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鞠丸对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学习记忆损伤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姗姗 赵佳惠 +8 位作者 张训乐 丁郁 张洋 郭小燕 薛文达 黄家情 闻妩 陈刚 贡岳松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1期1125-1130,共6页
目的探讨越鞠丸对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记忆损伤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STZ模型组、越鞠丸给药组。除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外,所有小鼠侧脑室注射STZ(5 mg/kg),假手术组注射等体积... 目的探讨越鞠丸对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记忆损伤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STZ模型组、越鞠丸给药组。除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外,所有小鼠侧脑室注射STZ(5 mg/kg),假手术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制模后给予越鞠丸[2.0 g/(kg·d)]灌胃6周,每周测定血糖。给药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小鼠学习记忆变化,条件恐惧实验检测小鼠恐惧记忆的变化,收集大脑皮层组织,Western blot检测PSD95和Shank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侧脑室注射STZ不影响小鼠血糖水平,但是损伤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条件恐惧实验中小鼠僵直时间百分比下降,恐惧记忆损伤(P<0.05);大脑皮层组织PSD95、Shank3水平降低(P<0.05)。给予越鞠丸后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僵直时间百分比升高,大脑皮层PSD95和Shank3蛋白水平降低缓解(P<0.05)。结论越鞠丸对侧脑室注射STZ引起的认知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皮层组织PSD95和Shank3蛋白水平降低,从而保护突触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鞠丸 链脲佐菌素 学习记忆损伤 PSD95 shank3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游泳调节纹状体突触结构可塑性改善Shank3基因敲除大鼠孤独症样行为
2
作者 孟昀晨 徐丹 +5 位作者 张伟南 熊信 薛亚奇 安莎莎 张嵘 甄志平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88,共10页
目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通常发生于幼年阶段,其行为缺陷与纹状体功能密切相关。幼年期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游泳是促进大脑突触可塑性的有效运动方式。为此,研究探讨早期游泳能否调节Shank3基因敲除ASD模... 目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通常发生于幼年阶段,其行为缺陷与纹状体功能密切相关。幼年期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游泳是促进大脑突触可塑性的有效运动方式。为此,研究探讨早期游泳能否调节Shank3基因敲除ASD模型大鼠纹状体突触结构可塑性,改善与纹状体功能相关的ASD样行为。方法:幼龄雄性Shank3基因敲除SD大鼠,随机分为基因敲除对照组(KC)和基因敲除游泳组(KS),同窝野生型大鼠随机分为野生型对照组(WC)和野生型游泳组(WS)。KS和WS组从8日龄起进行为期8周的游泳干预。干预完成24 h后,利用自梳理实验检测大鼠的刻板行为,旷场实验检测焦虑情绪与自由活动情况,最大抓力实验检测肌肉力量,转棒实验检测运动协调能力。行为学测试24 h后进行麻醉,取纹状体组织进行高尔基染色,观察纹状体中等多棘神经元(medium spiny neurons,MSNs)树突形态。提取纹状体组织突触后致密部(postsynaptic density,PSD)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兴奋性突触后支架蛋白和谷氨酸受体蛋白、γ-氨基丁酸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1)8周早期游泳干预显著改善了大鼠Shank3基因敲除导致的刻板行为和运动能力缺陷,但未能改善焦虑情绪;2)Shank3基因敲除后,大鼠纹状体MSNs树突总长度、分支数量和树突棘密度显著降低,早期游泳干预改善了树突形态的这些变化;3)Shank3基因敲除后,大鼠纹状体突触后致密部支架蛋白PSD95、Homer1表达显著降低,受体蛋白GluA1、GluA2、NR1、NR2A、NR2B表达显著降低,早期游泳干预上调了支架蛋白PSD95和受体蛋白GluA1、GluA2、NR2A、NR2B的表达。结论:Shank3基因敲除大鼠纹状体树突发育受损,兴奋性突触后谷氨酸能受体表达降低,并出现与纹状体功能异常相关的刻板行为与运动功能障碍。早期游泳干预可上调纹状体树突分支数量、树突总长度与树突棘密度,并上调部分兴奋性突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 shank3 孤独症 纹状体 树突棘 受体蛋白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致病基因SHANK3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春雪 姜永辉 徐秀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308-315,共8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类以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交流障碍、狭隘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感知觉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发育行为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尽管目前ASD的病因在多数病例中仍不完全明了,但多数学者认为遗传...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类以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交流障碍、狭隘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感知觉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发育行为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尽管目前ASD的病因在多数病例中仍不完全明了,但多数学者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在ASD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双生子研究显示,ASD同卵双生共患率达60%~92%,异卵双生共患率约10%,同胞再患概率3%~5%,较普通人群高25~60倍[1,2],说明ASD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采用候选基因及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多个与ASD有关的突触结构及功能相关的致病候选基因,如SHANK3、NLGN3、NLGN4x、CNTNAP2、NRXN1、NRXN2、PCD9等。另外,DNA拷贝数变异(CNV)可改变基因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系障碍 shank3 孤独症 突触结构 候选基因 双生子研究 刻板行为 行为障碍 知觉异常 功能相关
下载PDF
不同干预方式对ASD大鼠认知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魏渼淇 刘忠民 冯广智 《实验动物科学》 2021年第3期47-53,共7页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丰富环境及二者结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组织中ASD易感基因NRXN1、NL3和Shank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纠正自闭症异常行为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向Wistar孕鼠腹腔注射丙戊酸钠建立ASD大鼠模型...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丰富环境及二者结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组织中ASD易感基因NRXN1、NL3和Shank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纠正自闭症异常行为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向Wistar孕鼠腹腔注射丙戊酸钠建立ASD大鼠模型,选取40只成功建模的子代大鼠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丰富环境组、有氧+环境组以及ASD模型组,每组10只;在常规饲养的母鼠所产子代中随机挑选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有氧运动组大鼠接受持续8周、6次/周、每次在同一时间段、持续90 min的游泳运动干预;丰富环境组大鼠饲养于内有各种玩具、可供大鼠嬉戏玩耍的丰富环境饲养笼;运动+环境组接受运动干预,同时在丰富环境中饲养;ASD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不予干预。干预后,采用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其行为学表现与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NRXN1、NL3和Shank3蛋白表达情况;采用RT-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NRXN1、NL3和Shank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SD模型组、有氧运动组、丰富环境组及有氧+环境组的穿格次数少(P<0.05)、逃避潜伏期长(P<0.05)、原平台象限活动时间缩短(P<0.05),NL3、NRXN1和Shank3蛋白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ASD模型组比较,有氧运动组、丰富环境组及有氧+环境组的穿格次数明显增加(P<0.05)、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原平台象限活动时间延长(P<0.05),大鼠海马组织中NL3、NRXN1、Shank3蛋白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有氧+环境组P<0.01);有氧运动组、丰富环境组及有氧+环境组相互比较,其穿格次数、逃避潜伏期、原平台象限活动时间与NL3、NRXN1和Shank3蛋白的mRNA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氧运动、丰富环境及二者结合均可提高丙戊酸钠诱导的ASD模型大鼠的认知能力,一定程度纠正其异常行为,有氧运动结合丰富环境的干预效果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D 海马 NL3 NRXN1 shank3
下载PDF
“智三针”对Shank3慢病毒干扰的孤独症模型鼠行为学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黄龙生 刘桂华 +8 位作者 欧萍 洪钰 葛品 郭敬民 庄婉玉 王静蓉 温晓寒 刘晓冬 康洁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9期1141-1149,共9页
目的观察“智三针”对Shank3孤独症模型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通过Shank3慢病毒干扰Wistar孕鼠,出生后仔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及假针刺组;采用空载慢病毒干扰Wistar孕鼠,出生后仔鼠为对照组,每组10只。针刺组采用“智三针”干预,假... 目的观察“智三针”对Shank3孤独症模型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通过Shank3慢病毒干扰Wistar孕鼠,出生后仔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及假针刺组;采用空载慢病毒干扰Wistar孕鼠,出生后仔鼠为对照组,每组10只。针刺组采用“智三针”干预,假针刺组采用非经非穴针刺干预。通过体质量、负向趋地性反应、游泳实验观察Shank3慢病毒干扰对各组仔鼠体格生长、前庭平衡功能、感觉机能及运动协调能力发育的差异;通过旷场、Morris水迷宫及三箱社交实验,观察“智三针”对各组仔鼠自主探索活动、空间学习记忆和社会交往能力等行为学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hank3模型鼠体格生长、前庭平衡功能、感觉机能及运动协调能力发育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在旷场实验中的运动总距离、中间区域的逗留时间及探索次数均减少(P<0.01,P<0.05);水迷宫实验中目标象限时间、游泳距离和平台穿越次数均减少(P<0.01);三箱实验中探索物品或互动社交伙伴的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对新旧动物的社交偏爱并未表现出差异(P>0.05),接触新动物的时间减少(P<0.05)。与模型组和假电针组比较,针刺组在旷场中的运动总距离和中间区域的逗留时间增加(P<0.05),探索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迷宫中目标象限时间和平台穿越次数均增加(P<0.05),游泳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箱实验中互动社交伙伴的时间多于探索物品(P<0.05),对新旧动物的社交偏爱并未表现出差异(P>0.05),接触新动物的时间增多(P<0.05)。结论“智三针”可改善Shank3孤独症模型鼠的自主活动、空间学习记忆和社会交往能力,而对新事物的喜好行为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智三针 shank3 孤独症谱系障碍 行为学 大鼠
下载PDF
Phelan-McDermid综合征1例临床表现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李梦春 左冬妮 李宛卫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6期2872-2876,共5页
该文对1例不明原因的全面发育迟缓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及基因诊断分析,为诊断Phelan-McDermid综合征(PMS)提供临床经验。通过收集1例PMS患儿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征、基因结果和随访资料等,并进行文献复习。患儿全面性发育迟缓,语言发育障碍,... 该文对1例不明原因的全面发育迟缓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及基因诊断分析,为诊断Phelan-McDermid综合征(PMS)提供临床经验。通过收集1例PMS患儿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征、基因结果和随访资料等,并进行文献复习。患儿全面性发育迟缓,语言发育障碍,有孤独症样表现。基因检测提示Chr(22)(q13.32q13.33)片段缺失,片段大小2.19 Mb,包括SHANK3基因。PMS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结合SHANK3基因检测结果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lan-McDermid综合征 shank3 发育迟缓 智力障碍 孤独症
下载PDF
SHANK3新突变导致Phelan-McDermid综合征4例临床及遗传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段若愚 延会芳 +5 位作者 王君宇 张钰 顾强 韩颖 李明 王静敏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78-780,共3页
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4例Phelan-McDermid综合征(PMS)患儿基本信息、临床资料, 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患儿家系进行检测, 总结分析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 并进行基因型-表型分析。4例患儿均表现... 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4例Phelan-McDermid综合征(PMS)患儿基本信息、临床资料, 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患儿家系进行检测, 总结分析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 并进行基因型-表型分析。4例患儿均表现为发育迟缓, 尤其是语言发育落后, 例2有孤独症样表现。基因检测结果发现4种SHANK3变异:c.2861delC p.(S955Pfs*109)、c.3166delC p.(A1039Afs*39)、c.3711;723delGCCCAGCCCCCGG p.(L1241Lfs*29)和c.2223+1G>A, 经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致病性评级均为致病性, 为未报道的新变异。本研究扩展了SHANK3突变谱, 为PMS准确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lan-McDermid综合征 shank3 发育迟缓 自闭症谱系障碍
原文传递
SHANK3基因突变孤独症模型中枢兴奋抑制平衡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孟昀晨 张伟南 +5 位作者 熊信 徐丹 张小燕 赵宇 张嵘 甄志平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62-970,共9页
编码SH3(Src homology domain 3)和多个锚蛋白重复结构域蛋白3(SHANK3)基因广泛分布于大脑的各个脑区,定位于兴奋性突触后致密部(postsynaptic density,PSD)。SHANK3基因不同位点突变的鼠类模型已被广泛构建,以模拟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 编码SH3(Src homology domain 3)和多个锚蛋白重复结构域蛋白3(SHANK3)基因广泛分布于大脑的各个脑区,定位于兴奋性突触后致密部(postsynaptic density,PSD)。SHANK3基因不同位点突变的鼠类模型已被广泛构建,以模拟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行为表现,探究异常行为背后的机制。各脑区的兴奋抑制平衡(E-I balance)是ASD的发生机制之一,与ASD的行为表现密切相关。SHANK3基因不同位点的突变可能会导致不同脑区E-I平衡的变化,从而产生ASD样行为。该文主要综述SHANK3基因不同位点突变ASD鼠类模型不同脑区E-I平衡的变化、与行为之间的联系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为SHANK3基因突变ASD鼠类模型的发病机制及干预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k3 孤独症谱系障碍 兴奋抑制平衡 行为学
原文传递
Shank3基因敲除自闭症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加强 胡敏 +3 位作者 郭保霖 谢育英 武胜昔 王文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运用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分析Shank3基因敲除(Shank3-KO)自闭症小鼠的焦虑样行为。方法:成年Shank3-KO小鼠和同窝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摄像机记录小鼠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中的活动。Smart 3.0行为学软件对活动轨迹进行数据分... 目的:运用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分析Shank3基因敲除(Shank3-KO)自闭症小鼠的焦虑样行为。方法:成年Shank3-KO小鼠和同窝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摄像机记录小鼠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中的活动。Smart 3.0行为学软件对活动轨迹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小鼠在旷场"中央区域移动距离"、"中央区域移动时间百分比",在高架十字迷宫中"总移动距离"、"开臂进入次数"、"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等数据。结果:与WT小鼠相比,Shank3-KO小鼠在旷场中"总移动距离"显著下降,它们更偏爱在靠近旷场外壁的区域活动,对中心区域的探索欲望低下。在高架十字上,Shank3-KO小鼠更偏爱待在封闭安全环境中,比WT小鼠更恐高,开臂探索次数显著减少。结论:Shank3-KO小鼠自发性焦虑行为与WT小鼠有明显不同,旷场、高架十字环境会刺激其产生更高的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实验 自闭症 焦虑样行为 shank3 小鼠
下载PDF
两例22q13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罗继航 房迪 +8 位作者 邱文娟 肖冰 范燕洁 叶军 韩连书 张惠文 余永国 梁黎黎 顾学范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361-365,共5页
目的明确两例发育落后儿童的遗传学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应用常规G显带技术分析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检测患儿潜在的染色体微缺失/重复... 目的明确两例发育落后儿童的遗传学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应用常规G显带技术分析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检测患儿潜在的染色体微缺失/重复,用荧光定量PCR验证芯片检测结果。结果患儿1表现为智力及语言发育落后、癫痫、自闭症样行为、轻度面容异常;患儿2主要表现为智力及语言发育落后,无明显面容异常。SNParray分析提示两例患儿在22q13.33区分别存在69kb和587kb的杂合缺失,两个缺失均涉及22q最末端的SHANK3及ACR基因,荧光定量PCR证实两例患儿均存在SHANK3的新发杂合缺失,确诊为22q13缺失综合征。结论SHANK3单倍体剂量不足与患儿的临床表现相关。SNParray分析可发现染色体微缺失,为遗传咨询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落后 22q13缺失综合征 单核苷酸微阵列芯片 shank3基因
原文传递
Phelan-McDermid综合征4例患儿的临床表型与遗传学分析
11
作者 闫露露 张玉鑫 +5 位作者 田丽蕴 刘颖文 何艳 韩春晓 庄丹燕 李海波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059-1065,共7页
目的探讨4例Phelan-McDermid综合征(PMS)患儿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6月2日至2023年5月8日在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4例PMS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提取DNA,进行全外... 目的探讨4例Phelan-McDermid综合征(PMS)患儿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6月2日至2023年5月8日在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4例PMS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提取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并通过Sanger测序和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对候选变异进行验证。本研究通过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伦理号:EC2020-048)。结果4例患儿均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和智力障碍,患儿3和4具有自闭症表现。患儿1和2分别携带SHANK3基因c.731T>C(p.Leu244Pro)和c.2782_2851del(p.Gly928ArgfsTer4)杂合变异,经Sanger测序验证其父母均未携带上述变异,提示为新发变异。患儿3和4在22q13.33区分别存在121 kb和52.02 kb的杂合缺失,均涉及SHANK3和ACR基因,经q-PCR验证,2例患儿均存在SHANK3和ACR基因杂合缺失,其父母均无缺失,提示为新发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相关指南,SHANK3基因c.731T>C和c.2782_2851del分别被评定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2+PM2_Supporting+PP3)和致病性变异(PVS1+PM2_Supporting+PS2_Supporting);染色体22q13.33区段52.02 kb和121 kb的杂合缺失均被评定为致病性变异(2D+4C,赋值1.05分;2D+4C,赋值1分)。结论本研究通过基因检测确诊了4例PMS患儿,丰富了PMS的变异谱和表型谱,为患儿的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lan-McDermid综合征 shank3基因 发育迟缓 全外显子组测序
原文传递
Phelan-McDermid综合征的神经精神表现及其诊治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越 张滢 +3 位作者 王玮欣 孙宁宁 李洋 魏红辉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Phelan-McDermid综合征是由SHANK3基因单倍体功能不足引起的临床表现多样的罕见病,主要症状包括肌张力低下、智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孤独症谱系障碍表现等,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该病可能的发病机制、药物研究进展,并重... Phelan-McDermid综合征是由SHANK3基因单倍体功能不足引起的临床表现多样的罕见病,主要症状包括肌张力低下、智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孤独症谱系障碍表现等,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该病可能的发病机制、药物研究进展,并重点描述了神经精神失代偿的表现及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lan-McDermid综合征 shank3基因 发病机制 神经精神障碍表现 治疗
原文传递
发育迟缓伴智力障碍患儿2例的遗传学分析
13
作者 王凤阳 祁娜 +7 位作者 高越 吴东 张梦汀 张倩 杨科 彭会娟 雷星星 廖世秀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876-880,共5页
目的明确2例发育迟缓/智力障碍(DD/ID)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分别于2021年8月29日以及2019年8月5日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2例DD/I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CGH)对患儿及其父母的外... 目的明确2例发育迟缓/智力障碍(DD/ID)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分别于2021年8月29日以及2019年8月5日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2例DD/I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CGH)对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进行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分析。结果2例患儿分别为2岁10个月和3岁,均具有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头颅MRI异常等表现。aCGH检测患儿1结果为arr[hg19]6q14.2q15(84621837_90815662)×1,提示存在6.19 Mb缺失,所涉及的ZNF292基因的杂合变异可能导致常染色体显性智力发育障碍64。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评判为致病性CNV;患儿2的检测结果为arr[hg19]22q13.31q13.33(46294326_51178264)×1,提示存在4.88 Mb缺失,所涉及的SHANK3基因单倍剂量不足可能导致Phelan-McDermid综合征,评判为致病性CNV。2例患儿的父母检测结果均未见异常。结论染色体6q14.2q15缺失和22q13.31q13.33缺失可能分别是2例患儿发育迟缓和智力障碍的遗传学病因,ZNF292基因单倍剂量不足可能是导致6q14.2q15缺失患儿临床表型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拷贝数变异 6q14.2q15缺失 Phelan-McDermid综合征 ZNF292基因 shank3基因 发育迟缓 智力障碍
原文传递
Phelan-McDermid综合征42例病例系列报告
14
作者 刘春雪 邓晶鑫 +8 位作者 王怡 李慧萍 张凯峰 董萍 徐琼 张颖 周秉睿 胡纯纯 徐秀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8-392,共5页
背景Phelan-McDermid综合征(PM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SHANK3基因缺陷已被确定为PMS神经学特征的关键候选基因,PMS目前尚无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依赖遗传学检测。目的 总结PMS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探索PMS临床诊断路径。设... 背景Phelan-McDermid综合征(PM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SHANK3基因缺陷已被确定为PMS神经学特征的关键候选基因,PMS目前尚无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依赖遗传学检测。目的 总结PMS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探索PMS临床诊断路径。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收治的PMS患儿,对其基因型特点、发育特征、临床症状、头颅影像、脑电图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检索文献,总结PMS临床诊断线索。主要结局指标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结果 42例PMS患儿纳入分析,男24例,女18例,平均初诊年龄3.8(1.5~12.9)岁。42例PMS患儿中,最常见的临床特征(>50%):均表现为全面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语言发育障碍和注意力不集中,孤独症谱系障碍占86%、多动占82%、大运动发育延迟占52%,此外表现为颜面部畸形(耳朵大却形成不良、脸颊饱满、鼻孔前倾朝上、眼睑饱满、面中部平坦、肉质手/肉质脚、球状鼻、宽额头或额头突出)。新表型包括眉尾稀疏/缺如、体毛过重、耳廓畸形、垂眼眼型和韧带松弛。遗传学检测均发现致病变异,其中21例为包含SHANK3基因在内的22q13.3缺失(0.1~7.7 Mb,平均3.1 Mb),4例为仅有SHANK3基因部分外显子缺失,17例是SHANK3基因杂合性点突变,其中移码突变12例,无义突变5例。结论 当患儿有新生儿期肌张力低下表现,18月龄存在明显的运动和语言发育里程碑的延迟,任何年龄段、任何形式的发育评估提示至少五个能区的发育严重落后,以及存在与头长不相称的大耳和与身材不相称的肉质手/脚时,应高度怀疑PMS,需进一步完善遗传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lan-McDermid综合征 22q13.3缺失综合征 shank3基因 全面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障碍
下载PDF
Phelan-McDermid综合征患儿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举语 林艳 +2 位作者 张占会 林舜娜 李冰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0期3711-3716,共6页
目的总结1例罕见的22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缺失导致的Phelan-McDermid综合征(PMS)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实验室检测及基因分析结果,并通过文献复习为疾病诊断、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目的总结1例罕见的22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缺失导致的Phelan-McDermid综合征(PMS)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实验室检测及基因分析结果,并通过文献复习为疾病诊断、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明确诊断的1例PM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家系全基因组测序资料。查阅文献总结PMS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特点。结果该患儿临床主要症状为肌张力低下、全面性发育迟缓、语言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轻微面部畸形、手足肥大、趾甲发育不良、骶骨酒窝,头颅MRI提示脑白质髓鞘化延迟;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拷贝数变异异常,确认染色体chr22:46519480-51304566上存在4.79 Mb的新发缺失突变并涉及SHANK3缺失。文献复习发现,PMS患者常见的发育及行为特征为语言缺乏或严重落后(100.00%)、发育迟缓/智力障碍(91.89%)、肌张力减退(73.17%);轻微畸形特征主要表现为大耳(21.88%)、睑裂狭小(21.88%)、斜视(18.75%)。遗传学分析:12例患儿仅是SHANK3点突变或缺失,29例患儿包含SHANK3以上的片段缺失。其中,点突变的患儿基因变异类型有2种,8例是移码突变(89.00%),1例为无义突变(11.00%)。遗传方式:新发突变(100.00%)。结论PMS的主要表型为肌张力低下、全面性发育迟缓、严重语言障碍、轻微畸形和孤独症谱系障碍等。22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缺失、突变涉及SHANK3缺失是其致病原因。基因型与表型关联分析表明,缺失的片段大小与临床表现多样性和/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此外,缺失片段中其他基因缺失也参与了PMS的病因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lan-McDermid综合征 22q13.3缺失综合征 shank3基因 基因型与表型
下载PDF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及全基因组芯片分析孤独症患者SHANK3及UBE3A等热点基因拷贝数变异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维强 陈晓林 +4 位作者 何文智 张慧敏 钟鑫琪 黎青 孙筱放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SHANK3,UBE3A等热点基因拷贝数变异(CNV)与孤独症的相关性。方法对75名孤独症患儿及112名健康父母和30名正常对照进行研究,利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及全基因组芯片重点对22q13区域(SHANK3基因)、15q11—13(UBE3A,G... 目的研究SHANK3,UBE3A等热点基因拷贝数变异(CNV)与孤独症的相关性。方法对75名孤独症患儿及112名健康父母和30名正常对照进行研究,利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及全基因组芯片重点对22q13区域(SHANK3基因)、15q11—13(UBE3A,GABRB3基因)、15q13微缺失区域及CHRNA7基因、16p11微缺失区域等区域进行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异检测。结果①MLPA分析显示,75名孤独症患儿有6-1;存在22q13区域的SHANK3基因第15外显子杂合缺失(8.0%,6/75),正常纽缺失率为1.4%(2/142),两组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6名SHANK3杂舍缺失的患儿及6名正常对照进行全基因组芯片分析显示,孤独症患儿CNV变异总数和所涉及的染色体长度都远远高于对照组,在第1,9,15,16,21,22号染色体CNV变化较大。结论高通量全基因拷贝数变异研究有助于孤独症研究,22q13及SHANK3基因可作为孤独症热,点区域重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拷贝数变异 孤独症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 芯片 shank3基因
下载PDF
Phelan-McDermid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珊 席可望 +2 位作者 刘婷 张颖 李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917-920,共4页
Phelan-McDermid综合征(Phelan-McDermid syndrome,PMS)(OMIM#606232)是由22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缺失引起的较为罕见遗传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全面发育落后、智力障碍、肌张力降低、语言发育迟缓、轻度畸形及自闭症等,但缺... Phelan-McDermid综合征(Phelan-McDermid syndrome,PMS)(OMIM#606232)是由22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缺失引起的较为罕见遗传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全面发育落后、智力障碍、肌张力降低、语言发育迟缓、轻度畸形及自闭症等,但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SHANK3被认为是引起该病神经系统障碍的关键基因,但有研究表明22q13区的其他基因可能也会对PMS的表型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关于PMS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尤其在其诊断及治疗进展方面,本文就该病在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lan-McDermid综合征 22q13缺失 shank3基因 神经发育障碍
原文传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洪晓文 陈燕惠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6-58,72,共4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确诊主要采用现有行为学症状诊断方法,大多数ASD儿童在到了4岁左右才得到准确诊断,而此时患儿的社交障碍已经十分明显,错失了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学者对ASD的病理机制和药物靶标进行了大量研究...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确诊主要采用现有行为学症状诊断方法,大多数ASD儿童在到了4岁左右才得到准确诊断,而此时患儿的社交障碍已经十分明显,错失了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学者对ASD的病理机制和药物靶标进行了大量研究,越来越多结果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ASD的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针对IGF-1在ASD中的作用进行综述,目的是为阐明IGF-1有望成为ASD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及探讨IGF-1在ASD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shank3基因 Engrailed2基因 MECP2蛋白
原文传递
Shank3基因突变鼠行为及脑内机制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丹 李晗冉 +4 位作者 章志豪 孟昀晨 任炳瑞 张嵘 甄志平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65-1373,共9页
Shank3基因可编码多结构域SHANK3蛋白,该蛋白是兴奋性突触后致密区的支架蛋白,其不同结构域可供各种离子通道、受体和细胞内骨架直接或间接锚定,形成突触后重要的功能复合体。Shank3基因在神经系统分布较多,对维持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有重... Shank3基因可编码多结构域SHANK3蛋白,该蛋白是兴奋性突触后致密区的支架蛋白,其不同结构域可供各种离子通道、受体和细胞内骨架直接或间接锚定,形成突触后重要的功能复合体。Shank3基因在神经系统分布较多,对维持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有重要作用。近年来,Shank3基因的突变被发现与多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密切相关。不少实验室开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基于Shank3基因突变的转基因鼠类模型,以研究该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的机制问题,探究疾病的可能治疗方法。该文通过文献查阅,对基于Shank3基因突变的转基因鼠造成的异常行为及脑机制进行综述,探究该基因突变在神经疾病机制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为后续Shank3基因模式动物的深入研究做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k3基因 基因突变 动物行为 脑机制
原文传递
不同因素对Shank3B^(-/-)孤独症模型小鼠刻板行为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海鹰 范运龙 +5 位作者 曹阳 郭保霖 任可可 孙唐娜 姚涵 王文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研究性别、环境以及不同的观察时间和检测指标对Shank3B^(-/-)孤独症模型小鼠刻板行为分析的影响。方法:录像记录不同性别成年Shank3B^(-/-)小鼠和同窝野生型(Shank3B+/+)小鼠在原始鼠笼和新鼠笼中的梳理毛发行为各2 h。将2 h划分... 目的:研究性别、环境以及不同的观察时间和检测指标对Shank3B^(-/-)孤独症模型小鼠刻板行为分析的影响。方法:录像记录不同性别成年Shank3B^(-/-)小鼠和同窝野生型(Shank3B+/+)小鼠在原始鼠笼和新鼠笼中的梳理毛发行为各2 h。将2 h划分为不同时间间隔后统计"理毛时间"以及"理毛次数",计算"平均每次理毛时间"。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评估以上各因素对梳理毛发行为的影响。结果:(1)Shank3B^(-/-)小鼠理毛时间存在性别差异,雌性梳理毛发时间更久;相比于Shank3B+/+小鼠在新环境中理毛时间增加而言,环境对Shank3B^(-/-)小鼠理毛时间没有影响;(2)Shank3B^(-/-)小鼠理毛次数和平均每次理毛时间在不同环境和不同性别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hank3B^(-/-)小鼠梳理毛发行为与Shank3B+/+小鼠存在显著性差异,环境对Shank3B^(-/-)小鼠梳理毛发行为影响不大。性别、不同的观察时间、不同的检测指标都对Shank3B^(-/-)小鼠梳理毛发行为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刻板行为 shank3B 动物行为学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