的宽度和初始水头高度的关系,在相同初始水头条件下,随着突砂口尺寸的加大,突砂量基本呈线性增加;在相同突砂口张开的情况下,涌砂量随着初始水头增大而增大。发生水砂突涌的涌出物中含砂量随时间延续逐渐减少。由此可见,含水层的初始水头和突砂口张开程度是控制矿井工作面突砂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流砂 临界渗透坡度 垮落带 导水裂缝带 水体下采煤 松散层
下载PDF
黄河冲积粉土的密实度及含水率对力学性质影响 被引量:66
2
作者 肖军华 刘建坤 +1 位作者 彭丽云 陈立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09-414,共6页
为研究黄河冲积粉土的工程力学特性,评价粉土路基的稳定性,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粉土作为路基填料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对比研究了不同密实度、含水率下粉土的强度与变形性状。研究表明,黄河冲积粉土的颗粒级配不良,难于压实,压实后空气... 为研究黄河冲积粉土的工程力学特性,评价粉土路基的稳定性,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粉土作为路基填料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对比研究了不同密实度、含水率下粉土的强度与变形性状。研究表明,黄河冲积粉土的颗粒级配不良,难于压实,压实后空气体积率较大。最优含水率条件下,压实系数为0.90的粉土变形为软化型,随着含水率增加,试样的变形性状逐渐由软化型转变为硬化型,尤其围压高、含水率大时,塑性剪切位移更大;压实系数不超过0.85、含水率不低于最优含水率的试样,变形均为硬化型。压实粉土的黏聚力随压实系数减小或含水率增加显著降低,而内摩擦角的变化不大。压实粉土易产生湿化变形,土体的压实系数对变形量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 强度 变形 压实系数 含水率 路基
下载PDF
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隧道周围土体的临界动应力比和动应变分析 被引量:59
3
作者 唐益群 黄雨 +1 位作者 叶为民 王艳玲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66-1570,共5页
通过南京地铁三山街站隧道周围淤泥质粉质粘土进行应力控制的循环三轴试验,研究了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动应变发展情况,充分考虑了土体固结状态、固结比、轴向循环压力的大小及频率对动应变的影响。得到了淤泥质粉质粘土... 通过南京地铁三山街站隧道周围淤泥质粉质粘土进行应力控制的循环三轴试验,研究了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动应变发展情况,充分考虑了土体固结状态、固结比、轴向循环压力的大小及频率对动应变的影响。得到了淤泥质粉质粘土的临界动应力比和动应变随振动次数、加载频率和围压及固结状态而变化的规律,对地铁隧道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循环三轴试验 临界动应力比 动应变 地铁 列车 荷载
下载PDF
无填料振冲法加固粉细砂地基试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2
4
作者 周健 贾敏才 池永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350-1355,共6页
结合上海市某重点工程,基于粉细砂的工程特性,通过改进和革新传统的振冲工艺及施工参数,对级配较差的饱和疏松粉细砂地基采用无填料振冲加固的有效性和相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并探讨了振冲加固后粉细砂土强度的时间效应问题... 结合上海市某重点工程,基于粉细砂的工程特性,通过改进和革新传统的振冲工艺及施工参数,对级配较差的饱和疏松粉细砂地基采用无填料振冲加固的有效性和相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并探讨了振冲加固后粉细砂土强度的时间效应问题。试验和大面积地基加固实践证明,只要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和参数,对于饱和疏松粉细砂地基,采用无填料振冲法加固效果显著,加固后粉细砂可以达到中密甚至密实状态。试验和实践为无填料振冲法在同类地基中的推广应用及相应规范的制定或修改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饱和 无填抖振冲 试验 振冲加固 粉细砂地基
下载PDF
真空排水预压加固软基中的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 被引量:46
5
作者 朱建才 温晓贵 龚晓南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23-128,共6页
真空排水预压加固软基是通过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来增强土体的强度。本文通过浃里陈大桥试验段实测资料,分析了在真空排水预压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在淤泥及砂井和塑料排水板中的消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地基中的孔隙水压力消散值可分为两个部... 真空排水预压加固软基是通过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来增强土体的强度。本文通过浃里陈大桥试验段实测资料,分析了在真空排水预压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在淤泥及砂井和塑料排水板中的消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地基中的孔隙水压力消散值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为真空度的直接传递导致的孔隙水压力下降值;二为抽真空引起水位线下降进而引起的孔隙水压力消散值。淤泥地基中孔隙水压力消散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线的下降引起的,砂井和塑料排水板中的孔隙水压力消散大部分由真空度直接引起,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程度沿深度方向基本不变。真空排水预压塑料排水板中孔隙水压力影响深度可达塑排板下4~5m。塑料排水的真空排水预压效果优于砂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水压力 淤泥 砂井 真空度 真空排水 软基加固 地下水位线
下载PDF
粉土固化稳定机理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李迎春 钱春香 +1 位作者 刘松玉 朱志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8-271,共4页
将稳定土体系中固化剂所起的作用界定为复合胶凝和填充增强两大效应,而复合胶凝效应又进一步归结为水化、激发和离子交换三种作用。提出了基准土强度指数、固化剂的复合胶凝效应、填充增强效应和效应百分比的计算和试验方法,对比了不同... 将稳定土体系中固化剂所起的作用界定为复合胶凝和填充增强两大效应,而复合胶凝效应又进一步归结为水化、激发和离子交换三种作用。提出了基准土强度指数、固化剂的复合胶凝效应、填充增强效应和效应百分比的计算和试验方法,对比了不同掺量粉土固化剂的两种效应的大小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固化剂固化粉土同时存在填充增强效应和复合胶凝效应,并随龄期的增长均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但是增长的快慢和大小有所区别。试验证实了稳定土体系中水化作用、激发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最终提出了粉土固化稳定机理的物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 稳定土 土壤固化剂 复合胶凝效应 填充增强效应 路面基层 水化
下载PDF
骨架构建法进行污泥固化处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7
作者 李磊 朱伟 林城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3,共3页
针对目前采用水泥固化处理污泥中存在的水泥用量大、强度低问题,提出采用废弃淤泥构建污泥骨架进行固化处理的思路。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淤泥后污泥固化强度得到了明显提高,能够满足填埋或资源化利用对强度的要求,并实现了以废治废的目标... 针对目前采用水泥固化处理污泥中存在的水泥用量大、强度低问题,提出采用废弃淤泥构建污泥骨架进行固化处理的思路。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淤泥后污泥固化强度得到了明显提高,能够满足填埋或资源化利用对强度的要求,并实现了以废治废的目标。为了获得最优的固化方案,建立了污泥固化处理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通过该模型可获得最优的水泥和淤泥掺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处理 固化 淤泥 骨架构建 优化
下载PDF
饱和粉土孔隙水压力性状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曾长女 刘汉龙 +1 位作者 丰土根 高玉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63-1966,共4页
采用多功能静动液压剪切仪进行了室内动力循环试验,研究了饱和重塑粉质土孔压变化规律。其特殊之处在于试验是在达到液化标准后继续施加动荷载直至孔压平稳为止。这个过程模拟了液化后严重破坏情况以及孔压发展的完整过程。研究发现,粉... 采用多功能静动液压剪切仪进行了室内动力循环试验,研究了饱和重塑粉质土孔压变化规律。其特殊之处在于试验是在达到液化标准后继续施加动荷载直至孔压平稳为止。这个过程模拟了液化后严重破坏情况以及孔压发展的完整过程。研究发现,粉质土孔压可以用一个改进的指数形式来描述。该表达式能拟合较多的前人研究孔压成果,而且弥补了前人研究成果中可能出现的极限孔压比围压大的缺陷。理论分析和数据验证都表明该表达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 孔隙水压力 模型 动三轴试验
下载PDF
淤泥固化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9
作者 陈萌 杨国录 +1 位作者 徐峰 魏红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8-138,共11页
淤泥固化处理是淤泥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主要从淤泥固结体的物理特性、力学特性、淤泥固化机理研究方法和成果等方面,总结了淤泥固化处理的研究进展。主要综述了固化处理对淤泥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密度、容重、粒径、含水率... 淤泥固化处理是淤泥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主要从淤泥固结体的物理特性、力学特性、淤泥固化机理研究方法和成果等方面,总结了淤泥固化处理的研究进展。主要综述了固化处理对淤泥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密度、容重、粒径、含水率和流动性等物理特性的影响以及含水率、黏粒含量、矿物组成、有机物、固化剂种类和含量、养护龄期、养护环境等因素对淤泥固结体力学特性的影响;然后,基于孔隙液化学性质分析法、微观结构分析法、水分转化法和电阻率法等方法,综述了淤泥固化的机理;最后,根据目前淤泥固化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淤泥固化处理未来的研究方向:(1)淤泥脱水-固化-稳定化一体化研究;(2)淤泥固化机理的定量研究;(3)淤泥固结体耐久性方面以及大规模应用等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 固化 物理特性 力学特性 固化机理
下载PDF
工业废弃木质素固化改良粉土路基技术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刘松玉 张涛 蔡国军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1,共11页
为研究工业废弃木质素改良粉土路基技术的可行性,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水稳性和干湿循环试验,分析掺量(质量分数)、龄期等因素对木质素改良粉土力学特性和耐久性的影响,并与石灰改良进行对比;基于微观分析结果,阐明木质素改良土体... 为研究工业废弃木质素改良粉土路基技术的可行性,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水稳性和干湿循环试验,分析掺量(质量分数)、龄期等因素对木质素改良粉土力学特性和耐久性的影响,并与石灰改良进行对比;基于微观分析结果,阐明木质素改良土体的机理;同时开展木质素改良粉土路基填料现场试验,对改良路基土进行加州承载比、回弹弯沉值、轻型动力触探等路用性能测试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可有效提高粉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其改良粉土的最优掺量为12%,28d龄期养护12%掺量试样的水稳系数为0.52,经历4次干湿循环后,质量损失率低于20%,木质素改良粉土的耐久性能显著优于石灰土;木质素与粉土主要发生了水解反应、质子化反应和静电引力作用,最终形成致密稳定的土体结构;15d龄期养护后,12%掺量木质素改良路基粉土的路用性能指标均优于8%掺量生石灰土,回弹弯沉值在1mm以内,贯入阻力随养护龄期和贯入深度的变化可表征改良路基土的强度特征;木质素改良路基粉土的土壤质量符合二级标准,论证了木质素固化改良粉土路基技术的可行性和环境友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木质素 现场试验 粉土 耐久性 微观机理
原文传递
冻结哈尔滨粉质粘土动三轴试验CT检测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凌贤长 徐学燕 +2 位作者 邱明国 蒲毅彬 徐春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244-1249,共6页
基于对冻结哈尔滨粉质粘土动三轴试验前后试件CT检测结果,详细研究了冻土的强度、微观变形机制和结构损伤等变化特性及其与试验的负温和围压、土的含水量和容重、轴向荷载的振动频率和振动次数等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哈尔滨市 冻结 粉质粘土 动三轴试验 CT检测 轴向荷载 振动频率
下载PDF
水位变化诱发粉土边坡失稳离心模型试验 被引量:36
12
作者 杨春宝 朱斌 +2 位作者 孔令刚 韩连兵 陈云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61-1271,共11页
粉土具有明显的非饱和土力学特性,坡内外水位变化诱发粉土边坡失稳是常见工程灾害之一。分别针对坡内和坡外水位变化诱发的粉土边坡失稳情况,开展了相应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结合非饱和土力学相关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揭示了粉土边坡在两... 粉土具有明显的非饱和土力学特性,坡内外水位变化诱发粉土边坡失稳是常见工程灾害之一。分别针对坡内和坡外水位变化诱发的粉土边坡失稳情况,开展了相应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结合非饱和土力学相关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揭示了粉土边坡在两种情况下的变形及失稳模式和发生机制。结果表明:当坡内水位超过1/3坡高后,在坡内渗流作用下,粉土边坡呈现逐级侵蚀剥落、从坡脚向坡顶、由浅层向深层的多级滑坡失稳;坡外水位上升将导致松散粉土边坡发生显著湿陷变形,而坡外水位骤降将造成粉土边坡的多重浅层牵引式滑坡。粉土边坡的失稳模式和发展与粉土的非饱和土力学特性密切相关。最后根据模型试验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粉土边坡渗流失稳工程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 边坡 渗流 失稳 非饱和土力学 离心模型试验
下载PDF
五里湖淤泥现状及生态清淤 被引量:33
13
作者 罗清吉 石浚哲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3年第1期27-29,共3页
对五里湖淤泥现状进行了调查,表明影响五里湖水质的主要污染源是五里湖湖底的淤泥,目前淤泥平均厚度为0.6m~0.8m,淤泥量约360万t。根据淤泥中有机质、TN和TP的水平分布,有机质平均值为40.37g/kg,TP平均值为2.61g/kg,TN平均值为1.19g/kg... 对五里湖淤泥现状进行了调查,表明影响五里湖水质的主要污染源是五里湖湖底的淤泥,目前淤泥平均厚度为0.6m~0.8m,淤泥量约360万t。根据淤泥中有机质、TN和TP的水平分布,有机质平均值为40.37g/kg,TP平均值为2.61g/kg,TN平均值为1.19g/kg,均超过了太湖和梅梁湖底泥中有机质、TN和TP的平均值,五里湖底泥的有机污染已相当严重。指出淤泥是湖体营养盐和污染物的聚集地和储存仓库,不断向水体释放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淤泥所产生的的二次污染已成为五里湖湖水富营养化和藻类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出为改善五里湖水质,应采用生态清淤治理五里湖淤泥污染,同时将生态清淤与交通、绿化和生态农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利用清出的淤泥,提高生态清淤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里湖 淤泥 生态清淤 五里湖
下载PDF
工业副产品木质素改良路基粉土的微观机制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张涛 蔡国军 +2 位作者 刘松玉 李军海 接道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65-1672,共8页
为揭示工业副产品木质素与土体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将木质素应用于路基粉土改良,通过对木质素及其改良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pH值、微观结构、化学元素、矿物成分和官能团等试验分析,研究不同掺量下木质素改良土的力学性能和pH值变化,对... 为揭示工业副产品木质素与土体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将木质素应用于路基粉土改良,通过对木质素及其改良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pH值、微观结构、化学元素、矿物成分和官能团等试验分析,研究不同掺量下木质素改良土的力学性能和pH值变化,对比分析改良前后粉土的微观结构变化,并基于化学分析结果探讨木质素的分子结构及与土体间的相互作用,提出木质素改良土体的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土强度随木质素掺量增加而增加,掺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土体强度降低,木质素改良粉土的最优掺量为12%,且龄期对土体强度有着重要影响;强度与pH值基本呈线性相关关系;改良土微观结构更为致密、稳定,胶结物质将土颗粒相互联结,且未生成新的矿物;木质素通过水解、离子交换、质子化和静电引力等作用,导致双电层厚度减小,带正电荷的木质素高分子聚合物联结土颗粒并填充孔隙,改良土工程性质得以改善。提出的木质素改良土体机制可为工业副产品木质素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副产品 粉土 微观结构 PH值 官能团分析
下载PDF
黄河口粉土强度丧失与恢复过程现场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贾永刚 史文君 +3 位作者 单红仙 许国辉 刘红军 郑建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1-358,共8页
在黄河口潮坪上选择典型研究区,进行了模拟波浪荷载的现场振动试验,利用轻型静力触探仪测记振动前、振动刚刚结束以及静置一段时间后土体贯入阻力的强度值,研究了海床土强度的丧失、恢复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模拟波浪荷载振动... 在黄河口潮坪上选择典型研究区,进行了模拟波浪荷载的现场振动试验,利用轻型静力触探仪测记振动前、振动刚刚结束以及静置一段时间后土体贯入阻力的强度值,研究了海床土强度的丧失、恢复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模拟波浪荷载振动导致土体强度丧失发生在海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强度丧失量和恢复量沿深度呈抛物线型变化。振动后,土体表面排出的水和细粒物质环绕振动点周围形成一系列微型“泥火山”。振动导致土强度最大恢复量值与强度最大丧失量值出现在同一深度处;振动结束 2 h 后,土体强度超过振动前原状土体强度,振动使土体强度丧失与恢复受土体曾经历的水动力作用强弱、振动前土体的原始强度、振动荷载的循环次数、振动能量大小、土体的深度、静置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显著。黄河口海床土体强度独特变化规律的成因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粉土 强度丧失与恢复 现场振动试验
下载PDF
冲击碾压法处理粉土地基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徐超 陈忠清 +2 位作者 叶观宝 肖媛媛 丁天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89-392,400,共5页
冲击碾压法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压实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路基压实和软基处理等领域,并不断被应用于新的领域。通过现场试验,结合试验过程中地下水位、地表沉降和孔隙水压力等项目的监测结果以及处理后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 冲击碾压法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压实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路基压实和软基处理等领域,并不断被应用于新的领域。通过现场试验,结合试验过程中地下水位、地表沉降和孔隙水压力等项目的监测结果以及处理后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的检测成果,探讨了冲击碾压法用于消除浅层粉土地基液化的有效性和相应的施工工艺。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冲击碾压法可消除浅层粉土地基的液化,并且2 m深度范围内地基土的压实效果明显。研究成果证明了冲击碾压法在消除浅层地基液化领域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冲击碾压法 粉土 液化 原位测试
下载PDF
黄河水下三角洲粉质土扰动土层特征及成因探析 被引量:34
17
作者 孙永福 董立峰 宋玉鹏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94-1499,共6页
黄河水下三角洲上分布着大量的扰动土层,其性质与周围未扰动土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在老黄河口区选择扰动土层的典型分布区,利用工程地质钻探取样、原位静力触探试验和浅地层剖面探测对海底扰动土层的厚度及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 黄河水下三角洲上分布着大量的扰动土层,其性质与周围未扰动土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在老黄河口区选择扰动土层的典型分布区,利用工程地质钻探取样、原位静力触探试验和浅地层剖面探测对海底扰动土层的厚度及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扰动土相比,扰动土的重度较大、孔隙比较小、含水率较低、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分别对风暴潮作用下黄河水下三角洲粉质土的瞬时液化极限深度和残余液化极限深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残余液化极限深度较大。将残余液化极限深度、通过浅地层剖面探测结果所得的扰动土层厚度以及通过土工试验统计结果所得的扰动土层厚度进行了对比,发现三者对应很好。对黄河水下三角洲粉质土中扰动土层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风暴潮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土体液化是其主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土 扰动土层 风暴潮 液化
下载PDF
粉土中吸力式桶形基础沉贯及抗拔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朱斌 孔德琼 +2 位作者 童建国 孔令刚 陈仁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45-1053,共9页
吸力式桶形基础的负压沉贯控制和抗拔承载力确定是海洋钻井平台和海上风电机组多桶基础以及深海吸力锚基础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室内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了吸力式桶形基础在饱和粉土中的负压沉贯及抗拔特性。负压沉贯试验结果表... 吸力式桶形基础的负压沉贯控制和抗拔承载力确定是海洋钻井平台和海上风电机组多桶基础以及深海吸力锚基础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室内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了吸力式桶形基础在饱和粉土中的负压沉贯及抗拔特性。负压沉贯试验结果表明负压并不能明显减小吸力式桶形基础在粉土中的沉贯阻力,基于CPT试验结果可较为准确地预估沉贯施工所需负压,从而确保沉贯的顺利实施和防止沉贯过程中地基发生管涌破坏。不同加载速率下的上拔试验结果表明存在一临界加载速率,当实际加载速率超过该临界值后,加载速率对吸力式桶形基础的抗拔特性影响较小。结合桶体及桶外土体的变形,提出了粉土地基中不同受力状况下吸力式桶形基础的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式桶形基础 粉土 沉贯 抗拔 承载力
下载PDF
粉土的动力特性及液化势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黄博 陈云敏 +1 位作者 殷建华 吴世明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9,17,共4页
本文对典型的粉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共振柱和动三轴试验结果 ,得到了 G/Gmax~γ/γr 和 D~γ曲线。在动三轴仪上 ,安装了压电陶瓷弯曲元用以测试土样的 Gmax,并通过先期振动控制试样Gmax,在土样密度和 Gmax同时与现场土体一致的情... 本文对典型的粉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共振柱和动三轴试验结果 ,得到了 G/Gmax~γ/γr 和 D~γ曲线。在动三轴仪上 ,安装了压电陶瓷弯曲元用以测试土样的 Gmax,并通过先期振动控制试样Gmax,在土样密度和 Gmax同时与现场土体一致的情况下 ,进行了应变控制的动三轴液化试验。根据试验结果 ,给出了粉土在不同的地震震级下的临界剪应变变化范围和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 液化 动力特性 动三轴试验
下载PDF
木质素改良粉土热学与力学特性相关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张涛 刘松玉 +2 位作者 蔡国军 李军海 接道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76-1885,共10页
为揭示木质素改良粉土热学与力学特性随养护龄期的演化规律,通过击实试验、热阻系数测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回弹模量试验、压汞试验和扫描电镜分析试验,探讨改良土热阻系数、强度和刚度与木质素掺量、含水率和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 为揭示木质素改良粉土热学与力学特性随养护龄期的演化规律,通过击实试验、热阻系数测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回弹模量试验、压汞试验和扫描电镜分析试验,探讨改良土热阻系数、强度和刚度与木质素掺量、含水率和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同时定性/定量评价改良土微观结构变化,分析改良土热学特性与力学特性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改良土最大干密度较素土增加,最优含水率减小,干密度对含水率变化的敏感性增加;热阻系数随掺量和养护龄期增加而增加,60 d养护龄期后热阻系数趋于相同,热阻系数与土体密实度和组成成分的热传导特性密切相关;改良土强度随掺量和龄期增长而增加,28 d龄期12%掺量改良土强度约为素土强度6倍;回弹模量的变化特征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类似,对于改良粉土,木质素最优掺量约为12%;改良土孔隙总体积和平均孔径显著减小,木质素包裹、连结土颗粒并填充孔隙,形成更致密土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粉土 热阻系数 无侧限抗压强度 压汞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