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mechanism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evolution in China 被引量:69
1
作者 ZHOU Guohua HE Yanhua +3 位作者 TANG Chengli YU Tao XIAO Guozhen ZHONG Ti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3年第3期513-524,共12页
This paper provid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cluding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infrastructure, regional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tegration, urbani... This paper provid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cluding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infrastructure, regional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tegration, urbanization and rural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land use refor- mation and innovation, rural household behavior conversion, macro-control policy factors, and so on. Based 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ays and degree of effect on rural settlement evolution, these factors are classified into basic factors, new-type factors and mutation factors The drive of basic factors mainly focuses on the traditional inheritance of rural settlements, the new-type factors mainly affect rural settlement transition, and the mutation factors may bring about sudden changes. All these factors constitute a "three-wheel"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shape three typical driver paths: slow smooth path under the basic factors, new path to rapid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type factors, and the sudden change path under the mutation factors. The paper also investigat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evolution in the aspects of settlement system, settlement scale, settlement morphology, settlement function, settlement culture, settlement environment, etc. The general process of rural settlement evolu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initial, transi- tional, developmental, and mature st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settlements EVOLUTION evolution stage dynamic mechanism China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分析的徐州市居民点分布模式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闫庆武 卞正富 王桢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0-163,共4页
居民点空间分布的研究是聚落地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运用空间分析的方法研究居民点的分布能更准确地刻画出其空间分布的本质规律。本文根据2004年TM遥感图像和城市地图得到徐州市城乡居民点空间分布的信息,继而运用样方分析(QA)法、最近... 居民点空间分布的研究是聚落地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运用空间分析的方法研究居民点的分布能更准确地刻画出其空间分布的本质规律。本文根据2004年TM遥感图像和城市地图得到徐州市城乡居民点空间分布的信息,继而运用样方分析(QA)法、最近邻距离指数(NNI)、K(d)函数、热点探测技术(NNH)研究了徐州市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与模式。结果显示:徐州市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总体上呈现出集聚分布的特点;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大,居民点空间分布的集聚性指数也增大;居民点空间分布的热点区域在微观尺度上具有空间随机性、在中观尺度上具有轴带延伸性、宏观尺度上具有面状集中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模式分析 热点分析 空间数据分析 徐州市 居民点
原文传递
论乡村多功能演化与乡村聚落转型 被引量:50
3
作者 周国华 戴柳燕 +2 位作者 贺艳华 谭雪兰 何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42-251,共10页
乡村多功能理论是对乡村价值进行再认知的新范式,是探索乡村多元化发展路径的新视角。乡村聚落是承载乡村多功能的空间载体,为乡村多功能提供基础支撑作用。该研究基于乡村多功能与乡村聚落的基本理论认知,系统梳理中国乡村多功能演化... 乡村多功能理论是对乡村价值进行再认知的新范式,是探索乡村多元化发展路径的新视角。乡村聚落是承载乡村多功能的空间载体,为乡村多功能提供基础支撑作用。该研究基于乡村多功能与乡村聚落的基本理论认知,系统梳理中国乡村多功能演化与乡村聚落转型的基本态势,探讨乡村多功能演化与乡村聚落转型的相互作用机理。乡村多功能演化是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不断分化与重新整合的过程,在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等力量的共同驱动下,乡村地域经历了弱功能低水平—功能分化发展—功能冲突—多功能高水平协同发展等4个阶段。乡村聚落转型呈现五大基本趋势,即聚落总体规模缩减、聚落布局的集聚与收缩、聚落体系的层次化与网络化、聚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聚落景观多元化与功能复合化等。乡村多功能演化与乡村聚落转型是双向耦合的2个过程,共同驱动乡村地域系统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功能 聚落 转型发展 互动机理
下载PDF
双线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8
4
作者 彭畅 伋雨林 +2 位作者 骆汉宾 李小青 吴贤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3868-3874,共7页
城市繁华地区盾构隧道施工常需从建筑下方地层穿越,如何确保上部建筑及隧道安全是施工中的难题。以武汉长江双线盾构隧道工程为例,利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对穿越武汉理工大学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电教楼下方的隧道盾构掘进采用三维数值... 城市繁华地区盾构隧道施工常需从建筑下方地层穿越,如何确保上部建筑及隧道安全是施工中的难题。以武汉长江双线盾构隧道工程为例,利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对穿越武汉理工大学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电教楼下方的隧道盾构掘进采用三维数值分析方法进行计算,模拟盾构掘进引起的地层变形和规律以及对隧道上部建筑物的影响。计算预测值与实测值较吻合,分析方法可用于分析和预测盾构掘进引起地层及隧道上部建筑物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隧道 有限元法 数值分析 沉降
下载PDF
桩的垂直静载试验极限承载力判定方法综述 被引量:19
5
作者 吕福庆 吴文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5年第4期85-93,共9页
桩的垂直静载试验极限承载力(或极限荷载)的确定是试验数据处理的关键。本文汇集编录了极限承载力的各种判定方法。但需指出的是,在具体应用判定试桩的极限承载力时,应以现行规范规定的方法为准,必要时可用其它方法进行校验。
关键词 静载试验 P-S曲线 极限承载力 沉降量
下载PDF
云南省掌鸠河流域近300年来聚落空间演变 被引量:27
6
作者 霍仁龙 杨煜达 满志敏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47-1658,共12页
研究聚落在山地中的空间演变过程对探讨历史时期山地的土地利用变化和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掌鸠河流域为研究区,综合利用地名志资料、历史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等建立聚落信息数据库,重建了流域内近300年来聚落的分布格局... 研究聚落在山地中的空间演变过程对探讨历史时期山地的土地利用变化和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掌鸠河流域为研究区,综合利用地名志资料、历史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等建立聚落信息数据库,重建了流域内近300年来聚落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进程。研究表明:在时间上,近300年来掌鸠河流域聚落的发展可分为缓慢增长阶段(1701-1800年)、高速增长阶段(1801-1950年)和缓慢增长阶段(1951-2000年)。在空间上,中下游河谷地带始终是聚落密度最大的区域,并呈现出由中下游向中上游,再由中上游向中下游,由河谷向两侧边远山区扩展的趋势。影响山地流域聚落演变的主要因素中,高程2200 m和2500 m、坡度20°是聚落扩展的重要界限,人口数量的增长是聚落数量增加和空间扩展的主要驱动力,少数民族的迁移与定居增强了聚落分布的垂直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300年 聚落 时空演变 掌鸠河流域 云南省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聚落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以藏北那曲县为例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海朋 樊杰 +1 位作者 何仁伟 刘汉初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42-1653,共12页
以青藏高原北部牧区那曲县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时相高清遥感影像精确提取的2005、2010和2017年3期聚落斑块数据,综合运用GIS分析技术定量测度了那曲县聚落演化的总体特征和空间指向特性,并进一步探讨了聚落格局及演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 以青藏高原北部牧区那曲县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时相高清遥感影像精确提取的2005、2010和2017年3期聚落斑块数据,综合运用GIS分析技术定量测度了那曲县聚落演化的总体特征和空间指向特性,并进一步探讨了聚落格局及演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2005~2017年,那曲县聚落规模和密度均呈增大态势,由数量增长型扩张转变为规模增大型扩张;聚落形态演变表现出阶段性差异,由空间无序向规整有序转变;聚落以小型为主,面积小于1 hm^2的斑块数占比高达69%,在时间演化上小聚落向大、中型聚落晋级趋势明显;聚落规模空间相关性显著,大斑块集聚区以县城所在地为中心沿青藏公路向西南方向延伸,小斑块集聚区长期围绕那曲镇外围呈"环形"分布。②特殊的自然本底塑造了那曲县聚落低山缓坡趋向和亲水近路特征,受生存环境和生计方式影响,聚落布局呈现避灾特性,聚落演化的优质草场指向性明显,随着高原乡镇经济职能的日益强化,聚落演化逐渐呈现出与内陆城镇化地区类似的乡镇中心地指向。③高海拔、破碎地貌、自然灾害多发易发、草场禀赋差异及水系纵横等自然环境因素塑造了那曲县聚落大范围小规模沿河谷阶地零散分布的基本格局,而政策、市场化与人口增长、区位条件、管理制度及文化观念等社会人文因素是推动聚落演化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牧区 聚落 那曲县 藏北地区
下载PDF
盾构下穿越施工对已建隧道沉降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越峰 张庆贺 +1 位作者 季凯 吕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490-1494,共5页
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对盾构近距离下穿越已建隧道的数值仿真模拟,得出盾构穿越施工时已建隧道随各进尺开挖的的沉降规律及施工影响特点,并根据实测反馈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合理确定施工方案和已建施工技术保护措施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盾构 下穿越 三维有限元 沉降 监测
下载PDF
辽代西拉木伦河流域聚落分布与环境选择 被引量:24
9
作者 韩茂莉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3-549,共7页
辽代西拉木伦河流域及毗邻地区的聚落是分析论证农业开垦范围与环境扰动的重要依据,作者将这一地区的聚落分为两类,其中之一为散居在各处的基层聚落,规模小,人口少,围绕聚落形成的耕地范围也有限,不是造成环境扰动的主要方面。另一类以... 辽代西拉木伦河流域及毗邻地区的聚落是分析论证农业开垦范围与环境扰动的重要依据,作者将这一地区的聚落分为两类,其中之一为散居在各处的基层聚落,规模小,人口少,围绕聚落形成的耕地范围也有限,不是造成环境扰动的主要方面。另一类以府、州城为中心形成的聚落,人口集中,耕地范围大,且大部分州治城邑属契丹历史纪念地,而不是农业垦殖适宜地;个别州治城邑地处沙地中部,不具备农业开垦的条件,由于人口集中,这些农田插花地不但范围大,而且是引起环境问题的关键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拉木伦河流域 环境扰动 聚落学 耕地 人口
下载PDF
吉林省近300年来聚落格局演变 被引量:25
10
作者 曾早早 方修琦 叶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94,共8页
聚落格局演变过程研究对探讨过去土地利用变化中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域,利用地名志资料建立吉林省聚落地名数据库,复原了吉林省近300a来聚落格局的演变历程。结果表明,近300a以来吉林省的聚落增长... 聚落格局演变过程研究对探讨过去土地利用变化中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域,利用地名志资料建立吉林省聚落地名数据库,复原了吉林省近300a来聚落格局的演变历程。结果表明,近300a以来吉林省的聚落增长在时间上可识别出4个阶段,分别为缓慢增长(1644—1735年)、增长加速(1736—1820年)、高速增长(1821~1949年)和增长放缓(1950~1990年)阶段,在空间上中部平原和丘陵台地地区在各时期都为聚落密度最大的区域,并且呈现出从中部的平原和丘陵台地向西部的平原和东部的山地扩散的过程。影响聚落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可能与吉林省的自然地理条件、移民、驻防、以及政府所施行的政策等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 聚落 土地利用 300a 吉林省
下载PDF
Natural environment suitability for human settlements in China based on GIS 被引量:20
11
作者 封志明 杨艳昭 +1 位作者 张丹 唐焰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9年第4期437-446,共10页
With the degener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human environment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worldwide.This paper sets up the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Index(HEI) model and evaluates the n... With the degener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human environment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worldwide.This paper sets up the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Index(HEI) model and evaluate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uitability for Human Settlements in China based on GIS technolog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I of China decreases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in general,HEI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opulation density at grid size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 between them reaches 0.93,which indicates that natural environment suitability for Human Settlements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Most people in China mainly concentrate in areas with high natural environment suitability.The total suitable area is 430.47×104 km2,which accounts for nearly 45% of the total land area in China,while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living in the area reaches 96.56%.With a population density of 18 people per square kilometer,the critical area is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for people to live in China.The critical area covers 225.11×104 km2 with a population of 41.12 million.The non-suitable area covers 304.42×104 km2 with a population of only 2.49 mill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settlements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Index natural environment suitability GIS China
下载PDF
Spatial morphology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duced by tour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villages in Yesanpo tourism area, China 被引量:19
12
作者 Xl Jianchao WANG Xinge +1 位作者 KONG Qinqin ZHANG Na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5年第4期497-511,共15页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rural urbanization in China. As the main reception base and important tourism attraction, tourism village is the core element of the tourism destination system. I...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rural urbanization in China. As the main reception base and important tourism attraction, tourism village is the core element of the tourism destination system. Integrating the method of PRA (Participatory Rural Assessment), GIS technology and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spatial morphology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duced by tourism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tourism villages in Yesanpo tourism area. The results suggest the emergence of a "core-periphery" pattern of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The closer to the core scenic spot, the higher degree of land-use intensity the village shows, as well as the more mature tourism function and greater change in landscape pattern. In particular, Gougezhuang shows an increase of the floor area ratio from 0.17 to 0.44, with the most mature tourism function and the lowest authenticity index of 0.448. Liujiahe has gone through the largest increase in construction land area from 17.3564 ha to 34.1128 ha, with moderately mature tourism function and relatively stable authenticity index of 0.566. Shangzhuang has the lowest construction land scale and intensity, with the poorest tourism function and most well-preserved landscape authenticity index of 0.942. Overall, in terms of the spatial morphology, the three villages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town", "semi-urbanization" and "traditional village" respectively, in corresponding to three land de- velopment types: "intensive reconstruction type", "enclave extension type" and "in situ utilization type". The 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these three villages imply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uristiz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different stages, and also have great representative value for the management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tourism area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settlements land use spatial evolution Yesanpo tourism area
原文传递
多年冻土区灌注桩桩–冻土相互作用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贾艳敏 郭红雨 郭启臣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3134-3140,共7页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平台,建立多年冻土区灌注桩桩–冻土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通过面–面接触实现桩与冻土间黏结、滑移和开裂的状态模拟,给出接触参数的合理取值,并将其对P-S曲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对多年冻土区灌注桩基础...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平台,建立多年冻土区灌注桩桩–冻土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通过面–面接触实现桩与冻土间黏结、滑移和开裂的状态模拟,给出接触参数的合理取值,并将其对P-S曲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对多年冻土区灌注桩基础在垂直静载作用下的内力和沉降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冻土区桩基的承载力主要由桩侧冻土层的黏聚力提供;三维高阶接触单元能较好地模拟桩与冻土系边界条件的非线性,真实地反映多年冻土区单桩的实际受力状态;有限元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从而证明模型建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多年冻土 桩基础 桩-冻土相互作用 沉降
下载PDF
基于迭代评价法的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与整治策略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伟强 刘耀林 +2 位作者 银超慧 荆莹 关小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55-263,共9页
科学进行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对实施农村居民点整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该文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研究了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的方法和分区整治策略。基于中心地理论,设计了农村居民点理想布局模型,在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基础上... 科学进行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对实施农村居民点整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该文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研究了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的方法和分区整治策略。基于中心地理论,设计了农村居民点理想布局模型,在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迭代评价的方法,设计了程序算法,利用Python语言和Arc Py类库实现了软件工具开发。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需求设计的理想村庄布局模型参数为:村庄之间的标准距离2.5 km,最大耕作半径为1.44 km,聚落腹地面积541.27 hm2。新郑市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综合分值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非均匀分布,而迭代评价结果呈现出相对均匀的分布,利用该结果进行村庄布局优化更加合理。进行村庄优化布局,设置了17个中心村,103个基层村,其余为拆迁村,并将拆迁村划分为政府主导型和规划引导型2类,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提出了对应的整治策略。研究结论认为,农村居民点迭代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该结果通过规划引导,可实现农村居民点的合理演化,该文的方法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优化 农村 居民点 适宜性评价 迭代评价
下载PDF
Transmutation of ancient settlement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between 6000-2000 aBP in the Chaohu Lake Basin, East China 被引量:16
15
作者 WU Li WANG Xinyuan +7 位作者 ZHOU Kunshu MO Duowen ZHU Cheng GAO Chao ZHANG Guangsheng LI Lan LIU Li HAN Weigua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0年第5期687-700,共14页
Based on 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ancient settlement sites from the middle and late Neolithic Age to the Han dynasty in the Chaohu Lake Basin of Anhui Province, East China, using the methods of GI... Based on 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ancient settlement sites from the middle and late Neolithic Age to the Han dynasty in the Chaohu Lake Basin of Anhui Province, East China, using the methods of GIS combined with the reconstructed paleoen- vironment by the records of lake sediment since Holocene, the transmutation of ancient set- tlements with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is area has been discussed. Studies show that the main feature of transmutation of ancient settlements from the middle and late Neolithic Age to the Han Dynasty wa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settlements in this area changed from high altitudes to low ones and kept approaching the Chaohu Lake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se could be the response to the climate change from warm-moist to a relatively warm-dry condition during the middle Holocene, leading to the lake level fluctuations. The large area of exposed land provided enough space for human activities. These indicate that the above changes in geomorphologic evolution and hydrology influenced by climate condi- tions affected the transmutation of ancient settlements greatly.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ettlement sites was that the number of sites in the west was more than in the east. This pattern may be related to the geomorphologic conditions such as frequent channel shifting of the Yangtze River as well as flood disasters during the Holocene optimum. Therefore, climate change was the inducement of the transmutation of ancient settlements in the Chaohu Lake Basin, which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istribution,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settl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ohu Lake Neolithic Age Han Dynasty transmutation of settlements climate change
原文传递
基于灌区尺度的聚落与水土资源空间耦合关系研究——以张掖绿洲为例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录仓 高静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88-1901,共14页
灌区是构成绿洲的最基本单元,在人工灌渠系统的强烈控制与引导下,渠系的供水量决定了灌溉面积(水浇地)的大小,而水浇地的规模又决定人口的承载能力,因此,水-土-人系统存在着高度的相互依存性和共生性。论文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的Geti... 灌区是构成绿洲的最基本单元,在人工灌渠系统的强烈控制与引导下,渠系的供水量决定了灌溉面积(水浇地)的大小,而水浇地的规模又决定人口的承载能力,因此,水-土-人系统存在着高度的相互依存性和共生性。论文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的Getis-Ord Gi*指数,选取张掖39个灌区中的3个灌区(新坝、平川、盈科)分别代表沿山独立灌区、绿洲边缘区灌区和绿洲中腹灌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坝灌区受独立水系和水资源保证程度的深刻影响,渠系、水浇地和居民点自干渠向外,由热点地区逐渐转变为冷点地区,居民点、干渠、水浇地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渠系对水浇地分布具有显著的控制和引导作用。平川灌区受黑河干流走向的影响,居民点、水浇地表现出明显的核心-外围特征,黑河沿岸干渠对居民点和水资源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作用。盈科灌区由于水资源丰富,保证程度高,渠系对于水浇地和居民点的控制作用反而低于其他两类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系 水浇地 居民点 新坝灌区 平川灌区 盈科灌区 张掖绿洲
原文传递
重庆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变化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燕 杨庆媛 何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66-274,共9页
该文以重庆市镇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耦合关系模式,基于净变化率和结构变化率,采用组合特征分析、空间分析和趋势面分析等方法,从区域整体和局部样带层次,探讨了二者数量变化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 该文以重庆市镇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耦合关系模式,基于净变化率和结构变化率,采用组合特征分析、空间分析和趋势面分析等方法,从区域整体和局部样带层次,探讨了二者数量变化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尺度特征上,镇域单元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农村人口数量变化体现出更多异质性;二者数量变化格局存在部分空间重合;“人减地减”“人增地增”等同向变化是主要耦合类型,且主要分布在渝西地区、长江沿线地区;逆向变化类型中,“人增地减”型主要分布在渝西地区,“人减地增”型主要分布在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点数量和农村人口变化的耦合关系作用显著,居人弹性系数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呈现出地带性分布规律。着眼于乡镇单元分析农村居民点和农村人口变化的关系模式,有利于为制定更加切合乡村发展实际的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地区 居民点用地 农村人口 耦合关系 重庆
下载PDF
包头市达茂旗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周海涛 宁小莉 +2 位作者 那晓东 张雪峰 李婉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6-286,共11页
深刻把握居民点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对居民点整治、优化布局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包头市达茂旗为例,综合土地利用、地名志、旗志等历史数据资料,采用核密度分析、重心迁移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索揭... 深刻把握居民点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对居民点整治、优化布局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包头市达茂旗为例,综合土地利用、地名志、旗志等历史数据资料,采用核密度分析、重心迁移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索揭示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选取DEM、坡度、坡向、距水域距离及距道路距离、距城镇距离、民族文化、人口数量、政府政策因子,分析居民点空间分布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1)2012年达茂旗居民点分布集聚特征明显,达到集聚峰值1.416个/km^2。1996-2016年间达茂旗居民点分布重心向东南部迁移,逐渐靠近百灵庙镇。2)在DEM和坡度对居民点分布的影响上呈倒"U"型特征,即先增加到峰值后逐渐减少,DEM的峰值为1 400~1 600m,坡度峰值为3.056°~5.446°。在坡向选择上逐渐倾向于南坡等阳坡,且比重逐年增大,但仍有部分居民点分布在阴坡。达茂旗居民点空间分布在距水域距离上并未呈现出明显的近水性,而在距水域7~10km区间分布数量最多。3)道路距离上呈现出明显的近道路取向,2016年居民点分布在距道路距离为0~1 000 m内的个数占98.77%,表明道路与居民点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心城镇对居民点的辐射影响仅局限一定范围内,居民点空间分布远离中心城镇。达茂旗农区和牧区的居民点个数与其人口数量相关性呈现不同特征,1996年、2016年牧区蒙古族人口数量与居民点个数呈显著正相关。蒙古族游牧文化促使居民点分布呈"满天星"的高度分散特征,政府政策对达茂旗居民点空间分布及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居民点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达茂旗
下载PDF
贵州省传统村落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兴艳 赵翠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9-395,404,共8页
为探究贵州省传统村落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差异,以贵州省五批共计724个传统村落及2017年居民点数据为基础,利用景观生态学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对传统村落居民点的规模、形状和集聚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 为探究贵州省传统村落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差异,以贵州省五批共计724个传统村落及2017年居民点数据为基础,利用景观生态学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对传统村落居民点的规模、形状和集聚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省传统村落居民点的规模、形状和集聚度分布特征差异明显,呈现出东南部、中部和北部差异明显的分布格局。(2)贵州省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和铜仁地区,传统村落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大地形位指数、靠近道路、景区和距中心城镇距离适中的地区,苗族村落居民点斑块总面积最大,其次为侗族。(3)地形位指数是贵州省传统村落居民点规模和集聚分布的主控因素,地形起伏度对传统村落居民点的形状影响较大,社会经济发展较低的地区传统村落较多。应根据居民点景观格局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居民点空间优化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居民点 空间分布 景观指数 地理探测器 贵州省
下载PDF
长城保护与周边村落更新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喆 傅岳峰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1-23,共3页
在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和景观上,长城与周边村落环境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长城保护应与周边村落的发展有机结合,形成良性互动和双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更新机制。论文探讨了以保护长城为主控的乡村更新与改造的方式方法,认为长城周... 在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和景观上,长城与周边村落环境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长城保护应与周边村落的发展有机结合,形成良性互动和双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更新机制。论文探讨了以保护长城为主控的乡村更新与改造的方式方法,认为长城周边村落更新与改造应从聚居环境的规划与整治、住宅设计、建筑节能、保护传统乡土风貌和建筑技术服务体系等多方面统一筹划、协调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 村落 周边 保护 技术服务体系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依存关系 有机结合 良性互动 更新机制 方式方法 聚居环境 住宅设计 建筑节能 乡村 风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