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我、身份及其他:菲利普·罗斯的情欲书写 被引量:31
1
作者 陈红梅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7年第1期304-313,共10页
情欲与性是菲利普·罗斯作为作家的一生中不断书写的话题,既带给他族人质疑的麻烦,也把他送上成功之路。在罗斯的作品里,性既是年轻人自由和自我的表达以及两性之间的博弈与争斗,凸现了其中复杂的政治关系,也显现了人在老年遍... 情欲与性是菲利普·罗斯作为作家的一生中不断书写的话题,既带给他族人质疑的麻烦,也把他送上成功之路。在罗斯的作品里,性既是年轻人自由和自我的表达以及两性之间的博弈与争斗,凸现了其中复杂的政治关系,也显现了人在老年遍历性事沧桑后的反思和自省,是向世事妥协的内容,罗斯的情欲书写呈现出其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性。同时,罗斯还将情欲上升为表现创作主题的艺术手段,母育、身份、嫉妒、羞愧等人性侧面都在他的性描写中得到突出的再现,揭示了隐含在情爱当中的丰富意义,给情爱文学烙下了他独特的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情欲 自我 身份
下载PDF
自然、历史、自我——多元化背景下塑造城市特色之问对 被引量:20
2
作者 沈磊 赵国裕 姚瑛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5-88,共4页
首先分析了我国关注城市特色的历程,并认为如何塑造城市特色是当前多元化背景下,应认真思考和切实践行的、沉重而深刻的课题。提出了“自然、历史、自我”是塑造城市特色之思想精髓,构建了“城市特色树”的概念,据此,形成并阐述了塑造... 首先分析了我国关注城市特色的历程,并认为如何塑造城市特色是当前多元化背景下,应认真思考和切实践行的、沉重而深刻的课题。提出了“自然、历史、自我”是塑造城市特色之思想精髓,构建了“城市特色树”的概念,据此,形成并阐述了塑造城市特色的思维构架和实践操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历史 自我 城市特色
下载PDF
自我教育:方法与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金志云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0年第1期19-22,共4页
自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法的理解限制了对自我教育本身的研究。本文从教育思想的深层次理解出发 ,提出了自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所蕴含的深义 :传递“自我”文化 ,发展个体自我 ,实现大自我。据此又对自我教育与人格教育。
关键词 自我教育 教育模式 教育方法 主体性教育
下载PDF
城乡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性格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维今 余兰琼 +1 位作者 戴伟民 王瑞文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7年第2期20-22,共3页
目的了解来自于城市、城镇和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性格特征,比较他们的差异,为在大学生中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供帮助。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睡眠障碍诊断和睡眠质量评定量表(SDSE)、艾森克人格量表(EPQ)进... 目的了解来自于城市、城镇和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性格特征,比较他们的差异,为在大学生中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供帮助。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睡眠障碍诊断和睡眠质量评定量表(SDSE)、艾森克人格量表(EPQ)进行测量。结果SCL-90结果显示,城市学生在阳性项目数、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和量表总分上均明显低于城镇组和农村组;SDSE结果显示,城市学生的影响度因子、投射因子得分最低,城镇学生的睡眠深度因子得分最低;EPQ结果显示,城市学生的E量表分最高,而农村学生的L量表分最高。结论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较好,城镇的居中,农村的较差;城市学生的性格较外向,而农村学生的自身隐蔽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卫生 人格 城市 农村
下载PDF
埃德娜的觉醒:寻找自我 被引量:4
5
作者 余锦云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47-50,共4页
凯特·肖邦的《觉醒》中的女主角埃德娜·蒙特利尔本是一个传统的贤妻良母 ,后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自我意识逐渐觉醒 ,走上一条违背传统妇道的离经叛道之路。其实 ,她的觉醒过程只不过是寻找自我的过程。作者试图通过埃德娜... 凯特·肖邦的《觉醒》中的女主角埃德娜·蒙特利尔本是一个传统的贤妻良母 ,后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自我意识逐渐觉醒 ,走上一条违背传统妇道的离经叛道之路。其实 ,她的觉醒过程只不过是寻找自我的过程。作者试图通过埃德娜的例子揭示出处于传统的男权社会的女性的困苦与挣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特·肖邦 《觉醒》 埃德娜·蒙特利尔形象 美国 女性
下载PDF
论明七子的文化人格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学堂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1,共5页
明前后七子近乎“狂”、“狷”的文化人格 ,标志着他们初步迈开了向自我回归的脚步。但由于理学文化的深入影响和时局的无边黑暗 ,他们还远未达到主体真正自立、个性真正自由的境界。这使得明代文学复古在实质和走向上具有双重性 :从正... 明前后七子近乎“狂”、“狷”的文化人格 ,标志着他们初步迈开了向自我回归的脚步。但由于理学文化的深入影响和时局的无边黑暗 ,他们还远未达到主体真正自立、个性真正自由的境界。这使得明代文学复古在实质和走向上具有双重性 :从正面说 ,它可以寄托和安顿人们初获释放的主体精神 ;从反面说 ,它又禁锢着人们个性自由的进一步发舒。前后七子内部的文学论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七子 后七子 文化人格 主体精神 个性自由
下载PDF
有关当代中国女性阅读问题的几点探讨——与宋代以来中国古典女性阅读的对照 被引量:7
7
作者 董朝峰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26,共3页
文章对照宋明清三代的中国古典女性阅读,探讨当代女性阅读的特点,主要从当代女性阅读的可能性、意义和内容三个方面展开,指出当代女性在获得阅读权利与能力的同时,更通过阅读确立自我。继而分析当代女性读物,辨析女性阅读的深层社会文... 文章对照宋明清三代的中国古典女性阅读,探讨当代女性阅读的特点,主要从当代女性阅读的可能性、意义和内容三个方面展开,指出当代女性在获得阅读权利与能力的同时,更通过阅读确立自我。继而分析当代女性读物,辨析女性阅读的深层社会文化心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阅读 女性读物 自我
下载PDF
迷失的“自我”:希刺克里夫形象解读 被引量:7
8
作者 韩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1-214,共4页
本文着眼于《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刺克里夫所处的环境,从精神生态的视角,结合马斯洛的人本哲学理论解读他"自我"的追寻。从他对凯瑟琳等人的报复和最后的奇异离世,说明了他想融入环境的合理性和不可能,透视了他病态人格和心... 本文着眼于《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刺克里夫所处的环境,从精神生态的视角,结合马斯洛的人本哲学理论解读他"自我"的追寻。从他对凯瑟琳等人的报复和最后的奇异离世,说明了他想融入环境的合理性和不可能,透视了他病态人格和心理形成的必然。希刺克里夫的所有挣扎,恰恰造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与所在环境的彻底疏离,他永远是所在环境的"他者",他追寻的结果是他的"自我"的彻底迷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啸山庄》 希刺克里夫 精神生态 自我
下载PDF
意识、哲学和神经科学
9
作者 +1 位作者 史凯(译) 韩永进(译)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6-195,199,共11页
从哲学角度对当前的意识研究工作进行概述,可以证明哲学的做法在意识研究中仍然具有持续的影响作用。在对有关意识和物质之间关系的一些主要哲学立场进行讨论后,可以发现许多学者关注的意识问题——“身—心”问题或“心—脑”问题——... 从哲学角度对当前的意识研究工作进行概述,可以证明哲学的做法在意识研究中仍然具有持续的影响作用。在对有关意识和物质之间关系的一些主要哲学立场进行讨论后,可以发现许多学者关注的意识问题——“身—心”问题或“心—脑”问题——只是意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之一。讨论“意识”“自我意识”和“自我”之间的关系,能够阐明对意识难题的困惑超越了它与物质的关系这一层面,进而指出哲学和神经科学可以相互学习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神经科学 哲学 自我意识 自我
下载PDF
从“治疗孩子”到“治疗家庭”:家庭治疗在孤独症谱系家庭中的性别化实践
10
作者 安孟竹 《妇女研究论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61,101,共16页
本文聚焦家庭治疗在养育孤独症孩子的家庭中的兴起与实践,探讨在缺乏社会支持的语境下照护的负荷如何迫使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从“治疗孩子”的生命工程转向“治疗家庭”。基于对珠三角B市面向孤独症家庭照护者的泛家庭治疗活动的参与观察... 本文聚焦家庭治疗在养育孤独症孩子的家庭中的兴起与实践,探讨在缺乏社会支持的语境下照护的负荷如何迫使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从“治疗孩子”的生命工程转向“治疗家庭”。基于对珠三角B市面向孤独症家庭照护者的泛家庭治疗活动的参与观察以及对活动参与者的访谈,本文意图揭示家庭治疗如何为孤独症孩子的家长带来一种在亲密关系互动中重新理解孩子症状的“家庭病理学”分析。本文试图指出,对于孤独症孩子的母亲而言,她们面临的特殊照护语境既构成了其追求家庭治疗的动因和语境,也造就了其实践家庭治疗的限制。性别化的照护既造就了性别化的“焦虑”,同时也让亲密关系的日常改造沦为一种女性在情感层面进行自我重塑的性别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治疗 亲密关系 照护 性别 自我 孤独症
原文传递
自我的消失到回归: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的主体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季若冰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4-58,共5页
从老年认知障碍患者主体性研究的发展历程出发,探究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的主体性是否存在以及如何存在,着重探讨社会文化关于认知、自我与人格的普遍理解,并总结出三个研究发展阶段:自我丧失与人格削弱、“以人为中心”的照护以及不断生成... 从老年认知障碍患者主体性研究的发展历程出发,探究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的主体性是否存在以及如何存在,着重探讨社会文化关于认知、自我与人格的普遍理解,并总结出三个研究发展阶段:自我丧失与人格削弱、“以人为中心”的照护以及不断生成的具身性与体间性自我。研究表明,尽管患者存在认知障碍,但是他们仍能在与他人的具身间互动中诠释自我与交流意义。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的主体性研究本质上回应了人之所以为人、应该是怎样的问题,有益于改善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的照护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认知障碍患者 自我 主体性 以人为中心 具身性 体间性
下载PDF
论林冲的自我回归 被引量:2
12
作者 宁培龙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2-25,共4页
林冲是《水浒传》中塑造较为成功的人物之一。从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入手 ,可以发现林冲的性格随着“本我”与“超我”之间的不断冲突而发展 ,逼上梁山的过程就是林冲回归“自我”的过程。
关键词 《水浒传》 林冲 弗洛依德 精神分析学 自我 本我 超我
下载PDF
自我的崩塌与重构: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的身份问题
13
作者 李冰玉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9-63,共5页
自我性的紊乱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性痛苦,而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往往面临着自我性的萎缩甚至瓦解。认知障碍患者的自我性建构面临着三大困境:一是认知衰退导致的认知性自我失效,二是精神行为问题对关系性自我的损害,三是医药话语体系带来的“... 自我性的紊乱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性痛苦,而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往往面临着自我性的萎缩甚至瓦解。认知障碍患者的自我性建构面临着三大困境:一是认知衰退导致的认知性自我失效,二是精神行为问题对关系性自我的损害,三是医药话语体系带来的“病人化”标签。为帮助患者重构自我性,研究整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及哲学领域对于自我建构的不同理论,提出一套从认知、关系、具身表达及美感经验四个维度重构患者自我性的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旨在拓宽讨论该疾病的话语空间,并为以人为中心的照护模型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认知障碍 自我性 临终关怀 人本主义照护
下载PDF
重思历史性与当代亚/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建构:以《骨》为视点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7-239,共3页
小说《骨》(Bone)展示了族裔社区过去和现在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关联的张力。这种张力表现在历史对现在的族裔个体寻求自我认识的决定性影响,历史是当代亚/华裔个体在建构自我身份认识的过程中需要与之商榷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亚/华裔美国历史 自我认识 过去与现在的对话 《骨》 伍慧明
下载PDF
健全学生人格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使命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启悃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44-46,共3页
大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措施培养、完善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从而使他们以独特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 大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措施培养、完善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从而使他们以独特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思想政治工作 以人为本
下载PDF
从自发到自为:经济区位变动中的南汇政区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拓 张修桂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30,36,共7页
历史时期南汇曾作为大浦东地区的主体部分 ,受浦东成陆过程和水系格局的制约 ,以及产业结构的转换 ,行政空间体系的构建过程的影响 ,逐步呈现出与经济空间结构相分离的基本特征。在未来大浦东建设规划中 ,南汇恰好处于“山”字形增长轴... 历史时期南汇曾作为大浦东地区的主体部分 ,受浦东成陆过程和水系格局的制约 ,以及产业结构的转换 ,行政空间体系的构建过程的影响 ,逐步呈现出与经济空间结构相分离的基本特征。在未来大浦东建设规划中 ,南汇恰好处于“山”字形增长轴的交会处 ,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浦东、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的未来前景。本文通过长时段的考察 ,揭示南汇地区政区演变的内在规律及不合理现状产生的根源 ,提出充分尊重历史规律、适应新经济区位的区划调整从自发到自为转变的基本思路。这一探讨对于当今经济格局变动中的基层政区改革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汇地区 经济区位 政区改革 区域经济 地方行政格局 经济空间结构 行政空间体系
下载PDF
找寻自我的心灵之旅——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达洛卫夫人》简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家兴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2-73,共2页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她的意识流小说中以女性独特的视角,通过对人物意识流动的描述,展现了人物找寻自我的 历程。本文分析了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达洛卫夫人》,讨论了她对个体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意识流 女性 心灵 生活 自我
下载PD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Politeness
18
作者 姚默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X期227-229,共3页
Politeness, as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pervades almost all the civilized social-cultures and languages, which works as a sort of softening agent to smoothen the course of communication. As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 Politeness, as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pervades almost all the civilized social-cultures and languages, which works as a sort of softening agent to smoothen the course of communication. As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may view differently on what politeness is and how to be polite, misunderstandings may arise if cultural differences are neglected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thesis is intended to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politenes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first from the disparity in their conceptions of politeness,and then proceeds to discuss the underlying psychological factor. Lastly,based on the awareness of th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e knowledge of the 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applicable advice to achieve successful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ITENESS FACE COMMUNICATION selfhood MAXIM
下载PDF
Awaken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Female Selfhood
19
作者 毕文静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3期267-268,共2页
This thesis tends to analyze the awaken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female being based on three representative female literary works,which are Kate Chopin's The Storm,Charlotte Perkins Gilman's The Yellow Wallpap... This thesis tends to analyze the awaken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female being based on three representative female literary works,which are Kate Chopin's The Storm,Charlotte Perkins Gilman's The Yellow Wallpaper,and Adrienne Rich's Diving into the Wre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hood OTHER not-self androgynous
下载PDF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Female Selfhood in The Flight From the Enchanter 被引量:2
20
作者 XU Ming-ying SUI Xiao-di AN Xue-hua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4年第5期325-337,共13页
Iris Murdoch is a renowned female novelist and philosopher in the 20th 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 In her literary creation, she has a preference for male narration and holds a reserved attitude to women's movements ... Iris Murdoch is a renowned female novelist and philosopher in the 20th 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 In her literary creation, she has a preference for male narration and holds a reserved attitude to women's movements with reluctance to be considered as a feminist writer, which permits her realistic depiction of female characters and dispassionate thought on women's problems. This paper,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and re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s as consciousness, identity, and self in Murdoch's philosophy, analyzes the fragmented self of three female figures in The Flight from the Enchanter (1956) respect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elf-consciousness, identity, and self and reveals that the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selfhood is mainly due to the overwhelming male dominance in the gender relationsh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is Murdoch IDENTITY female selfhood FRAGMENT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