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羞耻者的归因方式和应对风格 被引量:42
1
作者 施承孙 钱铭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93-195,共3页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易羞耻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归因特点和应对风格。根据被试在羞耻量表上的得分把被试分为易羞耻组(53人)和不易羞耻组(52人)。首先研究两组被试在生活事件的性质和可控性不同水平下的归因特点;其次比较两组在应对...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易羞耻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归因特点和应对风格。根据被试在羞耻量表上的得分把被试分为易羞耻组(53人)和不易羞耻组(52人)。首先研究两组被试在生活事件的性质和可控性不同水平下的归因特点;其次比较两组在应对风格上的差异。结果显示:(1)易羞耻者对消极事件倾向于作自身的、持久的、整体的归因,这在事件的可控性中等和高等时表现最明显;(2)易羞耻者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多地使用“否认问题回避问题”等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使用“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等积极的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耻 归因 应对方式 病理心理学
下载PDF
自尊在大学生人格、羞耻感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钟杰 李波 钱铭怡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 :考察自尊在大学生人格、羞耻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中的直接效应和干扰效应 ,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大学生人格、羞耻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方法 :36 5名大学生参加了本研究 ,其中男生 196人 ,女生 16 9人 ,平均年龄 2... 目的 :考察自尊在大学生人格、羞耻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中的直接效应和干扰效应 ,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大学生人格、羞耻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方法 :36 5名大学生参加了本研究 ,其中男生 196人 ,女生 16 9人 ,平均年龄 2 0 .6 5± 1.5 9岁。所有被试填写了自尊量表、羞耻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结果 :在大学生人格、羞耻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中 :(1)自尊对心理症状和羞耻感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2 )自尊在神经质人格影响心理症状路径中的干扰效应显著 ;(3)精神质作为一个独立的影响心理症状的因素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大学生 人格 羞耻感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全程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耻感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7
3
作者 刘英 张凯 胡江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7期2297-2299,共3页
目的研究全程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耻感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为患者诊疗期间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接诊的68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目的研究全程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耻感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为患者诊疗期间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接诊的68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服药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服药的基础上给予12周的全程康复护理。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病耻感评估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病耻感得分、HAMD量表评分以及NOSIE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统计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病耻感得分、NOSIE量表评分和HAMD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病耻感得分为(25.50±10.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28±12.19)分,HAMD量表评分为(19.67±4.51)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0±3.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康复护理可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病耻感 心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羞耻易感性差异及对羞耻的应付 被引量:34
4
作者 钱铭怡 刘嘉 张哲宇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7-392,共6页
研究目的是了解羞耻感对应付的影响。 1 0 0名大专一年级学生根据主试呈现的 9个故事情境 ,评定自己在其中体验到的羞耻的强烈程度 ,从中选择了 5个可以较好的激发被试羞耻情绪的典型羞耻事件 ,考察被试在其中的应付方式 ,并比较了高、... 研究目的是了解羞耻感对应付的影响。 1 0 0名大专一年级学生根据主试呈现的 9个故事情境 ,评定自己在其中体验到的羞耻的强烈程度 ,从中选择了 5个可以较好的激发被试羞耻情绪的典型羞耻事件 ,考察被试在其中的应付方式 ,并比较了高、低羞耻组被试在应付方法使用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 :大学生面临羞耻事件时 ,倾向于采用接受事件结果、直接面对问题和让时间冲淡一切的应对方法 ,较少使用否认和逃避的方法。羞耻易感性较高的个体较之羞耻易感性低的个体更可能使用回避、隐藏感情、祈祷和等待的应付方法 ;羞耻易感性低的个体较之羞耻易感性高的个体更可能使用寻求社会支持的方法。作者进一步根据羞耻的本质和其现象学的特点解释了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耻 应激源 应付
下载PDF
心理控制源倾向与抑郁、羞耻、及自尊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32
5
作者 王登峰 王燕 张雨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07-210,共4页
99名大学生被试完成了心理控制源量表,抑郁量表,以及羞耻和自尊量表。因素分析的结果,羞耻和自尊量表具有满意的结构效度。对各量表分数的相关及方差分析表明,心理控制源分数与抑郁和羞耻有中等水平的正相关,与自尊有较低的负相关,并且... 99名大学生被试完成了心理控制源量表,抑郁量表,以及羞耻和自尊量表。因素分析的结果,羞耻和自尊量表具有满意的结构效度。对各量表分数的相关及方差分析表明,心理控制源分数与抑郁和羞耻有中等水平的正相关,与自尊有较低的负相关,并且性别有显著的中介作用。文中讨论了性别和文化因素对控制倾向及适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控制源 抑郁 羞耻 自尊 适应
下载PDF
大学生羞耻和内疚差异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钱铭怡 戚健俐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6-633,共8页
以 48名北京大学本科生为被试 ,检验羞耻和内疚差异的 3种假设 :研究一同时检验“公开化与私人化”和“个人无能与违背道德”两个假设 ;研究二检验“伤害自我与伤害他人”假设。方法是依次呈现一系列不同的负性情境 (情境事先已按要检... 以 48名北京大学本科生为被试 ,检验羞耻和内疚差异的 3种假设 :研究一同时检验“公开化与私人化”和“个人无能与违背道德”两个假设 ;研究二检验“伤害自我与伤害他人”假设。方法是依次呈现一系列不同的负性情境 (情境事先已按要检验的假设加以控制 ) ,要求被试设想自己亲身经历该情境 ,然后回答体验到的羞耻和内疚的程度及理由。结果表明 :①“公开化与私人化”对羞耻和内疚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有他人在场”可以易化羞耻 ,而内疚感的产生一般不需要“观众”在场。②“违背道德”在引发羞耻和内疚感上基本相等 ,而“个人无能”引起更多的羞耻感 (p <0 0 1)。③“公开化与私人化”和“个人无能与违背道德”的交互作用不显著。④“伤害自我”更多引起羞耻感 (p <0 0 5 ) ,而“伤害他人”更多引起内疚感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对比研究 羞耻 内疚 伤害自我 伤害他人 道德情感 青少年心理
下载PDF
自尊、归因方式与内疚和羞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樊召锋 俞国良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61,79,共6页
通过对1040名中学生施测问卷,建立自尊、归因方式与内疚和羞耻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1)自尊与内疚和羞耻呈显著正相关,归因方式与内疚或羞耻呈显著负相关;2)自尊是归因方式与内疚和羞耻之间的中介变量,归因方式对自尊的直接作用大... 通过对1040名中学生施测问卷,建立自尊、归因方式与内疚和羞耻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1)自尊与内疚和羞耻呈显著正相关,归因方式与内疚或羞耻呈显著负相关;2)自尊是归因方式与内疚和羞耻之间的中介变量,归因方式对自尊的直接作用大于对内疚和羞耻的直接作用,对内疚和羞耻的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3)个体对内疚事件更倾向于内归因,对羞耻事件更倾向于外归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疚 羞耻 自尊 归因方式
下载PDF
高中生数学能力实体观对数学学习投入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消极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5
8
作者 蒋舒阳 刘儒德 +2 位作者 甄瑞 洪伟 金芳凯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6,共9页
采用数学能力实体观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消极学业情绪量表(羞愧、厌倦)和数学学习投入量表,对106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数学能力实体观、学业自我效能感、羞愧、厌倦和数学学习投入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 采用数学能力实体观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消极学业情绪量表(羞愧、厌倦)和数学学习投入量表,对106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数学能力实体观、学业自我效能感、羞愧、厌倦和数学学习投入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厌倦在数学能力实体观和数学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均显著;且学业自我效能感-厌倦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这表明,高中生的数学能力实体观不仅可以直接预测数学学习投入,也可分别经由学业自我效能感、厌倦的中介作用、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数学学习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能力观 学业自我效能感 消极学业情绪 数学学习投入 高中生
原文传递
癫痫患者羞耻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9
作者 宋杰 李真 +2 位作者 许阳 李浩 绳宇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调查描述癫痫患者羞耻感的现状,分析癫痫患者羞耻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某医院就诊的109例癫痫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患者自主填写一般资料、Kilifi癫痫患者羞耻感中文版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 目的调查描述癫痫患者羞耻感的现状,分析癫痫患者羞耻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某医院就诊的109例癫痫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患者自主填写一般资料、Kilifi癫痫患者羞耻感中文版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对癫痫患者羞耻感和11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09例研究对象羞耻感得分为(8.27±5.21)。家庭人均月收入(回归系数为-1.325,标准回归系数为-0.209)、病程(回归系数为1.382,标准回归系数为0.269)、客观支持(回归系数为-0.474,标准回归系数为-0.228)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回归系数为-0.877,标准回归系数为-0.291)是癫痫患者羞耻感的影响因素,解释了总变异的27.4%。结论国内癫痫患者的羞耻感水平对比其他发展中国家较低;社会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越高、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病程越短,癫痫患者的羞耻感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羞耻 影响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大学生羞耻和内疚之现象学差异 被引量:25
10
作者 谢波 钱铭怡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5-109,共5页
采用对26条项目进行定量评定的方法,考察了305名中国大学生的羞耻和内疚在现象学表现上所存在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1)在中国大学生中,羞耻和内疚在现象学上的差异与西方人基本相似;(2)与西方研究的不同点在于该研究中... 采用对26条项目进行定量评定的方法,考察了305名中国大学生的羞耻和内疚在现象学表现上所存在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1)在中国大学生中,羞耻和内疚在现象学上的差异与西方人基本相似;(2)与西方研究的不同点在于该研究中未发现羞耻和内疚在对个人能力的负性评价上的差异;(3)羞耻和内疚都有可能在有他人在场和无他人在场时被体验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耻 内疚 现象学差异 中国文化 大学生
下载PDF
中学生敌意愤怒在羞耻倾向和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3
11
作者 杨坤 刘勇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9-881,884,共4页
目的考察中学生羞耻倾向与敌意、愤怒、攻击行为的关系,为中学生精神卫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学生羞耻感量表、Buss-Perry攻击问卷,对方便抽取的哈尔滨市851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中学生羞耻倾向、身体攻击与言语攻击得分在... 目的考察中学生羞耻倾向与敌意、愤怒、攻击行为的关系,为中学生精神卫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学生羞耻感量表、Buss-Perry攻击问卷,对方便抽取的哈尔滨市851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中学生羞耻倾向、身体攻击与言语攻击得分在性别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04,6.87,2.98,P值均<0.05),男生得分高于女生;中学生羞耻倾向、愤怒、身体攻击与言语攻击得分在年级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73,3.63,5.77,4.05,P值均<0.05),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发展过程。羞耻倾向、敌意、愤怒与攻击行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间均存在正相关(P值均<0.01)。敌意与愤怒在羞耻倾向预测攻击行为间多重中介作用(χ~2/df=4.11,CFI=0.901,TLI=0.907,RMSEA=0.047,SRMR=0.054)。结论中学生羞耻倾向可直接影响攻击行为,也可通过敌意、愤怒间接影响攻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意 羞耻 攻击 精神卫生 学生
原文传递
中学生羞耻感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27
12
作者 亓圣华 张彤 +1 位作者 李繁荣 李志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08年第6期599-601,604,共4页
目的:编制中学生羞耻感量表。方法: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发展量表的初步理论结构,再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理论结构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以此为基础编制了中学生羞耻感量表,并对正式问卷测量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探索... 目的:编制中学生羞耻感量表。方法: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发展量表的初步理论结构,再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理论结构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以此为基础编制了中学生羞耻感量表,并对正式问卷测量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量表含4个因素,解释了总变异的69.56%;α系数、重测信度分别为0.71-0.93,0.57-0.90。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拟合指数χ2/df,SRMR,GFI,AGFI,NNFI,CFI分别为3.63,0.047,0.91,0.90,0.93,0.94。结论:该量表的信效度都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羞耻感 中学生羞耻感量表
原文传递
道德情绪的特点、发展及其对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陈英和 白柳 李龙凤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7-636,共10页
道德情绪是在个体根据社会规范或行为准则对行为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绪,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道德情绪中的自我意识情绪需要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等过程的参与,其发展也受众多内外因素的影响;道德情绪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行为和... 道德情绪是在个体根据社会规范或行为准则对行为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绪,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道德情绪中的自我意识情绪需要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等过程的参与,其发展也受众多内外因素的影响;道德情绪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行为和神经科学层面的研究都表明道德情绪对于个体的道德行为及相关因素有重要影响;不同的道德情绪对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且现有的相关研究结果仍存在争议;未来研究应该加强关于道德情绪对道德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及脑科学研究,同时还应较多关注道德情绪及道德行为在较小儿童上的发展及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情绪 道德行为 内疚 羞耻 自豪
下载PDF
甘肃省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羞耻感、述情障碍、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 被引量:28
14
作者 冯缦 刘燕 孔庆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甘肃省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与羞耻感、述情障碍、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选取甘肃省8所大学的大二、大三学生898人(男459人,女439人),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测评自杀意念,羞耻体验量表(ESS)测评羞耻感,多伦... 目的:探讨甘肃省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与羞耻感、述情障碍、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选取甘肃省8所大学的大二、大三学生898人(男459人,女439人),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测评自杀意念,羞耻体验量表(ESS)测评羞耻感,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测评述情障碍,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测评社会支持。结果:有21.94%(197/898)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SS中的"个性因素"维度得分高[调整后的OR(95%CI)为1.08(1.05~1.11)]和PSSS的"家庭支持"分量表得分低[调整后的OR值(95%CI)为0.93(0.90~0.96)]与大学生自杀意念有关。结论:甘肃省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与羞耻感、述情障碍和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关系密切,应该将羞耻感、述情障碍和领悟到的社会支持放进大学生自杀的干预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意念 羞耻感 述情障碍 社会支持
下载PDF
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疾病困扰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万小娟 张瑜 +2 位作者 吴臣 刘妍 王克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疾病困扰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济南市3个社区的506例尿失禁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对各因素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筛选影响疾病困扰的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 目的了解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疾病困扰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济南市3个社区的506例尿失禁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对各因素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筛选影响疾病困扰的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疾病困扰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有33.4%的尿失禁女性受到疾病的困扰,尿失禁严重程度、疾病羞耻感、应对效能和患病时间是困扰性尿失禁的独立影响因素,这4个因素可以解释总变异量的49.8%。结论对尿失禁患者可根据其疾病困扰程度进行个性化干预,减轻疾病症状、降低患者的疾病羞耻感、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可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雌)性 尿失禁 羞耻
原文传递
中专学生童年期羞辱经历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联 被引量:21
16
作者 陈晶琦 廖巍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了解中专学生儿童期羞辱的发生情况,探讨儿童期羞辱经历的社会影响因素及其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石家庄某中专学校学生484名的儿童期羞辱经历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46.7%的学生16岁... 目的了解中专学生儿童期羞辱的发生情况,探讨儿童期羞辱经历的社会影响因素及其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石家庄某中专学校学生484名的儿童期羞辱经历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46.7%的学生16岁前曾经历过至少1次羞辱。对儿童羞辱的人,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同伴/同学(30.6%)、教师(25.8%)、父亲(21.1%)、母亲(20.9%)和兄弟姐妹(18.4%)。有过儿童期羞辱经历的学生,SCL-90量表中的躯体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9个因子的均分均明显高于没有儿童期羞辱经历的学生,而且儿童期羞辱经历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因子均分和SCL-90总均分有随羞辱程度加重而上升的剂量反应趋势。结论中专学校学生儿童期羞辱问题常见。儿童期羞辱经历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明显相关。在学校和社区应开展预防儿童虐待的干预活动,使教师和家长掌握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方法,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教师、家长的行为,制止对儿童的羞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虐待 羞耻 精神卫生 学生 相互影响分析
下载PDF
青少年自伤行为的自我惩罚功能:源于内疚感还是羞耻感?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玉龙 陈慧玲 +1 位作者 覃雅兰 蔺秀云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9-226,共8页
为了探讨青少年自伤行为自我惩罚功能的情绪条件,设计了两个研究:研究一包括2个实验,实验1对60名青少年、实验2对87名青少年进行行为实验;研究二使用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中学生羞耻感量表以及中学生内疚感量表等对723名普通青少年... 为了探讨青少年自伤行为自我惩罚功能的情绪条件,设计了两个研究:研究一包括2个实验,实验1对60名青少年、实验2对87名青少年进行行为实验;研究二使用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中学生羞耻感量表以及中学生内疚感量表等对723名普通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行为实验的结果显示,内疚感和羞耻感均能有效诱发青少年的自伤行为,而自伤行为能有效缓解青少年的内疚感和羞耻感;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青少年自伤与内疚感有明显的负相关,与羞耻感有明显的正相关。因此,维持青少年自伤行为自我惩罚功能的情绪条件是羞耻感,而非内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伤 自我惩罚 内疚感 羞耻感 青少年
原文传递
中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发生特点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丽琼 肖锋 +1 位作者 饶知航 陈婷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42-94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学生网络欺负与受欺负行为的发生特点,为网络欺负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海口市3所中学的599名中学生,采用青少年网络欺负与安全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欺负者与受欺负者的报告率分别为27.5%和40.2%。女生... 目的探讨中学生网络欺负与受欺负行为的发生特点,为网络欺负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海口市3所中学的599名中学生,采用青少年网络欺负与安全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欺负者与受欺负者的报告率分别为27.5%和40.2%。女生欺负与受欺负的比例均高于男生,高中生受欺负的比例高于初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网络聊天、手机短信、电话与网站是中学生最常遭遇及最常实施的欺负类型。36.5%~53.6%的受欺负者不知道欺负者是谁。22%~27%的受欺负者不会告诉任何人,40%~50%会告诉朋友,约20%会告诉父母,不到5%会告诉教师。结论中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存在性别与年级差异,网络聊天、手机短信、电话与网站是中学生最常遭遇及实施的欺负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特网 羞耻 精神卫生 学生
原文传递
论羞耻感教育 被引量:13
19
作者 燕良轼 王小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对青少年进行羞耻感教育是当前品德教育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也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步骤。羞耻感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是是非观形成的基础,是自尊心的表征,是抵御不良诱惑的精神力量,是道德教育的起点。... 对青少年进行羞耻感教育是当前品德教育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也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步骤。羞耻感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是是非观形成的基础,是自尊心的表征,是抵御不良诱惑的精神力量,是道德教育的起点。羞耻感可以通过是非观、自尊心、荣誉感和责任心等方面加以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耻感 自尊心 羞耻感教育 责任心 “八荣八耻”
下载PDF
羞愧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20
作者 徐琴美 翟春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9-181,共3页
近年来羞愧作为自我意识情绪研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而再度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 ,本文从羞愧的概念、发展理论、羞愧和内疚的差异研究、羞愧的动机作用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对羞愧的研究结果 。
关键词 羞愧 综述 认知评价 内疚 自我意识情绪 心理分析理论 认知决定论 机能主义理论 动机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